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这一教育理念催生了“生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形态.所谓生本课堂,实际上是师生良性互动下营造而出的和谐课堂.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在相互尊重、相互友爱、互相帮助的课堂氛围中,共同探究,相互研讨,从而实现学生能力提高.那么怎样来构建高中物理教学的生本课堂呢?笔者认为可由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课堂创设.
1 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亦是归宿,没有目标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将知识内容有机拆解并融合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运动合成与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时,设置了如下学习目标:
目标1:教师提供具体的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分析,学会如何确定合运动、分运动,知道其等效性、等时性、独立性;
目标2:学生自主探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理解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目标3:教师提供具体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索并内化作图和计算的方法,将前面的探究成果运用到求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中来.
从目标的设置来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这三个核心问题.
2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本,创设学生熟悉的认知情境
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物理知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给学生创设合理的真实情境,对于物理教学,笔者平时注重在真实的物理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并构建物理认知.那么,情境如何生本课堂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来创设物理情境,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同时[JP3]也激起他们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必修1模块《牛顿第二定律》一节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是这样来创设物理情境实现课堂导入的.播放视频:战斗机、汽车、摩托车进行启动阶段的提速比赛.在三者即将起跑时,通过暂停键定格住画面[TP4GW02.TIF,Y#](如图1),根据这个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请学生猜想一下,谁的启动会更加迅速.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做出了猜想,结果当然各不相同.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笔者继续播放视频,虽然比赛的结果在很多学生的意料之中(如图2),学生透过图2能够有一种猜想变为现实的满足感,同时动感十足的画面依然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新的问题结合视频的播放,也随之而来,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化.
问题2:为什么摩托车能够战胜汽车和战斗机?
问题3:在启动阶段,谁的加速度最大?
因为之前的视频已经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因此他们随后的思考非常投入.
3 积极引导学生互动,提升学生融入课堂的程度
过去的物理课堂最大的弊病就在于教师自说自话讲上一堂课,偶有师生互动,也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更谈不上相互讨论、合作探究,这就使得以往的物理课堂沉闷而压抑.以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活动和课堂行为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和活动为辅的课堂组织模式,而且教师的行为和活动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引导呢?生本课堂倡导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充满民主气息和活跃氛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重新回归主体地位,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提升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当然,除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外,笔者认为高中物理的生本课堂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学生的互动课堂.怎样来引导学生互动,提升他们融入课堂的程度呢?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在相互讨论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此外还让他们通过相互的讨论和展示,实现了自我存在感,充分体验了自己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必修1模块《摩擦力》一节对静摩擦力的存在和概念进行探究时,笔者让学生进行“筷子提米”这个实验操作,将杯子、米、筷子等实验器材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我探究:如何用筷子将米提起来.实验任务的布置虽然没有以比赛的形式安排下去,但是毕竟是在课堂上,一种隐形的竞争机制开始发生作用.每个学习小组的讨论都是热火朝天,实验中的一些技巧很快就被发现:加入少量的水、将米压压严实…….一组组同学成功将米提起,已经是高中生的他们却像岁月又往回倒退了十年,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灿烂的笑容.
在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笔者顺势提出一串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搭建交流、讨论的平台.
问题1:筷子通过什么力提起了米,这个力沿什么方向?
问题2:分析一下又是什么力提起了杯子,找一找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问题3:手掌和筷子间的作用力是什么性质的力,这个力什么方向?
问题4:上述三个力有什么共同点吗,试着进行归纳和总结?
问题5:生活中还有与之相类似的力存在吗,请举例?
这五个问题抛出后,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的热潮.学生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的讨论,很快总结出有关静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条件以及方向特点等认识.
4 提高问题设置的品质,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进程的踏板
有效的提问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既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前提,也是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铺垫.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维度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深层次地对物理情境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自主构建.然而,教师经常会忽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或者提问因为太过随意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物理课堂的提问是否能够产生效果,主要取决于提问的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但是一个质量不高的提问会是时间的浪费,甚至会对学生的认识带来一些误导.因此,生本课堂上的提问需要教师精心选材,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提出.
例如,在必修2模块《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汽车拐弯过程的受力分析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是随意地用这样一些问题则无法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公路的转弯处有些倾斜,这样设计有什么用?倾斜角度的大小和哪些物理量相关?这些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他们会感到毫无头绪,因为台阶太大了,没能有效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对此,笔者从生本课堂的设计理念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设计了这样几组问题,帮助学生探究弯道设计的机理.
问题1:假如汽车要在水平路面上发生转弯,请对这辆汽车进行受力分析,请回答汽车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谁来提供?
问题2:如果水平路面上进行转弯的汽车行驶速度太大,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从物理学角度,这属于什么现象?
问题3:在不改变车速的前提下,如何增加它的向心力供给,从而避免上述危险的发生?可以和什么模型相类比?
面对学生认知上的难点,笔者通过一系列问题,层层铺垫,引导着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着汽车拐弯模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些问题支架的辅助下,学生的思维彻底被打开,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根本原则,基于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加强互动、有效提问等多种手段来构建高中物理教学的生本课堂,从而让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更进一步的发挥,也让我们的物理教学更有成效.
1 基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教学的起点亦是归宿,没有目标的学习是无效的学习,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设置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将知识内容有机拆解并融合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笔者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运动合成与分解”这部分知识内容时,设置了如下学习目标:
目标1:教师提供具体的情境,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分析,学会如何确定合运动、分运动,知道其等效性、等时性、独立性;
目标2:学生自主探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法则,理解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目标3:教师提供具体的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探索并内化作图和计算的方法,将前面的探究成果运用到求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问题中来.
从目标的设置来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解决“是什么”、“为什么”、“怎么用”这三个核心问题.
2 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本,创设学生熟悉的认知情境
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来学习物理知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学生的认知基础,给学生创设合理的真实情境,对于物理教学,笔者平时注重在真实的物理情境中引导学生探究物理规律并构建物理认知.那么,情境如何生本课堂建设的第一步就是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结合学生认知特点来创设物理情境,以此来帮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同时[JP3]也激起他们物理学习的兴趣以及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在必修1模块《牛顿第二定律》一节的教学设计中,笔者是这样来创设物理情境实现课堂导入的.播放视频:战斗机、汽车、摩托车进行启动阶段的提速比赛.在三者即将起跑时,通过暂停键定格住画面[TP4GW02.TIF,Y#](如图1),根据这个情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请学生猜想一下,谁的启动会更加迅速.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做出了猜想,结果当然各不相同.在学生猜想的基础上,笔者继续播放视频,虽然比赛的结果在很多学生的意料之中(如图2),学生透过图2能够有一种猜想变为现实的满足感,同时动感十足的画面依然让学生感到兴趣盎然.新的问题结合视频的播放,也随之而来,可以继续引导学生的思维深化.
问题2:为什么摩托车能够战胜汽车和战斗机?
问题3:在启动阶段,谁的加速度最大?
因为之前的视频已经成功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因此他们随后的思考非常投入.
3 积极引导学生互动,提升学生融入课堂的程度
过去的物理课堂最大的弊病就在于教师自说自话讲上一堂课,偶有师生互动,也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彼此之间几乎没有任何互动,更谈不上相互讨论、合作探究,这就使得以往的物理课堂沉闷而压抑.以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学生的活动和课堂行为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和活动为辅的课堂组织模式,而且教师的行为和活动也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探究活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
如何引导呢?生本课堂倡导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充满民主气息和活跃氛围的教学环境,让学生重新回归主体地位,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同时也提升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当然,除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外,笔者认为高中物理的生本课堂一定程度上也属于学生的互动课堂.怎样来引导学生互动,提升他们融入课堂的程度呢?最有效的一种手段,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课堂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在相互讨论中实现思维的碰撞,此外还让他们通过相互的讨论和展示,实现了自我存在感,充分体验了自己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而加强了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必修1模块《摩擦力》一节对静摩擦力的存在和概念进行探究时,笔者让学生进行“筷子提米”这个实验操作,将杯子、米、筷子等实验器材发给学生,让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我探究:如何用筷子将米提起来.实验任务的布置虽然没有以比赛的形式安排下去,但是毕竟是在课堂上,一种隐形的竞争机制开始发生作用.每个学习小组的讨论都是热火朝天,实验中的一些技巧很快就被发现:加入少量的水、将米压压严实…….一组组同学成功将米提起,已经是高中生的他们却像岁月又往回倒退了十年,脸上洋溢着孩童般灿烂的笑容.
在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后,笔者顺势提出一串问题,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搭建交流、讨论的平台.
问题1:筷子通过什么力提起了米,这个力沿什么方向?
问题2:分析一下又是什么力提起了杯子,找一找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问题3:手掌和筷子间的作用力是什么性质的力,这个力什么方向?
问题4:上述三个力有什么共同点吗,试着进行归纳和总结?
问题5:生活中还有与之相类似的力存在吗,请举例?
这五个问题抛出后,又掀起了一阵讨论的热潮.学生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有关问题的讨论,很快总结出有关静摩擦力的定义、产生条件以及方向特点等认识.
4 提高问题设置的品质,让问题成为学生探究进程的踏板
有效的提问是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物理教学过程中的提问既是激起学生探究欲望的前提,也是让学生学习、理解和掌握知识的重要铺垫.教师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多维度地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深层次地对物理情境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学生对物理规律的自主构建.然而,教师经常会忽视课堂提问的重要性,或者提问因为太过随意而没有发挥其应有的效用.物理课堂的提问是否能够产生效果,主要取决于提问的内容以及提问的方式,一个恰到好处的提问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但是一个质量不高的提问会是时间的浪费,甚至会对学生的认识带来一些误导.因此,生本课堂上的提问需要教师精心选材,在恰当的时机巧妙地提出.
例如,在必修2模块《生活中的圆周运动》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汽车拐弯过程的受力分析是一个难点.如果教师只是随意地用这样一些问题则无法有效激活学生的思维,如:公路的转弯处有些倾斜,这样设计有什么用?倾斜角度的大小和哪些物理量相关?这些问题直接呈现给学生,他们会感到毫无头绪,因为台阶太大了,没能有效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对此,笔者从生本课堂的设计理念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思维特点设计了这样几组问题,帮助学生探究弯道设计的机理.
问题1:假如汽车要在水平路面上发生转弯,请对这辆汽车进行受力分析,请回答汽车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谁来提供?
问题2:如果水平路面上进行转弯的汽车行驶速度太大,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从物理学角度,这属于什么现象?
问题3:在不改变车速的前提下,如何增加它的向心力供给,从而避免上述危险的发生?可以和什么模型相类比?
面对学生认知上的难点,笔者通过一系列问题,层层铺垫,引导着学生由浅入深地探究着汽车拐弯模型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些问题支架的辅助下,学生的思维彻底被打开,对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认识也会更加深刻.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物理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应始终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这一根本原则,基于学生的经验基础和认知特点,通过创设情境、加强互动、有效提问等多种手段来构建高中物理教学的生本课堂,从而让学生的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得以更进一步的发挥,也让我们的物理教学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