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弹性生活活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幼儿园生活活动主要包括盥洗、进餐、睡眠等活动。弹性化生活活动安排首先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要教师迎合幼儿需求的前提下帮助其完成;中班幼儿则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则需要教师通过语言和行动上的指导促使其完成;大班幼儿则更要帮助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自我调整;而同年龄段孩子也因成长背景所致,在生活能力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就此我们在生活活动中,还要结合游戏化思路进行弹性化设计。例如在对幼儿进行进餐管理的过程中,以大班幼儿餐后活动来说,就要充分尊重幼儿的需求,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让幼儿自主参与到餐后活动管理中,对于活动的设计,他们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在老师的指导下,会设计更有趣味,更为合理的活动方式。
1.课外延伸式:教师在五大领域的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于餐后活动相关的内容,引导幼儿将课堂内容延伸到餐后活动中的方式方法,然后由幼儿自主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在餐后活动中实施。这样既体现了课堂的延伸,也增加了幼儿对餐后活动的兴趣;
2.自由交流式:教师根据幼儿情况定期举行“谈谈我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整理,让幼儿自主挑选合适的活动形式引入到餐后活动中;
3.小组合作式:将大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组长和副组长。每组遵照一定的原则,自主设计相关的餐后活动,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在餐后活动中实施,教师对每组幼儿进行观察。我们大班目前采用的就是这种合作模式;4.单人推荐式:鼓励幼儿在课堂上向教师或者其它幼儿推荐有趣的餐后活动,在此基础上,其它幼儿进行补充和添加,最后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餐后活动方式。
二、弹性教学活动,完善认知情感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开火车”、科学游戏“吹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程度。弹性化教学活动设计,基于游戏化课程的教育理念,可以从以下环节做起:
1.内容创新。选择的游戏内容思想积极向上,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一种正能量。如《龟兔赛跑》《进行曲》《三条鱼》等教育孩子要坚持、勇敢、友好。我们在常规课程中以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依据,找到相关的游戏题材,通过筛选后确定游戏内容,即考虑游戏内容是否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否符合主题教学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发展要求,如此,筛选出更贴切合适的内容;
2.主题融合。将游戏内容与主题课程教学融合是构建幼儿游戏化课程的关键步骤。以《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主题式教学为日常活动形式,通过对游戏进行改编、组合、创设等多种方法,将游戏的内容整合到五大领域的课程教学中。将目标重点放于游戏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调整各活动的目标、策略;
3.实践拓展。关于游戏化课程的拓展方式主要在主题内容延伸和艺趣实践拓展内容,而这儿是突出弹性化设计的重要环节。以主题内容反思拓展为例,在开展主题教学后,认为有些内容可以进一步挖掘,融入相应的游戏;或者幼儿对课堂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对课程进行优化等原因时,就可以进行弹性化拓展。如中班音乐活动“小鱼游游游”,改变成为语言课“小鱼游游游”,并且在过程中融入小鱼游和捕鱼达人的游戏,让幼儿以部分表达、全部表达、创意展示等不同程度的表现方式,來迎合幼儿成长所需。
三、弹性游戏活动,提升幼儿各项能力
1.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分层次材料的投放是基于幼儿不同心理需求的弹性化设计。具体如区域游戏中的建构游戏,可以投放如简单的积木、稍复杂的拼插片等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去完成不同难易程度的作品;
2.游戏过程的自主性:游戏过程的自主性是基于幼儿对不同游戏过程的选择而设定。例如在体育游戏《小小运输工》进展过程中,在游戏可操控的的范围内,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道具运输、或者选用不同的方式、路线,如此使孩子们都积极参运动中,实现身体及心理素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3.教师指导的科学性:教师要以观察者、合作者的眼光进行游戏指导,保障游戏的弹性化设计能够达成。不可以“一刀切”的方式强制管理,更不可“放养式”撒后不管。如民间游戏《跳房子》,可以鼓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弹性化设计,在不同的方格内划上喜欢的图案,跳到该方格内就根据不同的图案做相应动作。教师的指导则要帮助幼儿筛选不同的图案,指导动作,而不要只关于游戏的最终结果。
幼儿园生活活动主要包括盥洗、进餐、睡眠等活动。弹性化生活活动安排首先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不同特点;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差,需要教师迎合幼儿需求的前提下帮助其完成;中班幼儿则有了一定的自我意识,则需要教师通过语言和行动上的指导促使其完成;大班幼儿则更要帮助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自我调整;而同年龄段孩子也因成长背景所致,在生活能力上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就此我们在生活活动中,还要结合游戏化思路进行弹性化设计。例如在对幼儿进行进餐管理的过程中,以大班幼儿餐后活动来说,就要充分尊重幼儿的需求,最直接的方式便是让幼儿自主参与到餐后活动管理中,对于活动的设计,他们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在老师的指导下,会设计更有趣味,更为合理的活动方式。
1.课外延伸式:教师在五大领域的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于餐后活动相关的内容,引导幼儿将课堂内容延伸到餐后活动中的方式方法,然后由幼儿自主讨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在餐后活动中实施。这样既体现了课堂的延伸,也增加了幼儿对餐后活动的兴趣;
2.自由交流式:教师根据幼儿情况定期举行“谈谈我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畅所欲言,说出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方式、活动内容、活动材料。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整理,让幼儿自主挑选合适的活动形式引入到餐后活动中;
3.小组合作式:将大班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出组长和副组长。每组遵照一定的原则,自主设计相关的餐后活动,并且以小组为单位在餐后活动中实施,教师对每组幼儿进行观察。我们大班目前采用的就是这种合作模式;4.单人推荐式:鼓励幼儿在课堂上向教师或者其它幼儿推荐有趣的餐后活动,在此基础上,其它幼儿进行补充和添加,最后制定出符合本班幼儿,大多数幼儿感兴趣的餐后活动方式。
二、弹性教学活动,完善认知情感体系
在教学活动中引入完整的游戏,使教学游戏化幼儿园游戏既是活动的内容,又是活动的途径,因此教师常常利用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教学活动游戏化在设计上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整个教学活动就是一个完整的游戏,游戏在规定的教学时段里可反复进行,如体育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音乐游戏“开火车”、科学游戏“吹泡泡”;另一种是游戏只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的某个特定时间段出现,成为教学活动的一个环节,比如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活动,也可把某些游戏用于教学的结束环节,以巩固某些知识或技能。这种设计在结构上比较紧凑,教师主要利用为各领域教学编制的游戏来组织教学活动,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游戏化程度。弹性化教学活动设计,基于游戏化课程的教育理念,可以从以下环节做起:
1.内容创新。选择的游戏内容思想积极向上,是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一种正能量。如《龟兔赛跑》《进行曲》《三条鱼》等教育孩子要坚持、勇敢、友好。我们在常规课程中以确立的课程目标为依据,找到相关的游戏题材,通过筛选后确定游戏内容,即考虑游戏内容是否来源于幼儿的生活经验,是否符合主题教学的内容,是否符合幼儿发展要求,如此,筛选出更贴切合适的内容;
2.主题融合。将游戏内容与主题课程教学融合是构建幼儿游戏化课程的关键步骤。以《幼儿园建构式课程》主题式教学为日常活动形式,通过对游戏进行改编、组合、创设等多种方法,将游戏的内容整合到五大领域的课程教学中。将目标重点放于游戏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调整各活动的目标、策略;
3.实践拓展。关于游戏化课程的拓展方式主要在主题内容延伸和艺趣实践拓展内容,而这儿是突出弹性化设计的重要环节。以主题内容反思拓展为例,在开展主题教学后,认为有些内容可以进一步挖掘,融入相应的游戏;或者幼儿对课堂的积极性不高,需要对课程进行优化等原因时,就可以进行弹性化拓展。如中班音乐活动“小鱼游游游”,改变成为语言课“小鱼游游游”,并且在过程中融入小鱼游和捕鱼达人的游戏,让幼儿以部分表达、全部表达、创意展示等不同程度的表现方式,來迎合幼儿成长所需。
三、弹性游戏活动,提升幼儿各项能力
1.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分层次材料的投放是基于幼儿不同心理需求的弹性化设计。具体如区域游戏中的建构游戏,可以投放如简单的积木、稍复杂的拼插片等材料,让幼儿按自己的喜好选择,去完成不同难易程度的作品;
2.游戏过程的自主性:游戏过程的自主性是基于幼儿对不同游戏过程的选择而设定。例如在体育游戏《小小运输工》进展过程中,在游戏可操控的的范围内,让孩子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道具运输、或者选用不同的方式、路线,如此使孩子们都积极参运动中,实现身体及心理素质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3.教师指导的科学性:教师要以观察者、合作者的眼光进行游戏指导,保障游戏的弹性化设计能够达成。不可以“一刀切”的方式强制管理,更不可“放养式”撒后不管。如民间游戏《跳房子》,可以鼓励引导幼儿进行自主性弹性化设计,在不同的方格内划上喜欢的图案,跳到该方格内就根据不同的图案做相应动作。教师的指导则要帮助幼儿筛选不同的图案,指导动作,而不要只关于游戏的最终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