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从“教”与“学”两个角度切入,分析了高校美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以及该专业的就业前景,并借此对高校设计专业学生就业问题展开探究。
关键词:美术设计;优质就业;供需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近年高校扩招加剧,高校的教学质量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据悉,目前国内许多本科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甚至不如一般职业学校的学生。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毕业后一时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美术设计行业,不仅要求设计者掌握设计技能,而且要求其熟悉与设计对象相关的知识,如材料、制作工序等。因此,深入探究艺术课堂的实践性,优化教学设计,提高美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他们摆脱就业困境,适应社会的需要,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
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
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展开了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育状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开发,突破单纯技艺传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建立以培养创造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完善现有教学体系
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师资条件、硬件设施和所处的地域优势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科学合理的构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保障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正常有序地开展。整个美术新课程教育体系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教师充分解读教学大纲,确定必修学科,使学生有目标地前进;要以学生整体的专业素质为主,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与讲解,避免教学内容空洞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与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上好艺术专业的课程,更是一门探究性艺术。因此,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师任务艰巨,如何把抽象而神秘的艺术具象化,使学生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知识尤为重要。
(二)重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艺术性
普通的课堂教学艺术环节一般有五个大模块,而艺术类课堂教学有其特殊性,其原因与艺术课程的性质有关,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第一,组织教学的艺术,即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课程内容科学的备课。
第二,教学语言艺术,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实际上,语言在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中同样有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提问的艺术。
第三,教学导入艺术。导入是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作为艺术课程的美术课,除了注意借鉴一般学科课堂导入的特点外,更应追求艺术性,让每节美术课都有一个艺术的开始,让学生在艺术中学习美术知识,并获得美的教益。
(三)激发创新兴趣,开启创意设计
在西方艺术设计教学中,强调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生命。尽管艺术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成就,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美术与设计的学习始终离不开“创意”一词,过于强调规范,思维就会被同化,而创意就是要打破常规,这恰恰与美术高考培训中模板式的教学方式产生矛盾。刚进大学的艺术学生,教师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纠正其被束缚的思想。同时,如何把思维封闭式教学变为思维开放式教学,也是美术与设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核心问题。
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所以教师应该将创造性思维渗透进以创造力培养为目标的艺术设计教育之中,建立一种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运作机制,力求艺术设计教学同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同经济科技建立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首先,教学要与企业、产业部门取得进一步的合作,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充分地考虑到社会的实际需要。其次,邀请业界专家、教师驻校,通过工作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学生设计实战能力及创造力,以开放的教育途径共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美术设计专业就业市场分析
近些年,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对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吸收接纳能力极为有限。传统艺术类毕业生本身就业渠道比较狭窄,专业对口的事业单位少之又少,并且对学生学历、素质、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
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有较大的容量,是一个主要的接纳渠道,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职业道路。这一类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其承受能力有限,往往不会或是不愿意花费时间与金钱来给应届生培训,他们注重的是公司的盈利与正常运转,因此,对应届毕业生并不看好。
此外,工作的整个稳定性与工资、福利保障也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因素也都制约着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有效就业。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艺术类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往往会选择那些经济发达环境又好的地区,像广州、上海、北京等。企业的地理位置成为艺术类毕业生选择岗位时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设计类行业是一个很注重时效性的专业,经济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信息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大于其他地区。因此,设计类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地时往往呈现出一种聚集效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这使得上述地区和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就业也就更加困难。
四、美术设计专业供求关系分析
大学毕业生普遍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其特殊性、典型性,客观原因还有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等。但是,不能把所有原因归结于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抱怨社会,抱怨市场、企业,抱怨教育制度、抱怨学校……在网上的一个设计论坛上,有人针对艺术行业这样调侃:“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无路可走了。”现实中,有不少的在读大学生认为未来就业一片渺茫,低就业率、低薪酬已成定局,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这必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就业指导活动和措施解决学生的心态问题,引导学生对未来就业有一个阳光的心态是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重大任务。 解决问题要抓问题的主要矛盾,提高就业率、实现优质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归根结底还是要改善供求关系。美术与设计专业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远远大于企业的需求量,所以出现了廉价劳动力。但是,单位和企业仍然有他们的招聘标准,并没有为此降低。那么,把企业对大学生的几项关注点作一个参考:学习成绩29%、社交能力32%、协作能力 41%、管理能力24%、学生干部(党员)4%、社会经历35%。由此可见,自身的能力素质才是高质量就业的敲门砖。
作为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牢固熟练,而且要尽量全面,因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内部的划分相对来说是比较细的,各专业的联系也是相当紧密的,比如,环境艺术设计在做效果图时,要涉及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知识。这些学科都是相互交叉的,当然必须要分清主干和枝叶,要确保主攻的专业是出色的,其他的可以适当加以了解,为求职增加辅助的筹码,找工作也会多一些选择。
五、美术设计专业优质就业的对策
(一)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知识要过硬,如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作能力,这些能力都能在大学中得到锻炼。学习期间,可以加入学生会、参加演讲比赛等,通过活动用心做事、学习,竞争力会无形中增长。其他方面也要重视,如修养、气质等,这些往往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种无形的竞争力。
(二)要有创新上进意识
说艺术与设计这个行业是个时尚的行业毫不为过,特别是设计,融合目前全世界最精端的设备和软件,集合全世界最新的信息科技,必须要有上进的意识去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要不断地推陈出新,需要有足够的热情来应对富有挑战的工作,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意,多多磨练自己的创意与市场尽早地融合,这样让创意在经验中产生,从而丰富自己、活跃自己的思维。
(三)做好职业规划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里,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准确定位职业方向,为前进提供动力。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职业切入口,调整对薪资的期望值。毕业生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缩短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四)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据调查显示:美院的优等生往往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实践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在校大学生可以多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的能力。或者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有选择性地到社会上实习,实习的地方最好是正规的与专业相关地大型单位,这样更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将会得到更多的收获。另外,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分利用好大学创业资源,找准契机,以工作室的方式自主创业,实时进行角色转换,以创业带动就业。
参考文献:
[1]腾守尧.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美术设计;优质就业;供需
一、研究的背景
随着近年高校扩招加剧,高校的教学质量不可避免会受到影响。据悉,目前国内许多本科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甚至不如一般职业学校的学生。美术与设计专业教学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毕业后一时难以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美术设计行业,不仅要求设计者掌握设计技能,而且要求其熟悉与设计对象相关的知识,如材料、制作工序等。因此,深入探究艺术课堂的实践性,优化教学设计,提高美术设计专业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指导他们摆脱就业困境,适应社会的需要,已经非常迫切、非常必要了。
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与“学”
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相继展开了艺术教育课程的改革。高校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育状况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在不断更新。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强调创造性思维的开发,突破单纯技艺传授的方式,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建立以培养创造型艺术设计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
(一)合理设置专业课程,完善现有教学体系
高校的专业设置要根据师资条件、硬件设施和所处的地域优势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进行统筹考虑,科学合理的构建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保障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正常有序地开展。整个美术新课程教育体系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教师充分解读教学大纲,确定必修学科,使学生有目标地前进;要以学生整体的专业素质为主,进行专业知识的授课与讲解,避免教学内容空洞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美术与设计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上好艺术专业的课程,更是一门探究性艺术。因此,美术与设计专业的教师任务艰巨,如何把抽象而神秘的艺术具象化,使学生收获更多实实在在的知识尤为重要。
(二)重视艺术类课程教学的艺术性
普通的课堂教学艺术环节一般有五个大模块,而艺术类课堂教学有其特殊性,其原因与艺术课程的性质有关,但总体上大同小异。
第一,组织教学的艺术,即课前的准备工作,包括根据课程内容科学的备课。
第二,教学语言艺术,在美术教学中往往容易被忽视。实际上,语言在美术等艺术类课程中同样有重要作用,其中包括提问的艺术。
第三,教学导入艺术。导入是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好的课堂导入,可以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
作为艺术课程的美术课,除了注意借鉴一般学科课堂导入的特点外,更应追求艺术性,让每节美术课都有一个艺术的开始,让学生在艺术中学习美术知识,并获得美的教益。
(三)激发创新兴趣,开启创意设计
在西方艺术设计教学中,强调创新思维是艺术设计的生命。尽管艺术设计教育中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与成就,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美术与设计的学习始终离不开“创意”一词,过于强调规范,思维就会被同化,而创意就是要打破常规,这恰恰与美术高考培训中模板式的教学方式产生矛盾。刚进大学的艺术学生,教师往往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纠正其被束缚的思想。同时,如何把思维封闭式教学变为思维开放式教学,也是美术与设计教育工作者探讨的核心问题。
创造性思维又是创造力的核心,所以教师应该将创造性思维渗透进以创造力培养为目标的艺术设计教育之中,建立一种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运作机制,力求艺术设计教学同社会生产发展相适应,同经济科技建立更直接、更紧密的联系。首先,教学要与企业、产业部门取得进一步的合作,使课堂教学能够更充分地考虑到社会的实际需要。其次,邀请业界专家、教师驻校,通过工作室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发展学生设计实战能力及创造力,以开放的教育途径共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三、美术设计专业就业市场分析
近些年,我国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社会对艺术专业毕业生的吸收接纳能力极为有限。传统艺术类毕业生本身就业渠道比较狭窄,专业对口的事业单位少之又少,并且对学生学历、素质、能力的要求都比较高。
国内中小型民营企业有较大的容量,是一个主要的接纳渠道,但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这并不是一条平坦的职业道路。这一类企业由于规模相对较小,其承受能力有限,往往不会或是不愿意花费时间与金钱来给应届生培训,他们注重的是公司的盈利与正常运转,因此,对应届毕业生并不看好。
此外,工作的整个稳定性与工资、福利保障也是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与此同时,当前的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因素也都制约着艺术专业毕业生的有效就业。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艺术类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岗位时往往会选择那些经济发达环境又好的地区,像广州、上海、北京等。企业的地理位置成为艺术类毕业生选择岗位时首先要考虑到的问题。设计类行业是一个很注重时效性的专业,经济发达地区与其他地区相比,信息资源丰富,就业机会大于其他地区。因此,设计类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地时往往呈现出一种聚集效应,如经济发达地区的大中型城市。这使得上述地区和城市的就业压力增大,毕业生就业也就更加困难。
四、美术设计专业供求关系分析
大学毕业生普遍就业难的问题,实际上已经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有其特殊性、典型性,客观原因还有供求关系的不平衡等。但是,不能把所有原因归结于种种不利的客观因素,抱怨社会,抱怨市场、企业,抱怨教育制度、抱怨学校……在网上的一个设计论坛上,有人针对艺术行业这样调侃:“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无路可走了。”现实中,有不少的在读大学生认为未来就业一片渺茫,低就业率、低薪酬已成定局,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这必将形成一种恶性循环。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就业指导活动和措施解决学生的心态问题,引导学生对未来就业有一个阳光的心态是教育工作者当前的重大任务。 解决问题要抓问题的主要矛盾,提高就业率、实现优质就业问题的根本办法,归根结底还是要改善供求关系。美术与设计专业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数量远远大于企业的需求量,所以出现了廉价劳动力。但是,单位和企业仍然有他们的招聘标准,并没有为此降低。那么,把企业对大学生的几项关注点作一个参考:学习成绩29%、社交能力32%、协作能力 41%、管理能力24%、学生干部(党员)4%、社会经历35%。由此可见,自身的能力素质才是高质量就业的敲门砖。
作为美术与设计专业的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牢固熟练,而且要尽量全面,因为美术与设计专业内部的划分相对来说是比较细的,各专业的联系也是相当紧密的,比如,环境艺术设计在做效果图时,要涉及到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知识。这些学科都是相互交叉的,当然必须要分清主干和枝叶,要确保主攻的专业是出色的,其他的可以适当加以了解,为求职增加辅助的筹码,找工作也会多一些选择。
五、美术设计专业优质就业的对策
(一)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不仅仅是专业课程的知识要过硬,如口头表达能力、书面表达能力、组织协作能力,这些能力都能在大学中得到锻炼。学习期间,可以加入学生会、参加演讲比赛等,通过活动用心做事、学习,竞争力会无形中增长。其他方面也要重视,如修养、气质等,这些往往就是区别于其他人的一种无形的竞争力。
(二)要有创新上进意识
说艺术与设计这个行业是个时尚的行业毫不为过,特别是设计,融合目前全世界最精端的设备和软件,集合全世界最新的信息科技,必须要有上进的意识去紧紧跟随时代的步伐。要不断地推陈出新,需要有足够的热情来应对富有挑战的工作,不断激发自己的灵感和创意,多多磨练自己的创意与市场尽早地融合,这样让创意在经验中产生,从而丰富自己、活跃自己的思维。
(三)做好职业规划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里,职业规划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准确定位职业方向,为前进提供动力。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当的职业切入口,调整对薪资的期望值。毕业生要通过各方面的努力来缩短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四)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据调查显示:美院的优等生往往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其根本原因就是缺少实践的磨练和经验的积累。在校大学生可以多通过参与社团活动和与专业相关的实践活动,锻炼自身的能力。或者通过暑期社会实践有选择性地到社会上实习,实习的地方最好是正规的与专业相关地大型单位,这样更能切身体会到自己的能力和行业要求之间的差距,将会得到更多的收获。另外,建议学有余力的同学充分利用好大学创业资源,找准契机,以工作室的方式自主创业,实时进行角色转换,以创业带动就业。
参考文献:
[1]腾守尧.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