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以“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来定位新时期的教育理念,要强调“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宗旨。小学教学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小学课堂教育是强化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大计的根本所在。
新时期,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推进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相应的各类课程教学大纲也渐次推陈出新。由于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的差异,存在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但各地新版教材的核心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相应的课程纲要也突出以人为本。
关键词: 情景教學;弹性课堂;“生活化”教学
一、 小学语文课堂特征
小学语文学科具备较为突出的生活性,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语文的相关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具备相应的特征。
(一) 生活性
语文学科,顾名思义,是一门语言文学,是由若干文字,在生活情景线索的精心组织下,形成语言优美、结构匀称、内涵丰富的文章。这些优美的语言,是源自生活中对文字的锤炼和打磨;匀称的结构,是建构在生活中对行文的精准把控;丰富的内涵,是得益于对生活的体验和历练。正是有感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使得枯燥而没有灵魂的一个个独立的文字,变成了有血有肉又包含情感的语言文学。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乃至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活性”。
(二) 趣味性
“未成曲调先有情”,正是由于语文学科源于生活的基本耐属性特征,决定了语言文学所固有的趣味性特征,而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特征则尤为显著。小学生年龄结构特征往往对语文课本的语言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对文章主人翁的描绘形象而生动,对动植物主体对象的拟人化表达;行文结构的欲扬先抑,行文内容的虚实结合等等,都为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增添了极强的趣味性特征。
(三) 基础性
语文学科是小学生从启蒙教育开始,最早接触的学科,也是贯穿整个求学生涯的学科,因此,也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征。这个基础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语文自身的文字语言属性,同时,在对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能体现出重要的促进性。良好的语言文字学习基础,有助于提升对数学题干的剖析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因此,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征,既体现在自身学科属性特征方面,同样,也是体现于对数学、英语等相关学科学习与思维的协同构建。
二、 情景教学课堂实践
语文课堂的生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等属性特征,要求教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式和协调机制来组织课堂教学,既要保证课堂纪律,又要丰富课堂的趣味性,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营造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从而诠释语文教学的价值,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挖掘教学的创新因素,整合教学思维,将教学过程完全地融入生活中,将生活中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关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重视语文。针对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重视情景教学课堂实践的问题,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进行理解的教学情景,也就是“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从具体的案例来看,在苏教版的教材当中,《麻雀》一课十分适合用来创设生活情境,因此笔者以教材为基础载体,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关注,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首先,笔者先让同学们对《麻雀》进行阅读,在学生们阅读课文后,出现了如下的情景: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问老麻雀为何会为小麻雀奋不顾身?
学生1回答:因为老麻雀是小麻雀的母亲。
学生2回答:老麻雀爱小麻雀。
……
教师引导:是啊,正是在母爱的力量之下,老麻雀才勇敢地为小麻雀做出了牺牲,这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本能,更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你们能理解这一种感情吗?
学生1提出疑问:老师,世界上的所有动物都有爱自己孩子的天性吗?
学生2提出疑问:除了麻雀,其他动物也会爱自己的孩子吗?
……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甚至主动提出了关于课文主题的问题,面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应该直接对其进行回答,而是应该继续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来对答案进行思考。教师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争取解决这个问题。
在学生们互相讨论之后,有几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学生1举手发言:我在假期时去了动物园,看到国宝熊猫十分喜爱自己的孩子,大熊猫常常会把小熊猫搂在自己的怀里,动物园阿姨还说,熊猫妈妈外出时都会驮着小熊猫呢。
学生2举手发言:我在假期时一直在家看书,在书里看到,凶猛的老虎每次外出觅食时都很谨慎地把小虎崽藏好,可见它很爱自己的孩子呢。
学生3举手发言:我在动物园里看见猴子也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母猴会选择将小猴抱在自己的怀里。
学生4举手发言:我从电视里看到,很多鸟类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在小鸟出生后,如果有其他动物靠近,大鸟都会选择用利爪对其进行攻击,保护自己的子女。
学生5举手发言:老师,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喜爱自己的孩子,比如恐龙,只要自己饿了,就会吃掉自己的孩子呢!
……
三、 弹性课堂组织模式构建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能够看出,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仅仅处于小学的学习阶段,但他们仍然具备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文中的内容,孩子们联想到了动物界的母爱,可见对生活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既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还能够让整体学习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创新式的教学应该对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其中的经验主要包括学生的阅历、生活体验等等,只有具备经验,学生才能够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人施法”,为充分挖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总结构建了“尊重(源于)生活—感悟(高于)生活—回归(再现)生活”的弹性课堂组织模式。
(一) 尊重生活情境,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较为重要,具备实际意义,引申在教学当中,“生活即教育”充分说明了教学的真正境界。生活中对语言的学习与认知都具备魅力与价值,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联系生活,就可以较好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前文案例中,学生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关爱联系到了动物实践中的母爱,他们想要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是不是一种天性,一种本能。之所以学生会产生这种想法,主要就是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母亲就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在引申到这一话题后,很多学生都举手发言,谈到了自己对动物世界中母爱的理解,这种学习热情的产生与生活情境的创设联系极大。实际上,真正的教学并不需要被各类框架所束缚,而是应该激发学生的激情,在案例中,笔者面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将生成与预设较好的融合了起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学生产生了很多创造性的见解,这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无法取得的教学成果,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 对生活进行感悟,对创新思维进行激发
对生活进行感悟,十分重要,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是不是天下所有的动物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思考。这也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真正地对生活进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热爱生活的基础上热爱学习。在案例中,学生的提问充分证明了他们联系了生活实际,对问题进行了思考,而学生提问的过程也迸发了很多在上課前未能想到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始终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对语文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取高分,而是让学生更好地生活,除此之外,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语文的相关因素。在案例中,教师充分的把握了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周边的生活,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这也诠释了语文教学的价值,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自主的探索生活,促进他们未来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整合生活经验,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其次,还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课堂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进步。
四、 结语
良好的语言文字学习基础,有助于提升对数学题干的剖析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因此,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征,既体现在自身学科属性特征方面,同样,也是体现于对数学、英语等相关学科学习与思维的协同构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多元化的教学情景进行模拟,对弹性课堂组织模式进行构建,既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生活知识的学习和基础能力的提升;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白”,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时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联系生活。
参考文献:
[1]丁利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教育,2015(10).
[2]司成勇,张芹芹.论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朱忠琴,王玉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6).
[4]李洁.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可行性及实施防范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
[5]孙景波.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6]褚丽.小组合作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
[7]高旭建.浅谈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研究[J].学周刊,2012(28).
作者简介:
圣霞,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小学。
新时期,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不断推进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相应的各类课程教学大纲也渐次推陈出新。由于教学模式、教学组织方式的差异,存在人教版、苏教版、浙教版等不同版本的教材,但各地新版教材的核心都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相应的课程纲要也突出以人为本。
关键词: 情景教學;弹性课堂;“生活化”教学
一、 小学语文课堂特征
小学语文学科具备较为突出的生活性,因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语文的相关因素,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具备相应的特征。
(一) 生活性
语文学科,顾名思义,是一门语言文学,是由若干文字,在生活情景线索的精心组织下,形成语言优美、结构匀称、内涵丰富的文章。这些优美的语言,是源自生活中对文字的锤炼和打磨;匀称的结构,是建构在生活中对行文的精准把控;丰富的内涵,是得益于对生活的体验和历练。正是有感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才使得枯燥而没有灵魂的一个个独立的文字,变成了有血有肉又包含情感的语言文学。因此,小学语文课堂,乃至语文学科最显著的特征就是“生活性”。
(二) 趣味性
“未成曲调先有情”,正是由于语文学科源于生活的基本耐属性特征,决定了语言文学所固有的趣味性特征,而小学语文课堂的趣味性特征则尤为显著。小学生年龄结构特征往往对语文课本的语言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对文章主人翁的描绘形象而生动,对动植物主体对象的拟人化表达;行文结构的欲扬先抑,行文内容的虚实结合等等,都为语文学科的课程内容增添了极强的趣味性特征。
(三) 基础性
语文学科是小学生从启蒙教育开始,最早接触的学科,也是贯穿整个求学生涯的学科,因此,也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征。这个基础性特征,不仅体现在语文自身的文字语言属性,同时,在对数学、英语等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更能体现出重要的促进性。良好的语言文字学习基础,有助于提升对数学题干的剖析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因此,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征,既体现在自身学科属性特征方面,同样,也是体现于对数学、英语等相关学科学习与思维的协同构建。
二、 情景教学课堂实践
语文课堂的生活性、趣味性和基础性等属性特征,要求教教师授课过程中,采用一定的方式和协调机制来组织课堂教学,既要保证课堂纪律,又要丰富课堂的趣味性,通过与学生的互动,营造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从而诠释语文教学的价值,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学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挖掘教学的创新因素,整合教学思维,将教学过程完全地融入生活中,将生活中的各类教学资源进行归纳整理,引导学生对生活进行关注,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重视语文。针对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就必须要重视情景教学课堂实践的问题,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对语文进行理解的教学情景,也就是“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从具体的案例来看,在苏教版的教材当中,《麻雀》一课十分适合用来创设生活情境,因此笔者以教材为基础载体,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美进行关注,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首先,笔者先让同学们对《麻雀》进行阅读,在学生们阅读课文后,出现了如下的情景:
教师提出问题:同学们,请问老麻雀为何会为小麻雀奋不顾身?
学生1回答:因为老麻雀是小麻雀的母亲。
学生2回答:老麻雀爱小麻雀。
……
教师引导:是啊,正是在母爱的力量之下,老麻雀才勇敢地为小麻雀做出了牺牲,这不仅仅是一种动物本能,更是一种超越一切的力量,你们能理解这一种感情吗?
学生1提出疑问:老师,世界上的所有动物都有爱自己孩子的天性吗?
学生2提出疑问:除了麻雀,其他动物也会爱自己的孩子吗?
……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学习积极性也得到了提升,甚至主动提出了关于课文主题的问题,面对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应该直接对其进行回答,而是应该继续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来对答案进行思考。教师可让学生们分组讨论,让孩子们互相交流,争取解决这个问题。
在学生们互相讨论之后,有几位学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学生1举手发言:我在假期时去了动物园,看到国宝熊猫十分喜爱自己的孩子,大熊猫常常会把小熊猫搂在自己的怀里,动物园阿姨还说,熊猫妈妈外出时都会驮着小熊猫呢。
学生2举手发言:我在假期时一直在家看书,在书里看到,凶猛的老虎每次外出觅食时都很谨慎地把小虎崽藏好,可见它很爱自己的孩子呢。
学生3举手发言:我在动物园里看见猴子也十分疼爱自己的孩子,在遇到危险时,母猴会选择将小猴抱在自己的怀里。
学生4举手发言:我从电视里看到,很多鸟类都疼爱自己的孩子,在小鸟出生后,如果有其他动物靠近,大鸟都会选择用利爪对其进行攻击,保护自己的子女。
学生5举手发言:老师,并不是所有动物都喜爱自己的孩子,比如恐龙,只要自己饿了,就会吃掉自己的孩子呢!
……
三、 弹性课堂组织模式构建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能够看出,学生虽然年龄较小,仅仅处于小学的学习阶段,但他们仍然具备运用自身的生活经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课文中的内容,孩子们联想到了动物界的母爱,可见对生活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既能够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解决,还能够让整体学习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 创新式的教学应该对生活经验与理论知识进行整合,其中的经验主要包括学生的阅历、生活体验等等,只有具备经验,学生才能够在有感而发的基础上对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究,从而让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人施法”,为充分挖掘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的积极性,长期的教学探索中,总结构建了“尊重(源于)生活—感悟(高于)生活—回归(再现)生活”的弹性课堂组织模式。
(一) 尊重生活情境,循序渐进的开展教学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较为重要,具备实际意义,引申在教学当中,“生活即教育”充分说明了教学的真正境界。生活中对语言的学习与认知都具备魅力与价值,如果能够在课堂教学当中联系生活,就可以较好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前文案例中,学生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关爱联系到了动物实践中的母爱,他们想要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是不是一种天性,一种本能。之所以学生会产生这种想法,主要就是因为在他们的生活体验中,母亲就是很爱自己的孩子。在引申到这一话题后,很多学生都举手发言,谈到了自己对动物世界中母爱的理解,这种学习热情的产生与生活情境的创设联系极大。实际上,真正的教学并不需要被各类框架所束缚,而是应该激发学生的激情,在案例中,笔者面对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将生成与预设较好的融合了起来,在与学生的互动中,学生产生了很多创造性的见解,这是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无法取得的教学成果,同时也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 对生活进行感悟,对创新思维进行激发
对生活进行感悟,十分重要,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是不是天下所有的动物都爱自己的孩子?”这样的思考。这也需要老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对学生进行引导,开阔学生的眼界,让学生真正地对生活进行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热爱生活的基础上热爱学习。在案例中,学生的提问充分证明了他们联系了生活实际,对问题进行了思考,而学生提问的过程也迸发了很多在上課前未能想到的创造性思维火花,始终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 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对语文进行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考取高分,而是让学生更好地生活,除此之外,在学生的生活中,处处充满着语文的相关因素。在案例中,教师充分的把握了机会,引导学生关注周边的生活,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问题,这也诠释了语文教学的价值,长此以往,学生就可以自主的探索生活,促进他们未来的成长。
在教学过程中整合生活经验,一方面能够提升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一方面可以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其次,还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整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课堂学习的资源,促进学生进步。
四、 结语
良好的语言文字学习基础,有助于提升对数学题干的剖析和理解,有助于培养对英语阅读的兴趣和理解能力。因此,语文学科的基础性特征,既体现在自身学科属性特征方面,同样,也是体现于对数学、英语等相关学科学习与思维的协同构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对多元化的教学情景进行模拟,对弹性课堂组织模式进行构建,既要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学的兴趣,不断增强学生对生活知识的学习和基础能力的提升;又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留白”,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时间,引导学生主动积极思考,联系生活。
参考文献:
[1]丁利娜.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J].教育,2015(10).
[2]司成勇,张芹芹.论小学教育专业的性质和特点[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1(3).
[3]朱忠琴,王玉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小学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8(6).
[4]李洁.小学语文教育生活化的可行性及实施防范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2).
[5]孙景波.小学语文教育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2018(28).
[6]褚丽.小组合作教学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融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7(20).
[7]高旭建.浅谈小学语文的情感教育研究[J].学周刊,2012(28).
作者简介:
圣霞,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江宁区诚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