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多版本的高中教材都选用了毛泽东的词《沁园春·长沙》。这首词后阕“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表现了主席和他的战友们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派、改造旧世界的革命战斗精神。革命青年视 “当年万户侯”如“粪土”,这是蔑视敌人的革命气概。“粪土”二字不但用得恰当,而且用得简练。《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教版)把 “粪土当年万户侯” 注释为: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粪土,作动词用,视……如粪土。最近即将发行的新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人教版)对此句的解释和上面的解释一样。笔者认为这样注释甚是不当。首先,“粪土”的解释只是说出了“粪土”一词的用法,没解释出粪土的意思。况且如果把“粪土”解释为“视……如粪土”也犯了释义的一大忌讳,即释词中有被释词出现。其次,“粪土”名词用作动词也值得商榷。《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粪土”的解释只有“粪便和泥土,比喻不值钱的东西。”这种解释不大合适,而编者又失于细查,故诸多版本的解释都相当含糊。
一、“粪土”释义考证
在古代汉语中,“粪”字并不指粪便,而是“扫除”的意思。甲骨文的“粪”字,像人一手持扫帚,一手持簸箕,正在扫除尘土之形。故它的本义应是扫除之义。《荀子·疆国》:“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说文》:“粪,弃除也。”也就是“除秽”的意思。古书中“粪除”常常连用。《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将使归粪除宗祧以事君。”“粪除宗祧”就是把宗庙扫除干净;“粪”字在古代另一个常用意义是给禾苗锄草、培土和加肥料。《礼记·月令》:“可以粪田畴。”孔颖达疏:“粪,壅苗之根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粪”字下说:“凡粪田,多用所除之秽为之,故曰粪。”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荀子·富国》中“多粪肥田”是指多除草、多培土能使田肥沃,如果用现代的意义理解为“多粪便”就错了;古代“粪”也可以用作名词,指被除的秽土(垃圾)。先秦常常“粪土”连用。《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这里的“粪土”就是腐土、秽土的意思,就是能“粪”(扫除)下来腐土、秽土的墙,是不能够粉刷的。《国策·秦策五》:“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左传·襄公十四年》:“卫侯在郲,臧纥如齐,唁卫侯。与之言,虐。退而告其人曰:‘卫侯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也,亡而不变,何以复国?”这两个“粪土”都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唐罗隐《甲乙集》六《秦中富人》诗:“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这里的“粪土”又引申为“鄙视”的意思。《晋书·礼志下》答皇帝纳采玺书文:“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前太尉参军、都乡侯粪土臣何琦稽首顿首,再拜承诏。”这里的“粪土”是臣下自谦之词,就等于说“贱臣”。以上诸例中的“粪土”都不作“粪便和泥土”讲,像这样的例子古书中还有很多。后来“粪”指粪便,显然是由秽土的意思引申来的,这意义在汉以后才出现。如《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这种用法在古书中并不多见。那么先秦表“大便”义的是哪个字呢?那就是“屎”字。甲骨文中的“屎”字,像一个蹲着的侧面人形,人形臀部下的几个小点代表排泄之物,故“屎”的本义指大便。
“粪”由于古今理性意义的转移,使其从扫除秽物这个语义场转移到了粪便这个语义场,但是“粪土”一词的理性意义决没有从“腐土,秽土、鄙视、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这个语义场转移到“粪便和泥土”这个语义场,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我们无法举出一个实例可以把“粪土”当“粪便和泥土”讲,现代汉语中的“粪土”一般都是用“粪土”的比喻义。即: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至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法编排汉语词典》为什么把“粪土”解释为“粪便和泥土”,就不知是失察还是望文生义的原因了!如果“粪土”可以解释为“粪便和泥土”,那么为什么不把“领袖”解释为“领口”和“袖口”呢?
二、雅、俚之间释“粪土”
“粪土”不能释为“粪便和泥土”,我们还可以从词的语体上得以印证。众所周知,词有雅、俚之分。“俚”指的是词的口语化。艺术地运用口语,乃至俚俗语言,可以写出流芳百世的好词,如南唐后主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等。毛主席词的用语,也巧妙地引进现代语和群众口头语。“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渔家傲》)用红军战士的口头语白描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喜悦。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白,词的“俚俗”一定不要影响到词的意象美或意境美。因此词的语体运用是否恰当,就要看此语体是不是服从、服务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了,这是评判用语好坏的标准。
笔者所看到的词,只有毛主席发表的37首诗词中,有3首提到了俗物。即:《七律·送瘟神》中“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遗矢”。《念奴娇·鸟儿问答》中“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的“放屁”。《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
遗矢即遗屎。“矢”和“屎”是通假字,同时“遗矢”是一处用典,引用的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的典故,他用廉颇三遗矢的典故来写吸血虫病引起的腹泻,形象地描述了旧社会瘟神肆虐的情景,这是十分恰当的,并没有影响诗的整体意境。“屎”用“矢”通假,恐怕也有避开俗物的意思。
《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不须放屁”一句,历来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好,另一些人又认为不好。笔者认为,这首词全篇都用口语写,所以整首词的语气是统一的,意境也是统一的,这四个字,还准确的表达了主席的愤怒与轻蔑之情!所以这首词可以算是成功的“俚词”。
至于主席的《沁园春·长沙》,历来被公认为典雅之词,整首词用语典雅、形象鲜明、意境深邃。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如此美好的意象和意境,突然来了一个“粪便和泥土”,这不仅和整首词表达的意象美、意境美不统一,也和粪土的本义有出入。相信主席的意思决不会让我们把“粪土”理解为“粪便和泥土”。
三、名词无须作动词
所谓词类的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充当别的词类。而“粪土”一词在《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中的第三个义项是:引申为鄙视;并举了唐罗隐《甲乙集》六《秦中富人》诗:“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为例,由此可见“粪土”的动词意义,是其固有的、常用的意义根本就不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动词,将其列入词类活用的范围,是对词类活用的滥用。那么为什么诸多教材都把“粪土”看为名词用作动词呢?主要因为许多人对“粪土”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不正确,把词的正常用法看作活用。“粪土”一词的引申义是由它的本义间接派生出来的,引申义在词义系统中是作为一个义项而存在的,一般都是常用义,它与词性偶然变化而产生的临时意义是不同的。其次是许多人混淆了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的界限。兼类词是指分属两种以上词类而意义相关的词。既然是一词多类,则其所属每一词类的功能均为正常用法。活用则指的是某词不属于某一词类,仅仅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这类词的功能。这是兼类词与活用的区别所在。但是,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使一些词所属的词类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词古代是兼类词,现代汉语则专属某词类。人们不去分析这些变化,不注意兼类与活用的区别,就会把古代的一些兼类词看作单类词,从而误作活用。“粪土”一词就是很好的一例。现在人们把“粪土”解释为“粪便和泥土”,那它就专属名词类了。殊不知“粪土”还有“鄙视”之义呀!并且这个“鄙视”之义还是古代的常用义之一,不是临时活用。结果是许多人误把常见现象当成了临时现象,把其误作为词类活用。
从整个古今词义的发展过程看,某些词由活用逐渐变成常见现象,其萌芽时期的临时意义就会演变为确定的常用意义。这样,活用就成了词义引申以及兼类词形成的途径之一。“粪土”由“被除的秽土、腐土(垃圾)”演变为“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从而又从“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演变为引申义“鄙视”而成为动词。这是由于词的临时功能逐渐成为常用功能,致使词义有所变化的现象。由活用而产生词义引申或产生兼类词,这是词义变化的途径,而“词义变化的途径与变化了的词义是两回事,不能混同在一起”。如“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中的“粪土”,既然已通过了词义变化的途径,由名词“被除的秽土、腐土(垃圾)”演变为“鄙视”义,它已经演变成动词了,就不能再说成名词用作动词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完全可以解释为动词“鄙视”,这样处理,当然就不会再有名词活用为动词的问题了。其次,笔者建议把《现代汉语词典》释“粪土”义项中的“粪便和泥土”之义去掉,只留下一个比喻义,或者把“粪土”的本义和引申义都加上,因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粪土”几乎没有作“粪便和泥土”讲的,用的最多的是它的比喻义。既然这个义项不存在,为什么还要用呢,这样只能给人一种望文生义的感觉。我想这也是诸多教材不做过多解释的原因。
(康伯春,河南安阳幼儿师范学校)
一、“粪土”释义考证
在古代汉语中,“粪”字并不指粪便,而是“扫除”的意思。甲骨文的“粪”字,像人一手持扫帚,一手持簸箕,正在扫除尘土之形。故它的本义应是扫除之义。《荀子·疆国》:“堂上不粪,则郊草不芸。”《说文》:“粪,弃除也。”也就是“除秽”的意思。古书中“粪除”常常连用。《左传·昭公三十一年》:“将使归粪除宗祧以事君。”“粪除宗祧”就是把宗庙扫除干净;“粪”字在古代另一个常用意义是给禾苗锄草、培土和加肥料。《礼记·月令》:“可以粪田畴。”孔颖达疏:“粪,壅苗之根也。”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粪”字下说:“凡粪田,多用所除之秽为之,故曰粪。”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荀子·富国》中“多粪肥田”是指多除草、多培土能使田肥沃,如果用现代的意义理解为“多粪便”就错了;古代“粪”也可以用作名词,指被除的秽土(垃圾)。先秦常常“粪土”连用。《论语·公冶长》:“粪土之墙不可朽也。”这里的“粪土”就是腐土、秽土的意思,就是能“粪”(扫除)下来腐土、秽土的墙,是不能够粉刷的。《国策·秦策五》:“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左传·襄公十四年》:“卫侯在郲,臧纥如齐,唁卫侯。与之言,虐。退而告其人曰:‘卫侯其不得入矣!其言粪土也,亡而不变,何以复国?”这两个“粪土”都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唐罗隐《甲乙集》六《秦中富人》诗:“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这里的“粪土”又引申为“鄙视”的意思。《晋书·礼志下》答皇帝纳采玺书文:“皇帝嘉命,访婚陋族,备数采择……前太尉参军、都乡侯粪土臣何琦稽首顿首,再拜承诏。”这里的“粪土”是臣下自谦之词,就等于说“贱臣”。以上诸例中的“粪土”都不作“粪便和泥土”讲,像这样的例子古书中还有很多。后来“粪”指粪便,显然是由秽土的意思引申来的,这意义在汉以后才出现。如《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今者臣窃尝大王之粪。”这种用法在古书中并不多见。那么先秦表“大便”义的是哪个字呢?那就是“屎”字。甲骨文中的“屎”字,像一个蹲着的侧面人形,人形臀部下的几个小点代表排泄之物,故“屎”的本义指大便。
“粪”由于古今理性意义的转移,使其从扫除秽物这个语义场转移到了粪便这个语义场,但是“粪土”一词的理性意义决没有从“腐土,秽土、鄙视、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这个语义场转移到“粪便和泥土”这个语义场,在现代汉语词汇中,我们无法举出一个实例可以把“粪土”当“粪便和泥土”讲,现代汉语中的“粪土”一般都是用“粪土”的比喻义。即: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至于《现代汉语词典》和《新法编排汉语词典》为什么把“粪土”解释为“粪便和泥土”,就不知是失察还是望文生义的原因了!如果“粪土”可以解释为“粪便和泥土”,那么为什么不把“领袖”解释为“领口”和“袖口”呢?
二、雅、俚之间释“粪土”
“粪土”不能释为“粪便和泥土”,我们还可以从词的语体上得以印证。众所周知,词有雅、俚之分。“俚”指的是词的口语化。艺术地运用口语,乃至俚俗语言,可以写出流芳百世的好词,如南唐后主李煜的“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等。毛主席词的用语,也巧妙地引进现代语和群众口头语。“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渔家傲》)用红军战士的口头语白描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的喜悦。但同时我们必须明白,词的“俚俗”一定不要影响到词的意象美或意境美。因此词的语体运用是否恰当,就要看此语体是不是服从、服务于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完美统一了,这是评判用语好坏的标准。
笔者所看到的词,只有毛主席发表的37首诗词中,有3首提到了俗物。即:《七律·送瘟神》中“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遗矢”。《念奴娇·鸟儿问答》中“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的“放屁”。《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粪土”。
遗矢即遗屎。“矢”和“屎”是通假字,同时“遗矢”是一处用典,引用的是《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的典故,他用廉颇三遗矢的典故来写吸血虫病引起的腹泻,形象地描述了旧社会瘟神肆虐的情景,这是十分恰当的,并没有影响诗的整体意境。“屎”用“矢”通假,恐怕也有避开俗物的意思。
《念奴娇·鸟儿问答》中的“不须放屁”一句,历来众说纷纭;一些人认为好,另一些人又认为不好。笔者认为,这首词全篇都用口语写,所以整首词的语气是统一的,意境也是统一的,这四个字,还准确的表达了主席的愤怒与轻蔑之情!所以这首词可以算是成功的“俚词”。
至于主席的《沁园春·长沙》,历来被公认为典雅之词,整首词用语典雅、形象鲜明、意境深邃。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下阕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如此美好的意象和意境,突然来了一个“粪便和泥土”,这不仅和整首词表达的意象美、意境美不统一,也和粪土的本义有出入。相信主席的意思决不会让我们把“粪土”理解为“粪便和泥土”。
三、名词无须作动词
所谓词类的活用是指某些词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充当别的词类。而“粪土”一词在《辞源》(商务印书馆出版)中的第三个义项是:引申为鄙视;并举了唐罗隐《甲乙集》六《秦中富人》诗:“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为例,由此可见“粪土”的动词意义,是其固有的、常用的意义根本就不是名词临时活用为动词,将其列入词类活用的范围,是对词类活用的滥用。那么为什么诸多教材都把“粪土”看为名词用作动词呢?主要因为许多人对“粪土”一词的本义和引申义理解不正确,把词的正常用法看作活用。“粪土”一词的引申义是由它的本义间接派生出来的,引申义在词义系统中是作为一个义项而存在的,一般都是常用义,它与词性偶然变化而产生的临时意义是不同的。其次是许多人混淆了词的兼类和词的活用的界限。兼类词是指分属两种以上词类而意义相关的词。既然是一词多类,则其所属每一词类的功能均为正常用法。活用则指的是某词不属于某一词类,仅仅是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了这类词的功能。这是兼类词与活用的区别所在。但是,由于古今词义的变化,使一些词所属的词类也发生了变化,有的词古代是兼类词,现代汉语则专属某词类。人们不去分析这些变化,不注意兼类与活用的区别,就会把古代的一些兼类词看作单类词,从而误作活用。“粪土”一词就是很好的一例。现在人们把“粪土”解释为“粪便和泥土”,那它就专属名词类了。殊不知“粪土”还有“鄙视”之义呀!并且这个“鄙视”之义还是古代的常用义之一,不是临时活用。结果是许多人误把常见现象当成了临时现象,把其误作为词类活用。
从整个古今词义的发展过程看,某些词由活用逐渐变成常见现象,其萌芽时期的临时意义就会演变为确定的常用意义。这样,活用就成了词义引申以及兼类词形成的途径之一。“粪土”由“被除的秽土、腐土(垃圾)”演变为“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从而又从“比喻恶劣下贱的、令人厌恶的事物”演变为引申义“鄙视”而成为动词。这是由于词的临时功能逐渐成为常用功能,致使词义有所变化的现象。由活用而产生词义引申或产生兼类词,这是词义变化的途径,而“词义变化的途径与变化了的词义是两回事,不能混同在一起”。如“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中的“粪土”,既然已通过了词义变化的途径,由名词“被除的秽土、腐土(垃圾)”演变为“鄙视”义,它已经演变成动词了,就不能再说成名词用作动词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粪土当年万户侯”中的“粪土”完全可以解释为动词“鄙视”,这样处理,当然就不会再有名词活用为动词的问题了。其次,笔者建议把《现代汉语词典》释“粪土”义项中的“粪便和泥土”之义去掉,只留下一个比喻义,或者把“粪土”的本义和引申义都加上,因为现代汉语词汇中的“粪土”几乎没有作“粪便和泥土”讲的,用的最多的是它的比喻义。既然这个义项不存在,为什么还要用呢,这样只能给人一种望文生义的感觉。我想这也是诸多教材不做过多解释的原因。
(康伯春,河南安阳幼儿师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