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0年9月10日是第26个教师节。上午参加教育局举办的“周一贯老师从教60周年纪念活动暨语文教育思想报告会”。作为先生的入室弟子,端详着台上那位鹤发童颜的老人,心里感觉很羡慕,也很幸福。
一个平凡的生命,为了一个普通的事业,能工作60年而不知疲倦,这是何等幸福的人生呀!
一
1950年3月,先生时年13岁,虽然还是个娃娃兵,但在部队就当上了文化教员。大概正如我们中师毕业前夕的实习吧,先生初登讲台,就对三尺讲台表现出了极大的爱慕和热情。以至转业后,先生怀着一颗赤忱的心,毫不犹豫地向政府提出要当一名农村教师的愿望。
这一站,就是60年。60年一个花甲,不说成长中风风雨雨的考验,单就先生成名之后面对各种各样的绣球诱惑,能够始终坚守农村课堂的信念,就足以令人敬畏。
先生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村的孩子特别有感情。记得前几年先生曾对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先生退休之后,就住在绍兴市区。好像是春节吧,那天先生家的门铃响了。先生透过猫眼,看到门外站着一个背着蛇皮袋的中年男人,面相陌生。先生正在疑惑,门外传来“是周老师家吗?我是你的学生……”
开门后,来的正是先生曾经的学生。学生把重重的蛇皮袋往地上一放,就说:周老师,我总算找到你了。今天我是来送一点红薯给您的,这是我自己家种的。
先生一看学生的衣着,就知道学生的生活也许并不阔气。先生象征性地收下几个红薯,多余的让学生带回家也许能卖几个钱。学生急了,说:周老师,这几个红薯不算什么,你就收下吧,反正我们家自己种红薯,多得很,拿回家也是给猪吃的。
说到这里,先生笑了。先生说:这就是农民的孩子,别看他不会说话,但对我们老师的那份心意,却是天下最真诚、最可贵的。
学生总会记得老师对他们的好,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帮助,他们也会铭刻心头。所以先生常常告诫我们,为师者,要善待孩子。
先生说:判断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能单纯看他的学生乖不乖,成绩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如果一个教师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他一定会赢得学生的敬重,一定会有幸福的人生。
二
今天,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青年教师,他轻轻地对我说:刘老师,像你这样能够做周老师的入室弟子,真幸福。
2004年,我有幸参加先生带班的“县语文名师班”研修;2005年,我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在《人民教育》专题刊发,先生在点评课堂时,对我课堂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儿童意识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不断提醒我要走出一条真正的儿童语文路线来。我清晰地记得,那天在名师班的研修课上,先生从我的课堂出发,深刻地指出: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不从儿童立场出发的课堂,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先生的一席话,唤醒了我身上原有的那一种朴素的儿童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追求儿童语文。2006年,我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民教育》用了2期专题讨论。先生针对我的课堂探索,撰写了《小学语文课的儿童文化视角》的教学评论。这是先生第一次对我的课堂作挖掘并提出了“儿童文化”的要素。先生曾对我说:语文课有了儿童的视角还不够,还要追求一种儿童文化。
先生旗帜鲜明地指出: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小学语文课堂文化,应该是儿童文化的一部分。要努力让儿童在我们的课堂中表现出儿童的天性、精神和价值观。
我就是这样聆听着先生的教诲幸福成长起来了。在先生的引领下,我坚守儿童的立场,努力营造充满儿童文化的课堂,先后开发了《少年闰土》《将相和》《汉字文化启蒙》等成功的课堂。2009年,我的第一部教学专著《亲近鲁迅——落地麦儿童语文课堂》出版,先生欣然作序《把鲁迅还给儿童》。先生赞誉我为鲁迅启蒙教育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并将此视为儿童语文课堂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2010年,先生看到我的儿童语文课堂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先生约我交流了几次,对我的教学风格进行了梳理,提炼出“质朴、大气、自然”的田野风格,并帮我归纳出了“从儿童中来——让儿童去做——到儿童中去”的儿童语文路线图。
“不图为师惊艳,唯求学生发展”,我的儿童语文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日趋成熟,绝非偶然。因为我有先生,我是先生儿童语文思想的实践者和受益人。
三
今天纪念活动的最后一个议程是,先生为我们做了《语文教学呼唤“低碳课堂”》的学术报告。
当这个报告题目一出来,台下就引发一阵小小的骚动。当我们这些年轻后生们还在为“低碳生活”抓耳挠腮的时候,这位不会电脑、不会上网且退休多年的老者,居然提出了“低碳课堂”概念。其思维的敏锐和视野的宽广,不得不令人震惊。
先生从一次全国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的结果入题,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课时最多、研究最活跃的语文学科质量的合格率会是最低?然后深刻地指出语文课“高耗低效”的现象,提出我们的语文课要“减肥、瘦身、脱水、减排”,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训练的机会交给学生,把那些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无益的内容驱逐课堂之外。
我身后的几位教师,在悄悄地议论先生真会追赶潮流。先生的确是一个善于捕捉时代信息的智者,也因此有人赞誉先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但如果我们仅仅是看到先生的敏锐和创新,而不思考先生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我们就把握不了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本质。因为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2000年,先生在《阅读教学设计论》一书中首次提出课堂教学的“软设计”概念,要求确立以儿童为主体的阅读课堂教学,课堂要留空间给儿童。随后,先生又提出了“语文尝试教学”模式,建立了“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要让儿童的“学”走在教师“教”的前面;2002年,先生又出版了《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究》,提出了要以一两个主要问题的探究,来取代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烦琐提问,目的也是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儿童。2005年,先生又出版了《儿童作文教学论》,提出作文要让儿童的心灵自由表达。
我们不难发现,先生的每一次学术创新,虽然都紧扣时代的脉搏,但从来不是为了迎合时代、为了创新而创新。因为时代在发展,儿童也在发展,教育理念和实践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是先生的儿童语文立场。教学设计要强化“软设计”,就是强调课堂的生成性,要看到儿童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尝试教学,背后的实质是要我们尊重儿童的学习主动权;今天的低碳课堂,更是从课堂生态的角度,不仅仅要关注儿童的语文学习,更要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
先生在《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一文中说:小学语文教学之本是追寻儿童的语文,让儿童喜欢语文,拥有语文,要用儿童语文来呵护儿童的生命发展,润泽儿童的精神世界,这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归宿。
一个平凡的生命,为了一个普通的事业,能工作60年而不知疲倦,这是何等幸福的人生呀!
一
1950年3月,先生时年13岁,虽然还是个娃娃兵,但在部队就当上了文化教员。大概正如我们中师毕业前夕的实习吧,先生初登讲台,就对三尺讲台表现出了极大的爱慕和热情。以至转业后,先生怀着一颗赤忱的心,毫不犹豫地向政府提出要当一名农村教师的愿望。
这一站,就是60年。60年一个花甲,不说成长中风风雨雨的考验,单就先生成名之后面对各种各样的绣球诱惑,能够始终坚守农村课堂的信念,就足以令人敬畏。
先生说:我是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村的孩子特别有感情。记得前几年先生曾对我们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先生退休之后,就住在绍兴市区。好像是春节吧,那天先生家的门铃响了。先生透过猫眼,看到门外站着一个背着蛇皮袋的中年男人,面相陌生。先生正在疑惑,门外传来“是周老师家吗?我是你的学生……”
开门后,来的正是先生曾经的学生。学生把重重的蛇皮袋往地上一放,就说:周老师,我总算找到你了。今天我是来送一点红薯给您的,这是我自己家种的。
先生一看学生的衣着,就知道学生的生活也许并不阔气。先生象征性地收下几个红薯,多余的让学生带回家也许能卖几个钱。学生急了,说:周老师,这几个红薯不算什么,你就收下吧,反正我们家自己种红薯,多得很,拿回家也是给猪吃的。
说到这里,先生笑了。先生说:这就是农民的孩子,别看他不会说话,但对我们老师的那份心意,却是天下最真诚、最可贵的。
学生总会记得老师对他们的好,哪怕是一点点微小的帮助,他们也会铭刻心头。所以先生常常告诫我们,为师者,要善待孩子。
先生说:判断一个教师是否优秀,不能单纯看他的学生乖不乖,成绩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他对待学生的态度。如果一个教师能够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那他一定会赢得学生的敬重,一定会有幸福的人生。
二
今天,坐在我旁边的是一位青年教师,他轻轻地对我说:刘老师,像你这样能够做周老师的入室弟子,真幸福。
2004年,我有幸参加先生带班的“县语文名师班”研修;2005年,我的《狼牙山五壮士》课堂实录在《人民教育》专题刊发,先生在点评课堂时,对我课堂里表现出来的强烈的儿童意识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不断提醒我要走出一条真正的儿童语文路线来。我清晰地记得,那天在名师班的研修课上,先生从我的课堂出发,深刻地指出:我们的语文课堂,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从儿童的立场出发。不从儿童立场出发的课堂,是不会有生命力的。
先生的一席话,唤醒了我身上原有的那一种朴素的儿童意识。在日常教学中,我开始有意识地、自觉地追求儿童语文。2006年,我执教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人民教育》用了2期专题讨论。先生针对我的课堂探索,撰写了《小学语文课的儿童文化视角》的教学评论。这是先生第一次对我的课堂作挖掘并提出了“儿童文化”的要素。先生曾对我说:语文课有了儿童的视角还不够,还要追求一种儿童文化。
先生旗帜鲜明地指出:小学语文应该是儿童语文,小学语文课堂文化,应该是儿童文化的一部分。要努力让儿童在我们的课堂中表现出儿童的天性、精神和价值观。
我就是这样聆听着先生的教诲幸福成长起来了。在先生的引领下,我坚守儿童的立场,努力营造充满儿童文化的课堂,先后开发了《少年闰土》《将相和》《汉字文化启蒙》等成功的课堂。2009年,我的第一部教学专著《亲近鲁迅——落地麦儿童语文课堂》出版,先生欣然作序《把鲁迅还给儿童》。先生赞誉我为鲁迅启蒙教育做出了突破性的探索,并将此视为儿童语文课堂研究的一个标志性成果。
2010年,先生看到我的儿童语文课堂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先生约我交流了几次,对我的教学风格进行了梳理,提炼出“质朴、大气、自然”的田野风格,并帮我归纳出了“从儿童中来——让儿童去做——到儿童中去”的儿童语文路线图。
“不图为师惊艳,唯求学生发展”,我的儿童语文能够一步步走到今天,日趋成熟,绝非偶然。因为我有先生,我是先生儿童语文思想的实践者和受益人。
三
今天纪念活动的最后一个议程是,先生为我们做了《语文教学呼唤“低碳课堂”》的学术报告。
当这个报告题目一出来,台下就引发一阵小小的骚动。当我们这些年轻后生们还在为“低碳生活”抓耳挠腮的时候,这位不会电脑、不会上网且退休多年的老者,居然提出了“低碳课堂”概念。其思维的敏锐和视野的宽广,不得不令人震惊。
先生从一次全国学科教学质量检测的结果入题,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什么课时最多、研究最活跃的语文学科质量的合格率会是最低?然后深刻地指出语文课“高耗低效”的现象,提出我们的语文课要“减肥、瘦身、脱水、减排”,要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实践训练的机会交给学生,把那些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无益的内容驱逐课堂之外。
我身后的几位教师,在悄悄地议论先生真会追赶潮流。先生的确是一个善于捕捉时代信息的智者,也因此有人赞誉先生是最富有创新精神的学者。但如果我们仅仅是看到先生的敏锐和创新,而不思考先生为什么创新、为谁创新,我们就把握不了先生的教育思想的本质。因为创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2000年,先生在《阅读教学设计论》一书中首次提出课堂教学的“软设计”概念,要求确立以儿童为主体的阅读课堂教学,课堂要留空间给儿童。随后,先生又提出了“语文尝试教学”模式,建立了“先学后教、先练后讲”的尝试教学法,要让儿童的“学”走在教师“教”的前面;2002年,先生又出版了《研究性阅读教学探究》,提出了要以一两个主要问题的探究,来取代传统教学中教师的烦琐提问,目的也是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儿童。2005年,先生又出版了《儿童作文教学论》,提出作文要让儿童的心灵自由表达。
我们不难发现,先生的每一次学术创新,虽然都紧扣时代的脉搏,但从来不是为了迎合时代、为了创新而创新。因为时代在发展,儿童也在发展,教育理念和实践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唯一不变的,是先生的儿童语文立场。教学设计要强化“软设计”,就是强调课堂的生成性,要看到儿童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尝试教学,背后的实质是要我们尊重儿童的学习主动权;今天的低碳课堂,更是从课堂生态的角度,不仅仅要关注儿童的语文学习,更要关注儿童的生命状态。
先生在《小学语文应是儿童语文》一文中说:小学语文教学之本是追寻儿童的语文,让儿童喜欢语文,拥有语文,要用儿童语文来呵护儿童的生命发展,润泽儿童的精神世界,这应当是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目标和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