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斑窥豹法解读课文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ar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斑窥豹法”,就是以文中最能揭示(暗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提示)内容的关键性词句(也称“文眼”)为突破口,设计和实施阅读教学,引领学生快速而准确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运用此法有两个要领:一是善于准确抓住“文眼”,二是能围绕“文眼”设计出俯视全文、提纲挈领的主问题或问题链。现以本人执教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的散文《往事依依》(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的课堂实录为例阐述之。
  通读《往事依依》后,不难发现这篇散文的题目就是我们要抓的“文眼”。我们可以以此为突破口进行课文解读。
  师:什么时候的“往事”?“依依”是什么意思?
  生(通过查看注释、查阅资料很快就会明确):于漪老师是应河南《中学生阅读》编辑部(初中版)一再邀请,于七十高龄撰写了《往事依依》的,该文最初刊登在《中学生阅读》(初中版)1999年第7期的“追忆黄金时光”栏目上。也就是说所写的这些“往事”是五六十年前的。“依依”指的是“萦绕胸怀,十分留恋”。
  师:查阅得很准确。“依依”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中的“依依”有“依恋”之意;这篇散文中的“依依”意思与此相近。
  [反思]经此初步探究,学生迅速了解了文章的写作背景和选材方向。
  师(追问):五六十年前的“往事”为何会萦绕老人的胸怀,而且印象清晰呢?
  (生个人阅读思考,小组讨论,组长记录,小组代表发言。)
  生(一组):这些“往事”培养了作者对语文的兴趣。作者能发表50多万字的论著、成为全国杰出的语文特级教师,源于她少年时代对语文的浓厚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浓的人,就会渴望获得人类所积累的一切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就会表现出不断探求新知识、认识新世界的行为。从这篇散文看,作者小时候对语文的兴趣,一是表现在对图画的欣赏上。对一幅极普通的山水画,幼小时的作者能“一天少说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厌。有时凝视久了,自己也仿佛进入画中,‘徜徉于山水之间’”,可谓到了入画、入神、入迷的地步了。二是表现在对文学作品的阅读上。上小学时的作者,吟诵《千家诗》里的诗句,能“沉醉在诗的意境之中”,脑海里浮现出“春花秋月,夏云冬雪”,以及“五彩缤纷的世界”,“沉浸在美的享受之中”。正是这浓厚的兴趣推动了作者对语文的积极学习,从而积淀了深厚的文学底蕴。所以作者会对五六十年前的“往事”印象清晰。
  师(追问):作者看画、读文学作品为何会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
  [反思]教师要善于抓住课堂生成的任何机会,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生再思考,小组讨论,组长记录,小组代表发言。)
  生(二组):首先是内因,作者看画读书爱想象。想象是形象思维的一种形式,借助于形象反映生活,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这种思维形式每个儿童都有,作者能用到极致。正是因为有想象,作者看《评注图像水浒传》时,眼前才会出现“梁山雄伟险峻,水泊烟波浩淼,水面有无边无际的芦苇,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的生活图景。正是因为有想象,作者读《千家诗》能让四季风光“活生生地展现在眼前”,从而感受到“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正是因为有想象,听国文老师教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后,“登上满眼风光的北固楼,望着滚滚长江水”,会“回顾千古兴亡事”。其次是外因,国文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课,培养了作者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的兴趣爱好、言谈举止,对学生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者上初中时的两位国文老师对事业的执著、对文学的挚爱,深深地影响到了作者,国文老师诵读过的新诗句,“镌刻在我心上,几十年过去,至今还能信口背出”,使作者“对新文学更有兴趣”;老师有关“多读书,读好书”的谆谆教导,使作者“一生受用不尽”。
  师(启发):五六十年前的“往事”如此萦绕老人的胸怀,除了因为它们培养了作者对语文的兴趣,还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
  [反思]这是拓宽、拓深对文本理解,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训练的好时机。
  生(另一组):这些“往事”还陶冶了作者的高尚情感。作者所回忆的往事都与文学有关,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情感。作者读《水浒传》会不知不觉把家乡焦山一带风景当作梁山泊背景,可见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读《千家诗》能感受到祖国的大地山川气象万千,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美丽非凡,让我们明白是文学提升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国文老师悲歌慷慨地诵读辛弃疾的词,作者“爱国情怀悠然而生”。正是小时候就有这样高尚的情感,使作者成年后挚爱着教育事业,挚爱着语文,从而形成自己先进的教育思想。
  师(在充分肯定学生回答的同时,再激一石):作者年过花甲还有一颗热情的心,年轻的心,这力量从哪来?这会不会也是作者依恋往事的原因?
  生(又一组):是这些“往事”唤起了作者的青春激情。因为作者说:“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断奋进。”回忆往事为何能汲取力量,可能是因为作者想起了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是他们入情入理的语文课堂,培养了自己学习语文的兴趣,作者也要用自己的生命构筑精彩的课堂,让自己的学生爱上语文,好学语文,乐学语文。从这方面讲,于老师高扬了她两位国文老师的旗帜。“往事”成了于老师力量源泉之一,这是五六十年前的“往事”会萦绕老人胸怀的又一原因。
  [反思]至此,“五六十年前的‘往事’为何会萦绕老人的胸怀,而且印象清晰呢?”这个问题研究透了,学生也就驾驭了全文,自然就会领悟到于老师是在用言传身教的形式表达她写作本文的初衷:通过对几件往事的回忆,告诉中学生朋友“母语是文化的生命线”,从小要热爱语文,多读书,读好书,明做人之理。教育中学生要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由此可见,用“一斑窥豹法”解读课文是可行的。它至少有以下几个优点:
  (1)优化了课堂结构。目前,好多语文课堂板块意识过强或问题过多,使课堂环节冗杂,结构松散。用“一斑窥豹法”就可以弥补这种不足,抓住“文眼”,设计一个(或一组渐进性的)问题,统帅一节课,领会一篇课文,这样的课堂自然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方面的例子还有:江苏省初中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苏州立达中学教师曾文彦在执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时,以“花语”为突破口,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你能说说紫藤萝的花语吗?紫藤萝的花语是献给谁的?紫藤萝的花语对作者、对我们的意义是什么?“花语”成了贯穿全课堂的主线,整节课环环相扣,步步推进,匠心独具。对这节课著名语文教学研究专家黄厚江老师给予了这样的评价:“这是一堂精致的课。每一个环节的设计、关联、沟通,都很用心、到位。”
  (2)引导学生迅速走进文本的腹地。如果把课文喻为一池水,深刻的解读应是引领学生潜入水中。而有些课堂的组织者解读课文好比是带领学生绕着池边转,就是扎不进去。“一斑窥豹法”就解决了这个难题。上面所举的阅读《往事依依》的例子中所探究的问题,就直指作者写作文章的初衷。上面所举的曾文彦老师在配乐美读课文后,直问:“你听到紫藤萝的花语了吗?你能用一两个词说说紫藤萝的花语吗?”其实倾听、诉说花语的过程,也就是走进作者心灵的过程。这真是开门见山,直奔主旨。
  (3)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一斑窥豹法”着手于“一斑”,而着眼于“窥豹”,这种教学的特点就是引领学生通过聚焦、发散思维和总结归纳,来达到把握文章内容的目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自然经常得到训练。以上面所举的阅读《往事依依》为例,所探讨的问题“五六十年前的‘往事’为何会萦绕老人的胸怀,而且印象清晰呢?”,可以激发学生从多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回答。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也是驾驭全文的过程。再举一例:北京市特级教师李卫东执教朱自清的《背影》时,以“背影”为突破口,以“《背影》何以成为经典,几十年来一直受到读者和教材编者的喜爱”为探究主线,引导学生快速朗读,寻找描写“背影”的语句;品味重点词句,感受父亲买橘的“背影”;探究文本细节,寻找“背影”成为经典之因;拓展家庭背景,引导学生和作者对话,感受作者心境。对这节课,江苏省著名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江苏省首批名师蔡明给予了“太精彩了”的评价。
  (4)达到“授之以渔”的目的。《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议教师“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一斑窥豹法”与此精神是相吻合的,经常用这种方法组织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会得到培养,学生一接触新文章,就会去找关键词,去找文眼,进而打开思路,理解文章。熟能生巧,时间长了,方法有了,技能形成了,能力提高了,做阅读题也能从容应对了。
  蔡明老师在评课时曾说过“语文课最怕的是面面俱到,东一榔头西一棒”。是呀,“面面俱到”的结果可能是“面面顾不到”,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找准一点,重点敲击,拔的是“花生秧”,拔出的是大团的“花生果”,这就是“一斑窥豹法”的好处。
  
  潘长虹,语文教师,现居江苏赣榆。本文编校:王 玲
其他文献
审美能力是人的综合能力的重要部分,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文学教育的神圣天职,也是文学教育的根本目的之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有效的利用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来影响学生,鼓舞学生,特别是帮助学生提高对文学的审美能力即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    审美感受能力是通过对审美对象——课文的审美感知,获得从形式到
教学目标:  1.了解广告的定义、分类、形式及作用等相关知识。  2.掌握理解、鉴赏、创作广告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写作等综合实践能力。  3.引起学生对广告现象的关注,树立正确的广告观念。  教学重点:通过对广告语的品评、赏析,归纳、总结广告创作的基本要求。  教学难点:运用广告创意的基本原理进行广告创作。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学生广泛收集各种广告语;多媒体课件等。 
考场作文有它的特殊规律性,它是在特定环境、特定条件下写作的特定文章,与平时作文不全相同。平时作文与考场作文的差异,主要有两点:其一,依赖性与自主性的差异。平时作文,有老师的引导、批改、讲评、校正,考生容易多一分依赖性。考场作文没有任何“外援”,完全靠自主操作,最能展示风采;不过,稍不注意也很容易离题。其二,时间的宽松性与严格性的差异。平时作文,时间有一定弹性,环境宽松,心态平稳,易于表达得准确、严
语言学习有两种方式,即“语言——语言”与“言语——语言——言语”。我国传统的语言学习采取的基本就是“语言——语言”的学习方式,古代文学家学习语言都是如此。吕叔湘和朱德熙先生曾在《语法修辞讲话》中谈到这两种方式。他们认为“语言——语言”这种方式在古代有点“效验”,在今天就不行了,而“言语——语言——言语”这种方式在今天是必要的,由于学习条件不同,“在这种情况下,首先得养成一种鉴别好和坏、正和误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往往根据自己对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理解,在“综合”的光环下随意地开展着所谓的语文综合性学习,将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上成了“文艺表演课”、“绘画比赛课”,甚至将语文综合性学习变成了变相的“历史课”“地理课”等等。导致这些怪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综合”的本质内涵缺乏清晰的理解。由于对“综合”的本质内涵理解不清,在综合性学习中,我们不知道哪些东西
我们熟知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两句是借鉴了五代南唐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实是借鉴了庾信的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有一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原来是借用了宋代范仲
如今,我们经常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也是永远的“主体”吗?不能将“学生主体”与一定意义上的“教师主体”对立起来。教师是学习者,教师是研究者,教师是发展者。教师与学生都能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没有绝对意义上的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而,当今我们的一些语文教师究竟怎样了呢?  一.自我放逐的语文教师  (一)放纵学生进行盲目的讨论  
江苏省姜堰市第二中学附设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姜堰二附中)位于姜堰市区北面,东临天目山,西有鹿鸣河。我们语文组共有50位教师,高级教师18人,一级教师26人,二级教师6人。平均年龄35岁左右,是一支有思想、肯做事、能做事的教师队伍。从2000年起,语文组就定下了“打造有江苏省特色的二附中语文组”的指导思想。全组同仁在学校“诚信为人,认真做事,快乐生活”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坚持“师生共进”的教学思想,努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预设”和“生成”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概念已融入到我们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总觉得它俩难以处理:主观预设多了,动态生成就少了;动态生成多了,主观预设就没用了。如何处理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如何通过“预设”去促进“生成”,通过“生成”去完成“预设”的目标,是有效课堂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传统教学注重的是预设性。教师把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都事先设计好,且严格按照教学设
从历史的角度来描述个人语文教育观的发展和形成历程,是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我的语文教学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已有三十余年。这三十余年是新时期我国的语文教学逐步进入一个繁荣昌盛的时代,呈现空前活跃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形成同我国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蓬勃生机密切相关。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改革开放意识的觉醒,都强烈地冲击原有的语文观念,优良的语文教育传统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得以发扬和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