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熟知北宋诗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中的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其实这两句是借鉴了五代南唐江为的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唐朝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其实是借鉴了庾信的名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青旗一色”。元代王实甫《西厢记》中有一支曲子:“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这支曲子被誉为剧曲中的“秋思之祖”。原来是借用了宋代范仲淹的《苏幕遮》词中的两句:“碧云天,黄叶地。”考场作文,也要敢于和善于借鉴。借鉴优秀范文不是抄袭,高妙的借鉴是一种学习,善于借鉴,才会进步和提高,才能写出佳作。
借鉴是一门学问。如何巧妙借鉴?下面几种借鉴技巧不妨一试。
(1)借鉴表现手法
文章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欲扬先抑、夹叙夹议、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直抒胸臆等。这些表现手法在文章中常是综合运用的。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既运用了欲扬先抑法,课文前半部分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又运用了卒章显志法,最后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运用象征手法,写海燕搏风击浪,高傲地飞翔,其实是在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周敦颐的《爱莲说》则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菊之隐逸、牡丹之富贵,与莲之淡雅形成对比,衬托出莲花纯洁高尚的君子之风。这样的优秀之作,只要我们善于借鉴,定会受益匪浅。《2007年金华市学业考试满分作文集》中的第2篇,考生就借鉴了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在一个精美的开头之后,作者写道:“深夜苦读,有时爸爸轻轻地走进来,在我桌上放上一杯热茶,然后悄然无息地离去,我双手捧住茶杯……”这是实写;“热气缓缓上升,恍惚中我看到了从前……”这是虚写;进而追忆我小时候拉着哥哥疯跑,哥哥为我用双手遮挡玻璃划破手掌的事,这是叙述,下文写道:“哥哥手中的血流淌在我心上,我第一次知道,在别人的羽翼下安全成长,是我莫大的幸福。”这是议论。良好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为得满分打下了基础。
(2)仿照结构模式
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为我所用,为创新打下基础。我们读一读近年来的中考、高考优秀作文,就会发现有不少是仿写之作。借用一种自己最感兴趣的范文模式,考场作文可以一挥而就。2001年四川一考生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是模仿《杂文选刊》中《患者无良知的就诊报告》,因结构新颖、思想深刻而获得阅卷者的青睐;2002年浙江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他们都选择了明月》,选例经典,巧用对比,分析到位,语言老到而富有哲理,题目形象而富有诗意,也是借鉴了台湾林清玄的哲理散文《送他一轮明月》。《2007年金华市中考满分作文集》第16篇,构思独到,开篇题记就点明幸福的无价,接着写一个精美的开头,主体部分用三个小标题诠释了生活中相伴无形的点滴幸福,最后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结尾,这种结构模式许多优秀作文选 里都有,而此考生能娴熟运用,成为考场制胜法宝之一。
(3)借鉴题材
我们大家都知道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写得十分出色,可这一题材是借鉴别人的。《西厢记》所写的崔张爱情本是个传统题材,最早见于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该传奇是一个男子负心,给妇女带来的悲剧。后来董解元对这个故事进行改编,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彻底改变了小说的主题,赋予小说追求婚姻自主、挣脱礼教束缚的崭新意义。王实甫除了把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叙事体改成戏剧之外,还对故事本身作了不少改造。可见,借鉴也是创作的需要。
中学生写作虽然不同于作家创作,但写作题材的借鉴也经常会遇到,尤其是沿用文史方面的材料更多。如2004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关羽之恨》,就成功地借鉴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失荆州”这一题材,紧扣话题,故事新编,写出了新意。又如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作者对焦刘题材巧加改编,将背景放在“西部大开发”的层面上,写出了既紧扣话题,又有新意的佳作。又如《2007年金华市学业考试满分作文集》第17篇,作者写幸福,不是从一般的生活角度入手,而是从精神境界的高度来诠释幸福的真谛。作者撷取陶渊明、刘禹锡、李清照、岳飞、秦观这些历史长河中的耀眼浪花,从他们身上品味幸福的内涵,读之令人荡气回肠。而这些名人的题材(包括事例、诗文)可从教材、报刊、杂志、作文选、网络中得到借鉴、参考,也可见平时就要善于积累好的题材,背诵如流,烂熟于心,考场上胸有成竹,写作时紧扣题目,快速成文,岂不妙哉。
(4)借鉴语言
中考作文要求“有文采”。“有文采”或是词语生动,或是句式灵活,或是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字有意蕴,或是哲理生辉等等。文采多指内涵的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语言对于整篇文章的重要性。如何使语言出彩,亮点纷呈,以下技法可以一用:
①借鉴仿写古诗名句。古诗词名句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典雅,有的质朴,有的绚丽,有的清闲,只要我们多读多记,就会随古人的思想起舞,乘着古诗名句的翅膀,让作文语言文采飞扬,让文章诗意盎然。看满分作文《幸福是什么》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这些句子不仅诠释了幸福的含义,还展示了考生阅读的广度,巧妙借鉴仿写古诗名句,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具有经典美,从而体现出作者的文学修养和功底。
②运用排比造势法。用排比说理,构成排比句或排比段,可增强语势,层层递进,贯通文气,如海浪滔滔,一浪接一浪,呼啸奔腾,令观者心潮澎湃;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看优秀作文《美好的心灵》一段:“老师的人格又是如此的高尚。是农夫,却把种子播在心上,用血液浇灌它成长;是沃土,却不长一株杂草,让花的根在躯体上滋蔓;是蜡烛,却在讲台前燃烧自己,用自己的鲜血之火来照亮别人……”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对老师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和讴歌,气势非凡。
③巧借文言法。巧借文言写作,的确是语言出彩的好方法,也是语言创新的好形式,但它要求有极深的古文素养作基础,有很好的驾驭语言的功力和写作功底,还要有创新意识,“旧瓶装新酒”,才能写出立意新、构思巧的佳作。如2006年河南一考生,用文言文写的《出师表》一文,标题一样,但内容不同,构思也有创新。用文言写作本身就有难度,但作者敢于亮剑,张扬了个性,展现了才华。又如《2007年金华市学业考试满分作文集》中的第29篇,作者用文言文来写,叙事流畅,议论深刻,一气呵成。例如开头:“幸福,此为何物?吾从未见过幸福,不知其相貌如何,年岁多少,于是,心血来潮,寻此物于天地之间。”在写了三个片断后,作者写道:“吾曾终日寻思,幸福为何物?而今知,乃父母之关爱也,乃同学之帮助也,乃老师之解惑者也,由此而知幸福原来无处不在也。”作者个性化、独创性语言感动了阅卷老师,超人的才气折服了阅卷老师,因此能获得满分。
“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借鉴是一种学习,不是照抄,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要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所变通。可仿写整文,也可仿写局部;可仿写某一技巧,也可综合仿写。仿写时要选择适合仿作的原文,切忌不分深浅,无目的地乱仿。借鉴也有巧拙之别。愿每一位学生“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仿出一片新天地。
金左军,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东阳。本文编校:高述新
借鉴是一门学问。如何巧妙借鉴?下面几种借鉴技巧不妨一试。
(1)借鉴表现手法
文章的表现手法是多种多样的,如欲扬先抑、夹叙夹议、象征、衬托、对比、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直抒胸臆等。这些表现手法在文章中常是综合运用的。如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既运用了欲扬先抑法,课文前半部分大写他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又运用了卒章显志法,最后写道:“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运用象征手法,写海燕搏风击浪,高傲地飞翔,其实是在歌颂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周敦颐的《爱莲说》则运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写菊之隐逸、牡丹之富贵,与莲之淡雅形成对比,衬托出莲花纯洁高尚的君子之风。这样的优秀之作,只要我们善于借鉴,定会受益匪浅。《2007年金华市学业考试满分作文集》中的第2篇,考生就借鉴了虚实结合、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在一个精美的开头之后,作者写道:“深夜苦读,有时爸爸轻轻地走进来,在我桌上放上一杯热茶,然后悄然无息地离去,我双手捧住茶杯……”这是实写;“热气缓缓上升,恍惚中我看到了从前……”这是虚写;进而追忆我小时候拉着哥哥疯跑,哥哥为我用双手遮挡玻璃划破手掌的事,这是叙述,下文写道:“哥哥手中的血流淌在我心上,我第一次知道,在别人的羽翼下安全成长,是我莫大的幸福。”这是议论。良好的表现手法的运用,为得满分打下了基础。
(2)仿照结构模式
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为我所用,为创新打下基础。我们读一读近年来的中考、高考优秀作文,就会发现有不少是仿写之作。借用一种自己最感兴趣的范文模式,考场作文可以一挥而就。2001年四川一考生的《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是模仿《杂文选刊》中《患者无良知的就诊报告》,因结构新颖、思想深刻而获得阅卷者的青睐;2002年浙江一考生的满分作文《他们都选择了明月》,选例经典,巧用对比,分析到位,语言老到而富有哲理,题目形象而富有诗意,也是借鉴了台湾林清玄的哲理散文《送他一轮明月》。《2007年金华市中考满分作文集》第16篇,构思独到,开篇题记就点明幸福的无价,接着写一个精美的开头,主体部分用三个小标题诠释了生活中相伴无形的点滴幸福,最后以简洁有力的语言结尾,这种结构模式许多优秀作文选 里都有,而此考生能娴熟运用,成为考场制胜法宝之一。
(3)借鉴题材
我们大家都知道元代戏剧家王实甫的《西厢记》写得十分出色,可这一题材是借鉴别人的。《西厢记》所写的崔张爱情本是个传统题材,最早见于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该传奇是一个男子负心,给妇女带来的悲剧。后来董解元对这个故事进行改编,写成了《西厢记诸宫调》,彻底改变了小说的主题,赋予小说追求婚姻自主、挣脱礼教束缚的崭新意义。王实甫除了把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的叙事体改成戏剧之外,还对故事本身作了不少改造。可见,借鉴也是创作的需要。
中学生写作虽然不同于作家创作,但写作题材的借鉴也经常会遇到,尤其是沿用文史方面的材料更多。如2004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关羽之恨》,就成功地借鉴了《三国演义》中“关羽失荆州”这一题材,紧扣话题,故事新编,写出了新意。又如2004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孔雀东南飞》,作者对焦刘题材巧加改编,将背景放在“西部大开发”的层面上,写出了既紧扣话题,又有新意的佳作。又如《2007年金华市学业考试满分作文集》第17篇,作者写幸福,不是从一般的生活角度入手,而是从精神境界的高度来诠释幸福的真谛。作者撷取陶渊明、刘禹锡、李清照、岳飞、秦观这些历史长河中的耀眼浪花,从他们身上品味幸福的内涵,读之令人荡气回肠。而这些名人的题材(包括事例、诗文)可从教材、报刊、杂志、作文选、网络中得到借鉴、参考,也可见平时就要善于积累好的题材,背诵如流,烂熟于心,考场上胸有成竹,写作时紧扣题目,快速成文,岂不妙哉。
(4)借鉴语言
中考作文要求“有文采”。“有文采”或是词语生动,或是句式灵活,或是运用修辞手法,或是文字有意蕴,或是哲理生辉等等。文采多指内涵的一种韵味,一种光泽,一种气派,它以自然流露为上,返璞归真为上。如果说好的题材是作品搏动的心脏的话,那么,优美的语言该是美丽的面庞了。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语言对于整篇文章的重要性。如何使语言出彩,亮点纷呈,以下技法可以一用:
①借鉴仿写古诗名句。古诗词名句是经过锤炼的艺术语言,风格各异:有的典雅,有的质朴,有的绚丽,有的清闲,只要我们多读多记,就会随古人的思想起舞,乘着古诗名句的翅膀,让作文语言文采飞扬,让文章诗意盎然。看满分作文《幸福是什么》一段:幸福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收获;幸福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回忆;幸福更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追求……这些句子不仅诠释了幸福的含义,还展示了考生阅读的广度,巧妙借鉴仿写古诗名句,使文章充满诗意和文采,具有经典美,从而体现出作者的文学修养和功底。
②运用排比造势法。用排比说理,构成排比句或排比段,可增强语势,层层递进,贯通文气,如海浪滔滔,一浪接一浪,呼啸奔腾,令观者心潮澎湃;用排比抒情,可以把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看优秀作文《美好的心灵》一段:“老师的人格又是如此的高尚。是农夫,却把种子播在心上,用血液浇灌它成长;是沃土,却不长一株杂草,让花的根在躯体上滋蔓;是蜡烛,却在讲台前燃烧自己,用自己的鲜血之火来照亮别人……”作者运用排比句式,对老师无私奉献的高尚人格进行了热情洋溢的赞美和讴歌,气势非凡。
③巧借文言法。巧借文言写作,的确是语言出彩的好方法,也是语言创新的好形式,但它要求有极深的古文素养作基础,有很好的驾驭语言的功力和写作功底,还要有创新意识,“旧瓶装新酒”,才能写出立意新、构思巧的佳作。如2006年河南一考生,用文言文写的《出师表》一文,标题一样,但内容不同,构思也有创新。用文言写作本身就有难度,但作者敢于亮剑,张扬了个性,展现了才华。又如《2007年金华市学业考试满分作文集》中的第29篇,作者用文言文来写,叙事流畅,议论深刻,一气呵成。例如开头:“幸福,此为何物?吾从未见过幸福,不知其相貌如何,年岁多少,于是,心血来潮,寻此物于天地之间。”在写了三个片断后,作者写道:“吾曾终日寻思,幸福为何物?而今知,乃父母之关爱也,乃同学之帮助也,乃老师之解惑者也,由此而知幸福原来无处不在也。”作者个性化、独创性语言感动了阅卷老师,超人的才气折服了阅卷老师,因此能获得满分。
“好风凭借力,送你上青云”。借鉴是一种学习,不是照抄,不能机械地生搬硬套。要结合自己的写作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有所变通。可仿写整文,也可仿写局部;可仿写某一技巧,也可综合仿写。仿写时要选择适合仿作的原文,切忌不分深浅,无目的地乱仿。借鉴也有巧拙之别。愿每一位学生“莫奏前朝曲,听唱新翻杨柳枝”,仿出一片新天地。
金左军,语文教师,现居浙江东阳。本文编校:高述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