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那么,教师任何全面认识研究性学习,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贯彻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呢?本文试与大家共同探讨了这一问题。
【关键词】高中物理 研究性学习 认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87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已正式列入课程计划。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更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
一、教师要全面认识研究性学习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上具有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性,过程中注重研究性,突出学生的主动性,结果上追求学生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结合新课改开展的背景、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我们不难看出,这响应了以学生为中心,还学生以自主的呼吁,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更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以更多样化的方法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二是要走出对研究性学的认识误区。不少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对实际教学的作用不大,是可有可无的,不必作为必修课,只是用来做日常教学的调剂品,在课外开展就行了,只是用来应付检查的。更有甚者,认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没有成效,是个高投入、低产出、高浪费,所以没有必要开展……显然,这是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教师应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的认识,消除顾虑,积极学习,认真研究,解放思想,积极投入到研究性教学过程中。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更是对我们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学生怎么学,很大限度上和教师怎么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特别是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否取得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收效。显而易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学活动不再是一个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适应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色,教师不再是具体的表演者,而是要从台前走到幕后,做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能够认识并适应这种变化,才能有效推进我们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我们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要言传身教。教学活动讲究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用事实说话。仅仅是生硬苍白的说教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而是要身先士卒,发挥表率作用。我们倡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自身要注重研究性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学慎思、重学习、多研究、多发现、多总结、多出成果。倘若学生能经常在各类论文集、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教师的成果,势必会受到吸引,增长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这些积极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积极实现师生角色转变。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平等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唯一的主宰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师生之间也不应该是尔与我受的单向关系,而应该成为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沟通的双向互动关系,共同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教师要学会“放”,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应试教育的思维下,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有太多的桎梏,设置了很多人为的不能,明明学生能够做好的事情,教师偏偏主观上认为学生做不到,所以去越俎代庖,可事情却恰恰不能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去,我们替他们做,他们并不感到感激,也不愿意去学,而是认为这件事和他们没关系了,所以,教师主观上认为学生做不到,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学生也在主观上认为他们真的做不到,而且会强化学习活动和他们无关的主观思想,不敢去尝试,不愿意去尝试,甚至发展到没有能力去尝试,想想这是多么可悲,但是这结果却是我们辛辛苦苦一手造成的。研究性学习,不再让教师做知识的垄断者,而是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寻求新知识,寻求新方法,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敢于去尝试,去验证,去质疑,可能在短期上效果不是那么明显,但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所回报。
三、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和“用”,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个过程一是要求教师要教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必要的技巧,提供必要的有利前提,这就是说教师还要学会“抓”。这个“抓”和前面的“放”并不矛盾,“放”是放给学生主动权,“抓”是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本领,都是服务于同一个目标。二是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充分认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价值,不断增强学习意识,通过多渠道获取知识,好好抓住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探索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让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研究性学习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开展班级之间的竞赛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课本上设置的思考问题,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报刊杂志,互联网都可以成为我们能够利用的资源。在研究方法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大胆推测,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效资料,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实验等来检验猜测,得出相应的结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
四、结语
总之,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认识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中物理 研究性学习 认识 实践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5.187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性学习,已正式列入课程计划。正确认识研究性学习,是更好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前提。
一、教师要全面认识研究性学习
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从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容上具有与实际的紧密联系性,过程中注重研究性,突出学生的主动性,结果上追求学生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结合新课改开展的背景、新课改的目标要求,我们不难看出,这响应了以学生为中心,还学生以自主的呼吁,是对传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其目的在于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更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以更多样化的方法获得更全面的成长。
二是要走出对研究性学的认识误区。不少教师认为,研究性学习对实际教学的作用不大,是可有可无的,不必作为必修课,只是用来做日常教学的调剂品,在课外开展就行了,只是用来应付检查的。更有甚者,认为开展研究性教学是浪费时间,浪费精力,浪费资源,没有成效,是个高投入、低产出、高浪费,所以没有必要开展……显然,这是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所产生的结果,教师应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的认识,消除顾虑,积极学习,认真研究,解放思想,积极投入到研究性教学过程中。
同时,要充分认识到这既是对学生学习方式的一种变革,更是对我们教学方式的一种变革。学生怎么学,很大限度上和教师怎么教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特别是教师如何适应研究性学习的要求,将直接影响学生能够顺利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否取得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和收效。显而易见,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学活动不再是一个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被动适应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合作的过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具有新的特色,教师不再是具体的表演者,而是要从台前走到幕后,做一个引导者和协助者。能够认识并适应这种变化,才能有效推进我们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我们的教学水平,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二、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要积极提高自身素质
一是要言传身教。教学活动讲究言传身教,“润物细无声”,用事实说话。仅仅是生硬苍白的说教肯定达不到理想的教育和教学效果,而是要身先士卒,发挥表率作用。我们倡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自身要注重研究性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勤学慎思、重学习、多研究、多发现、多总结、多出成果。倘若学生能经常在各类论文集、报纸等媒体上看到教师的成果,势必会受到吸引,增长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自信,这些积极的情感因素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是积极实现师生角色转变。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平等主体。教师不再是教学活动唯一的主宰者,而是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学生也不再是教学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和主要实施者。师生之间也不应该是尔与我受的单向关系,而应该成为有来有往,相互交流沟通的双向互动关系,共同促进教学相长。
三是教师要学会“放”,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在应试教育的思维下,我们的教学对学生有太多的桎梏,设置了很多人为的不能,明明学生能够做好的事情,教师偏偏主观上认为学生做不到,所以去越俎代庖,可事情却恰恰不能向我们希望的方向去,我们替他们做,他们并不感到感激,也不愿意去学,而是认为这件事和他们没关系了,所以,教师主观上认为学生做不到,长期下去的结果就是学生也在主观上认为他们真的做不到,而且会强化学习活动和他们无关的主观思想,不敢去尝试,不愿意去尝试,甚至发展到没有能力去尝试,想想这是多么可悲,但是这结果却是我们辛辛苦苦一手造成的。研究性学习,不再让教师做知识的垄断者,而是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研究,去寻求新知识,寻求新方法,所以,教师要学会放手,让学生敢于去尝试,去验证,去质疑,可能在短期上效果不是那么明显,但长期坚持下去,必定会有所回报。
三、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要积极引导学生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和“用”,在学中用,在用中学。这个过程一是要求教师要教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必要的技巧,提供必要的有利前提,这就是说教师还要学会“抓”。这个“抓”和前面的“放”并不矛盾,“放”是放给学生主动权,“抓”是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本领,都是服务于同一个目标。二是要求学生要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学生要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要充分认识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价值,不断增强学习意识,通过多渠道获取知识,好好抓住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将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增强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探索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不断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探究能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自我发展意识和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要充分的利用现有资源,让研究性学习能够更加吸引学生。研究性学习可以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活动,也可以开展班级之间的竞赛活动,形式可以多种多样。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课本上设置的思考问题,学生感兴趣的物理问题,都可以成为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课题。报刊杂志,互联网都可以成为我们能够利用的资源。在研究方法和具体问题的解决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大胆推测,通过引导学生搜集有效资料,有条理、有逻辑地整理与归纳资料,发现资料间的关联和趋势,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还可以通过设计实验等来检验猜测,得出相应的结论,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特点。
四、结语
总之,我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面认识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