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契约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他们与高校之间的心理契约受到了破坏,辅导员的付出与收入极不平衡,履行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极不对等,很多心理期望没有得到满足和实现。为此,要通过明确工作职责和期望、提高待遇维护心理平衡、保持沟通修复和调整心理契约、科学规划职业发展出路、注重自我反省和心理调适等措施来预防和消解辅导员的职业倦怠。
其他文献
一、非智力因素的层次和结构  初中学生的人生理想及世界观等高层次的心理因素,还在逐步形成过程中,还不稳定,即使中间层次的某些成分也还带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分析初中学生的重点应当放在低层次的心理因素方面,在非智力因素的层次中,第三层次是与学习活动有直接联系的非智力因素,它往往是第二层次中某种因素在学习过程中的派生成分,直接对某类学习活动产生具体影响。  二、非智力因素的动力性质  不同的非智力因素
〓〓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评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但是,我国的传统教育却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和养成,因此课堂教学必须更新教育思想,贯彻新课标理念,注重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用各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不同方法,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主、积极地建构知识,不断促进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为此,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创造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每位农村政治教师都将面临着一次新的洗礼;新旧观念的冲撞,传统与创新矛盾的交织,教学模式嬗变等等,给每个人既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也创造了不可多得的发展、创新、提高、转变的机遇。我认为在新课改的形式下,农村政治教师在教学中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创新。   〓〓一、教学设计创新  〓〓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上要始终渗透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要有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多层次教学目标。教师要精心设计有
一、让学生专心倾听,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强化学生注意倾听的意识。  课堂中经常会发现学生在别人发言时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因而打断别人发言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教师要纠正学生这种不良的习惯,经常强调学生要耐心听完别人的发言才说出自己的想法。如果每位教师都能长期地执行进行这样的要求和进行这样的训练,那么,一定能够培养学生注意倾听的习惯。  2. 对全班同学的倾听情况进行评价。  如
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从本质上说是一项塑造人的工程。  一 、充分利用教材知识,学习民歌,激发学生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1. 学习音乐知识。  音乐知识是音乐课教学的基础性知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想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作品,教师必须要坚持不懈,并运用各种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传授音乐知识,变枯燥无味的音乐知识为通俗易懂,激发学生们学习音乐知识的兴趣。如初二下册的音乐知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