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拓展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又是课堂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它既应该结合文本又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同时又应该充满语文味。因此拓展的时机、内容、方式等等都要围绕文本来考虑和设计,决不能为拓展而拓展,让拓展流于形式。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努力使拓展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机部分,力争拓展延伸与课堂教学浑然天成,让有效的拓展成就高效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有效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06-002
前不久,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的老师无论从教学设计、多媒体的使用、还是课堂的驾驭能力,都显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但在听课中,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是否每堂课都要有拓展?课堂教学中应该拓展什么样的内容?
[案例回放]
师:对于文本的探究咱们先到这里。可以说车辆和工地这目前现代城市的两只脚,让城市走进现代化,也让我们失去了都市精灵、鸟语花香。在这个充满现代化的城市里,鸟儿从“常客”变成“贵客”,引发了我们的几番思考。请你以文中的某一种小动物的口吻说一说“都市精灵”能给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呢?(注意人称)
(生思考)
生6:我是一只灰喜鹊,我跟我的同伴成帮成伙地来到参天的那大树上,我们非常的魁岸了,常常在高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非常的活跃,给这座大庭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生7:……
生8:……
(边指名说边师生共同评议)师总结:都市动物可以成为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种景观,使人感到欢快,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质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人为了一己之私,残忍地对待小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请大家看一组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图片,学生边看边议)
师: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
一声声扣人心弦的旋律,请简单谈谈你观后的感想。
生9:……
生10:……
师总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为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地球做点什么吧。写一篇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0字以内),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生开始思考,继而落笔,5分钟左右时间)
生11:……
生12:……
生13:……
师:人应该和动物们和平共处。人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智能生物,不仅不能以万物主宰者自居,而且应该对地球负起责任来。下面请你为我们这个城市寻找—个可以作为“标志和象征”的都市精灵,并说一说你推荐它的理由。
(生七嘴八舌议论,然后举手回答,此时下课铃已响过)
纵观这堂课结构,应该说设计相当简洁而流畅,由和谐画面再到不和谐画面,探究得出文章的主旨,然后拓展教学。在听课之后,细细品味,让我感到白玉有瑕。这点瑕疵恰恰在拓展,当教师设计情景对话环节出现时,课堂还有18分钟。一堂课仅仅45分钟,再去掉3分钟演讲及教师点评,学生亲近文本时间只有25分钟左右。而此后拓展无论是情景对话、看图说感受、写倡议书,还是选定动物说推荐理由,都是为突出文本的主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而文章这一主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可以轻松地理解。如果教学止步于这一层面,那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在哪儿呢?其实仔细品读钻研文本,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主动反思意识,从而体会到作者创作文本是想唤醒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重新审视人们的灵魂意识。这样,课文的主题有了深度,课堂教学也就有了深度,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稍嫌雷同低效的拓展。
在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教学内容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还是评优课,都无一例外会用拓展这一环节。而且往往设置在最后。有时还会出现下课铃声响起,我们上课老师还会进行事先设计好拓展教学这一环节。好像如果没有这一环节,这堂课就不是一堂完整的课。的确,语文拓展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它的确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启迪学生的思维。但是一堂45分钟课用了10多分钟拓展,尽管拓展的形式不同,但拓展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浅层,这样的课堂是我们要的吗?不,我们要的是高效课堂,有效拓展。那如何进行有效拓展,打造高效课堂呢?我想最重要的是选好拓展时机与内容。
立足动态澡堂,找准拓展时机
课堂是一个由学生、教材、教师、环境等组成的动态生成系统,它的主体是富有个性的学生,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衍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前精心预设的拓展可能会因学生的文本学习实际情况而没有必要进行,也并不是一定得把拓展环节放在课堂的最后。拓展应在课堂的主体学生与文本对话碰撞过程中寻找最佳时机。教师可以在学生有疑不得释之时、重点内容巩固时、难点不能解之时进行合理拓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印象。
例如在进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时,在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句,“闲人”一词包含哪些情味?课下注释有对“闲人”的解释,学生也知道这篇文章是苏轼被贬之作,所以多数学生都理解出了无奈,但对于其它的情味理解得不是很到位了。此时,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拓展。教师出示苏东坡的被贬黄州前的一些资料。
苏轼:
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0岁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灾。力挽狂澜。
(元丰二年)43岁任湖州太守。
同年,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
(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学生就会了解苏东坡何尝想做闲人?他又何尝不想当官在朝中做事,实现少年时“致君尧舜”的理想呢?这一声“闲人”,多少无奈、多少抑郁、多少悲凉、多少苦闷、多少……此后再拓展到竹、柏在古诗词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就不难理解一声“闲人”之中包含另一种情味,那就是一份高洁、一份傲骨、一份自得、一份乐观、一份……
这则案例中拓展针对学生理解困难之时进行的,只有知其人,论其事,才能客观地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此时教师适当提供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背景、年轻时的志向、离开黄州后生活片段等资料,让学生真正读懂了一个自嘲的苏轼,一个达观的东坡。我想这节课拓展相当有效,因为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苏轼,也为以后学习苏轼的作品打下了基础。
二、紧扣文本,选好拓展内容
陈军老师曾说:“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所以拓展必须立足文本,这是有效拓展的前提。那么在教学中应从文本出发,选择好拓展内容。
1.在语言精彩处拓展
语文是一门侧重语言品读、感悟和表达的学科。我们所学的课文结构清楚、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表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精彩之处进行延伸,训 练学生读写能力。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他们童年的生活或我们美丽的校园。这样的拓展既训练了语言的表达又训练写景的层次。
2.在文本的留白处拓展
文本空白是指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空间。在语文总体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空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补充,是提高阅读有效性的一种途径。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在船上发现卖牡蛎的于勒,课文中对其神态和语言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如果此时引导学生补全他说话时心理,不难发现,他的恐慌是因为他的美梦破灭。这一刻人性的贪婪、自私、势利,得到深刻揭示。
3.在教学重点处拓展
每堂课都有教学重点,教师对于教学重点的处理关系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重点处适当补充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接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听得有味,悟得透彻,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爱莲说》这篇文章时,托物言志手法是学习重点。这时适时补充了高岱的《灯蛾》和于谦的《石灰吟》两首诗词,在理解两首诗词中意象灯蛾、石灰的同时。学生对“托物言志”的手法也就理解了。此时再让他们运用此种手法以自然界任意一物为抒写对象,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赋予它一些品质,写成一篇200字左右小品文。这样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说得到巩固。
4.在主题深化处拓展
有效拓展不能是由此及彼简单地水平迁移,应该是一种纵向地开掘,因此它不仅仅注重内容的扩展和延伸的表象,更注重学生思维训练的内核。通过拓展,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训练学生思维的强度等等,而在主题阅读中,拓展尤显重要。
5.在情感凝聚处拓展
在语文教材中选人许多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往往渗透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对生活感悟,凝聚着丰富的情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学生极有可能引起共鸣。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情感涌动之处进行拓展,引发学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获得精神上愉悦或启迪。
例如八年级下册《散步》一课,通过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故事表现尊老爱幼的主题,同时展现出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此时,可以拓展让学生抒写自己的亲情故事,让心灵贴近自己的亲人。这样的拓展是在文本情感凝聚处进行,可以说又一次让学生审视了自己的情感。
关键词:语文教学;高效课堂;有效拓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0)5-006-002
前不久,我校举行了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的老师无论从教学设计、多媒体的使用、还是课堂的驾驭能力,都显现了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但在听课中,一直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是否每堂课都要有拓展?课堂教学中应该拓展什么样的内容?
[案例回放]
师:对于文本的探究咱们先到这里。可以说车辆和工地这目前现代城市的两只脚,让城市走进现代化,也让我们失去了都市精灵、鸟语花香。在这个充满现代化的城市里,鸟儿从“常客”变成“贵客”,引发了我们的几番思考。请你以文中的某一种小动物的口吻说一说“都市精灵”能给城市带来哪些好处呢?(注意人称)
(生思考)
生6:我是一只灰喜鹊,我跟我的同伴成帮成伙地来到参天的那大树上,我们非常的魁岸了,常常在高枝上跳来跳去,飞来飞去,非常的活跃,给这座大庭院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生7:……
生8:……
(边指名说边师生共同评议)师总结:都市动物可以成为都市居民的伙伴,给都市带来生机,成为都市的一种景观,使人感到欢快,享受生活的乐趣,从而提高都市生活质量。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仍然有许多人为了一己之私,残忍地对待小动物,破坏了生态环境。请大家看一组图片,说说你的感受。
(出示图片,学生边看边议)
师: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
一声声扣人心弦的旋律,请简单谈谈你观后的感想。
生9:……
生10:……
师总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才能优化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让我们为可爱的小动物和美丽的地球做点什么吧。写一篇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倡议书(200字以内),使得更多的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生开始思考,继而落笔,5分钟左右时间)
生11:……
生12:……
生13:……
师:人应该和动物们和平共处。人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智能生物,不仅不能以万物主宰者自居,而且应该对地球负起责任来。下面请你为我们这个城市寻找—个可以作为“标志和象征”的都市精灵,并说一说你推荐它的理由。
(生七嘴八舌议论,然后举手回答,此时下课铃已响过)
纵观这堂课结构,应该说设计相当简洁而流畅,由和谐画面再到不和谐画面,探究得出文章的主旨,然后拓展教学。在听课之后,细细品味,让我感到白玉有瑕。这点瑕疵恰恰在拓展,当教师设计情景对话环节出现时,课堂还有18分钟。一堂课仅仅45分钟,再去掉3分钟演讲及教师点评,学生亲近文本时间只有25分钟左右。而此后拓展无论是情景对话、看图说感受、写倡议书,还是选定动物说推荐理由,都是为突出文本的主旨,人与动物和谐共处。而文章这一主旨,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可以轻松地理解。如果教学止步于这一层面,那我们的教学引领学生思维的深度在哪儿呢?其实仔细品读钻研文本,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强烈的主动反思意识,从而体会到作者创作文本是想唤醒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度思考,重新审视人们的灵魂意识。这样,课文的主题有了深度,课堂教学也就有了深度,也就不会出现这种稍嫌雷同低效的拓展。
在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拓展教学内容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还是评优课,都无一例外会用拓展这一环节。而且往往设置在最后。有时还会出现下课铃声响起,我们上课老师还会进行事先设计好拓展教学这一环节。好像如果没有这一环节,这堂课就不是一堂完整的课。的确,语文拓展教学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它的确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启迪学生的思维。但是一堂45分钟课用了10多分钟拓展,尽管拓展的形式不同,但拓展最终目标是一致的,文本的理解停留在浅层,这样的课堂是我们要的吗?不,我们要的是高效课堂,有效拓展。那如何进行有效拓展,打造高效课堂呢?我想最重要的是选好拓展时机与内容。
立足动态澡堂,找准拓展时机
课堂是一个由学生、教材、教师、环境等组成的动态生成系统,它的主体是富有个性的学生,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衍生的问题。教师在课前精心预设的拓展可能会因学生的文本学习实际情况而没有必要进行,也并不是一定得把拓展环节放在课堂的最后。拓展应在课堂的主体学生与文本对话碰撞过程中寻找最佳时机。教师可以在学生有疑不得释之时、重点内容巩固时、难点不能解之时进行合理拓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学习对象的印象。
例如在进行《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时,在理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一句,“闲人”一词包含哪些情味?课下注释有对“闲人”的解释,学生也知道这篇文章是苏轼被贬之作,所以多数学生都理解出了无奈,但对于其它的情味理解得不是很到位了。此时,抓住这一时机,进行拓展。教师出示苏东坡的被贬黄州前的一些资料。
苏轼:
21岁高中进士:“奋励有当世志”“致君尧舜,此事何难”。
38岁任密州太守:“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0岁任徐州太守:抗洪救灾。力挽狂澜。
(元丰二年)43岁任湖州太守。
同年,以诽谤嘲讽新政的罪名被捕入狱。
(元丰三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学生就会了解苏东坡何尝想做闲人?他又何尝不想当官在朝中做事,实现少年时“致君尧舜”的理想呢?这一声“闲人”,多少无奈、多少抑郁、多少悲凉、多少苦闷、多少……此后再拓展到竹、柏在古诗词中意象的象征意义,就不难理解一声“闲人”之中包含另一种情味,那就是一份高洁、一份傲骨、一份自得、一份乐观、一份……
这则案例中拓展针对学生理解困难之时进行的,只有知其人,论其事,才能客观地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此时教师适当提供苏轼在黄州生活的背景、年轻时的志向、离开黄州后生活片段等资料,让学生真正读懂了一个自嘲的苏轼,一个达观的东坡。我想这节课拓展相当有效,因为它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苏轼,也为以后学习苏轼的作品打下了基础。
二、紧扣文本,选好拓展内容
陈军老师曾说:“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的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所以拓展必须立足文本,这是有效拓展的前提。那么在教学中应从文本出发,选择好拓展内容。
1.在语言精彩处拓展
语文是一门侧重语言品读、感悟和表达的学科。我们所学的课文结构清楚、语言优美、词汇丰富,有助于训练学生的语言感悟和表达。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选取一些精彩之处进行延伸,训 练学生读写能力。
例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第二段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有……”这个句式描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和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字中处处表现了儿童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课堂上我们可以让学生模仿课文,用这个句式来写一写他们童年的生活或我们美丽的校园。这样的拓展既训练了语言的表达又训练写景的层次。
2.在文本的留白处拓展
文本空白是指作者有意或无意留下的,没有写明的,召唤读者想象的未定空间。在语文总体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文本时,灵活处理,合理使用教材中的“空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文本的“空白”进行补充,是提高阅读有效性的一种途径。
例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菲利普在船上发现卖牡蛎的于勒,课文中对其神态和语言进行了细致地描写。如果此时引导学生补全他说话时心理,不难发现,他的恐慌是因为他的美梦破灭。这一刻人性的贪婪、自私、势利,得到深刻揭示。
3.在教学重点处拓展
每堂课都有教学重点,教师对于教学重点的处理关系到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教学重点处适当补充和拓展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加深学生的印象,接近知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看得真切,听得有味,悟得透彻,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和学的效果。
例如教学《爱莲说》这篇文章时,托物言志手法是学习重点。这时适时补充了高岱的《灯蛾》和于谦的《石灰吟》两首诗词,在理解两首诗词中意象灯蛾、石灰的同时。学生对“托物言志”的手法也就理解了。此时再让他们运用此种手法以自然界任意一物为抒写对象,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赋予它一些品质,写成一篇200字左右小品文。这样本课的教学重点应该说得到巩固。
4.在主题深化处拓展
有效拓展不能是由此及彼简单地水平迁移,应该是一种纵向地开掘,因此它不仅仅注重内容的扩展和延伸的表象,更注重学生思维训练的内核。通过拓展,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扩大学生思维的广度,训练学生思维的强度等等,而在主题阅读中,拓展尤显重要。
5.在情感凝聚处拓展
在语文教材中选人许多文学作品,文学作品往往渗透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对生活感悟,凝聚着丰富的情感。在阅读文本过程中,学生极有可能引起共鸣。教师可以抓住课文的情感涌动之处进行拓展,引发学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获得精神上愉悦或启迪。
例如八年级下册《散步》一课,通过一家三代人散步的故事表现尊老爱幼的主题,同时展现出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此时,可以拓展让学生抒写自己的亲情故事,让心灵贴近自己的亲人。这样的拓展是在文本情感凝聚处进行,可以说又一次让学生审视了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