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与法治的深度备课

来源 :中小学德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2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活动同样遵循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和备评价的一般备课过程。小学一年级儿童的特定年龄特点和道德情感困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道德教学,基于生活世界理论的生活道德情境营造法、生活道德两难破解法和生活道德实践锻炼法三种教学方法,为道德与法治教材中《他是“小气鬼”吗》一课教学提供了教学方法参考,对德育评价主体、方式与内容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教师在德育过程中灵活创用德育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反馈、激励和管理的功能。
  关 键 词道德与法治;备课;生活世界理论;德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7)10-00-04
  “德育、智育、体育一起抓,是全面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一条根本途径。尤其当智育在实现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中显示突出作用的时候,德育不但不能削弱,而且更要加强”[1]。德育已成为21世纪教育的重要问题,尤其是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培养具有良好公民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成为新时期的教育诉求。对中小学生开展道德与法治教育,培养既有高雅的道德情操又敬畏法律的社会公民,已成为中小学德育的重要命题。
  但是,我国当前的中小学道德教育仍存在主体缺失、内容刻板、方式单一、评价空泛等问题,导致效果不佳。本文立足这些问题,以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他是“小气鬼”吗》一课为例,尝试探讨中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深度备课问题,与一线教师切磋研讨。
  一、备教材
  教材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媒介,精准把握教材有利于教学的有效开展。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精神,教育部联合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于2016年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要求中小学将大纲的内容和要求增加、融入到德育教材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
  基于此,教育部在使用了14年之久的品德与生活教材基础上,组织编写了《道德与法治》教材,并在全国中小学起始年级推行使用。新教材参照课程标准提出的“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和“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手动脑、有创意地生活”,这一“三经四纬”课程框架分类。《他是“小气鬼”吗》一课属于“儿童与社会”经度、“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纬度的范畴。
  在彰显立德树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本课以“分享”为主题,呈现了“我也很想和大家一起分享,可是……”“我下次再不给你用我的东西了”等五个贴近日常生活的场景,关涉是否要分享、为什么要分享、谁来分享、怎样分享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与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息息相关,如在“我下次再不给你用我的东西了”场景中,学生与同学分享文具却被弄坏了,涉及分享中的文明问题;在“你每次都不给我看,我也不给你看”场景中,涉及分享的自由、民主和公正及和谐问题。
  教材以案例形式呈现了日常生活中与他人分享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贴近生活现实,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富有教育意义。
  二、备学生
  卢梭强调,“教育儿童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否则就会导致不良的后果。”[2]德育是对儿童内心的引导,只有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尊重儿童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深入儿童内心,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他是“小气鬼”吗》一课是一年级下册最后一个单元的内容,此时的学生年龄在七八岁左右,具有特定的心理特征和道德情感困惑。
  1.现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
  经历了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和初始的小学教育,一年级儿童的心理得到了初步发展,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个性特征。其自我意识和对人际交往的感受性在增强,渴望被尊重和信任,期望被宽容,具有了归属和交往的需要。此时的学生具有了融入集体,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的愿望,希望通过分享,得到别人的关注、赞赏和尊重。但是,如果遇到同学不珍惜、不分享等不文明与不和谐的问题时,他们也会倾向于逃避,表现出拒绝分享的行为。
  《他是“小气鬼”吗》一课以“分享”为主题,正是针对学生的这些心理特点而设计的。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鼓励学生积极融入集体,以正确的方式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关注、肯定、信任和尊重。同时,要引导学生在交往过程中注意规避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健康发展。
  2.现阶段学生的道德情感困惑
  依据皮亚杰的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一年级儿童处于他律阶段,以服从成人、规则和权威为主要特征。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情感,对道德问题有了初步感知,但这种感知还处于初级阶段,具有模糊性、不稳定性、片面性等特点。在遇到稍微复杂的道德问题时,儿童容易产生道德困惑,如不确定自己的表现能否得到别人的喜欢与认同,不知道要利己还是利他,不适应双重或多重道德等。
  《他是“小气鬼”吗》一课就反映了儿童的这种道德情感困惑。学生往往会表现出积极分享的热情,但是面临“我下次再不给你用我的东西了”“你每次都不给我看,我也不给你看”等场景,学生容易产生诸多困惑:我把自己的好东西分享给同学,却被弄坏了,我还要不要分享?我每次都把东西分享给同学,可是同学却从来不分享给我,我还要不要继续分享给同学?
  教师在备課时要充分把握学生存在的道德情感困惑,找到症结,有针对性地设计学习活动。如此,才能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突破道德情感困惑,树立道德观念,产生道德行为。
  三、备教法
  “苦苦奋斗而无奈于实效性一直差的学校德育,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这就是德育长久地迷失了自己的根基——生活世界。只有让德育重回‘生活世界’,回到它的生长之地,德育改革和学校德育才能有实质性的改进”。[3]面对当前普遍存在的“偏重说理”和“知行分离”之德育顽疾,西方的“生活世界”理念为我国德育提供了一定参考。在备教材和备学生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我国德育存在的问题,本文以“生活世界”理论为指导,尝试设计《他是“小气鬼”吗》一课的教学方法。   1.生活道德情境营造法
  在“生活世界理论”看来,道德不是被教导的,而是被感染的。因此在课堂中营造多维立体的德育生活环境,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情境中理解道德,对其道德人格发展意义重大。
  《他是“小气鬼”吗》一课呈现了儿童在分享过程中遇到的“分享的东西被弄坏了”“宝贵的东西不愿意分享”和“单向分享”三种情况,内容贴近生活,符合儿童心理。对于如此富有生活气息的课文,教师可采用“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揣摩三种情境下自己是如何想、如何做的。
  “角色扮演法是通过让学生在某一涉及价值争论的道德问题情境或虚拟道德事件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按照该角色的要求来思考道德问题、做出道德判断、采取道德行为,使之亲身体验其他人在同一道德情境中的道德存在状态,以此来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改变学生道德态度的一种方法。”[4]教师组织角色扮演活动,首先要帮助儿童理解“分享”的意义,在理解这一核心内容的基础上扮演角色;其次要有针对性地选取小演员,协助儿童努力把角色扮演得真实、丰富和立体,富有感染力;最后,角色扮演是案例的再现过程,在扮演过程中往往会生成许多德育契机,教师要相机引导,及时作出分析和点评,以实现德育的升华。
  此外,生活影像分析法、生活案例分析法、儿童自我小故事分享法等都适用于本课教学。总体来说,生活情境营造法能够克服传统德育偏重说理的刻板教学弊端,凸显了教学过程中儿童的主体地位,极大地发挥了儿童的积极性,加深儿童对道德的切身体验,有利于儿童道德人格的自我完善并持久稳固。
  2.生活道德两难破解法
  生活道德两难破解法是指教师基于生活中同时涉及两种不能兼顾的道德规范的情境或问题,组织学生直面不同的道德冲突,引导学生通过道德问题讨论、道德观点交锋寻求道德行为破解,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一年级儿童的道德人格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还未形成清晰的道德标准,对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判断往往存在一定偏差。生活道德两难破解法能够针对现阶段儿童的特点,以追问和正反辩论的方式,帮助儿童理解道德的真正意义。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辩论赛”“讨论会”“法庭审判”等形式使用这一方法。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可组织儿童以“分享的东西被弄坏了该怎么处理”“宝贵的东西应不应该一起分享”和“如果你总是分享给朋友,但朋友却从来不分享给你,该怎么办”三种情况为主题,开展正反方辩论、分小组讨论。例如,“分享的东西被弄坏了该怎么处理”这一主题,教师可设计一个“小小辩论赛”活动,以自愿为原则,将儿童分为“还要分享”和“再也不分享了”两个小组。儿童先在组内就此进行讨论,总结出论点和论据;在此基础上,再组织两个小组进行观点交锋,以观点更为合理、论据更为充分、思考更为深入、分析更为全面的小组为获胜方。在儿童辩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总结和评价,把握德育的正确方向。
  道德两难破解法打破了以往德育说教的传统,不再把儿童当成“德性的口袋”,而是引发儿童对生活中的道德问题进行积极思考。小组相互启发、集思广益、取长补短,从相互冲突的道德标准中寻找更为合理可行的方案,有效锻炼了儿童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执行力。
  3.生活道德实践锻炼法
  “德育课程及其教育不能将道德视为与儿童生活无关的学习和研究对象,而是将道德视为生活的构成性因素,通过对自己生活的经验的整理、反思与丰富,在课程生活和整体生活的互动与融通中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5]生活道德实践锻炼法即指教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基于一定的道德规范进行道德实践,开展道德反思,获得道德体验的教学方法。道德教育与生活息息相关,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相连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才能更贴近生活,从而将学校的德育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道德需求。
  在《他是“小气鬼”吗》一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生活分享案例面面观”“我的分享小困惑”和“我的分享小计划”等活动,引领学生进行生活道德实践锻炼。例如,“生活分享案例面面观”活动,教师可精心收集与分享相关的、贴近生活的案例,如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蓝树叶》是一篇涉及儿童分享的案例:美术课上李丽想跟林园园借绿色铅笔,但林园园要么说还没画完,要么怕李丽把笔尖弄断,要么怕李丽画得太多而不乐意跟李丽分享自己的铅笔,李丽明白了林园园的心思,拿起自己的蓝铅笔画了树叶。教师可组织儿童对案例进行分析,引导他们思考:如果自己是林园园会怎么想、怎么做;如果自己是李丽,面对林园园的不乐意分享,自己会有什么样的想法,会怎么做?指导学生浸入具体情境中深入思考。“我的分享小困惑”活动则从儿童自身的现实状况出发,让学生讲一讲自己经历过的分享困惑,说出自己的分享苦恼和问题。教师和其他儿童帮忙想办法,提出能有效解决类似问题的办法。“我的分享小计划”可引导学生在理解一定分享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践行,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践行“分享”。
  四、备评价
  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在德育过程中,“德育评价蕴含着巨大的教育能量,具体体现在它所具有的导向功能、强化功能、信息诊断和反馈功能等”[6],德育评价的合理运用对德育课程的实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对于设计《他是“小气鬼”吗》一课的教学评价,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一要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学习化不断得到凸显的现代教育大背景下,教育评价主体不再局限于教师,还包括学生、同伴以及三者的组合评价。例如,在运用“角色扮演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请扮演角色的儿童进行自评,请一起表演的儿童进行他评,请观看角色扮演的儿童进行评价以及教师作出评价。由此,实现评价主体多元,能充分发挥儿童的主动性,体现儿童的主体地位。
  二要注重评价内容具体化。德育评价是对学生德育学习的反饋,具体而有针对性的积极评价对于儿童学习具有显著的导向和激励功能。现代有效的评价应该是基于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等一系列与学习相关的、以学为本的评价。《他是“小气鬼”吗》一课的评价应关注学生对于“分享”这一道德行为所进行的学习准备、秉持的学习态度、使用的学习方法、经历的学习过程和获得的学习效果的评价。
  三要综合使用评价方式。不同的评价方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为实现德育评价的科学有效,教师需要对各种不同的评价方式加以整合、改造和创新,综合使用定性与定量、模糊和准确、内在和外在等评价方式,充分发挥评价的检查、反馈、激励和管理功能,促进儿童的道德人格发展。
  由于德育的独特性,德育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的评价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前(下转第页)(上接第页)的德育评价逐渐呈现出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一元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从封闭走向开放的新趋势。[7]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德育的特殊性,结合儿童生活实际创用德育评价。
  “生命道德教育是对知识性、工具性德育的反思和超越,站在提升完善生命的高度和视角重新审视生命、人、道德与道德教育,主张道德教育要认识生命、关爱生命、提升生命、完善生命。”[8]生命与生活赋予德育肥沃的土壤与丰富的养分,道德教育只有深深扎根于现实生活,才是鲜活的、接地气的,才能悄无声息地潜入到儿童内心,绽放璀璨之花。
  参考文献:
  [1]王逢贤.优教与忧思[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35.
  [2]付洪岭.把孩子当作孩子——读《爱弥儿》有感[J].山东教育,2010(Z3):101.
  [3]李菲.学校德育的意义关怀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1.
  [4][8]刘济良.德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86,31.
  [5]于桂凤.从“感性对象”到感性活动:人的重新理解[J].齐鲁学刊,2010(6):41.
  [6]仲建维.德育评价应超越量化取向[J].教育研究,2014(5):75.
  [7]冯永刚.复杂科学视域下的德育评价[J].外国教育研究,2007(11):41-43.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其他文献
摘 要 将“红船精神”内涵融入学校德育实践,应设计系列化德育主题,用“红船精神”引领学生规划自身成长;应整合提炼体现“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体验类活动,体验、践行“红船精神”;应创新开展“草根推优”评价改革,寻找身边的成长榜样,弘扬与传承“红船精神”。  关 键 词 党史学习教育;红船精神;高中生;校本实践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
心理学认为:青少年的异性交往是正常、健康的心理需要,它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萌发异性交往的愿望,有的教师往往简单地认为这样的学生心理不健康,视之为“早熟”“早恋”,严厉斥之,迫使学生认识“错误”。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合适的。教师应该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成长规律,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适应身体发育所带来的身心变化,从而缓解不必要的心理困扰。  【案例】  Z
在去年夏天的《纲要》经验交流会上,关于园本教研与教师发展的交流和研讨主要还局限在“《纲要》行动计划”试点幼儿园,如果说他们从不同角度对园本教研所作的阐述、所呈现的做法、所交流的经验、所提出的观点,在当时让大家感到富有新意的话,那么,在今年同样这个主题的专场发言中,我感到更多的幼儿园对教研的“园本”内涵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那就是立足于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实践,通过改善教师自身的教育行为,达到提高本幼儿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在加拿大教育中位居前列,其教育部门官网对其教育的自我评价是,拥有良好的教育系統,并将其归因于拥有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和领导力系统。其《教育工作者标准》是教师资格获取、取消以及发展的依据和指南。该标准是面向所有教育者的专业标准,包含教师、校长、学校教育管理人员和教辅人员等,为此,教育部门建设了大量的网络资源和平台。通过透明和公开的网络,明确了任何教师、学校董事会、家长以及社会人士都
“教而不研则浅”    宫本武藏是日本历史上一流的剑客,柳生又寿郎拜他为师。学剑前,柳生就如何成为一流剑客请教老师:“以我的资质,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剑客呢?”武藏说:“至少10年。”“我不能等那么久!”柳生急了,“我愿意下任何苦功夫达成目的,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你,那需要多长时间?”“那,也许需要20年。”武藏说。柳生更急了:“如果我不怕任何辛苦,夜以继日地练剑,需要多少时间?”“如果那样,你这辈子
摘 要 厘清教材绘本式表达所秉持的儿童立场和表达逻辑,把握绘本叙事的类型和特点,引导学生开展多角度的对话体验,充分激活绘本情境蕴含的德育价值,拓展教材绘本资源,引导儿童由绘本情境过渡到具体的生活情境、生活事件,从中镜观他人生活,反思自己的生活,引领未来的生活,引领儿童过更好的道德生活。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材设计;绘本式表达;儿童立场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
《爱吃水果的牛》是一个图画故事,主人公是小动物,故事情节拟人化,符合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同时绘画形象生动,主题突出,适合中班幼儿看图讲述,有利于幼儿展开联想与想象,有利于幼儿充分表达。为此,我们把它选为中班故事教学研究的材料。      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   1.喜欢文学作品,能够理解故事的意义。   2.有一定的识图能力,能用完整的话表述。   重点提问及幼儿回答:   引导幼儿
摘 要开展红色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和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的要求。红色资源是我国特有的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载体,开发红色资源对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价值。红色资源开发要根据区域实际,全面梳理,构建起框架体系并落实到教育环境、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中。  关 键 词 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红色资源  中圖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20)
在“动物王国”的主题活动中,幼儿认识了许多可爱的动物,对动物的特征、习性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参观动物园活动将这一主题活动推向了高潮,动物园里的每一种动物、动物的每一个动作每一种姿态都让幼儿感到兴奋、亲切、欢欣。    在回幼儿园的车上,一个幼儿不经意地说:“唉!做动物多好!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就睡,也不用天天练琴、上课,我要是动物就好啊!”另一个幼儿听见后大声驳斥道:“那才不好呢!动物园的动物
摘 要  小学道德与法治尤其是六年级上册法治教育专册是政治启蒙教育的主阵地。教学可借助课前自主调查,联通政治与儿童生活,进而辨析认知误区,聚焦核心观点,帮助学生提升政治理解能力,丰富其政治认知,进而引领学生走进社会,通过实践深化政治认同体验,帮助儿童厘清认知,清晰观念,丰富理解,启蒙政治认同。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政治启蒙;政治认同;法治教育专册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