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析滑块—木板模型之求解方法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滑块—木板模型是指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的模型.该模型涉及受力分析、运动学规律、牛顿定律、动量和能量等知识,是高中物理的基本模型之一,也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词:滑块—木板模型;相对运动;整体法;隔离法
  滑块—木板模型是指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的模型.该模型涉及受力分析、运动学规律、牛顿定律、动量和能量等知识,对学生物理情景的想象能力及物理过程的分析能力有较高要求,是高考的重点和难点.笔者对此类问题的求解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判断滑块与木板是否发生相对运动
  在外力作用下,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二是外力作用的物体加速度大于另一个物体.若不满足条件,则滑块与木板处于相对静止.
  为了使同学们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下面用一个例题来讨论.
  例1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置质量分别为m、2m的物块A和木板B,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μmg,现用水平拉力F拉B,使A、B发生相对滑动,求拉力F满足的条件.
  解析因为A、B发生相对滑动, A、B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木板B的加速度大于物块A的加速度.
  对Aμmg=ma1,
  对BF-μmg=2ma2,
  a2> a1,
  联立各式可得F>3μmg
  所以,要使A、B发生相对滑动,拉力F必需满足F>3μmg.
  变式例题中若拉力F作用在A上呢?如图2所示.
  解析因为A、B发生相对滑动, A、B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物块A的加速度大于木板B的加速度.
  对Bμmg=2ma2,
  对AF-μmg=ma1,
  a1> a2.
  联立各式可得F>3μmg/2.
  所以,要使A、B发生相对滑动,拉力F必需满足F>3μmg/2
  2若滑块与木板未发生相对运动,可用整体法处理问题
  在外力作用下,滑块与木板未发生相对运动,处于相对静止,可把滑块与木板视为一个整体.
  例2如图3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试求:
  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4N,经过2s木板向右运动多远?
  解析若木板与铁块发生相对运动,木板与铁块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铁块的加速度大于木板的加速度.
  对铁块F-μ2mg=ma1,
  对木板μ2mg -μ1(M m) g= M a2,
  a1> a2,
  联立各式可得F>6N.
  可见要使A、B发生相对滑动,拉力F必需满足F>6N,而题中拉力F=4N,所以木板与铁块处于相对静止,可把木板与铁块视为一个整体.
  对整体F-μ1(M m) g=(M m)a
  解得a=1 m/s2
  木板在t=2s内通过的位移为 x=at2/2=2m.
  3若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可将滑块与木板分别隔离处理问题
  在外力作用下,滑块与木板发生相对运动,二者加速度一定不等,分别对滑块与木板分析可处理问题.
  例3如图4所示,质量M=1kg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取g=10m/s2.试求:
  若木板长L=1m,在铁块上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N,经过多长时间铁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
  解析若木板与铁块发生相对运动,木板与铁块间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 铁块的加速度大于木板的加速度.
  对铁块F-μ2mg=ma1,
  对木板μ2mg -μ1(M m) g= M a2,
  a1> a2,
  联立各式可得F>6N.
  可见,要使A、B发生相对滑动,拉力F必需满足F>6N,而题中拉力F=8N,所以木板与铁块发生相对滑动.
  对铁块F-μ2mg=ma1,
  对木板μ2mg -μ1(M m) g= M a2.
  铁块的位移x1=a1t2/2,
  木板的位移x2=a2t2/2,
  鐵块运动到木板的右端,则x1 -x2 = L ,
  解得t=1s.
  从以上几例可以看到,无论物体的运动情景如何复杂,这类问题的解答有一个基本技巧和方法: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不同,则两物体必然相对滑动;若两个物体的初速度相同(包括初速为零),则要先判定两个物体是否发生相对滑动,其方法是否满足两个条件.
其他文献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是教育高端领军人才科学化、规模化、制度化培养的实践探索,迄今已进入第四个周期.”双名工程“注重项目的顶层设计和”选、育、管“环
摘要:通过对几道典型例题的解析,介绍分割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理解题;分割法  所谓分割,就是将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事物人为地分割成若干部分来进行研究.在高中物理解题中,通常把时间、轨迹、位移、对象、图形等人为地进行分割给予研究,常常会给解决问题带来简捷和生机.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分割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1化曲为直  例1如图1所示,某力F=10N作用于半径R=1m的转盘的边
摘 要:本文就新课程改革实践中,对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创造性思维进行了深入思考,试图从营造创新环境,放飞学生心灵,变革材料内容,改变评价观念,开展课外活动等方面入手,谈谈新课改实践中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新课改 创造思维 培养途径    教学活动的所有形式都与学生的智力发展有关,而其首先是与创造性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教师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或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和
深度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与被动接受知识,孤立的存储信息的肤浅学习相比,深度学习强调了学习者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能够批判性的学习新的思想和知识,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
本节课是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章节,为了既达成学习目标又不失物理的趣味性,本次教学设计中采用学生小组合作实验和游戏的教学方式来达到学习目标,让学生
摘要:判断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往往先通过整体法画出物体受力分析,在对物体受力分析时由于要画出的力很多,在题目上很混乱,且容易出现多力、漏力错误.通过物体接触面数一数物体受到几个力,可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关键词:整体法;受力分析  在学习力学知识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一类题目:判断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对这类问题的解法就是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数一数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在受力分析的过程中,
摘 要:在新的教育环境下,针对《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03年版)为高中英语教学设定的新课程目标,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与时俱进,改善教学。  关键词:思想教育 创新 小组活动  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格局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新课程标准》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前概念,又叫前科学概念,在教学中范指学生在新课教学前,对所学知识已有的认识和了解.学生在学习物理课之前,在其脑海里已经对一些问题形成了他的前概念,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
图片由作者提供  又是阳光灿烂的一天,四年级的朵朵如常来到校园。今天轮到她所在的年级到“彩云图书馆”借书,同学们把书放在还书机器的平板上,系统的语音提示和屏幕显示马上告诉他们书已经还好了。朵朵也已经想好要借哪本书,轻击键盘输入书名,电脑屏幕上的3D导航图就已经显示那本书所在的具体书架了,整个过程不超过五分钟。  第一节是数学课,到“云教室”使用“云课桌”上课是朵朵和同学们非常喜欢的事情。相较于iP
期刊
初中物理总复习是物理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对整个初中物理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认识过程.初三物理教学面临着学生毕业和中考,“任重而道远”,总复习所涉及的内容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