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分割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物理·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_lol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对几道典型例题的解析,介绍分割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关键词:物理解题;分割法
  所谓分割,就是将一个独立的、完整的事物人为地分割成若干部分来进行研究.在高中物理解题中,通常把时间、轨迹、位移、对象、图形等人为地进行分割给予研究,常常会给解决问题带来简捷和生机.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分割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
  1化曲为直
  例1如图1所示,某力F=10N作用于半径R=1m的转盘的边缘上,力F的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始终保持与作用点的切线方向一致,则转动一周这个力F做的总功应为
  A0J B20πJC10JD20J
  解析:由于力F的方向总是沿着作用点的切线方向,在转动一周的过程中,这个力的方向在不断地改变,属于变力做功,不能直接用公式W=Fscosθ求解.
  若把力F作用点的轨迹圆分割成无限个小元段,对每个小元段来说,力F作用点的位移与轨迹重合,则每个小元段上力F所做的功为ΔW=FΔs,则转一周中各个小元段做功的代数和为这个力F做的总功,即W=F×2πR=10×2πJ=20πJ,故B选项正确.
  2化暗为明
  例2小芳是一个善于思考的乡村女孩,她在学过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后,对自家房上下落的雨滴产生了兴趣,她坐在窗前发现从屋檐每隔相等时间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1滴刚好落到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1 m的窗子的上、下沿,小芳同学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画出了如图2所示的雨滴下落同自家房子尺寸的关系图,其中2点和3点之间的小矩形表示小芳正对的窗子,请问:
  (1)此屋檐离地面多高?
  (2)滴水的时间间隔是多少?
  解析:5滴水滴的运动可以等效地视为1滴水自由下落,那么这五个点就是自由落体过程中的五个位置,其中点5为起点.再将从开始运动到落地所用时间分割为四等分,由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比例式可知:
  s45∶s34∶s23∶s12=1∶3∶5∶7
  设屋檐高度为5x,则有:5x=1m,x=02m
  屋檐离地面的高度:
  h=x 3x 5x 7x=16x=32m
  又有h=12gt2,t=2hg=08s
  所以,滴水的时间间隔Δt=t4=02s
  3化难为易
  例3ab是长为l的均匀带电细杆,P1、P2是位于ab所在直線上的两点,位置如图3所示.ab上电荷产生的静电场在P1处的场强大小为E1,在P2处的场强大小为E2.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E2
  B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E2
  C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同,E1  D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  解析:均匀带电细杆不可以视为点电荷,不能直接用公式E=kQr2求解.若把均匀带电细杆分割成两个12l的均匀带电细杆,问题立即迎刃而解. 设均匀细杆带正电,由对称性可知, 右面的12l均匀带电细杆在P1处和P2处的场强等大反向,设为E1.同理,左面的12l均匀带电细杆在P1处的场强为零,而在P2处的场强不为零,方向向右,设为E0.根据电场的叠加原理可知,P1处的场强为E1,方向向左;P2处的场强E2=E1 E0,方向向右.综上所述,两处的电场方向相反,E1  4化变为恒
  例4某容积为20L的氧气瓶装有30atm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在容积为5L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5atm,如每个小钢瓶原有氧气压强为1atm,问共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不漏气,温度不变)
  解析:本题是一个灌气问题,要把一个大容器里的气体分装到多个小容器里,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问题,用玻意耳定律无法直接解答.分析这类问题时,可以把大容器里的气体和多个小容器原有的气体看做整体作为研究对象,可将变质量的问题转化为质量恒定不变的问题.
  设能够分装n个小钢瓶,由玻意耳定律有
  P1V1 nP2V2=P1V1 nP′2 nP′2V2
  即n=(P1-P′1)V1(P′2-P2)V2
  代入数据解得n=25瓶.
  5独辟蹊径
  例5如图4所示,P为一块半圆形薄电阻合金片,先将它按图4(a)方式接在电极A、B之间,测出它的电阻为R,然后将它再按图4(b)方式接在电极C、D之间,这时它的电阻应为
  A.RB.R/2C.R/4D.4R
  解析:本题应用中学知识无法解答,若把半圆分割成两个1/4圆,问题马上就出现了转机.图4(a)方式接在电极A、B之间的情形可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R,每个电阻2R,而图4(b)方式接在电极C、D之间的情形可视为两个完全相同的电阻串联,这时它的电阻应为R′=2×2R=4R,故D选项正确.
  参考文献:
  [1]石长盛分割法在高中物理解题中的应用[J].物理教学,1991(10)6-7
  [2]闫峰例析割补法在高中物理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201432(10)82-83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迫切需要语言基础知识扎实又深谙西方文化的交际人才。因此,高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在教授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大对西方文化的渗透力度,不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 重要性 可行性 培养方法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依托。只懂得语言而不懂得相关的文化,语言学习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摘 要:搞好小组合作学习是构建和谐高效课堂,实现新课标的一个有效途径。本文试图就和谐高效课堂与合作学习的内涵,以及实施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 和谐高效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进行十来年了,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其标志性的教学理念和方式在教学实践中也收到了一些成效,广大教师教学的重心越来越突出“以学生为中心”这一主题。但由于应试的压力、教师的专
“学校接到上级通知,请您于今天中午12点前将xxx交到学校”,此时是周日上午10点,老师在家长群的这一条通知,让所有家长,无论是正在逛街的、遛弯的、做饭的,还是正在开会的、
期刊
摘 要: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然而,学生对英语写作并不感兴趣,造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局面。本文从写作素材收集记录表、课堂口语活动记录、读书笔记、自评、互评与教师评价、写作档案、习作竞赛、作品展示等方面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进行形成性评价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英语写作 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因素,是对学
电学实验题是高考必考题型,通过对2015年浙江高考理综一道电学实验题的不同角度的剖析,阐述物理实验习题的命题立意和考查角度,从正面和反面两个角度剖析试题,加强试题命制的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成为当下教学热点,随着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大中小城市的许多学校如火如荼地进行各种教学改革探索和课题研究,全面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各个学校
摘要:通过自制的高中物理习题辅导、知识点总结、实验讲解等方面的微视频对学生的辅导实践,讨论了微视频对学生学习的作用.  關键词:微视频;高中物理;辅导;高效课堂  随着互联网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知识的获得不再局限于课堂教学,只要有资源,他们就完全可能在课后的时间进行学习.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视频可以提供这种资源,它是指制作一个时间较短的视频,它既可以用于新课教学,又可以用于课后辅导.基于此,本
摘 要:面对新课改新理念,教师必须认真反思,组织好每一堂课的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感受并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所以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理念。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关注学生情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坚持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  关键词:课改新
我国新世纪《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是科学精神的重要内容,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应该贯穿在科学教育的全过程”的重要目标.本文
上海市普教系统名校长名教师培养工程“是教育高端领军人才科学化、规模化、制度化培养的实践探索,迄今已进入第四个周期.”双名工程“注重项目的顶层设计和”选、育、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