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解读】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
  文中共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有些教师认为该文中描写列宁的笔墨很多,因此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列宁。但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我认为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小男孩。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编者选择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在于劝导我们的学生要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缺点。若把列宁定为中心人物来讲课文,能受到最大启迪的并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列宁的做法让老师们加深理解了“要尊重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这样一个道理。而小男孩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这一点倒是很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也就是说我们把小男孩定为中心人物来教学,更符合教育的实际,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情感渗透效果。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打破了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做法,通过孩子们的自主研读,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感受与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同伴的内心情感变化,从而加深对“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可爱的”的认识。
  1.精选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通常我们的教学结构都是按课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来组织的。一成不变的教学结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处理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了“灰雀失踪”和“灰雀重新回到树林”这两个板块进行教学,先让孩子们感受灰雀失踪后列宁那种焦急的心情。当看到找遍树林也没找到的灰雀重新回到树林时,孩子们在兴奋的同时产生了种种疑问:失踪的灰雀究竟上哪儿去了?它是怎么回到树林的?……抓住文章情节的矛盾之处,发现文章的张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解除这种张力,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体会心理变化。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以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作为学习的重点,围绕“失踪的灰雀究竟上哪儿去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巧妙地借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他们细读第3~10自然段,找线索,说依据。孩子们通过反复研读,透过人物的语言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还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在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3.深化主题,感受人物品质。
  在教学中,仅仅局限于情节的分析是不够的。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这一问题使主题得到了升华。孩子们感受到有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并能加以改正,这样的孩子在他人眼中仍是诚实的孩子,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包括像列宁这样的伟人的尊重,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感染,播下诚实的种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1自然段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灰雀》。(课件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漂亮的、活泼可爱的、欢蹦乱跳的、惹人喜爱的……)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有效地复习了上节课(讲读第1自然段)的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过渡:是呀,这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列宁可喜欢它们啦!每次走到白桦树下,他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可是有一天,列宁像往常一样来到白桦树下,却发现……
  二、对比质疑
  (课件出示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1.惹人喜爱的灰雀突然不见了,列宁会怎样呢?请你好好读读第2自然段。(着急、难过、万分焦急……)从哪看出来的?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段话,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入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主动阅读、积极思考、自主感悟,走进列宁的内心深处,体会灰雀不见后列宁着急的心情。】
  2.后来,灰雀回到树林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看到丢失的灰雀又重新回到了枝头欢唱,你们开心吗?列宁跟你们一样可兴奋了!请用朗读告诉大家列宁当时的感受。
  3.请你再读读这两段话(第2自然段、第11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是呀,失踪的灰雀究竟到哪儿去了?看到灰雀重新回到树林,男孩应该高兴才对呀,为什么他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设计意图:列宁在灰雀不见后着急的心情与灰雀回归树林后的兴奋形成强烈对比,使孩子们心中产生了种种疑问,引起了探究欲望,产生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第3~10自然段,体会小男孩从抓鸟到放鸟的心理变化
  1.生自由读课文第3~10自然段,找线索。
  2.展开讨论:你认为那只灰雀去哪儿了?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第3~10自然段)
  3.研读小男孩的四句话。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请一生读)
  “没”字的后面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课件出示:男孩 地说:“没……我没看见。”)(吞吞吐吐、低声、低着头、支支吾吾、红着脸、慢吞吞……)   【设计意图:这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契机,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语言、表情、动作展开想象,揣摩男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读这句话,体会男孩复杂的心情。】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为什么不敢讲?此时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4)“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这两句话里都有“一定”这个词,这两个“一定”一样吗?为什么?
  自己读读,试着读出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词语是文章的生命。抓住两个“一定”和感叹号,让孩子们通过朗读体会男孩在语气和情感上的变化,男孩要把鸟放回树林的想法一次比一次坚定。】
  4.再读对话,感受男孩语气变化的原因。
  (1)男孩的情感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让他改变了想法?请你再次细读第3~10自然段,从文中寻找答案。
  (2)研读列宁的话。读读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总结:列宁发自内心的对灰雀的爱感动了男孩,男孩决定放回灰雀。
  5.师生合作分角色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把小男孩作为中心人物来教学,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研读了男孩说的四句话,让学生细细品读,体会小男孩从抓鸟到放鸟的心理变化。然后,以“男孩的情感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一问题回归整体,让学生再次研读这段对话,明白是列宁的言行深深打动了男孩,他决定放回灰雀。】
  四、学习第11~13自然段
  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而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此时,他又在想些什么?
  2.列宁有没有再问男孩灰雀是怎么回来的?
  是呀,男孩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是个诚实的孩子。(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所以列宁没有再问那个男孩,而是微笑着说……
  3.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诚实、知错就改、敢于改正错误……)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许多教师在教学最后三自然段时,总是试图让学生体会列宁对男孩的爱和宽容。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用成人的眼光来分析问题,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教学时,我用“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让学生感受到有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并能加以改正,这样的孩子在他人眼中才是诚实的孩子,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包括像列宁这样的伟人的尊重,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感染。】
  五、真情告白,提升情感
  学了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男孩或列宁说吧!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想对 说:“ 。”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郝 波)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班主任是学校班级中的直接管理者,是学生的启蒙导师,小学生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班级作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单位,是班主任进行管理的“前沿阵地”,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是否能全面健康成长。因此,对班級进行有效合理的管理十分重要。北京小学丰台万年花城分校的教师在班级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
现象:作文背后的故事——千树万树梨花开  故事1:失落的酸楚  有一次,老师把作文本发了下来,同学们争着互相看评语,我也急忙打开本子。“啊!”老师的评语像针一样刺着我:“事情不够真实,重写!”我哭了,这是我花了整整一个晚上才写成的,怎么……我满脸通红,恨不得找一个地缝钻进去。老师,请不要在我的本子上留下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痕!  故事2:心惊胆战  我对作文“情有独钟”,写一篇作文,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
“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文学可以塑造人,改变人。“文以载道”,说明中国历史上语文教育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但语文课不是德育课,语文教师不同于班主任专业德育的包罗万象和大水漫灌,语文学科的德育是抓住契机、有的放矢的,有时候只是寥寥数语,就能起到育人、育心的作用。  教做学问——滴灌的力量  语文学科之所以天然就和德育有紧密联系,是因为育人理念早就写在了语文课本里。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课文,无不
在绍兴柯岩风景区的鲁镇景区内,每逢节日长假都会出现一个特殊的人物——“祥林嫂”,以吸引游客的眼球。这一鲁迅笔下人物形象的设计根据,就是《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写:“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有人分析这句话的语用现象后认为:作者用逗号把“空的”二字与前面隔开,使语言节奏变得短促。“内中一个破碗”停顿一下才说出“空的”,表明叙述者不忍睹、不忍说祥林嫂连饭也要不来的孤苦惨境,流露出对祥林嫂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蒙汉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2.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美妙画面。  【学习难点】  联系课文,说说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流程】  一、直接导入,回顾三幅画面  1.揭题: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老舍爷爷写的《草原》,请大家把课题读一遍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把语文课程定义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同时,它还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也说过:“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这实际上是语文忽视工具性导致学生语言能力不足的表现。”因此,从本质上看,我们的语文教学不是语形教学,不是语法教学,甚至也不是语
在哲学家那里,“微”是朴素的行为智慧:“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在科学家那里,“微”是严谨的科学态度:“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我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在文学家那里,“微”是恰到好处的风景:“微雨燕双飞”“微微风簇浪”……而在我的眼中,“微”对“真语文”却有着别样的意蕴。  入乎“微”,才能推动语文教育真变革。在我国学者查有梁看来,教育建模主要包含三个层次:宏观层面主
《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客观有效的交往,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和活力,形成良好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教学中学生是主体,互动式教学是发挥学
一、据形索义,识字解题  师:先来认一个字。(出示甲骨文 )  生:人。  师:你们异口同声地说“人”。我们先来看它的下半部分,是“大”字,一个人张开双臂的形状,上面是圆圆的头。这个字本义就是头顶,头顶是人身体的最高处,于是字义引申为很高。古人认为最高的是什么呢?  生:(恍然大悟)天。  (师板书:天)  师:一点就通,确实是“天”字。认第二个字。(出示甲骨文)  生:门。  师:这是繁体字的“
一、激趣导入  师:说来,你也许不信,作文特好玩。在数学里边,“一加一”只能等于“二”,还能等于几?  生:是的,只能等于“二”,不能有其他答案。  师:“二乘二”呢?  生:“二乘二”得“四”。  师:“二二得四”,不能等于“五”。但是,语文就不一样了,它变化无穷。同样一个意思,可以用多种形式表达。比如,就拿我们忌讳的这个“死”字来说,“生命的终结”叫“死”。“死”是口头用语,书面用语则叫“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