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解读】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
文中共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有些教师认为该文中描写列宁的笔墨很多,因此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列宁。但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我认为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小男孩。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编者选择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在于劝导我们的学生要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缺点。若把列宁定为中心人物来讲课文,能受到最大启迪的并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列宁的做法让老师们加深理解了“要尊重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这样一个道理。而小男孩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这一点倒是很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也就是说我们把小男孩定为中心人物来教学,更符合教育的实际,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情感渗透效果。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打破了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做法,通过孩子们的自主研读,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感受与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同伴的内心情感变化,从而加深对“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可爱的”的认识。
1.精选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通常我们的教学结构都是按课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来组织的。一成不变的教学结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处理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了“灰雀失踪”和“灰雀重新回到树林”这两个板块进行教学,先让孩子们感受灰雀失踪后列宁那种焦急的心情。当看到找遍树林也没找到的灰雀重新回到树林时,孩子们在兴奋的同时产生了种种疑问:失踪的灰雀究竟上哪儿去了?它是怎么回到树林的?……抓住文章情节的矛盾之处,发现文章的张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解除这种张力,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体会心理变化。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以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作为学习的重点,围绕“失踪的灰雀究竟上哪儿去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巧妙地借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他们细读第3~10自然段,找线索,说依据。孩子们通过反复研读,透过人物的语言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还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在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3.深化主题,感受人物品质。
在教学中,仅仅局限于情节的分析是不够的。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这一问题使主题得到了升华。孩子们感受到有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并能加以改正,这样的孩子在他人眼中仍是诚实的孩子,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包括像列宁这样的伟人的尊重,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感染,播下诚实的种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1自然段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灰雀》。(课件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漂亮的、活泼可爱的、欢蹦乱跳的、惹人喜爱的……)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有效地复习了上节课(讲读第1自然段)的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过渡:是呀,这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列宁可喜欢它们啦!每次走到白桦树下,他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可是有一天,列宁像往常一样来到白桦树下,却发现……
二、对比质疑
(课件出示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1.惹人喜爱的灰雀突然不见了,列宁会怎样呢?请你好好读读第2自然段。(着急、难过、万分焦急……)从哪看出来的?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段话,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入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主动阅读、积极思考、自主感悟,走进列宁的内心深处,体会灰雀不见后列宁着急的心情。】
2.后来,灰雀回到树林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看到丢失的灰雀又重新回到了枝头欢唱,你们开心吗?列宁跟你们一样可兴奋了!请用朗读告诉大家列宁当时的感受。
3.请你再读读这两段话(第2自然段、第11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是呀,失踪的灰雀究竟到哪儿去了?看到灰雀重新回到树林,男孩应该高兴才对呀,为什么他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设计意图:列宁在灰雀不见后着急的心情与灰雀回归树林后的兴奋形成强烈对比,使孩子们心中产生了种种疑问,引起了探究欲望,产生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第3~10自然段,体会小男孩从抓鸟到放鸟的心理变化
1.生自由读课文第3~10自然段,找线索。
2.展开讨论:你认为那只灰雀去哪儿了?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第3~10自然段)
3.研读小男孩的四句话。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请一生读)
“没”字的后面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课件出示:男孩 地说:“没……我没看见。”)(吞吞吐吐、低声、低着头、支支吾吾、红着脸、慢吞吞……) 【设计意图:这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契机,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语言、表情、动作展开想象,揣摩男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读这句话,体会男孩复杂的心情。】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为什么不敢讲?此时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4)“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这两句话里都有“一定”这个词,这两个“一定”一样吗?为什么?
自己读读,试着读出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词语是文章的生命。抓住两个“一定”和感叹号,让孩子们通过朗读体会男孩在语气和情感上的变化,男孩要把鸟放回树林的想法一次比一次坚定。】
4.再读对话,感受男孩语气变化的原因。
(1)男孩的情感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让他改变了想法?请你再次细读第3~10自然段,从文中寻找答案。
(2)研读列宁的话。读读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总结:列宁发自内心的对灰雀的爱感动了男孩,男孩决定放回灰雀。
5.师生合作分角色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把小男孩作为中心人物来教学,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研读了男孩说的四句话,让学生细细品读,体会小男孩从抓鸟到放鸟的心理变化。然后,以“男孩的情感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一问题回归整体,让学生再次研读这段对话,明白是列宁的言行深深打动了男孩,他决定放回灰雀。】
四、学习第11~13自然段
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而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此时,他又在想些什么?
2.列宁有没有再问男孩灰雀是怎么回来的?
是呀,男孩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是个诚实的孩子。(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所以列宁没有再问那个男孩,而是微笑着说……
3.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诚实、知错就改、敢于改正错误……)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许多教师在教学最后三自然段时,总是试图让学生体会列宁对男孩的爱和宽容。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用成人的眼光来分析问题,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教学时,我用“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让学生感受到有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并能加以改正,这样的孩子在他人眼中才是诚实的孩子,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包括像列宁这样的伟人的尊重,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感染。】
五、真情告白,提升情感
学了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男孩或列宁说吧!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想对 说:“ 。”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郝 波)
《灰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
文中共出现了两个人物,一个是列宁,一个是小男孩。有些教师认为该文中描写列宁的笔墨很多,因此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列宁。但我不赞成这种观点,我认为该文的中心人物应该是小男孩。我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编者选择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在于劝导我们的学生要勇于承认错误,敢于改正缺点。若把列宁定为中心人物来讲课文,能受到最大启迪的并不是学生,而是教师。列宁的做法让老师们加深理解了“要尊重学生,要保护学生的自尊”这样一个道理。而小男孩勇于承认错误、知错就改这一点倒是很值得学生学习、借鉴。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也就是说我们把小男孩定为中心人物来教学,更符合教育的实际,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收到良好的情感渗透效果。
【设计理念】
这是一个很有趣也很感人的故事,文章中蕴含着深刻的人文内涵。因此我在设计这堂课时,打破了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理性分析的做法,通过孩子们的自主研读,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让他们感受与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同伴的内心情感变化,从而加深对“做一个诚实的孩子是可爱的”的认识。
1.精选内容,激发探究欲望。
通常我们的教学结构都是按课文情节发展的线索来组织的。一成不变的教学结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处理这篇文章的教学时,我紧紧抓住了“灰雀失踪”和“灰雀重新回到树林”这两个板块进行教学,先让孩子们感受灰雀失踪后列宁那种焦急的心情。当看到找遍树林也没找到的灰雀重新回到树林时,孩子们在兴奋的同时产生了种种疑问:失踪的灰雀究竟上哪儿去了?它是怎么回到树林的?……抓住文章情节的矛盾之处,发现文章的张力,并在教学过程中解除这种张力,使孩子们产生了强烈的探究欲望。
2.自主探究,体会心理变化。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教学中,我以列宁和小男孩的对话作为学习的重点,围绕“失踪的灰雀究竟上哪儿去了”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巧妙地借学生的疑问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启发,让他们细读第3~10自然段,找线索,说依据。孩子们通过反复研读,透过人物的语言体会男孩的心理变化。第一次小男孩说“没看见”时态度是肯定的,但有些心虚;第二次小男孩没出声,要读出他内心有斗争;第三次小男孩承认了灰雀还活着,但说话时还有些胆怯,最后小男孩态度是坚定的。在自读解疑和读议领悟的过程中,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的空间,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创新意识。
3.深化主题,感受人物品质。
在教学中,仅仅局限于情节的分析是不够的。在这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这一问题使主题得到了升华。孩子们感受到有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并能加以改正,这样的孩子在他人眼中仍是诚实的孩子,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包括像列宁这样的伟人的尊重,使孩子们幼小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感染,播下诚实的种子。
【教学目标】
1.通过感悟人物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2.体会列宁的善解人意、循循善诱,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
【教学难点】
透过人物的语言和神态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第1自然段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灰雀》。(课件演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
2.这是三只怎样的灰雀?(漂亮的、活泼可爱的、欢蹦乱跳的、惹人喜爱的……)
【设计意图:借助课件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不仅有效地复习了上节课(讲读第1自然段)的内容,而且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过渡:是呀,这三只灰雀非常惹人喜爱。列宁可喜欢它们啦!每次走到白桦树下,他都要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可是有一天,列宁像往常一样来到白桦树下,却发现……
二、对比质疑
(课件出示多媒体动画:列宁在树下仰望两只灰雀,那只胸脯深红色的灰雀已不见了。)
1.惹人喜爱的灰雀突然不见了,列宁会怎样呢?请你好好读读第2自然段。(着急、难过、万分焦急……)从哪看出来的?带着你的感受来读读这段话,好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走入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通过主动阅读、积极思考、自主感悟,走进列宁的内心深处,体会灰雀不见后列宁着急的心情。】
2.后来,灰雀回到树林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课件出示第11自然段)
看到丢失的灰雀又重新回到了枝头欢唱,你们开心吗?列宁跟你们一样可兴奋了!请用朗读告诉大家列宁当时的感受。
3.请你再读读这两段话(第2自然段、第11自然段),你有什么疑问吗?
是呀,失踪的灰雀究竟到哪儿去了?看到灰雀重新回到树林,男孩应该高兴才对呀,为什么他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设计意图:列宁在灰雀不见后着急的心情与灰雀回归树林后的兴奋形成强烈对比,使孩子们心中产生了种种疑问,引起了探究欲望,产生阅读期待,为下文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精读第3~10自然段,体会小男孩从抓鸟到放鸟的心理变化
1.生自由读课文第3~10自然段,找线索。
2.展开讨论:你认为那只灰雀去哪儿了?说说你的理由。(课件出示第3~10自然段)
3.研读小男孩的四句话。
(1)男孩说:“没……我没看见。”(请一生读)
“没”字的后面为什么要用省略号?
(课件出示:男孩 地说:“没……我没看见。”)(吞吞吐吐、低声、低着头、支支吾吾、红着脸、慢吞吞……) 【设计意图:这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契机,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从语言、表情、动作展开想象,揣摩男孩的心理活动。让学生带着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读这句话,体会男孩复杂的心情。】
(2)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男孩为什么不敢讲?此时男孩心里在想些什么?
(3)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4)“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这两句话里都有“一定”这个词,这两个“一定”一样吗?为什么?
自己读读,试着读出不同的语气。
【设计意图:词语是文章的生命。抓住两个“一定”和感叹号,让孩子们通过朗读体会男孩在语气和情感上的变化,男孩要把鸟放回树林的想法一次比一次坚定。】
4.再读对话,感受男孩语气变化的原因。
(1)男孩的情感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让他改变了想法?请你再次细读第3~10自然段,从文中寻找答案。
(2)研读列宁的话。读读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总结:列宁发自内心的对灰雀的爱感动了男孩,男孩决定放回灰雀。
5.师生合作分角色读列宁与小男孩的对话。
【设计意图: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把小男孩作为中心人物来教学,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灵,引起他们的共鸣。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指导学生研读了男孩说的四句话,让学生细细品读,体会小男孩从抓鸟到放鸟的心理变化。然后,以“男孩的情感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这一问题回归整体,让学生再次研读这段对话,明白是列宁的言行深深打动了男孩,他决定放回灰雀。】
四、学习第11~13自然段
1.第二天,列宁来到白桦树下——(果然又看到那只灰雀欢蹦乱跳地在枝头歌唱。)而那个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
此时,他又在想些什么?
2.列宁有没有再问男孩灰雀是怎么回来的?
是呀,男孩用实际行动改正了错误,是个诚实的孩子。(出示最后两个自然段)所以列宁没有再问那个男孩,而是微笑着说……
3.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诚实、知错就改、敢于改正错误……)
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三个自然段。
【设计意图:许多教师在教学最后三自然段时,总是试图让学生体会列宁对男孩的爱和宽容。由于我们所面对的是三年级的小学生,我们不能要求学生用成人的眼光来分析问题,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强加给学生是行不通的。因此,在教学时,我用“列宁为重回树林的灰雀感到高兴,更为男孩的 感到高兴”让学生感受到有了错误应该勇于承认,并能加以改正,这样的孩子在他人眼中才是诚实的孩子,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包括像列宁这样的伟人的尊重,从而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熏陶和感染。】
五、真情告白,提升情感
学了课文,你一定有很多话要对男孩或列宁说吧!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
我想对 说:“ 。”
(作者单位:浙江杭州市采荷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郝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