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狭义讲就是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是课堂教学、师生活动的源泉和标本. 然而有些教师不重视教科书的作用,脱离教科书进行教学,把大量时间用于解题训练,更有甚者认为教科书“太简单”,难以应付考试,因而抛开教科书,备课不去钻研教材,而把教辅资料作为教学依据,投入大量精力去搞题海战术,让学生苦不堪言.
苏科版数学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是比较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易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这些活动栏目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下面,本人就“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浅析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实施有效教学.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4.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节中,有这样的版块:
1.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由于一些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学生不但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瓢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力,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应充分使用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譬如,在进行“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教学时,让学生完成P95的“做一做”.
做一做:填表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当x = 时,方程2x + 1 = 5两边相等. (生填表后回答)
师:你知道使方程2x + 1 = 5两边相等的x是多少吗?
学生在亲力亲为下,很直观地看出x = 2时,2x + 1 = 5两边相等.
这一活动内容,既复习了“求代数式的值”, 计算训练,又能让学生感悟方程的解的意义,可谓一举两得.
2.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一试:分别把0,1,2,3,4代入方程,哪个值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1)2x - 1 = 5 (2)3x - 2 = 4x - 3
师:你知道方程2x - 1 = 5和3x - 2 = 4x - 3的解吗?
生:x = 3,x = 1分别是方程2x - 1 = 5和3x - 2 = 4x - 3的解.
得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有些教师认为,“试一试”太简单,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浪费时间. 其实不然,这是一个活动,是一种探究过程,也可通过试一试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学习方法和习惯.
3. 利用“议一议”,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勒温认为:“学习即认知结构的变化.”学生在认识等式变形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会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 教师用天平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猜想、探索两个问题:(1)我们在两边盘内同时添上(或取下)相同质量的物体,天平处于什么状态?(2)我们将两边盘内物體的质量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会看到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由实验联想到等式的几种变形.
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投影出示例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1)如果3x = -x + 4,那么3x + ( ) = 4;
(2)如果x - 1 = x,那么( )(x - 1) = x.
师: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学生思考)
(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是一个等价变形过程.而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 = a的形式.)
投影出示例2:解下列方程:
(1)x + 5 = 2; (2)-2x = 4.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等式变形的讨论,说清楚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何变形. 同时,教师要给出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与学习习惯.
4. 利用“练一练”,巩固新知,反馈与诊断
师:课本P96练一练.
生板演,师生共析.
通过以上几个活动版块的分析,我们至少应该明白教材的地位,只有深挖教材内涵,才能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 希望我们数学教师备课钻进教材,课堂上教师才有高屋建瓴之感,才会打造出有效甚至高效课堂.
苏科版数学教材中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做一做”等栏目,是比较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易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 这些活动栏目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下面,本人就“解一元一次方程”教学,浅析如何挖掘教材内涵,实施有效教学.
苏科版七年级(上册)“4.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节中,有这样的版块:
1. 利用“做一做”,指导学生动手操作,从中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由于一些教师教学理念滞后,学生不但学得苦,教师也教得苦,到头来学生只会依瓢画葫芦地解题,而动手操作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却相当低下,更谈不上开动脑筋发挥创造力,严重地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在教学中应充分使用教材中“做一做”的内容,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譬如,在进行“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概念教学时,让学生完成P95的“做一做”.
做一做:填表
根据表格回答问题:
当x = 时,方程2x + 1 = 5两边相等. (生填表后回答)
师:你知道使方程2x + 1 = 5两边相等的x是多少吗?
学生在亲力亲为下,很直观地看出x = 2时,2x + 1 = 5两边相等.
这一活动内容,既复习了“求代数式的值”, 计算训练,又能让学生感悟方程的解的意义,可谓一举两得.
2. 利用“试一试”,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试一试:分别把0,1,2,3,4代入方程,哪个值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1)2x - 1 = 5 (2)3x - 2 = 4x - 3
师:你知道方程2x - 1 = 5和3x - 2 = 4x - 3的解吗?
生:x = 3,x = 1分别是方程2x - 1 = 5和3x - 2 = 4x - 3的解.
得出: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有些教师认为,“试一试”太简单,学生一眼就能看出来,是浪费时间. 其实不然,这是一个活动,是一种探究过程,也可通过试一试培养学生学习的信心、学习方法和习惯.
3. 利用“议一议”,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探究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勒温认为:“学习即认知结构的变化.”学生在认识等式变形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会形成不同的认知结构. 教师用天平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猜想、探索两个问题:(1)我们在两边盘内同时添上(或取下)相同质量的物体,天平处于什么状态?(2)我们将两边盘内物體的质量同时扩大到原来相同的倍数(或同时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会看到天平处于什么状态?
由实验联想到等式的几种变形.
学生归纳等式的性质:
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为零),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投影出示例1: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
(1)如果3x = -x + 4,那么3x + ( ) = 4;
(2)如果x - 1 = x,那么( )(x - 1) = x.
师:比较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异同?(学生思考)
(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未知数的值;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是一个等价变形过程.而求方程的解就是将方程变形为x = a的形式.)
投影出示例2:解下列方程:
(1)x + 5 = 2; (2)-2x = 4.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等式变形的讨论,说清楚每一步的依据是什么,又如何变形. 同时,教师要给出规范的解题格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与学习习惯.
4. 利用“练一练”,巩固新知,反馈与诊断
师:课本P96练一练.
生板演,师生共析.
通过以上几个活动版块的分析,我们至少应该明白教材的地位,只有深挖教材内涵,才能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和价值. 希望我们数学教师备课钻进教材,课堂上教师才有高屋建瓴之感,才会打造出有效甚至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