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各高校参照高教司要求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但效果和评价不一.追踪东华大学某届全体本科学生共计3000余人大学英语入学分级考试和分级教学实施后的课程成绩,分析因材施教、分级教学及合理设置相关课程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研究显示,入学分级考试后学生的选课走向及后续学期课程成绩统计对比数据是评估分级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相同级别课程针对不同起点学生在教学中基本目标应保持一致,但教学方式和较高要求应进行针对性调整.
【机 构】
:
东华大学 外语学院,上海 20162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理念受到广泛关注,各高校参照高教司要求进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但效果和评价不一.追踪东华大学某届全体本科学生共计3000余人大学英语入学分级考试和分级教学实施后的课程成绩,分析因材施教、分级教学及合理设置相关课程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研究显示,入学分级考试后学生的选课走向及后续学期课程成绩统计对比数据是评估分级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相同级别课程针对不同起点学生在教学中基本目标应保持一致,但教学方式和较高要求应进行针对性调整.
其他文献
“面料花型设计”是培养花型设计人才的核心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等软件的使用,并具备独立设计花型的能力.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和课程特点,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
传统的“服装设计基础”课程以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基本知识和培养学生设计审美能力为重点,将服装设计知识模块化分解,并辅以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新工科”背景下,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需要融合知识、思维、能力三方面进行.针对“服装设计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工程专业的融合性、教学目标各模块的承接性、考核方式的多维性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以“3+2”机制加强教学目标的融合性,以项目制提升教学内容模块间的承接性,以成果导向评价完善考核方式的多维性改革等措施,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
针对“针织物组织与产品设计”课程中的基础知识模块,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聚焦学习目标,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精心设计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并以“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为依托进行教学改革.实践表明,所设计的教学方案在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作用较好,但在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略显不足.
为了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针对纺织类专业“应用统计与优化设计”课程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OBE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探索.将课程目标进行分解,把每个小目标融入教学过程,形成一个多目标总体系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并建立过程监督和评价体系.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显著提高,不仅较好地掌握了专业知识,而且提高了应用能力,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女装结构设计”作为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课时多,学习期限较长,在传统课程教学中多采用手工打版的方式,学生对此兴趣不高且效率低.为适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将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女装结构设计”课程教学,运用3D CLO技术直观展示从二维纸样到三维成衣的转变并完成结构的优化,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的目的.
课程思政是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立德树人相结合的现实路径.“染整工艺原理”是轻化工程专业核心课程,通过探讨课程专业知识点与思政元素相融合的教学方法,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挖掘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提高课程思政建设质量.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潮流和主要趋势.国际交流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国际交流学生的管理服务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务秘书在此项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结合工作实践和认识,阐述教务秘书在国际交流学生管理服务中的工作内容,并就教务秘书在国际化办学新形势和国际合作交流新要求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提出建议.
建设一流学科是建设一流大学的基础.当今世界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学院都十分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坚持打造学科自身特色,通过时尚创意打造城市名片.分析国际一流设计类院校,总结一流设计学科的共同特点和发展经验,并对照我国设计学科发展现状,通过QS世界大学影响力排名,探索世界一流设计学科评价指标和一流设计学科建设路径,为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国际一流设计学科提供参考.
可穿戴智能电子纺织品是目前纺织领域的研究热点,“可穿戴智能电子纺织品”双语课程在行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求下应运而生.该课程是天津工业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传授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拓宽学术视野,了解科技前沿,提升创造能力,提高英语水平.对该课程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并从课程建设方法及内容、教学实践及存在问题等方面探讨该课程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