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教学中表现性评价的尝试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j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来评价其发展状况,它不仅要评价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对学生表现的观察分析,评价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情况。《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了用“作业法”对学生进行评价,即教师提供一项作业任务,从学生完成该作业的质量来判断其相关水平与能力,其实质就是运用表现性评价来反映学生实际的学习和发展状况。
  一、表现性评价的必要性
  传统书面测试的各种弊端对科学教学和学生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如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忽视其改进与激励功能;过分关注学习结果,忽视学习过程与平时表现;过分关注知识的再认能力,忽视对探究能力与思维技能的考察等等。表现性评价比较擅长
  的是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是关注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因此,对于传统的书面测试评价来说,表现性评价能够起到很好的互补作用。
  二、表现性评价的实施
  下面以《科学》六年级上册《铁生锈》一课为例,说明怎样在科学课中实施表现性评价。
  1.选择典型的活动任务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选择和设计活动任务,确保活动任务与教学目标高度相关。《铁生锈》这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研究活动过程,而这个过程主要是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和“设计简单的验证实验”这两个活动来达到的。因此,把它们作为表现性评价的切入点是比较合适的。下面以体现“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实验”的《加快铁生锈》实验为例进行分析。
  2.设计合适的活动内容
  一个好的活动设计,必须要有丰富的、能够突出教学重点的活动内容。在《加快铁生锈》实验中,为了突出教学目标中“控制变量”这个重点,首先要让学生找出影响铁生锈的条件(变量)有哪些?在找到“空气”“水”等条件(变量)后,再选择要研究的条件(变量),并据此进一步明确在实验中,哪些条件要变,哪些条件不能变。只有在这几个核心问题上做足做好,才能达到这个活动的目标。
  3.制定详尽的评分细则
  详细说明在评价学生行为表现时所使用的标准可以帮助他们明白任务的预期目标,为他们提供努力的方向,帮助他们去抓住活动内容的重点。翔实有效的评分细则,可以让学生明白本次研究的重点是确定变量和控制变量,并且能够激励他们朝这方向去努力。
  4.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评价
  绝大部分的表现性评价可以在课堂教学活动时进行,而不需要占用课外的时间。因为一个精心设计的表现性评价本身就是一个优良的教学活动。在活动期间,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有重点地对学生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研究步骤的预想、测量中的细致程度、记录结果的方式,以及最后解决方法的准确性等方面进行观察和评价。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的学生发展状况与学生的真实发展状况会更接近,更一致。
  三、表现性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提高活動的类推性
  虽然“教育测验是一项进行推论的事业”,而且表现性评价也能够测量到所要评价的学生能力,但是我们不能根据学生完成的少数几个任务就草率得出关于学生一般能力的合理推论。然而,表现性评价又是一项费时费力的工作,我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对教学目标中涉及到的所有的学生活动都进行表现性评价。怎样解决这个矛盾,得到关于学生的有效推论呢?关键是谨慎选择评价所测试的任务,我们要确保有限的几次表现性评价都能涉及到最为重要的方面,而这些正是我们希望让学生获得的。
  2.提高评价的可信度
  表现性评价需要老师根据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来评价,因此常会出现“晕轮效应”,使评价带有主观性,信度较低。如何克服这个弊端呢?比较有效的方法是根据每个活动制订一个清晰、精确的评分标准。如果我们用具体的评分标准给学生评分,而不是凭对学生的整体印象进行评分,这样就可以有效克服“晕轮效应”,将主观判断最小化,从而提高评价信度。
  3.提高评价任务的可操作性
  设计的任务应当具有可操作性。再好的表现性任务如果条件不允许,也是实施不了的。因此,在设计评价性任务时,教师要考虑该任务是否符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学校、家庭是否有实施该任务的条件;问题情境应紧密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这样能促使学生全力以赴去完成它;任务的表述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契合,对低年级的学生,任务表述不能复杂,为了让学生容易理解,甚至需要借助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呈现,指导语通常需要详细一些;对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有了较好发展,任务可以适当加深难度,指导语也应较为精练。
  4.设计的表现性评价能对学生进行个别评价
  根据每个学生完成任务的不同表现,就可以了解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即使需要学生合作完成的任务也应注意到评价关注的是学生个体的学习,因此要考虑每个学生。
  深化课程教学改革的今天,构建和新课程相符合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已经成了当务之急,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重任,而表现性评价作为整个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并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囊括了学生情感态度等多方面,它与新的知识和技能全面地融合在一起,具有很大的优势地位。
  【作者单位:青岛市南区青岛莱芜一路小学 山东】
其他文献
我们家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头发,大家的头发都很有趣。我爸爸的头发很短很短,摸上去像胡须一样会扎人,远远地看,就像是一个光头。妈妈爱漂亮,她把头发染成了黄色,还烫了卷,跟我的芭比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课程的改革,让小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学会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安排过程中,小学信息技术只是属于基础文化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向学生教授一些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因此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整个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把学生的素质教育以及终身教育和我们的时代主题相统一。那作为我们从事信息技术教学的老师如何来上好信息技术课呢?  信息技术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匮乏,高层建筑的数量随之增加,施工中基坑支护是最为基本的环节,其中涉及很多安全问题。通过分析高层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探究基坑
在新课程背景下,人们一直在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什么是高效教学呢?笔者以为,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先实行有效教学。有效数学教学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态度方面获得协调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结果的数学教学。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我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打破传统单一的“坐中学”,为“坐中学” “做中学”模式,同时加强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大
科学研究表明:在实际生活中,非正式学习包括了所有人类学习的70%,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学习形式。所谓“非正式学习”,依照美国教育学家马席克和马特金斯的观点(1990年),是指不是典型的基于严密组织的、非正式学习时间、地点接受知识的学习形式,其学习主动权掌握在学习者自己手中。  教学实践中,本人借助“微课”这一微时代的技术,以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数学》中的“你知道吗”“易错题”“思考题”三个版块为
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到各学科教学中,北京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课题组从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师培训、信息技术硬件、软件及评价五方面提出进一步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建议。  《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学生能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其中,实验教学是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培养科学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技巧,更是一种教学艺术,呈现的方式不同,带来的效果就不一样,好的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收到“两指弹出万般音”的教学效果。一、提问要有新
本工程为航道工程的疏浚项目,主要工程内容是疏浚工程、炸礁工程、加装AIS装置1座、移位并改标名灯浮标5座和改标名灯浮标6座等,整个工程工期为39个月。主要根据该工程的特点
<正> 武警部队医院实行分级管理,有利于强化各级医院功能,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促进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工作的协调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医院的整体效能,充分利用现有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各医疗卫生单位都在探索医院发展的新路子。泰安市中心医院紧紧围绕“深化改革,从严治院,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指导方针,根据市委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