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五大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成为初中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贯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内容。“五四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在五四青年学生的身上得以传承发扬。本文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五四运动;家国情怀;爱国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立德树人成为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历史教学的重点。教育部曾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爱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起来,积极实践。《五四运动》一课就很好地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五四爱国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初中生由于思维直观,更乐于形象直接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中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培养。
一、 收集五四史料,聆听学生讲述五四爱国抗争小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有赖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史料收集。在史料收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来源各异、观点相左的各式历史材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在历史论述中合理运用,作为学生课堂发言的依据。
“五四运动”史料丰富,有文字、图片、实物、影像等资料,可以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五四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我在讲解《五四运动》一课前,提前给学生们布置了收集五四史料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在收集“五四运动”史料的过程中感受这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爱国革命运动。教师先给学生们划出了“五四运动”史料的收集的范围,以避免史料收集的盲目性。然后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有关五四爱国抗争运动的历史小故事,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发言,进行课堂点评讲解,效果良好。学生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对抽象概念的五四爱国精神产生了直观印象。学生从五四爱国活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等史料中渐渐加深了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的理解。但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效率,不能无原则地堆砌史料。
二、 开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探究五四运动的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师可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安排探究内容,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学习,在思维活跃、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探究、论证、解释,使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教师先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放映了教材中的《五四运动》(绘画)、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上海商人罢市游行等三幅展现“五四运动”的照片,然后结合教材设置了三个问题:
(1)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2)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工人、商人的哪些行动生动再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该怎样发扬伟大的“五四”爱国精神?学生4人一组讨论回答,课上直接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体会、探讨“五四运动”的家国情怀,并结合教材中的课后活动,布置了“设计五四运动传单、条幅”的作业。
三、 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悟五四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目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多作为一个听众,通过听老师的讲述、分析来理解、感受过去的历史。如果能够适当地添加些历史情境,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历史,是历史教师可以尝试的一种教学手段。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与课文背景相关的历史故事,与同学一起进行台词剧本的设计,让学生參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而且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个背景,现在的中学生难以想象当时的青年学生心中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通过历史情境再现,让学生仿佛置身五四运动之中,引起共鸣。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们共同编排了五四运动历史情景剧。教师先从课文中选取“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游行”历史事件,然后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有的学生扮演工人、有的学生扮演资本家、有的扮演示威学生、有些扮演军警等角色,在历史剧中再现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历史情境。学生从自身扮演的角色出发,深刻感受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感悟到了五四运动中抵御外辱,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综上所述,培育中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是初中生学习、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追求。历史上“五四运动”取得了反帝爱国主义的初步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现实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还在进行,历史教师以家国情怀托举时代使命,担负起历史重任,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秋生.彰显历史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8(z1).
[2]行冬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家国情怀——以统编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3).
作者简介:陈小燕,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剑津中学。
关键词:五四运动;家国情怀;爱国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立德树人成为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历史教学的重点。教育部曾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爱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起来,积极实践。《五四运动》一课就很好地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五四爱国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初中生由于思维直观,更乐于形象直接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中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培养。
一、 收集五四史料,聆听学生讲述五四爱国抗争小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有赖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史料收集。在史料收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来源各异、观点相左的各式历史材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在历史论述中合理运用,作为学生课堂发言的依据。
“五四运动”史料丰富,有文字、图片、实物、影像等资料,可以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五四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我在讲解《五四运动》一课前,提前给学生们布置了收集五四史料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在收集“五四运动”史料的过程中感受这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爱国革命运动。教师先给学生们划出了“五四运动”史料的收集的范围,以避免史料收集的盲目性。然后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有关五四爱国抗争运动的历史小故事,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发言,进行课堂点评讲解,效果良好。学生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对抽象概念的五四爱国精神产生了直观印象。学生从五四爱国活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等史料中渐渐加深了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的理解。但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效率,不能无原则地堆砌史料。
二、 开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探究五四运动的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师可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安排探究内容,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学习,在思维活跃、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探究、论证、解释,使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教师先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放映了教材中的《五四运动》(绘画)、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上海商人罢市游行等三幅展现“五四运动”的照片,然后结合教材设置了三个问题:
(1)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2)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工人、商人的哪些行动生动再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该怎样发扬伟大的“五四”爱国精神?学生4人一组讨论回答,课上直接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体会、探讨“五四运动”的家国情怀,并结合教材中的课后活动,布置了“设计五四运动传单、条幅”的作业。
三、 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悟五四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目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多作为一个听众,通过听老师的讲述、分析来理解、感受过去的历史。如果能够适当地添加些历史情境,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历史,是历史教师可以尝试的一种教学手段。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与课文背景相关的历史故事,与同学一起进行台词剧本的设计,让学生參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而且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个背景,现在的中学生难以想象当时的青年学生心中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通过历史情境再现,让学生仿佛置身五四运动之中,引起共鸣。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们共同编排了五四运动历史情景剧。教师先从课文中选取“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游行”历史事件,然后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有的学生扮演工人、有的学生扮演资本家、有的扮演示威学生、有些扮演军警等角色,在历史剧中再现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历史情境。学生从自身扮演的角色出发,深刻感受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感悟到了五四运动中抵御外辱,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综上所述,培育中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是初中生学习、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追求。历史上“五四运动”取得了反帝爱国主义的初步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现实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还在进行,历史教师以家国情怀托举时代使命,担负起历史重任,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秋生.彰显历史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8(z1).
[2]行冬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家国情怀——以统编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3).
作者简介:陈小燕,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剑津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