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vi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五大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成为初中历史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贯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教育是历史教学的必要内容。“五四运动”发生在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的历史背景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在五四青年学生的身上得以传承发扬。本文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就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进行了进一步探究,以供借鉴。
  关键词:五四运动;家国情怀;爱国精神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立德树人成为历史教学的根本任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历史教学的重点。教育部曾要求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爱国教育。在初中历史教育中开展家国情怀教育,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重视起来,积极实践。《五四运动》一课就很好地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五四爱国精神属于抽象概念,初中生由于思维直观,更乐于形象直接的教学方式。历史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中学生以“天下为己任”振兴中华的家国情怀培养。
  一、 收集五四史料,聆听学生讲述五四爱国抗争小故事
  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很大程度有赖于教师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可以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史料收集。在史料收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来源各异、观点相左的各式历史材料进行独立的思考分析,在历史论述中合理运用,作为学生课堂发言的依据。
  “五四运动”史料丰富,有文字、图片、实物、影像等资料,可以让学生直观真切地感受五四可歌可泣的爱国故事。我在讲解《五四运动》一课前,提前给学生们布置了收集五四史料的预习任务,让学生们在收集“五四运动”史料的过程中感受这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爱国革命运动。教师先给学生们划出了“五四运动”史料的收集的范围,以避免史料收集的盲目性。然后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有关五四爱国抗争运动的历史小故事,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发言,进行课堂点评讲解,效果良好。学生在收集史料的过程中,对抽象概念的五四爱国精神产生了直观印象。学生从五四爱国活动过程中爱国人士的言行表现等史料中渐渐加深了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精神的理解。但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效率,不能无原则地堆砌史料。
  二、 开展探究学习,引导学生探究五四运动的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师可采用以探究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现状安排探究内容,通过设置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学习,在思维活跃、愉快宽松的课堂氛围中引导学生运用史料探究、论证、解释,使学生历史探究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教师先用多媒体给学生们放映了教材中的《五四运动》(绘画)、五四时期的爱国纪念章、上海商人罢市游行等三幅展现“五四运动”的照片,然后结合教材设置了三个问题:
  (1)一战结束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为何还是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
  (2)在“五四运动”中,青年学生、工人、商人的哪些行动生动再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
  (3)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该怎样发扬伟大的“五四”爱国精神?学生4人一组讨论回答,课上直接反馈。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归纳,体会、探讨“五四运动”的家国情怀,并结合教材中的课后活动,布置了“设计五四运动传单、条幅”的作业。
  三、 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感悟五四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目前,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生多作为一个听众,通过听老师的讲述、分析来理解、感受过去的历史。如果能够适当地添加些历史情境,将有助于学生学习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情境表演的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悟历史,是历史教师可以尝试的一种教学手段。历史教师可以选取与课文背景相关的历史故事,与同学一起进行台词剧本的设计,让学生參与其中,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五四运动”的时代离现在比较远,而且涉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这个背景,现在的中学生难以想象当时的青年学生心中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通过历史情境再现,让学生仿佛置身五四运动之中,引起共鸣。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们共同编排了五四运动历史情景剧。教师先从课文中选取“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游行”历史事件,然后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有的学生扮演工人、有的学生扮演资本家、有的扮演示威学生、有些扮演军警等角色,在历史剧中再现五四爱国主义运动的历史情境。学生从自身扮演的角色出发,深刻感受到了“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感悟到了五四运动中抵御外辱,振兴中华的爱国精神。
  综上所述,培育中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是历史教育中立德树人的重要体现,是初中生学习、探究历史应有的价值追求。历史上“五四运动”取得了反帝爱国主义的初步胜利,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但现实中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征程还在进行,历史教师以家国情怀托举时代使命,担负起历史重任,将“五四运动”的爱国主义精神传递下去。
  参考文献:
  [1]张秋生.彰显历史学科素养的教学设计——以《五四运动》一课为例[J].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2018(z1).
  [2]行冬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培育家国情怀——以统编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2018(3).
  作者简介:陈小燕,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剑津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或集中趋势,能反映数据分布的基本情况,是统计学中很重要的统计量。往往我们在进行平均数教学时,把重点放在求平均数的方法,继而过渡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显然,这些做法无疑掩盖了“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个统计学本质。经过反复地磨课、反思,使我对平均数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平均数教学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摘 要:数学学科在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综合与实践”不可被忽略,尤其是具备特色的拓展内容,“综合与实践”的全面实施,对课程变革产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掷一掷”为例,对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教学进行分析,期望为未来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有效教学;案例浅析;数学“掷一掷”  一、 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小学生自主
摘 要:本文主要以关注核心素养,优化课堂评价为重点阐述,从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和最终评价相结合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其以后的语文学习和个人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课堂评价;课堂教学  一、 引言  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涉及较为广泛,其包含了学生的能力
摘 要:当今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深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更加深入和广泛,已经引起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深刻变革,为此,它要求教学设计也要相应变化。因此,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的要求,笔者以《职业生涯规划》第二单元第一课《发展职业生涯要从所学专业起步》为例,对德育课信息化教学进行了尝试。  关键词:中职德育;信息化;教学设计  一、 教学任务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文言文——中考考试中的这半亩方塘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然而受文言文本身、考试、教学等因素影响,课堂教学模式依然没有本质改善,注重文言课堂的生动性和实效性,让文言文阅读不再是学生心中永远的痛!  关键词:生动;实效;导入;脉络;表情达意;难点字词;背景;板书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现代中学生来说深奥难懂,老师教得疲惫,学生学得乏味,只有改变文言课堂教学的形式,引导学生去理解潜藏在其
摘 要:2017年开始,高考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题明确增加了对分析文本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考查;文本方面也扩大了选择空间,更关注现实,更关注社会领域和学术领域的前沿话题。命题特点变了,那么解题方法应该由局部简单比对信息向综合深层理解比对文意转变。而高中论述类文本阅读教学应该回归论述类文本的真阅读,才能应对高考。  关键词:高考;论述类文本;解题;真阅读  多年来,高考全国卷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
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语文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利的学习工具。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立足于教育现状,突出课前预习、情境创设、拓宽文本、阅读积累诸环节,把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有效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实现教学过程情境化、趣味化、形象化、最优化,从而提高课
摘要:每年上半年一开学,九年级学生就马上进入中考复习阶段。多数同学由于学过的知识间隔时间较长,已经淡忘,想借复习的机会将知识回忆起来。第一轮复习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多学点什么,也不是将知识加深,而是对学生已经学习的知识重新认识,并形成完整的学科体系。  “整—分—合—补—测”五环节授课模式不仅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更要在“分”环节突出知识回顾与要点提炼,使学生全面掌握基本知识,提高基本技能。  
摘 要:常德市武陵区滨湖小学坚持倾力打造“书香校园”,将书香文化建设作为追求学校内涵式发展,创建学校特色品牌的重要依托,取得了培育师生文化气质、凝聚学校文化品格的实效。  关键词:书香;读书;培养;活动  读书,有利于育德、明史、启智;读书,可以让人迸溅思想的火花,滋养出浩然正气。当下,创建“书香校园”活动作为推进中小学生综合素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实践,切实推进了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多年来,
摘 要:幼儿的认知发展有它自己的规律,教师与家长应该尊重孩子身心发展的要求,给予最适合他们自己的教育。在幼儿阶段教师要给孩子最多的是让他们在快乐中健康成长、在游戏中生成素养、在互动中养成习惯,给他们一生可以留下的美好回忆,以及可以一生受用的温暖与品质。但现在出现了超前教学的现象,即在幼儿园阶段,就让学生学习小学的知识。这是一个不该存在的现象,因为每一个阶段,有它自身的特点,遵循规律,是给幼儿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