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减负”的目的在于实施素质教育,“减负”不是降低要求,尽管减少了学生的活动总量以及作业量和考试次数,但仍然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达到这个目的,对教育教研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在较少的时间内完成并超过原定的目标要求,必须加强教育科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教师更需加强责任心。那么作为数学课该如何“减负”呢?下面就该问题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谈谈看法:
一、改革教案设计,突出以学为主的原则
教案一般包括: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后札记等几个环节。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分析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设想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则应注重三点。1.复习与学前引导,它既起到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可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2.自学提纲的编写,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而且是学生在课堂自学的主要依据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提纲,更是教师启发讲解的提纲,它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给学生编写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编写要力求具有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3.要有符合学生特点的启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教材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点;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使启发性语言精练、准确,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并给他们留有余地,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意识。
总之,教案的设计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把课本知识简单化、序列化,自学提纲编写具有启发性,启发点设计合理,使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迈出给学生“减负”的第一步。
二、优化数学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
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及相关科学问题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又能切实解决“减负”而不降低教学质量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合理发展。
课堂练习设计一般应体现如下特点:
1.有明确的目的,数学练习应通常分课前练习、课中练习、课后练习(即作业)三种,每种形式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课前练习要针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设计,其目的在于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架桥,为实现知识的迁移进行知识准备;课中练习则要针对新知识的应用,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新知识。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达到该目的,可采取单一练习和针对性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方案,对重点、难点进行分解训练,从而巩固新知识。
3.灵活新颖,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为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一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如:表格、填空、选择、判断、改错、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回答解题思路等灵活新颖的形式,但切忌让学生重陷“题海战术”的泥潭,题目宁可少一点,却不可不精,课前练习、课中练习的时间宜分别控制在5~8分钟和10~15分钟内,决不可单调重复。
三、合理设计并布置作业,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学习能力
作业,即前面所提到的课后练习,它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使学生巩固教学内容,并进一步系统理解、掌握知识体系,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的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认真研究并合理设计作业对提高课堂效果、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设计数学作业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数学教学大纲》对每一章的知识达成度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精研教材,在作业的设计上突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两个目标,并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落实目标要求。
2.作业设计要有系统性,作业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横向、纵向的训练以及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在《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自成体系,各章内容又相互衔接,互相交叉,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涵盖本节的所有重点内容,又要突出知识的纵向联系以及向其他章节的渗透,使学生通过作业达到自主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中学生尤为重要。
3.作业的设计要考虑题目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设计一要考虑难度,一般把握对知识要求上的三个层次,即:(1)初步理解并掌握知识,(2)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较容易的问题,(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二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设计时可考虑设计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这样既能让基础差的学生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练习效果,又能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得以发挥潜能。
4.作业设计要适量,切忌使学生疲于应付,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否则将是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违背的。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已是中小学教育的必然趋势。毋庸置疑,学生的“减负”势必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压力。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学校、教师、家庭、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必须全方位地推进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曾维平
一、改革教案设计,突出以学为主的原则
教案一般包括:授课时间、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分析、教学过程、教后札记等几个环节。其中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要求、教材分析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准确把握本课时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以及要达到的目标,设想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则应注重三点。1.复习与学前引导,它既起到引导学生温故知新的作用,又可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2.自学提纲的编写,这不仅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习能力,而且是学生在课堂自学的主要依据和课前预习及课后复习的提纲,更是教师启发讲解的提纲,它集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给学生编写自学提纲,自学提纲的编写要力求具有指导性、知识性、趣味性、启发性。3.要有符合学生特点的启发点,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既要备教材,更要备学生。备教材要抓住问题的关键、要点;备学生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以使启发性语言精练、准确,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并给他们留有余地,使他们有尽可能多的思维空间,充分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意识。
总之,教案的设计需要教师付出艰辛的劳动,把课本知识简单化、序列化,自学提纲编写具有启发性,启发点设计合理,使当堂的问题当堂解决,迈出给学生“减负”的第一步。
二、优化数学课堂练习,发展学生的思维素质
优化课堂练习设计,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既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及相关科学问题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素质,又能切实解决“减负”而不降低教学质量的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合理发展。
课堂练习设计一般应体现如下特点:
1.有明确的目的,数学练习应通常分课前练习、课中练习、课后练习(即作业)三种,每种形式都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课前练习要针对本课时的学习内容设计,其目的在于为学习新知识铺路架桥,为实现知识的迁移进行知识准备;课中练习则要针对新知识的应用,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新知识。
2.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为达到该目的,可采取单一练习和针对性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设计方案,对重点、难点进行分解训练,从而巩固新知识。
3.灵活新颖,处理好“质”与“量”的关系。为避免练习的枯燥乏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一内容可采取不同的方式,如:表格、填空、选择、判断、改错、一题多变、一题多解、回答解题思路等灵活新颖的形式,但切忌让学生重陷“题海战术”的泥潭,题目宁可少一点,却不可不精,课前练习、课中练习的时间宜分别控制在5~8分钟和10~15分钟内,决不可单调重复。
三、合理设计并布置作业,发挥学生潜能,提高学习能力
作业,即前面所提到的课后练习,它是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为使学生巩固教学内容,并进一步系统理解、掌握知识体系,有目的地让学生在课后进行的练习,是数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认真研究并合理设计作业对提高课堂效果、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起着重要作用。笔者认为设计数学作业应注意以下问题。
1.作业设计要有目的性,《数学教学大纲》对每一章的知识达成度都提出了明确要求,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精研教材,在作业的设计上突出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两个目标,并通过学生作业的完成落实目标要求。
2.作业设计要有系统性,作业的设计要注重知识的横向、纵向的训练以及知识的相互交叉渗透。在《数学》教材中,每一章节自成体系,各章内容又相互衔接,互相交叉,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既要涵盖本节的所有重点内容,又要突出知识的纵向联系以及向其他章节的渗透,使学生通过作业达到自主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目的,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中学生尤为重要。
3.作业的设计要考虑题目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设计一要考虑难度,一般把握对知识要求上的三个层次,即:(1)初步理解并掌握知识,(2)能熟练地应用所学知识解较容易的问题,(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二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作业设计时可考虑设计必做和选做两部分,这样既能让基础差的学生减轻心理负担,提高练习效果,又能让学习程度好的学生得以发挥潜能。
4.作业设计要适量,切忌使学生疲于应付,影响其个性的发展。否则将是与素质教育要求相违背的。
总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已是中小学教育的必然趋势。毋庸置疑,学生的“减负”势必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压力。因此,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学校、教师、家庭、社会要积极创造条件,必须全方位地推进素质教育。
(作者单位: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曾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