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9-082-02
碎片的记忆
一、看见,在表象之外
已记不清我第一次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是什么时候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从小就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围中长大的,只是以前的很多年脑海里都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概念,对于我自小生活的乡村中的种种民间文化都只是一种表象的、经验的认识,并没有任何学理上的认识和划分,那时候,在我的眼里,民歌民谣、剪纸技艺、庙会、秦腔就只是它们自身而已,我并不知道它们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们在我的世界里,就只是好听的歌谣、好看的绣花鞋和绣花鞋垫、好玩的庙会场所以及完全听不懂的配着音乐的大喊大吼,这就是它们。
然而,自从学习了民俗学之后,我再看它们,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是它们自身了,我看到的更多了,同时,想的也多了。首先,它们是我的父老乡亲所创造、传承的文化,它们的产生、发展始终是紧紧的依附于那片厚实的黄土地的;其次,它们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我的父老乡亲们并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他们在辛勤劳作中同样为人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为他们骄傲,为自己作为那片黄土地的子孙自豪;再次,我突然意识到我从小就努力学习想要离开的那个小乡村并不是如我想象中那样贫穷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城市更加富有。我明白贫穷并不只是物质层面上的概念,它同样也适用于精神文化层面。
这前前后后的变化,使我明白一个人对于自身以及自身所处的文化的认知,是与他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知识面的宽窄有关的。中国现在处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然而据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农村人口的比例仍然较高,占总人口的47.43%。国民人口素质也不高,全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六岁以上人口数的10.59201%。
在这样农村人口基数大,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国情下,中国的文化事业很难做到全民共同参与的。普通民众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大都没有一个自觉的认知,处于“熟识但不真知”的状态。我想要改变这个现状,还是要从教育起步,国民素质提升了,文化自觉才有可能实现。不过,一国的受教育程度,又与一国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眼下我们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这么大,很多人都还处于追求物质的富足阶段,又哪有时间和心思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和享受呢?这样看来,要建设民众高度参与的中国文化事业是漫长的一个过程,但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二、古街上的铁匠和他的打铁铺子
2014年三月,我随一朋友回家,她家在丽水松阳县,作为一陕西姑娘,可以说我是第一次走进一江南人家,尽管她家住在县城,我可能并不能体验到那种江南水乡的小家小户的田园生活,然而,我还是挺兴奋的,尤其是听朋友说她家那里有几条明清老街区后,我更是欣欣然向往之。
作为小客人,自是受尽主人的各种热情款待,这是题外话,故不作冗述。我想说的是我去转过的那条明清老街区上的一位铁匠和他的打铁铺子。
在朋友家的第二天下午我去老街转悠,一看,果然如朋友所说,古色古香,只是尽显岁月沧桑,堪称“老”字。老街窄窄长长,我沿着古旧的石板路边走边看。街两旁都是一色古旧的明清时期的两层木板楼,房檐上有各色镂空的雕花样式,看起来沉静又朴素。很多房子外面都贴有政府颁发的文物保护牌子,上面标明着房子诞生的历史时间。因为房子老旧,所以大多都不住人,只是一楼房屋被装修成各种店铺,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店铺跻身于各种现代的店铺中,传统与现代各显其色,但却和睦共处。我比较关注的是那些打铁铺、制秤店、草药店……每每忍不住走入其中,与那些年老的师傅们攀谈几句,感觉自己的心也变得沉静了,他们的身上尽显着一代手艺人的勤劳与质朴,与他们说话,颇感亲切,如果有轮回,那么我相信自己百年前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也许就是那弹棉花的妇人吧。
在众多传统的店铺中,我在一家打铁铺待的时间最长,我与那位五十多岁的打铁匠聊了两个多小时。他黝黑的面庞上尽是岁月的刻痕,然而笑起来却是憨厚的,让人一下子就免去了陌生感。他的打铁铺,在我看来,就是一间堆满铁器的又小又黑的屋子,走进里面,所有东西杂乱中分类摆放,屋中央是那打铁烧火的砖炉子,火光亮亮的。 我去的时候正是下午一点多,他正在给打好的刀具安把儿,我的出现并不影响他干活,他一边麻利熟络的忙活,一边随着我的提问说话。
他告诉我他是十七岁的时候跟着师傅学打铁的,到现在都打了四十多年了。当我问及他当初为什呢选择这门手艺时,他笑着略带几分得意的说:“干这个自由啊,想打了就打,也不用给别人打工,自己做自己的活儿,很自由,当时年轻,觉得学这个挺好玩的。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啊”他说完,眉目间布满喜悦。我对他的回答感到挺意外的,原以为这么苦的活计肯定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学的,没想到他却觉得打铁自由,因为这个,我对他的敬意又增加了几分。我又问:“这么多年,觉得打铁辛苦吗?”他还是笑着说:“苦当然苦的,但要生活嘛,谁不苦呢?打铁心里舒坦自在,这样一下下打下去,踏实。”我听了,也笑了,试想下哪一行不辛苦呢?能自得其乐的他也是幸福的。
就这样我们一答一问式的聊着,看得出他为人性格率直,并不介意跟我多说说。这么多年的铁匠生活里,尽管苦,可他从没想过要改行,他是喜欢他的铁匠生活的。他靠这手下的活计,养家立业,可是他说现在铁匠铺的生意是越做越不好了。他说现在都用机器轧了,他也会卖一些,他指着铺子门口案板上摆着的那些铁器说:“这些都是机器做的,质量不好,我打的质量好些,但是打得成本高,所以卖的贵些,一般人倒是都愿意捡那机器轧的便宜些的买,打铁生意不好,我就也卖点这些了。”他自然的说着,我感到他像是说别人的事一般,风轻云淡,看不出他心里的情感。当我问他起他的家人时,他也说了。他告诉我他的家离这不远,家里还有点茶园,由他老婆管理,他的两个儿子都已二十多岁,还没成家,都在外打工,他的儿子从没想过跟他学打铁。他说:“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学这个了,嫌苦嫌累嫌挣不到钱,没人愿意做这个。”我又问他:“那你知道的铁匠有几个呢?”他说:“这附近我知道的只有一个,都七十多了,现在打不动了,以前打得很好。”我有点伤感的说:“那你们是最后的铁匠了?”他说:“是啊,以后就没人打铁了。”他说的很平淡,但我听着却没有他平淡。我想到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那些宝刀名剑可都是他的前辈们一下下打出来的,也许以后的武侠小说家门在写小说时,都不会再写到什么宝刀名剑吧,或许他们还会不知道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曾经有过一门职业叫打铁匠,有一个铺子叫打铁铺。 我是偶尔逗留在这古街上的匆匆过客,而他却是属于这里的,他打铁的叮咚声早已成为这古街的伴奏曲,朝朝暮暮,余音绕长街。当我离开时,他在叮叮咚咚的打一把铁锄了。我突然想起我们家的那许许多多的铁质农具来,我明白在传统的农耕年代里,是铁匠们的辛劳伴着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他们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石。
三、她们的权利和文化自觉
有一次上课时,王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嗦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的纪录片,其中有一个画面是:一位苗族妇女背着一缸水艰难的行走在山路上。我们看了,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背一缸水,天哪,多重啊,等背到家了,衣服肯定都会湿的,那山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并不好走,水肯定会因为动荡而溢出来的。可这是嗦嘎苗族妇女们常做的事,因为那里并没有自来水。我难以想象她们生活的辛苦。
虽然风景如画,惹无数外地人竟向往,可我想外地人谁也不会愿意长期待在那里的,光这吃水用水就是麻烦事,试问我们谁能够每天背着水上山下山呢?可问题是,我们在从未亲身经历她们的生活之前,就觉得她们那种生活方式好,我们置身于生活交通方便快捷的城市里,用现代厌倦了城市的压力和各种问题的心态去赞赏自然、生态、古朴、环保的苗寨山林生活,我们觉得她们的生活就是一曲男欢女爱、纯净美好的田园牧歌,当我们想要逃离都市时,我们肆意的放纵自己对她们的浪漫无边的想象,好像她们在天堂般,过着无忧无虑的神仙日子。可笑的是我们忽略了她们每日里身背水缸的辛苦。当然,她们不会抱怨,因为那就是她们的生活。可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她们不改变不现代化,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她们拒绝自来水而天天背水缸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外地人总是不能真正的理解、帮助她们。我想她们有权利改变现在的生活,更有权利追求现代化的便利生活。传统的生活该不该变化,应该由她们自己决定,而不是我们这些热衷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外地人。
另一个问题是,与外地人对当地生活与文化的热衷与赞赏所不同的是当地人的漠然与麻木。政府和学者们努力在当地建立起来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并没有引起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觉意识和保护欲望,毕竟普通民众的生活是物质而琐碎的,当地人更多关注的是可不可以创收的问题,而不是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不难看出,在这方面,政府和学者多数情况下是一厢情愿的。
这就产生了三个难题:在现代化、城市化的潮流中,她们如何继续乐意维持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又如何在尊重她们的前提下更多的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才能引起当地人的文化自觉,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珍贵性,做自己文化的主人和护花使者?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建议
一、两种方法:保护和保护并传承
人类滚滚前进,新旧更替总是必然的。很多传统最终都是要慢慢消逝的,这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对于“消逝”,也许我们不必太过怀旧,顺应并适应自然的发展才是。尽管我们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对哪些只是保护,哪些是保护并传承,这是得分清的。对于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使它作为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得以永久的存在。而对于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保护,更要使它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发扬,使它作为人类文化事业的一部分继续造福于人类。
那么我们就要首先分清楚哪些是只需要保护的,哪些是需要保护并传承的,我认为这里面有一条标准:凡是可以继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应该加以保护并传承,那些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的,应该只是被作为人类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保护起来。这样做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的放矢,并不盲目的保护传承。
二、尊重当地人的权利和意见
政府和学者,对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措施时,应该首先了解当地人的意见,尊重他们对自身文化和生活的态度,然后再采取合理的措施,争取使政府的文化工作和当地人的利益相统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为政府、学者和民众齐心协力共同促成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事。
三、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教育,使普通民众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文化的伟大意义,从而使民众对自身所处的地域文化有自觉的认识和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做到政府、学者、民众三方位的协调,各出己力,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至于说到如何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教育,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可以在小、中、高、职专以及大学教育中酌情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识课程和有关的讲座。
2.可以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深入民众中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以社区或村落为组织形式,开展集体的讲座。
3.定期为社会基层的工作人员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讲课,使他们在从事基层的文化工作时有一定的学理知识。
碎片的记忆
一、看见,在表象之外
已记不清我第一次听说“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名词是什么时候了,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从小就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围中长大的,只是以前的很多年脑海里都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概念,对于我自小生活的乡村中的种种民间文化都只是一种表象的、经验的认识,并没有任何学理上的认识和划分,那时候,在我的眼里,民歌民谣、剪纸技艺、庙会、秦腔就只是它们自身而已,我并不知道它们是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它们在我的世界里,就只是好听的歌谣、好看的绣花鞋和绣花鞋垫、好玩的庙会场所以及完全听不懂的配着音乐的大喊大吼,这就是它们。
然而,自从学习了民俗学之后,我再看它们,看到的就不仅仅只是它们自身了,我看到的更多了,同时,想的也多了。首先,它们是我的父老乡亲所创造、传承的文化,它们的产生、发展始终是紧紧的依附于那片厚实的黄土地的;其次,它们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我的父老乡亲们并不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们,他们在辛勤劳作中同样为人类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为他们骄傲,为自己作为那片黄土地的子孙自豪;再次,我突然意识到我从小就努力学习想要离开的那个小乡村并不是如我想象中那样贫穷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比城市更加富有。我明白贫穷并不只是物质层面上的概念,它同样也适用于精神文化层面。
这前前后后的变化,使我明白一个人对于自身以及自身所处的文化的认知,是与他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知识面的宽窄有关的。中国现在处于现代化飞速发展的进程中,然而据2013年的中国统计年鉴显示,中国农村人口的比例仍然较高,占总人口的47.43%。国民人口素质也不高,全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仅占六岁以上人口数的10.59201%。
在这样农村人口基数大,国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国情下,中国的文化事业很难做到全民共同参与的。普通民众对于自身所处的文化大都没有一个自觉的认知,处于“熟识但不真知”的状态。我想要改变这个现状,还是要从教育起步,国民素质提升了,文化自觉才有可能实现。不过,一国的受教育程度,又与一国的经济实力有很大关系。眼下我们国家的农业人口比重这么大,很多人都还处于追求物质的富足阶段,又哪有时间和心思追求精神文化层面的需求和享受呢?这样看来,要建设民众高度参与的中国文化事业是漫长的一个过程,但相信这一天总会到来的。
二、古街上的铁匠和他的打铁铺子
2014年三月,我随一朋友回家,她家在丽水松阳县,作为一陕西姑娘,可以说我是第一次走进一江南人家,尽管她家住在县城,我可能并不能体验到那种江南水乡的小家小户的田园生活,然而,我还是挺兴奋的,尤其是听朋友说她家那里有几条明清老街区后,我更是欣欣然向往之。
作为小客人,自是受尽主人的各种热情款待,这是题外话,故不作冗述。我想说的是我去转过的那条明清老街区上的一位铁匠和他的打铁铺子。
在朋友家的第二天下午我去老街转悠,一看,果然如朋友所说,古色古香,只是尽显岁月沧桑,堪称“老”字。老街窄窄长长,我沿着古旧的石板路边走边看。街两旁都是一色古旧的明清时期的两层木板楼,房檐上有各色镂空的雕花样式,看起来沉静又朴素。很多房子外面都贴有政府颁发的文物保护牌子,上面标明着房子诞生的历史时间。因为房子老旧,所以大多都不住人,只是一楼房屋被装修成各种店铺,很多传统的手工艺店铺跻身于各种现代的店铺中,传统与现代各显其色,但却和睦共处。我比较关注的是那些打铁铺、制秤店、草药店……每每忍不住走入其中,与那些年老的师傅们攀谈几句,感觉自己的心也变得沉静了,他们的身上尽显着一代手艺人的勤劳与质朴,与他们说话,颇感亲切,如果有轮回,那么我相信自己百年前也是他们中的一员,也许就是那弹棉花的妇人吧。
在众多传统的店铺中,我在一家打铁铺待的时间最长,我与那位五十多岁的打铁匠聊了两个多小时。他黝黑的面庞上尽是岁月的刻痕,然而笑起来却是憨厚的,让人一下子就免去了陌生感。他的打铁铺,在我看来,就是一间堆满铁器的又小又黑的屋子,走进里面,所有东西杂乱中分类摆放,屋中央是那打铁烧火的砖炉子,火光亮亮的。 我去的时候正是下午一点多,他正在给打好的刀具安把儿,我的出现并不影响他干活,他一边麻利熟络的忙活,一边随着我的提问说话。
他告诉我他是十七岁的时候跟着师傅学打铁的,到现在都打了四十多年了。当我问及他当初为什呢选择这门手艺时,他笑着略带几分得意的说:“干这个自由啊,想打了就打,也不用给别人打工,自己做自己的活儿,很自由,当时年轻,觉得学这个挺好玩的。这一干就是一辈子啊”他说完,眉目间布满喜悦。我对他的回答感到挺意外的,原以为这么苦的活计肯定是在被逼无奈的情况下学的,没想到他却觉得打铁自由,因为这个,我对他的敬意又增加了几分。我又问:“这么多年,觉得打铁辛苦吗?”他还是笑着说:“苦当然苦的,但要生活嘛,谁不苦呢?打铁心里舒坦自在,这样一下下打下去,踏实。”我听了,也笑了,试想下哪一行不辛苦呢?能自得其乐的他也是幸福的。
就这样我们一答一问式的聊着,看得出他为人性格率直,并不介意跟我多说说。这么多年的铁匠生活里,尽管苦,可他从没想过要改行,他是喜欢他的铁匠生活的。他靠这手下的活计,养家立业,可是他说现在铁匠铺的生意是越做越不好了。他说现在都用机器轧了,他也会卖一些,他指着铺子门口案板上摆着的那些铁器说:“这些都是机器做的,质量不好,我打的质量好些,但是打得成本高,所以卖的贵些,一般人倒是都愿意捡那机器轧的便宜些的买,打铁生意不好,我就也卖点这些了。”他自然的说着,我感到他像是说别人的事一般,风轻云淡,看不出他心里的情感。当我问他起他的家人时,他也说了。他告诉我他的家离这不远,家里还有点茶园,由他老婆管理,他的两个儿子都已二十多岁,还没成家,都在外打工,他的儿子从没想过跟他学打铁。他说:“现在的人,都不愿意学这个了,嫌苦嫌累嫌挣不到钱,没人愿意做这个。”我又问他:“那你知道的铁匠有几个呢?”他说:“这附近我知道的只有一个,都七十多了,现在打不动了,以前打得很好。”我有点伤感的说:“那你们是最后的铁匠了?”他说:“是啊,以后就没人打铁了。”他说的很平淡,但我听着却没有他平淡。我想到金庸的武侠小说里,那些宝刀名剑可都是他的前辈们一下下打出来的,也许以后的武侠小说家门在写小说时,都不会再写到什么宝刀名剑吧,或许他们还会不知道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曾经有过一门职业叫打铁匠,有一个铺子叫打铁铺。 我是偶尔逗留在这古街上的匆匆过客,而他却是属于这里的,他打铁的叮咚声早已成为这古街的伴奏曲,朝朝暮暮,余音绕长街。当我离开时,他在叮叮咚咚的打一把铁锄了。我突然想起我们家的那许许多多的铁质农具来,我明白在传统的农耕年代里,是铁匠们的辛劳伴着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他们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基石。
三、她们的权利和文化自觉
有一次上课时,王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嗦嘎苗族生态博物馆的纪录片,其中有一个画面是:一位苗族妇女背着一缸水艰难的行走在山路上。我们看了,都觉得很不可思议。背一缸水,天哪,多重啊,等背到家了,衣服肯定都会湿的,那山路曲曲折折、上上下下并不好走,水肯定会因为动荡而溢出来的。可这是嗦嘎苗族妇女们常做的事,因为那里并没有自来水。我难以想象她们生活的辛苦。
虽然风景如画,惹无数外地人竟向往,可我想外地人谁也不会愿意长期待在那里的,光这吃水用水就是麻烦事,试问我们谁能够每天背着水上山下山呢?可问题是,我们在从未亲身经历她们的生活之前,就觉得她们那种生活方式好,我们置身于生活交通方便快捷的城市里,用现代厌倦了城市的压力和各种问题的心态去赞赏自然、生态、古朴、环保的苗寨山林生活,我们觉得她们的生活就是一曲男欢女爱、纯净美好的田园牧歌,当我们想要逃离都市时,我们肆意的放纵自己对她们的浪漫无边的想象,好像她们在天堂般,过着无忧无虑的神仙日子。可笑的是我们忽略了她们每日里身背水缸的辛苦。当然,她们不会抱怨,因为那就是她们的生活。可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她们不改变不现代化,我们有什么权利要求她们拒绝自来水而天天背水缸呢?这是一个问题,我们外地人总是不能真正的理解、帮助她们。我想她们有权利改变现在的生活,更有权利追求现代化的便利生活。传统的生活该不该变化,应该由她们自己决定,而不是我们这些热衷于保护人类文化的外地人。
另一个问题是,与外地人对当地生活与文化的热衷与赞赏所不同的是当地人的漠然与麻木。政府和学者们努力在当地建立起来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并没有引起当地人对自己文化的自觉意识和保护欲望,毕竟普通民众的生活是物质而琐碎的,当地人更多关注的是可不可以创收的问题,而不是保持民族文化独特性。不难看出,在这方面,政府和学者多数情况下是一厢情愿的。
这就产生了三个难题:在现代化、城市化的潮流中,她们如何继续乐意维持传统的生活方式?我们又如何在尊重她们的前提下更多的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如何才能引起当地人的文化自觉,使他们认识到自己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珍贵性,做自己文化的主人和护花使者?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些建议
一、两种方法:保护和保护并传承
人类滚滚前进,新旧更替总是必然的。很多传统最终都是要慢慢消逝的,这不是人力所能扭转的,对于“消逝”,也许我们不必太过怀旧,顺应并适应自然的发展才是。尽管我们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对哪些只是保护,哪些是保护并传承,这是得分清的。对于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使它作为人类文化史的一部分得以永久的存在。而对于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不仅要保护,更要使它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传承、发扬,使它作为人类文化事业的一部分继续造福于人类。
那么我们就要首先分清楚哪些是只需要保护的,哪些是需要保护并传承的,我认为这里面有一条标准:凡是可以继续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的,应该加以保护并传承,那些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自身作用和价值的,应该只是被作为人类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被保护起来。这样做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有的放矢,并不盲目的保护传承。
二、尊重当地人的权利和意见
政府和学者,对一个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措施时,应该首先了解当地人的意见,尊重他们对自身文化和生活的态度,然后再采取合理的措施,争取使政府的文化工作和当地人的利益相统一,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成为政府、学者和民众齐心协力共同促成的一件利国利民的千秋大事。
三、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教育,使普通民众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对民族、对国家、对人类文化的伟大意义,从而使民众对自身所处的地域文化有自觉的认识和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做到政府、学者、民众三方位的协调,各出己力,共同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至于说到如何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教育,我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1.可以在小、中、高、职专以及大学教育中酌情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通识课程和有关的讲座。
2.可以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深入民众中讲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以社区或村落为组织形式,开展集体的讲座。
3.定期为社会基层的工作人员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讲课,使他们在从事基层的文化工作时有一定的学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