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有效语文教学的根本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是整个学校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主要渠道。因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的追求目标。可是,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由于儿童好动、注意力又不容易集中,使得阅读教学课堂非常低效。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探索,我觉得以生为本是低年级有效课堂阅读教学的根本。所谓的以生为本,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关注学生的生命,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方法、制订教学策略,做到以学定教,以学论教。下面我就小学语文低年级的课堂阅读教学,结合《云房子》的教学案例,谈一下在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做到以生为本,使阅读课堂教学变得有效。
  【案例描述】:
  (老师边范读第一小节边多媒体演示雨后天空飘浮云朵)
  师:瞧!谁来凑热闹了?(小鸟 )
  师:小鸟在哪儿呢?(指生起立“展翅飞”)
  师:呀!这下,天空可热闹啦!此时此景,你想说什么呀?
  (出示句子指生读:“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师:小鸟们,见到这么多的白云,心情怎样啊?
  (生1:我感到很高兴。生2:兴奋。生3:激动……)
  师:挑一幢你最喜欢的云房子读一读。
  (自由练读、指名读,师生评价后让学生加上动作读一读,配上音乐、戴头饰演一演)
  师:小鸟们,你们还想造房子吗?(生:想!)
  师:好,大家一起来做设计师吧。拿出你的笔,和同桌一起把想造的房子画下来。(生动笔画房子)
  通过以上案例,我觉得要以生为本,使阅读教学的课堂有效,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因此说,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还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不断创造,体验成功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语文阅读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的职责是组织学生有序阅读,活而不乱,给学生排忧解难,引导学生顺利阅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真实体验,而不是越俎代庖,把自己的学习心得强加给学生。以上案例在师生的角色定位上就体现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案例中,教师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去读、凭自己的想象去画、去说,进而完全让学生自己在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发挥创造,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二、关注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所说的——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要想提高课堂效率,就必须寻找学生的兴趣点。儿童天性活泼、好动,多对感性的东西感兴趣。以上案例,教师就充分考虑儿童的这种年龄特点,运用多媒体演示雨后天空飘浮云朵的画面,播放小鸟清脆的叫声;让学生带上动作读,配上音乐、戴上头饰演。这样教学,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把学生完全带入教学情境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去读句子、画房子,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自己的学习。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教学思想。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由于儿童的家庭环境、智力水平、知识储备、脾气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了他们的差异性。因此在阅读课堂教学中,不管学生差异有多大,教师都要因材施教,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尽可能地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成长空间,都有自己的发展进步,让学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著名特级教师沈大安在《做语文教学的落花生》一文中指出,让学生得到发展是教育的硬道理。衡量一节课好不好的标准不是别的,只能是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好不好看。
  由此看来,语文教学就是“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那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我们就要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学会自我阅读;鼓励学生,增强阅读的信心,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总之要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乐学、会学。
  当然,以生为本,使阅读课堂教学有效,远不止以上这几点。在这一问题上还需我们广大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探索,真正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成长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塑造心灵的乐园!
  (责编 张亚莎)
其他文献
提问,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一种特别难能可贵的能力。语文课堂中的“问”,打破了教学呈现封闭化倾向,吸引了学生对教材内容与思想的“断裂”、“分叉”、“理解”和“转变”,充满了对智慧的刺激,对道德、审美的体验,对生活的感悟,课堂变得活跃,展现生机与活力。“问”,是提高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必然要求。    一、“问”出主体性  课堂中学生质疑问难,才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能“问”善“问”,就必须深入文本,参
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流畅、通顺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很多时候,我们都重视对孩子进行写的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对孩子说话能力的训练。  我们的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好凭借。在阅读教学中挖掘教材的训练点,运用多种方法,扎实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学到的书面语言得到内化,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不仅为孩子打下了扎实的作文基础,而且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工作都是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笔者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讲授,而在于学生的语言实践,学生的语言实践越多,语文水平就提高得越快。  课堂练笔是阅读教学过程中落实语言文字训练,促进读写结合的一项有效措施。教学实践证明,面对动脑、动情、见才、见智的练习,学生常常显露出浓烈的动笔欲
“千锤百炼出佳作,不厌其改现精品。”古今中外的许多文学大家的文章,无不是经过千百遍的修改而流传千古的。欧阳修、王安石、鲁迅、屠格涅夫、莫泊桑等勤于修改文章的范例,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给我们的写作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正确地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文章,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我们刻不容缓的职责。那么怎样才
残疾青少年参与文化体育活动具有长期健康投资价值。基于2015年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及需求调查北京市普查数据,本研究对15~24岁残疾青少年的文化体育活动参与状况与影响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