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常熟市是吴文化发祥地之一。自然与历史的恩泽,留给我们深厚的传统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这些宝贵的遗产,见证了常熟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塑造了常熟厚德载物、自强不息的人文精神。坐落于常熟虞山南麓的石梅小学便是汲取着古城悠远的历史、葱茏的文化发展起来的。
潜心会文——朴素而内敛的教育准绳
常熟市石梅小学创办于1902年,前身为清雍正三年(1725年)粮储道杨本植所建的“游文书院”。两代帝师翁同龢与同辈少年曾就读于此。“游文”一词取自《汉书·艺文志》名言“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也寓“潜心会文”之意。书院毗邻先贤言子杏坛,紧依梁朝昭明太子读书台,确是读书求学之慧地。
在“潜心会文”的理念感召下,书院取得了诸多学术成就,也培养了大批社会栋梁。在学术成就上,有案可稽的就有《常昭合志稿》、《古缘萃录》、《虞山画志续编》等书稿。人才培养方面,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原中国语文教育学会会长苏灵扬、著名女翻译家宋清如等均毕业于此。
岁月展卷,石梅人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坚守着“潜心会文”这一朴素而内敛的教育准绳,守护着教育与文化之根!
修身乐学——纯正而明亮的教育姿态
当时代从历史行走到现实之时,我们的教育也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党的“十七大”更是给予了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瞻远瞩式的引领。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石梅人追寻着百年文脉的起点与基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现代化理念浸润思想,赋予了学校教育更为丰富而厚重的使命与责任。由此,“修身乐学”的校训应运而生,学校的学习文化也不断创新。
学习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石梅小学背枕绵绵虞山,面向泱泱尚湖,楼宇错落,亭台轩昂,修竹扶疏。新落成的明德楼等馆舍粉墙黛瓦,典雅古朴。新设的“翰墨春秋廊、妙笔丹青廊、古韵今声廊、虞山名人廊”等无不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滋养着石梅学子。学校以“打造诗意校园,共享诗情人生”为目标,着力进行环境文化建设,赋予校园景致文化内涵。
“五六月间无暑气,百千年后有书声”。在每个晨光熹微、新日初升时,学校玲珑石畔的清泉便倒映着书台儒雅的身影。侧耳聆听——绿树掩映中,正有琅琅书声、盈盈笑语……浓郁的书卷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行走于校园,如沐春风,时时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高尚纯洁的精神气息。
和而不同——丰富而厚重的教育追求
《论语·子路》有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至高境界,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必要途径。石梅小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解放思想,求根循实,多元实践,围绕“十一五”主课题“为每一位师生构建适合发展的校园生活”。始终以学习的姿态行进在教育现代化探索的道路上。
教师文化的历练是建设高品质教育的保证。在多次教育改革浪潮中,石梅小学的教师始终是一群激情而睿智的弄潮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涉足电化教育研究,九十年代蓬勃开展劳技教育,前瞻性的尝试使学校享誉省内外。近几年间,学校更是逐步形成了“实践-阅读-思考”的教师成长模式,以“论坛-博客-沙龙”为多元载体,满足教师素养提升的需要。其中,读书活动尤为突出。
学校的“心灵之约”教师读书会把“以书会友,坐而论道;开拓视野,荡涤心灵”作为宗旨,每月一次和老师们温馨相约。仅2008年一年间,便组织老师们阅读了《你好,孩子们》、《教学勇气》等8本专业书籍,还邀请了诸多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的作者张文质先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的作者肖川先生都曾亲自参与过学校的读书会活动,为学校的读书活动涂抹上了格外鲜活而凝重的色彩。
游文书院今犹在,百年佳话有续篇。从“潜心会文”的专注,到“修身乐学”的高洁,再到“和而不同”的兼容,石梅小学为实践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而努力奋进,坚实而从容地行走在以责任和理想铺就的发展道路上,收获着百年辉煌:苏州市现代化学校、江苏省模范小学、江苏省实验小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学校……
潜心会文——朴素而内敛的教育准绳
常熟市石梅小学创办于1902年,前身为清雍正三年(1725年)粮储道杨本植所建的“游文书院”。两代帝师翁同龢与同辈少年曾就读于此。“游文”一词取自《汉书·艺文志》名言“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也寓“潜心会文”之意。书院毗邻先贤言子杏坛,紧依梁朝昭明太子读书台,确是读书求学之慧地。
在“潜心会文”的理念感召下,书院取得了诸多学术成就,也培养了大批社会栋梁。在学术成就上,有案可稽的就有《常昭合志稿》、《古缘萃录》、《虞山画志续编》等书稿。人才培养方面,原北京大学校长吴树青、原中国语文教育学会会长苏灵扬、著名女翻译家宋清如等均毕业于此。
岁月展卷,石梅人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坚守着“潜心会文”这一朴素而内敛的教育准绳,守护着教育与文化之根!
修身乐学——纯正而明亮的教育姿态
当时代从历史行走到现实之时,我们的教育也正朝着现代化、国际化的目标迈进。党的“十七大”更是给予了教育现代化建设高瞻远瞩式的引领。在新形势新背景下,石梅人追寻着百年文脉的起点与基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现代化理念浸润思想,赋予了学校教育更为丰富而厚重的使命与责任。由此,“修身乐学”的校训应运而生,学校的学习文化也不断创新。
学习文化是一种生态文化。石梅小学背枕绵绵虞山,面向泱泱尚湖,楼宇错落,亭台轩昂,修竹扶疏。新落成的明德楼等馆舍粉墙黛瓦,典雅古朴。新设的“翰墨春秋廊、妙笔丹青廊、古韵今声廊、虞山名人廊”等无不洋溢着浓厚的人文气息,滋养着石梅学子。学校以“打造诗意校园,共享诗情人生”为目标,着力进行环境文化建设,赋予校园景致文化内涵。
“五六月间无暑气,百千年后有书声”。在每个晨光熹微、新日初升时,学校玲珑石畔的清泉便倒映着书台儒雅的身影。侧耳聆听——绿树掩映中,正有琅琅书声、盈盈笑语……浓郁的书卷气息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行走于校园,如沐春风,时时能感受到一种浓郁的、高尚纯洁的精神气息。
和而不同——丰富而厚重的教育追求
《论语·子路》有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学校文化建设的至高境界,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必要途径。石梅小学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积极解放思想,求根循实,多元实践,围绕“十一五”主课题“为每一位师生构建适合发展的校园生活”。始终以学习的姿态行进在教育现代化探索的道路上。
教师文化的历练是建设高品质教育的保证。在多次教育改革浪潮中,石梅小学的教师始终是一群激情而睿智的弄潮儿。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涉足电化教育研究,九十年代蓬勃开展劳技教育,前瞻性的尝试使学校享誉省内外。近几年间,学校更是逐步形成了“实践-阅读-思考”的教师成长模式,以“论坛-博客-沙龙”为多元载体,满足教师素养提升的需要。其中,读书活动尤为突出。
学校的“心灵之约”教师读书会把“以书会友,坐而论道;开拓视野,荡涤心灵”作为宗旨,每月一次和老师们温馨相约。仅2008年一年间,便组织老师们阅读了《你好,孩子们》、《教学勇气》等8本专业书籍,还邀请了诸多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教育是慢的艺术》一书的作者张文质先生、《教育的理想与信念》一书的作者肖川先生都曾亲自参与过学校的读书会活动,为学校的读书活动涂抹上了格外鲜活而凝重的色彩。
游文书院今犹在,百年佳话有续篇。从“潜心会文”的专注,到“修身乐学”的高洁,再到“和而不同”的兼容,石梅小学为实践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而努力奋进,坚实而从容地行走在以责任和理想铺就的发展道路上,收获着百年辉煌:苏州市现代化学校、江苏省模范小学、江苏省实验小学、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劳技教育先进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