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意义上,语言是翻译的基本对象。但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着极大的不对应性,这种编码解码式的翻译就造成了误译和“翻译腔”的产生。商务口译是一项高度交际化的活动,以信息的及时有效传达为根本目的,由于语言和文化的不对应性而造成的沟通不畅问题尤为显著。因此,译员应该弥合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性,实现通顺明确的翻译。
【关键词】商务口译 不对应性 翻译策略
一、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性
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曾经给翻译下过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指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但是,实现两种语言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连奈达本人也曾表示他所说的“equivalent”(对等)不同于“identity”(等同),翻译只能实现一种近似的对等,却不能达到一一对应或完全等同。《实用英语翻译》一书中提到,“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很多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很难将两种语言的词汇或结构一一对应。”这种不对应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词汇层面的不对应。早期的翻译学追求两种语言的“对等”(equivalence),Catford在1965年将其定义为 “用目标语(TL:target language)中对等的文本材料取代源语(SL:source language)的文本材料”。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翻译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词汇和句式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词汇层面来讲,解码式的翻译只有当两种语言的词汇呈现图1所示的一一对应关系时才能实现。
而现实翻译中,语言的对应却如图3所示,呈现出复杂的交叉对应关系。图4所示就是这样一组常见关系:
我们看到,汉英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一对多,多对一以及一对一甚至没有对应词的情况都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汉英两种语言词汇层面的不可对应性。
2.语言结构层面的不对应。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这两个概念最早是由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提出的。所谓“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和句子的连接;“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关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这种差异决定了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对应性:
(1)紧凑与松散。英语民族注重理性和逻辑思维,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制约,重形合;汉语民族注重感性和辨证思维,习惯概括综合,不强求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重意合。也就是说英语句中逻辑关系主要依靠显性连接手段来表示,多见“so…that”或“as a result of”等表示极强逻辑关系的成分。而汉语句子则注重隐性连贯,以内在的逻辑关系来衔接,多用松散的小分句的堆积来体现逻辑关系。
(2)静态与动态。英语是一种静态性的语言结构。受主谓一致原则的限制,一个简单句或分句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而句中其他动词意义必须借助其相应的名词形式或介词等词类来表达。汉语是一种动态性的语言结构,动词使用自由、简便,句子表达动作意义常直接用动词来实现。这种静动的区别就经体现在汉语中用动词表现的意义在英语中则需用名词,动名词,介词甚至副词来体现。
(3)层级与平列。李艳曾经在《汉句法结构的对比与翻译》一文中提到,英语是种屈折语言,拥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手段,加上众多的连词可以使用,一个句子的各种成分可以挂钩在主谓两个主干成分的左右,呈现层次繁复的“树状结构”。汉语运用大量的动词集合,根据时间顺序一一排开,呈现平列式的“竹节结构”。这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这种结构差异也是构成汉英两种语言句子结构差异的重要方面。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我们看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无论是在句子成分,逻辑关系以及结构形式方面都存在这根本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的不对应性。
3.文化内涵上的不对应。每种语言都有自己产生独特背景文化,这种文化的内涵以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每一种语言中。例如宗教信仰,文学典故,历史传说,风俗习惯等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如果不对这一部分进行处理,译文通常会令人费解甚至背离原文的真正意思。翻译中,两种文化的冲击是有目共睹,不言而喻的。所以奈达曾经说过:“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由此可见,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性使得它们之间的对应转换存在着很大困难,译者往往面临着留形则去意,留意则失形的两难局面。如果要将两种语言生硬地对应起来,就会形成误译或“翻译腔”。
二、商务口译翻译策略
交际中人们不是对语言本身感兴趣,而是想了解对方试图表达的思想和信息。这对于处于同一语境环境下的商务口译活动中的各方是十分重要的。翻译不是简单的代码转换,而是通过释意来传递意义。
译员是精通两国语言和文化的纽带,在了解原语要表达的信息后可以自如的用两种语言进行清晰的表达。忠于原语的传统原则桎梏住了译员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许多英语式的汉语或汉语式的英语,使译文的通顺性和意思的表达大打折扣。在商务口译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译文进行调整,实现通顺明确的表达。
1.信息冗余去除。冗余是香浓(C.E. Sharon)信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信号中与信息内容无关的因素”。在语际交际(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中,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文化差异、语言编码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冗余成分的产生不可避免。如果把在一种语言中本属适度的冗余成分不变的迁移到另一种语言中,这些冗余成分往往会变成信息过量或不足。罗小华在《汉英翻译中冗余信息的处理方法探讨》中曾提到:“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如果译者不充分考虑两种语言读者接受能力的差别,翻译作品常常就会出现以下情况:第一,冗余信息过多,信息传递量大,有效价值信息量多,但过于混杂,不明确。第二,冗余不足,信息传递量偏少,无效价值信息量过多,读者不能抓住译文的中心,不知所云。”汉语是意合语言,结构比较松散,相对与英语来讲存在这大量的冗余。所以信息的冗余就成为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阻碍。 首先,汉语中多见同义词重复或叠词,像“多才多艺、刻苦勤奋、急急忙忙、老老实实”等等,而这种形式在英语中是很少存在的。所以,在译成英文时就需要保留这些叠词的主旨意思去掉重复的部分,翻译成“gifted,diligent,in a hurry,honestly”以实现清晰的表达。
其次,在汉语中存在大量没有实际意义但语法上或语气上不可或缺的词,如“现象”、“任务”、“情况”、“过程”、“工作”、“事业”、“等等”等。这些词表明事物的范畴或属性,一般没有实质内容,这类词语在翻译时也会造成信息冗余。如:现代化建设:modernization,和平统一事业:peaceful reunification,环境保护活动:environment protection,复杂局面:complexity,这样的省略可以避免信息冗余过多带来理解的困难。
2.四字格的处理。汉语与英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四字格的运用。四字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汉语成语四字格即四字成语,如明哲保身、口蜜腹剑、魂飞魄散、老生常谈、斩钉截铁;二是普通四字格,如简洁明快、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骄傲自大。成语四字格在商务语境中使用较少,这里不加详述。而普通的四字格则在商务语境中却十分常见,在汉语中起到和谐悦耳,生动感人的效果。但翻译成英文时,如果不剥离掉这种语言形式,就会令译文繁复不堪,很难看清句子的主线。例如“施罗凯橱柜采用硬木框架,外观标致,质地坚实,堪称上乘之家具”就是典型的四字格,翻译时需将这种有节奏的并列结构打乱,用一定的逻辑将其连接起来,译成“Premium hardwood construction gives your kitchen cabinets the look and durability of fine furniture”,从而实现了从“竹节结构”像“树形”结构的转变。
3.放大与缩小。汉语用词通常概括宽泛,而英语用词则喜欢具体明确。所以在将汉语译成英语时须将某些用词具体化,即“缩小”。而将英语译成汉语时则需进行概括化,即“放大”。例如这句话的翻译,“Like,the Coca-Cola is a great example. They are available everywhere,in every single Place,in every single spot.” 如果译成“像可口可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随处可见,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港口”就不符合汉语概括性的特点,显得罗嗦冗余。进行放大后,译成“就好像可口可乐的产品一样,世界各地都有他们的产品”就成功的译成了地道的汉语。
4.长句的调整。英语多长句,原因有三: 一是后置语多,二是联合成分多,三是句法结构复杂,层次迭出。而汉语中基本上很少使用后置修饰语,也很少使用合成结构,所以原本结构松散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困难。为了应对这种困难,在翻译实践中就必须适当的调整信息块的顺序,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由于这台仪器性能稳定、操作可靠、维修方便,因此受到用户的好评”。这显然是一个因果逻辑,但汉语多将以置于果前,而英语则多将果置于因前,做出调整后,此句应译为:“This instrument has been welcomed by the customers because of its stability in service,reliability in operation and simplicity in maintenance.”这样便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结语
汉英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的不对应性决定了以语言为主体的翻译策略的不可行性,而商务口译作为一种商业交际活动又决定了以语言信息为主体的翻译策略的必要性。所以,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弥合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性,实现通顺明确的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Nida,Science of Translation,Language[J].1969(3):755.
[2]Nida,Lannuan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87.
[3]江峰,丁丽君.实用英语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3.
[4]张倩.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2010(9):294.
[5]寇利平.归化、异化与句法结构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体现与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1(23):140.
[6]李艳,郑江莲,英汉句法结构的对比与翻译[J].延安大学学报,2007(4):116.
[7]李学颖.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信息对等与文化色彩[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72.
[8]罗小华.汉英翻译中冗余信息处理方法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4):146.
[9]吕洁.论英译汉中汉语四字格的使用[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4):73.
作者简介:王悦(1986-),女,天津人,现任职于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商务口译。
【关键词】商务口译 不对应性 翻译策略
一、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性
著名翻译学家尤金·奈达曾经给翻译下过一个被广泛引用的定义,“翻译是在译入语中用最切近的、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指语义上的对等,其次是风格上的对等。”但是,实现两种语言完全的对等是不可能的,连奈达本人也曾表示他所说的“equivalent”(对等)不同于“identity”(等同),翻译只能实现一种近似的对等,却不能达到一一对应或完全等同。《实用英语翻译》一书中提到,“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语系,英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在词汇和语法结构方面有很多不同,因此在翻译中很难将两种语言的词汇或结构一一对应。”这种不对应性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词汇层面的不对应。早期的翻译学追求两种语言的“对等”(equivalence),Catford在1965年将其定义为 “用目标语(TL:target language)中对等的文本材料取代源语(SL:source language)的文本材料”。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翻译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词汇和句式的一一对应关系。从词汇层面来讲,解码式的翻译只有当两种语言的词汇呈现图1所示的一一对应关系时才能实现。
而现实翻译中,语言的对应却如图3所示,呈现出复杂的交叉对应关系。图4所示就是这样一组常见关系:
我们看到,汉英两种语言的对应关系是极其复杂的,一对多,多对一以及一对一甚至没有对应词的情况都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是汉英两种语言词汇层面的不可对应性。
2.语言结构层面的不对应。汉语是意合语言,英语是形合语言,这两个概念最早是由王力先生在《中国语法理论》中提出的。所谓“形合”,指借助语言形式,主要包括词汇手段和形态手段,实现词语和句子的连接;“意合”指不借助语言形式,而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关系来实现语篇内部的连接。这种差异决定了两种语言结构的不对应性:
(1)紧凑与松散。英语民族注重理性和逻辑思维,强调形式分析和规则制约,重形合;汉语民族注重感性和辨证思维,习惯概括综合,不强求形式分析和逻辑推理,重意合。也就是说英语句中逻辑关系主要依靠显性连接手段来表示,多见“so…that”或“as a result of”等表示极强逻辑关系的成分。而汉语句子则注重隐性连贯,以内在的逻辑关系来衔接,多用松散的小分句的堆积来体现逻辑关系。
(2)静态与动态。英语是一种静态性的语言结构。受主谓一致原则的限制,一个简单句或分句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而句中其他动词意义必须借助其相应的名词形式或介词等词类来表达。汉语是一种动态性的语言结构,动词使用自由、简便,句子表达动作意义常直接用动词来实现。这种静动的区别就经体现在汉语中用动词表现的意义在英语中则需用名词,动名词,介词甚至副词来体现。
(3)层级与平列。李艳曾经在《汉句法结构的对比与翻译》一文中提到,英语是种屈折语言,拥有丰富的形态变化手段,加上众多的连词可以使用,一个句子的各种成分可以挂钩在主谓两个主干成分的左右,呈现层次繁复的“树状结构”。汉语运用大量的动词集合,根据时间顺序一一排开,呈现平列式的“竹节结构”。这是一种很形象的说法,这种结构差异也是构成汉英两种语言句子结构差异的重要方面。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我们看到,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无论是在句子成分,逻辑关系以及结构形式方面都存在这根本差异,造成了两种语言的句式结构的不对应性。
3.文化内涵上的不对应。每种语言都有自己产生独特背景文化,这种文化的内涵以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每一种语言中。例如宗教信仰,文学典故,历史传说,风俗习惯等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如果不对这一部分进行处理,译文通常会令人费解甚至背离原文的真正意思。翻译中,两种文化的冲击是有目共睹,不言而喻的。所以奈达曾经说过:“要真正出色的做好翻译工作,掌握两种文化比掌握两种语言甚至更为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由此可见,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性使得它们之间的对应转换存在着很大困难,译者往往面临着留形则去意,留意则失形的两难局面。如果要将两种语言生硬地对应起来,就会形成误译或“翻译腔”。
二、商务口译翻译策略
交际中人们不是对语言本身感兴趣,而是想了解对方试图表达的思想和信息。这对于处于同一语境环境下的商务口译活动中的各方是十分重要的。翻译不是简单的代码转换,而是通过释意来传递意义。
译员是精通两国语言和文化的纽带,在了解原语要表达的信息后可以自如的用两种语言进行清晰的表达。忠于原语的传统原则桎梏住了译员的主观能动性,造成了许多英语式的汉语或汉语式的英语,使译文的通顺性和意思的表达大打折扣。在商务口译活动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译文进行调整,实现通顺明确的表达。
1.信息冗余去除。冗余是香浓(C.E. Sharon)信息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即:“信号中与信息内容无关的因素”。在语际交际(interlingual communication)中,由于两种语言本身的文化差异、语言编码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冗余成分的产生不可避免。如果把在一种语言中本属适度的冗余成分不变的迁移到另一种语言中,这些冗余成分往往会变成信息过量或不足。罗小华在《汉英翻译中冗余信息的处理方法探讨》中曾提到:“在具体的翻译实践中,如果译者不充分考虑两种语言读者接受能力的差别,翻译作品常常就会出现以下情况:第一,冗余信息过多,信息传递量大,有效价值信息量多,但过于混杂,不明确。第二,冗余不足,信息传递量偏少,无效价值信息量过多,读者不能抓住译文的中心,不知所云。”汉语是意合语言,结构比较松散,相对与英语来讲存在这大量的冗余。所以信息的冗余就成为翻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阻碍。 首先,汉语中多见同义词重复或叠词,像“多才多艺、刻苦勤奋、急急忙忙、老老实实”等等,而这种形式在英语中是很少存在的。所以,在译成英文时就需要保留这些叠词的主旨意思去掉重复的部分,翻译成“gifted,diligent,in a hurry,honestly”以实现清晰的表达。
其次,在汉语中存在大量没有实际意义但语法上或语气上不可或缺的词,如“现象”、“任务”、“情况”、“过程”、“工作”、“事业”、“等等”等。这些词表明事物的范畴或属性,一般没有实质内容,这类词语在翻译时也会造成信息冗余。如:现代化建设:modernization,和平统一事业:peaceful reunification,环境保护活动:environment protection,复杂局面:complexity,这样的省略可以避免信息冗余过多带来理解的困难。
2.四字格的处理。汉语与英语的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就是四字格的运用。四字格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汉语成语四字格即四字成语,如明哲保身、口蜜腹剑、魂飞魄散、老生常谈、斩钉截铁;二是普通四字格,如简洁明快、丰富多彩、生动活泼、骄傲自大。成语四字格在商务语境中使用较少,这里不加详述。而普通的四字格则在商务语境中却十分常见,在汉语中起到和谐悦耳,生动感人的效果。但翻译成英文时,如果不剥离掉这种语言形式,就会令译文繁复不堪,很难看清句子的主线。例如“施罗凯橱柜采用硬木框架,外观标致,质地坚实,堪称上乘之家具”就是典型的四字格,翻译时需将这种有节奏的并列结构打乱,用一定的逻辑将其连接起来,译成“Premium hardwood construction gives your kitchen cabinets the look and durability of fine furniture”,从而实现了从“竹节结构”像“树形”结构的转变。
3.放大与缩小。汉语用词通常概括宽泛,而英语用词则喜欢具体明确。所以在将汉语译成英语时须将某些用词具体化,即“缩小”。而将英语译成汉语时则需进行概括化,即“放大”。例如这句话的翻译,“Like,the Coca-Cola is a great example. They are available everywhere,in every single Place,in every single spot.” 如果译成“像可口可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随处可见,在每一个地方,每一个港口”就不符合汉语概括性的特点,显得罗嗦冗余。进行放大后,译成“就好像可口可乐的产品一样,世界各地都有他们的产品”就成功的译成了地道的汉语。
4.长句的调整。英语多长句,原因有三: 一是后置语多,二是联合成分多,三是句法结构复杂,层次迭出。而汉语中基本上很少使用后置修饰语,也很少使用合成结构,所以原本结构松散的汉语句子,译成英语时就会产生很大的困难。为了应对这种困难,在翻译实践中就必须适当的调整信息块的顺序,以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如,“由于这台仪器性能稳定、操作可靠、维修方便,因此受到用户的好评”。这显然是一个因果逻辑,但汉语多将以置于果前,而英语则多将果置于因前,做出调整后,此句应译为:“This instrument has been welcomed by the customers because of its stability in service,reliability in operation and simplicity in maintenance.”这样便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三、结语
汉英两种语言在各个层面的不对应性决定了以语言为主体的翻译策略的不可行性,而商务口译作为一种商业交际活动又决定了以语言信息为主体的翻译策略的必要性。所以,译员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弥合两种语言的不对应性,实现通顺明确的信息交流。
参考文献:
[1]Nida,Science of Translation,Language[J].1969(3):755.
[2]Nida,Lannuane and Culture- Contexts in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2001:87.
[3]江峰,丁丽君.实用英语翻译[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3.
[4]张倩.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商标翻译中的应用[J].商业文化,2010(9):294.
[5]寇利平.归化、异化与句法结构差异在英汉翻译中的体现与运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1(23):140.
[6]李艳,郑江莲,英汉句法结构的对比与翻译[J].延安大学学报,2007(4):116.
[7]李学颖.商务英语翻译中的信息对等与文化色彩[J].科技创新导报,2009(15):172.
[8]罗小华.汉英翻译中冗余信息处理方法探讨[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7(4):146.
[9]吕洁.论英译汉中汉语四字格的使用[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4):73.
作者简介:王悦(1986-),女,天津人,现任职于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商务口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