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生刚学数学的时候,对数字没有非常明确的认知,随着年级的升高、更多新知识的融入,数学的难度增加,很多时候更需要“形”的介入,才能充分地讲解明白一道题目,特别是比较抽象的路程类应用題。本论文重点评价“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效果,希望能够为小学数学教学做些贡献。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效果评价
一、 前言
要想具体评价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效果,就得结合其利用的意义,具体的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等方面,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其作用、方法和效果,并对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性文章。
二、 数形结合的教学目的
一年级小学生在幼儿园阶段虽然已经学了一定程度加减法,但是其对数字的理解并没有非常具体。特别是涉及一些逻辑较大的推理过程,其理解更加困难。而“形”的融入,可以让问题变得直观,方便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从而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再者,数形结合其实也是为未来的初中学习打基础。我们知道初中数学包括了代数和几何,如果在小学阶段数字和形的概念没有建立,想要学好代数和几何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三、 数形结合教学具体作用和方法
数与形结合学习数学,在古代已经存在。属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种结合,让学习者可以更好理解题意,也能借用形来解答问题。华罗庚表示:数和形是不可分割的,分割之后就无法进行深层的学习。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是多么重要。
(一) 符号形象化
在小学一年级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其考验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小明和妈妈到超市排队结款,小明站在第三位,妈妈和小明中间隔了三人,请问妈妈站在第几位?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圆和方块来代替小明和妈妈,其他人则用星号代表,这样一看很容易让学生明白题意,按照顺序一查就知道小明妈妈站在第七个位置。在具体教材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数字和形象是对应的,比如三角形、圆形,让学生回答具体数目等等。教材是国家教育专家统一讨论而形成的,其必然遵循了小学各年级的心理以及逻辑思考能力。比几年前甚至于十几年前或者更久的教材,小学教材充分考虑了数形结合因素。已经为教师具体的数形结合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 难题解析化
而对四五年级小学生,数形结合形式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诸如路程类问题:路程总长十里地,甲乙相对而行,甲速度10里/时,乙速度8里/时,请问多久二人相遇?一般只看字面理解有困难,此时教师可以用具体的“形”来展示问题,划出线段标注十里,然后两端分别写上甲乙,相对画上箭头表示相向而行,甚至可以用两个手指代表甲乙,动态地向中间靠拢。此时学生基本上明白了问题,在教师继续引导下,便可以明白总距离/甲乙总速度=相遇时间。在正方形面积计算方面,笔者通过具体的正方形图形,告诉学生边长相等的特点,然后扩展到生活中的“形”,诸如魔方、地砖等,增加学生的理解,而对于面积计算时,我利用点线面的道理,形象地告诉学生们,边长是10,你可以将其理解为边长由10个点组成,那么这个正方形到底有多少个点呢?很显然10×10=100。得数是一样的,只是将面积这种抽象的东西用点来体现。笔者做过实验,在讲课中对于路程类问题,只运用数字和具体的速度=路程/时间,最终能够做出题的只有15的学生,而利用线段、点等配合定义,加上我的引导,75%的学生能够给出答案。而在于面积方面,运用点线面,可以提升学生理解力,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这二者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对应用题类具有解析作用。
四、 在数形结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数形结合过程中要注意和题意呼应,不要错误引导学生,使学生发生注意力分散。最好要呈现一种共性,就是一大类问题用一种数形结合来解决。
2. 教师本身对数形结合教学的领悟力。如果教师本身对此存在排斥,自然也难以搞好数形结合,不可否认有的教师不通过数形结合也能教好数学,这是个别人,大体上讲课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利用数形结合,也就是说数形结合有着其存在的根基,只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运用的就是数形结合。这个需要学校乃至于教育界对数形结合不断探讨,增加教师的领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能够将数和形对照起来,而且还能利用形来提升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也非常关键。
五、 总结
小学数学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都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近些年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出现在教材中,让很多孩子摸不到头脑,甚至家长都感觉问题深奥。实际上对于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予以解决。数形结合让数字和形象的几何体对应,让问题视觉化,让难题得以具体解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而且目前教材已经提供了数形结合的基础,教师只要用心都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7(29):43-46.
[2]李荣山.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81.
作者简介:徐东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徐集乡中心小学。
关键词:数形结合;小学数学;效果评价
一、 前言
要想具体评价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的效果,就得结合其利用的意义,具体的手段以及学生的学习反馈等方面,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其作用、方法和效果,并对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总结,形成一个综合的评价性文章。
二、 数形结合的教学目的
一年级小学生在幼儿园阶段虽然已经学了一定程度加减法,但是其对数字的理解并没有非常具体。特别是涉及一些逻辑较大的推理过程,其理解更加困难。而“形”的融入,可以让问题变得直观,方便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从而建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兴趣。再者,数形结合其实也是为未来的初中学习打基础。我们知道初中数学包括了代数和几何,如果在小学阶段数字和形的概念没有建立,想要学好代数和几何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三、 数形结合教学具体作用和方法
数与形结合学习数学,在古代已经存在。属于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一种结合,让学习者可以更好理解题意,也能借用形来解答问题。华罗庚表示:数和形是不可分割的,分割之后就无法进行深层的学习。由此可见数形结合是多么重要。
(一) 符号形象化
在小学一年级中,经常会涉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其考验了学生的逻辑思维。比如小明和妈妈到超市排队结款,小明站在第三位,妈妈和小明中间隔了三人,请问妈妈站在第几位?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此时教师可以利用圆和方块来代替小明和妈妈,其他人则用星号代表,这样一看很容易让学生明白题意,按照顺序一查就知道小明妈妈站在第七个位置。在具体教材方面,我们也能够看到很多数字和形象是对应的,比如三角形、圆形,让学生回答具体数目等等。教材是国家教育专家统一讨论而形成的,其必然遵循了小学各年级的心理以及逻辑思考能力。比几年前甚至于十几年前或者更久的教材,小学教材充分考虑了数形结合因素。已经为教师具体的数形结合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 难题解析化
而对四五年级小学生,数形结合形式则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应用题。诸如路程类问题:路程总长十里地,甲乙相对而行,甲速度10里/时,乙速度8里/时,请问多久二人相遇?一般只看字面理解有困难,此时教师可以用具体的“形”来展示问题,划出线段标注十里,然后两端分别写上甲乙,相对画上箭头表示相向而行,甚至可以用两个手指代表甲乙,动态地向中间靠拢。此时学生基本上明白了问题,在教师继续引导下,便可以明白总距离/甲乙总速度=相遇时间。在正方形面积计算方面,笔者通过具体的正方形图形,告诉学生边长相等的特点,然后扩展到生活中的“形”,诸如魔方、地砖等,增加学生的理解,而对于面积计算时,我利用点线面的道理,形象地告诉学生们,边长是10,你可以将其理解为边长由10个点组成,那么这个正方形到底有多少个点呢?很显然10×10=100。得数是一样的,只是将面积这种抽象的东西用点来体现。笔者做过实验,在讲课中对于路程类问题,只运用数字和具体的速度=路程/时间,最终能够做出题的只有15的学生,而利用线段、点等配合定义,加上我的引导,75%的学生能够给出答案。而在于面积方面,运用点线面,可以提升学生理解力,教学效果也非常明显。这二者充分说明了“数形结合”对应用题类具有解析作用。
四、 在数形结合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 数形结合过程中要注意和题意呼应,不要错误引导学生,使学生发生注意力分散。最好要呈现一种共性,就是一大类问题用一种数形结合来解决。
2. 教师本身对数形结合教学的领悟力。如果教师本身对此存在排斥,自然也难以搞好数形结合,不可否认有的教师不通过数形结合也能教好数学,这是个别人,大体上讲课过程中都会自然而然利用数形结合,也就是说数形结合有着其存在的根基,只是很多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运用的就是数形结合。这个需要学校乃至于教育界对数形结合不断探讨,增加教师的领悟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 教师能够将数和形对照起来,而且还能利用形来提升课堂气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个也非常关键。
五、 总结
小学数学对大部分小学生来说都存在一定难度,特别是近些年很多比较复杂的问题往往出现在教材中,让很多孩子摸不到头脑,甚至家长都感觉问题深奥。实际上对于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数形结合的方式予以解决。数形结合让数字和形象的几何体对应,让问题视觉化,让难题得以具体解析,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而且目前教材已经提供了数形结合的基础,教师只要用心都能获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林智.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7(29):43-46.
[2]李荣山.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24):81.
作者简介:徐东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徐集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