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作文作得我头疼”可能是许多学生对作文态度的真实写照。究其根源,许多学生苦于没有生活经验,对事物缺少真实的情感体验,加之平时缺少留心观察的习惯,导致这种怕习作厌习作的心理产生。而且,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写出的作文多半只是“交帐”,为作文而作文,没有新鲜的题材,缺少写作个性,往往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综合实践活动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孩子面前,它如一阵和煦的春风,让平静的校园充满生机,让枯燥的学习变得精彩,更为学生的习作注入新的生命活力。几年来,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我惊讶地发现学生爱习作,爱表达了。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的作文轻松起来,也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
那么,如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优化作文教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选题中,培养独特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作文的前提,写作文时素材的获取、题材的组织、语言的表达都有赖于观察。在教学中,如果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抽象说教,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把学生引入社会实践中去,就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取材氛围。上苍赐予他们无穷的源头活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引导学生观察,不能一刀切,不能强求观察同一对象。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对象,自主选择研究和实践主题,自主观察自主获取素材。有的同学对自然环境感兴趣,一草一木都能激起他的热情,那么就应该让这些同学走进大自然,与自然万物亲密接触,让他们去挖掘隐藏于大自然的写作资源,发现大自然的美;有的同学思想敏锐,对时事变化了如指掌,对社会问题见解独到,那么组织这些同学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万象,面对社会问题,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设计不同的实践环境,确定不同的观察对象,以便他们提高观察能力,获取更多更好更完美的感性材料。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比较筛选中学会择优选材。
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处理材料、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在一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时,会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面对一大堆的资料,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加以运用,这就要学生自己作出选择,决定哪些证据是相关的,并能对证据的含义作出解释。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如在学生习作中,围绕一个中心要选择哪些材料,也要经过认真仔细的筛选,在众多的材料中寻找最能表达中心的,以使所选材料更好地服务于文章中心,也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主题更为鲜明。
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们把我县的一个风景秀丽、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古镇作为写作对象。以XX起义烈士纪念碑为核心,这里的每一个弄堂,每一处故居,每一道水,每一座山,似乎每时每刻都在诉说着它那历尽沧桑的荣耀和文明。写作之前,我们先让学生开展以《走进古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愿组合分成几个活动小组,去游览古镇的各个景点,并对古镇的人文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在众多写作素材面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在活动中的感受,选择相关的材料,进行作文。这次学生写出的文章也让大人们大吃一惊。光看他们的题目,就让人感叹万分。如:《面对XX起义遗址,我想说……》,《你知道吗,这里就是XX起义的指挥部》,《革命老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些文章的素材来自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乐于表达,史料详实,观点鲜明,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很快在作文杂志上发表或在征文比赛上获奖。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独特的个性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生活是个万花筒。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每个人体验不同,感悟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强求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观察,而得到相同的感悟,即使是观察同一对象感悟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实践活动中,要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例如组织学生观察冬雪,活泼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跑到雪中去滑雪,打雪仗,堆雪人,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多愁善感的孩子会想到大雪将会阻碍交通,给远方的行人回家带来不便,于是会生出几分愁绪;农家孩子看着田里庄稼躲在雪被里,会幸喜感到瑞雪兆丰年。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触发同学们进行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走进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也可以培养同学们独特的感悟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考察社会,感悟生活,感悟人生道理。如我们曾经以“城市牛皮癣的调查和研究”为研究课题,组织学生们对牛皮癣进行立项调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了解牛皮癣存在的形式、原因和整治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课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社会问题有了深切的感悟,许多学生有感而发,写出了针对性强,观点鲜明,论据充足的好文章,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生成性原则,它打破了老师的预设和灌输,注重在活动过程中自我养成的兴趣、主题、形式和内容等,注重学生不断构建自我整个精神世界,而且生成后研究的课题往往是出于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大大激起了学生探究欲望。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独特而真切的感悟,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拥有真实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它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语文课程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没有行动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亲身经历又怎会有真情实感。可原本封闭的教室,封闭的课堂却一再扼杀了孩子的童真。综合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终于还给孩子精彩的生活,真实的体验。记得上学期,我们开展《家乡的桥》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位同学性格内向,但恰好被分在“桥的种类”课题小组,他要负责采访家乡的农民朋友,这对他是个很大的挑战,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今天是我的心跳速度最快的一天。这可是我第一次单独与陌生的大人说话呀,我觉得我的心都快要跳出胸膛了。我来到村口,迎面来了一位爷爷,怎么办,问还是不问。此时,我真想一走了之。可是,如果完不成任务,明天我怎么向老师交代呢?不管他,豁出去了,问问再说,他又不会吃了我。想到这里,我硬着头皮走上前去……”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是孩子真实情感的倾吐。我们的作文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份“真实”吗?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又怎么会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呢?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孕育出写作的自由,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去策划活动方案和成果呈现形式。通过活动,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创造性地描述世界、表现世界,抒写自我、表现自我。综合实践活动交织着学生的情感、个性和思考,以及在实施之中灵感的突现,这样具有生活色彩的文章才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作文,一种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作文。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为了让学生写出符合教师心目中的作文,常常提供标准化的范文让学生临摹,殊不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几乎是千篇一律。例如描写人物,男人都是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女人都是瓜子脸,柳叶眉,没有体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记叙好人好事,一般都是搀扶盲人过马路,帮助老人推车等公式化的故事,思维没有个性,语言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个性,那么,写作就没有个性,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没有鲜活的生命力。然而经历了实践活动中的个性化观察,得到独特感悟的,拥有真实情感的学生,他们心中充满了个性化的积累,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翻开学生的实践活动随笔,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些天我们小组从我们城市的母亲河的源头走到源尾,采访了沿河的居民,还查阅了母亲河的有关资料,才真正领略了它的风采,意识到母亲河对我们城市的重要意义。我们喜欢她,我们赞美它,我们更应保护它!”这既理智而又充满深情的语言体现了一组同学在参加《认识我们的母亲河》实践活动后的真实情感。
“今天我们跑了建筑工地、工厂车间、家政公司,走访了许多民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每一位同学都深受感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民工朋友平凡工作之中所蕴涵的伟大意义,略显暗淡的服饰里所包裹的人格光芒。民工,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是一位情感丰富的学生在参加《民工业余生活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实践活动后的深切感言。
……
未夹杂些许做作,字字句句都是那样自然,他们把实践活动中这份难得的体验坦荡的呈现出来,作文便有了血肉,一个个沉甸甸的生命质体便跃然纸上,或激情,或隐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高贵,或通俗,因人而摇曳出不同的风格,从而真正体现了作文个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综上所述,教师如果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综合实践活动,会使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样写的问题,促使学生乐意写。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勇敢地、主动地尝试,善于思考;要激励学生及时写出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即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要鼓励学生学会灵活地将平时的体验积累应用到写作中去。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天地。
祁进国,教师,现居浙江三门。
那么,如何利用综合实践活动优化作文教学?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一、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选题中,培养独特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作文的前提,写作文时素材的获取、题材的组织、语言的表达都有赖于观察。在教学中,如果单凭教师在课堂上的抽象说教,很难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把学生引入社会实践中去,就可以营造宽松和谐的取材氛围。上苍赐予他们无穷的源头活水,为他们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但是引导学生观察,不能一刀切,不能强求观察同一对象。要让学生自主选择对象,自主选择研究和实践主题,自主观察自主获取素材。有的同学对自然环境感兴趣,一草一木都能激起他的热情,那么就应该让这些同学走进大自然,与自然万物亲密接触,让他们去挖掘隐藏于大自然的写作资源,发现大自然的美;有的同学思想敏锐,对时事变化了如指掌,对社会问题见解独到,那么组织这些同学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万象,面对社会问题,进一步培养他们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总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爱好,设计不同的实践环境,确定不同的观察对象,以便他们提高观察能力,获取更多更好更完美的感性材料。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比较筛选中学会择优选材。
培养学生收集材料、分析处理材料、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目标之一。在一个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时,会获取大量的信息资料。面对一大堆的资料,如何取舍,如何准确地加以运用,这就要学生自己作出选择,决定哪些证据是相关的,并能对证据的含义作出解释。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正如在学生习作中,围绕一个中心要选择哪些材料,也要经过认真仔细的筛选,在众多的材料中寻找最能表达中心的,以使所选材料更好地服务于文章中心,也使文章中心更加突出,主题更为鲜明。
例如在一次作文教学中,我们把我县的一个风景秀丽、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古镇作为写作对象。以XX起义烈士纪念碑为核心,这里的每一个弄堂,每一处故居,每一道水,每一座山,似乎每时每刻都在诉说着它那历尽沧桑的荣耀和文明。写作之前,我们先让学生开展以《走进古镇》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生自愿组合分成几个活动小组,去游览古镇的各个景点,并对古镇的人文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材料。在众多写作素材面前,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在活动中的感受,选择相关的材料,进行作文。这次学生写出的文章也让大人们大吃一惊。光看他们的题目,就让人感叹万分。如:《面对XX起义遗址,我想说……》,《你知道吗,这里就是XX起义的指挥部》,《革命老区的昨天、今天和明天》……这些文章的素材来自学生的亲身实践,学生乐于表达,史料详实,观点鲜明,情感真挚,深受读者喜爱,很快在作文杂志上发表或在征文比赛上获奖。
三、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独特的个性感悟,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生活是个万花筒。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每个人体验不同,感悟也是不同的。我们不能强求学生通过个性化的观察,而得到相同的感悟,即使是观察同一对象感悟也是不同的。所以在实践活动中,要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真正领悟生活的真谛。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例如组织学生观察冬雪,活泼的孩子会情不自禁地跑到雪中去滑雪,打雪仗,堆雪人,享受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多愁善感的孩子会想到大雪将会阻碍交通,给远方的行人回家带来不便,于是会生出几分愁绪;农家孩子看着田里庄稼躲在雪被里,会幸喜感到瑞雪兆丰年。多姿多彩的大自然可以触发同学们进行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悟,走进气象万千的社会生活,也可以培养同学们独特的感悟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深入社会,考察社会,感悟生活,感悟人生道理。如我们曾经以“城市牛皮癣的调查和研究”为研究课题,组织学生们对牛皮癣进行立项调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了解牛皮癣存在的形式、原因和整治措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课题所涉及的方方面面社会问题有了深切的感悟,许多学生有感而发,写出了针对性强,观点鲜明,论据充足的好文章,学生的感悟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生成性原则,它打破了老师的预设和灌输,注重在活动过程中自我养成的兴趣、主题、形式和内容等,注重学生不断构建自我整个精神世界,而且生成后研究的课题往往是出于学生内心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大大激起了学生探究欲望。学生在活动探究过程中,获得了独特而真切的感悟,自然就会产生强烈的写作冲动。
四、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拥有真实的情感。
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和“探究”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它关注学生在活动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语文课程也指出,写作要“感情真挚,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没有行动就没有发言权”,没有亲身经历又怎会有真情实感。可原本封闭的教室,封闭的课堂却一再扼杀了孩子的童真。综合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终于还给孩子精彩的生活,真实的体验。记得上学期,我们开展《家乡的桥》综合实践活动,有一位同学性格内向,但恰好被分在“桥的种类”课题小组,他要负责采访家乡的农民朋友,这对他是个很大的挑战,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今天是我的心跳速度最快的一天。这可是我第一次单独与陌生的大人说话呀,我觉得我的心都快要跳出胸膛了。我来到村口,迎面来了一位爷爷,怎么办,问还是不问。此时,我真想一走了之。可是,如果完不成任务,明天我怎么向老师交代呢?不管他,豁出去了,问问再说,他又不会吃了我。想到这里,我硬着头皮走上前去……”没有多少华丽的辞藻,却是孩子真实情感的倾吐。我们的作文需要的不就是这样一份“真实”吗?如果没有这段经历,又怎么会有如此真切的感受呢?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孕育出写作的自由,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创作。
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能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内容方式,自己去策划活动方案和成果呈现形式。通过活动,学生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创造性地描述世界、表现世界,抒写自我、表现自我。综合实践活动交织着学生的情感、个性和思考,以及在实施之中灵感的突现,这样具有生活色彩的文章才是一种审美意义上的作文,一种对学生发展有益的作文。
以往的教学中,我们为了让学生写出符合教师心目中的作文,常常提供标准化的范文让学生临摹,殊不知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几乎是千篇一律。例如描写人物,男人都是浓眉大眼,目光炯炯有神,女人都是瓜子脸,柳叶眉,没有体现出人物的个性特点,记叙好人好事,一般都是搀扶盲人过马路,帮助老人推车等公式化的故事,思维没有个性,语言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个性,那么,写作就没有个性,文章就没有真情实感,没有鲜活的生命力。然而经历了实践活动中的个性化观察,得到独特感悟的,拥有真实情感的学生,他们心中充满了个性化的积累,具有强烈的表达欲望。翻开学生的实践活动随笔,一个个鲜明生动的形象跃然纸上。
“这些天我们小组从我们城市的母亲河的源头走到源尾,采访了沿河的居民,还查阅了母亲河的有关资料,才真正领略了它的风采,意识到母亲河对我们城市的重要意义。我们喜欢她,我们赞美它,我们更应保护它!”这既理智而又充满深情的语言体现了一组同学在参加《认识我们的母亲河》实践活动后的真实情感。
“今天我们跑了建筑工地、工厂车间、家政公司,走访了许多民工,了解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状况,每一位同学都深受感动。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民工朋友平凡工作之中所蕴涵的伟大意义,略显暗淡的服饰里所包裹的人格光芒。民工,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这是一位情感丰富的学生在参加《民工业余生活状况的调查和研究》实践活动后的深切感言。
……
未夹杂些许做作,字字句句都是那样自然,他们把实践活动中这份难得的体验坦荡的呈现出来,作文便有了血肉,一个个沉甸甸的生命质体便跃然纸上,或激情,或隐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高贵,或通俗,因人而摇曳出不同的风格,从而真正体现了作文个性,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综上所述,教师如果多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综合实践活动,会使学生更多地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从而帮助学生解决写什么、怎么样写的问题,促使学生乐意写。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勇敢地、主动地尝试,善于思考;要激励学生及时写出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即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要鼓励学生学会灵活地将平时的体验积累应用到写作中去。综合实践活动是新课程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它为作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广阔的天地。
祁进国,教师,现居浙江三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