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里的绣娘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ap68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她呱呱降临到赣西小城莲花县琴亭南门村时,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她是家中的长女,父亲给她起了个单名“露”。长到一岁多,家人发现她对外界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应,才知道可能是听力出现了问题。父母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药,却无法改变这一现状,小姑娘从此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更为遗憾的是,县城和市区都没有一所聋哑学校,眼看到了学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去离家不到百米远的琴亭小学上学了,李露只能眼睁睁羡慕地看着,自个儿跟着爷爷在家,手里握着铅笔在纸上涂鸦。有时趁家人不注意,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学校的某个教室,趴在窗台上痴迷地看着学生们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母亲发现孩子不见了,一路找来,每每看到辛酸的这一幕,只能无可奈何地含泪将她拉扯回家。
  一直长到十二岁,那年,在成都工作的姑姑和姑父春节回家了,看到聪明伶俐不能开口说话的李露,便提议带她到成都去上聋哑学校。尽管母亲有万般不舍,也只有含着热泪让她跟着爱人的姐姐姐夫上了前往萍乡的客车,然后辗转到了离家千里之遥的成都,由姑姑和姑父出面将她送进了成都市聋哑学校。
  上学后,老天爷为她打开了心灵的那扇窗。聪慧的她很快学会了手语,接着,又学会了识字和写字。她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不仅语文、数学成绩好,而且有着良好的组织能力,在校十三年,她完成了小学至初中全部文化课的学习,屡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并先后三次获得香港华新福利奖学金。与此同时,她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都去外面玩耍,她依然待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画画,这种常态成了她贫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妙享受。凭着自己的兴趣以及执着的意志力和良好的领悟力,她的绘画技能不断地提升,1993 年,其工笔画《芙蓉花》荣获第六届“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之后经过学校所在省份的推荐,被哈尔滨美术专修学院录取为首届残疾人绘画高研班学员。
  由于父亲生病,家里无力承担其昂贵的学费,最后她不得不放弃难得的学习机会。2001 年,父亲病危,在她回家后的第二天去世了。从此她离开了成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为了生活,她曾去本地的制衣厂打工,赚点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由于有良好的绘画基础,之后经县民政局的介绍,她进入了某刺绣厂学习刺绣。厂方从苏州请来了专业师傅进行培训。一两个月之后,极有悟性的李露通过绣针和丝线,获得与心感应的机巧灵动,一针一线如同一尾鱼儿在她眼前自由自在地游走,游走出快乐和幸福的心境,游走出美丽而温暖的梦想。她绣出的人物逼真、山水流动、动物活灵,很快成了众多女工中的佼佼者,常常得到师傅的赞许,其作品《江南水乡》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評。刺绣成全了李露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塑造了她今后的人生轨迹。2005 年,她的刺绣作品《太平鸟》在市残疾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07 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家在外地的小伙子,并结婚生子。但好景不长,刺绣厂搬迁到了外地,而已经成家立业的李露不能前往。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刺绣的她今后该何去何从?李露一时陷入了沉思当中。但坚强的她很快便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跟着视频自学刺绣。现在的她不仅可以双面绣(正反两面为同一图案),而且还可以双面双色绣(正反两面虽为同一图案,但颜色却不同)。在各级残联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她常常外出参加刺绣比赛。2010 年,她在上海世博会上为残疾人士设立的“生命阳光馆”江西活动周进行残疾人才艺展示,其作品《江西馆》博得专家的好评。2011 年,她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刺绣大赛,其作品《蝴蝶》获得第六名。2012 年,她参加江西省首届791 艺术大展,其作品《向日葵》获工艺类优秀奖。
  残障人士的生活不易,对李露而言,尤其苛刻。2016 年,李露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女儿长到一岁多时,李露发现她同样有听障问题,此刻的她心急如焚,爱人和妹妹在外打工,母亲年事已高,她独自带着孩子去省城南昌儿童医院检查。即使一个正常人独自去陌生的城市都要事先准备一番,更何况是一个带着幼小孩子的听障者。母亲发现后急坏了,她打电话给女婿,女婿不知道这事;打电话给小女儿夫妇,他们也不知这事。还好,第二天,她带着女儿做完检查回来了。遵医嘱,第二年可以为女儿安装人工耳蜗,为此她又独自带着女儿和儿子上路,去了趟邻近的吉安市。凭着小小的人工耳蜗,女儿可以和外界交流。现在四岁的女儿,没有重蹈自己的覆辙,跟正常人一样上了幼儿园。令母亲感到欣慰的是,历经生活磨炼的李露,现在和正常人一样不仅可以照顾好自己,还可以照顾好家庭。
  在那间简陋的工作室,看到她精美的绣品,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遗憾的是,我们始终无法用语言交流,但她的双眼似乎知道我的疑问,她用手势同时辅助以笔写字告诉我答案。比如说,如何双面绣?自学,一边看视频,一边开动脑子想,绣了拆,拆了绣,反反复复地练习。再比如说,绣品如何显现立体感?她拿起绣架上的一根丝线,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捻,眼前呈现无数根细小丝线,这里用的是二十分之一,那里用的是十六分之一。还有,刺绣的手法不同,这里使用的是平绣,针与针紧密相连,并且呈同一方向排列;那里使用的是乱针绣,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相互交叉,她在本子上一一画图示意。
  乱针绣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刺绣在现代的最新技术突破,并通过分层加色的手法,使作品在色彩上更为丰富。技艺的纯熟意味着创、变的自由,李露不断地摸索,终于掌握了这一刺绣最新技能。她的作品,水可以看见波光,山可以看到远近,鸟可以看到蓬松的羽毛,花朵可以闻到香味,人物可以看到目光的流转,可以说每一幅绣品都独具特色,从中可以听到她情意绵绵、娓娓动听的心语。
  2018 年,她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9 年,她耗时三年绣出的作品《国宝大熊猫》荣获江西省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工艺品类一等奖。
其他文献
河流已存在于生活,街道的流水声存在于空间,相关的水草和虫鸣已点缀过我们。逝者如斯,柔软地流过我,大江东去,拍击我,我的河岸蒹葭苍苍,栽种过诗经。   我深信水带走你,环绕我们的家,倒映着我们。水墨画的记忆曾将我悬挂于墙壁和江山上。水是月亮倾斜在地上,青草是水的血,垂柳是水的骨头。我们一起有过高山流水的交谈和经历,有过飞流直下三千尺的悲壮和洒脱。   我在楼的阴影里被水濯洗过,像一截黄枯的树根得
期刊
哈丽娜·波斯维亚托夫斯卡(Halina Poswiatowska,1935-1967),波兰女诗人,生于波兰南方小镇琴斯托霍瓦,早年即显示出诗歌天赋,但她从10岁起就不幸患上心脏病,长期卧床或待在疗养院里,23岁去美国动手术之后,病情有所好转。二战后,她进入克拉科夫的雅盖隆大学攻读哲学史,毕业后留在该大学讲授哲学。她的诗集有《偶像崇拜》(1956)、《现在的日子》(1963)、《给手的颂歌》(19
期刊
粉 笔   叶子飘落,露出满枝的果实。   当雪花飘洒黑色的土地,一双双蒙昧的眼睛开始明亮起来。   笔墨生辉,点石成金。所有的稚嫩和憧憬汇成一束光。穿过顽石、荒草、牛背、竹篓、荆棘,向春天的河流漫溯。并把多年储蓄的词语,递给大海涌动的深蓝。   书山路远,一个勤字架起纵横上下的笔画。昨夜星辰,依旧闪烁寒窗不眠的眼神。   凉热间,万物生。微弱之白,涂抹着岁月的容颜。三寸之躯,阻挡不了一
期刊
一条河自唇齿间奔涌而出。   与那只鸟不同,它不借助翅膀,就能沿着记忆的草木飞翔。   时快时慢,千回百转。   竹板,铜板,仿佛船桨拍打着水面;浪花的台词,溅作一程抑扬顿挫。   那个把长风穿在身上的人,是一座山,還是一种情怀?   而我们这些粗陋的石头,方言似的被洗净了,摆在岸上晾晒。
期刊
腰身不需要太细,能扭动即可;   绸子不需要太红,如火炼即可。   舞着,蹈着,像一望无际的收成或洪流,从秧田里走来,从天地间走来。太阳和月亮,是两面巨大的锣鼓,咚咚,锵锵,声撼三山五岳,律動四海七洲。   每一步都裹着风雨雷电,每一隔都踩着春夏秋冬。   这厢,神龙见头不见尾,狮子一吼震山林;那边,许仙白娘子包青天陈世美与唐僧师徒结伴前行。而以木作脚者脚生何处?以脚作桨者桨欲何往?……一
期刊
一个人的电视剧。   他是男人也是女人,是好人也是坏人,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   有时是一只鸟、一匹马,有时是一座山、一条河,有时却是一个计策——他什么都是,又什么都不是。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即可救人于有义,杀人于无形。   說古道今是非功过谁与评?   走南闯北善恶忠奸任我书。   哭哭笑笑,爱爱恨恨——这辈子,他总是与自己纠缠不清,貌合神离。   他用声
期刊
散文诗创作是一种典型的心理活动过程,我们在字里行间可以窥见创作者的心境、秉性乃至气质和风格,有的飘逸洒脱,大开大阖,如江河奔涌,有的沉静秀隽,清新质朴,如细流涓涓,各式的形态风貌互相呼应,相互映衬,共同构筑了多元的创作景观。在散文诗世界里,贾文华的诗笔是朴实且细腻、真挚而富有哲思的。在当下的诗歌界,贾文华一直安静地写作,悉心耕耘在散文诗的园地里,从没放弃。   面对花草林木,山河湖海,面对芸芸众
期刊
当2021年的秋天收割了北方,我忽然想起了父亲——那个不用再为了生计而奔波的乡村退休教师。尽管这种联想有些牵强附会,但他的书法与笛声确如一堂原始的艺术课,滋养了我面黄肌瘦的童年。   艺术的魅力究竟有多大,三月不知肉味的人知道,花开淡墨痕的树也知道,但海德格尔那句话他们却没有听见—— 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诗。如何将那些潜在的诗性、理性与个性呈现出来,成为了我创作这组散文诗的初衷。   这是一个善
期刊
“老鹰偷鸡了!”  我们聚在屋里吃午饭的时候,一道褐色的影子从屋顶直扑院子,吓得院子里的鸡四处逃窜,腾起的灰尘满院子飞扬……  母亲第一个反应过来,拖着扫帚冲到院子里挥舞着。等我们老老少少一家人全都冲到院子里的时候,空中隐隐约约传来鸡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呼救声随着那只鹰,掠过树头,朝对岸飞去。母亲把扫帚掷在地上,朝着老鹰飞去的方向捶胸顿足:“该死的贼鹰,你再来偷鸡就整死你!”  等院子里平静下来,母
期刊
殷常青:1969年出生于陕西省眉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理事。1989年开始文学创作,出版有《岁月帖》《春秋记》《沿途》《纸上烟岚》等诗歌、散文、随笔、评论集20余部。曾参加诗刊社第16届青春诗会。先后荣获河北省首届孙犁文学奖、中华铁人文学奖、河北文艺评论奖、河北省第2届“十佳青年作家”、第4届河北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等奖项与称号。  1 ▲ ——石油。这个词语如果被一段岁月轻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