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她呱呱降临到赣西小城莲花县琴亭南门村时,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了,她是家中的长女,父亲给她起了个单名“露”。长到一岁多,家人发现她对外界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应,才知道可能是听力出现了问题。父母带着她四处寻医问药,却无法改变这一现状,小姑娘从此生活在一个无声的世界里。
更为遗憾的是,县城和市区都没有一所聋哑学校,眼看到了学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去离家不到百米远的琴亭小学上学了,李露只能眼睁睁羡慕地看着,自个儿跟着爷爷在家,手里握着铅笔在纸上涂鸦。有时趁家人不注意,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学校的某个教室,趴在窗台上痴迷地看着学生们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母亲发现孩子不见了,一路找来,每每看到辛酸的这一幕,只能无可奈何地含泪将她拉扯回家。
一直长到十二岁,那年,在成都工作的姑姑和姑父春节回家了,看到聪明伶俐不能开口说话的李露,便提议带她到成都去上聋哑学校。尽管母亲有万般不舍,也只有含着热泪让她跟着爱人的姐姐姐夫上了前往萍乡的客车,然后辗转到了离家千里之遥的成都,由姑姑和姑父出面将她送进了成都市聋哑学校。
上学后,老天爷为她打开了心灵的那扇窗。聪慧的她很快学会了手语,接着,又学会了识字和写字。她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不仅语文、数学成绩好,而且有着良好的组织能力,在校十三年,她完成了小学至初中全部文化课的学习,屡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并先后三次获得香港华新福利奖学金。与此同时,她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都去外面玩耍,她依然待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画画,这种常态成了她贫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妙享受。凭着自己的兴趣以及执着的意志力和良好的领悟力,她的绘画技能不断地提升,1993 年,其工笔画《芙蓉花》荣获第六届“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之后经过学校所在省份的推荐,被哈尔滨美术专修学院录取为首届残疾人绘画高研班学员。
由于父亲生病,家里无力承担其昂贵的学费,最后她不得不放弃难得的学习机会。2001 年,父亲病危,在她回家后的第二天去世了。从此她离开了成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为了生活,她曾去本地的制衣厂打工,赚点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由于有良好的绘画基础,之后经县民政局的介绍,她进入了某刺绣厂学习刺绣。厂方从苏州请来了专业师傅进行培训。一两个月之后,极有悟性的李露通过绣针和丝线,获得与心感应的机巧灵动,一针一线如同一尾鱼儿在她眼前自由自在地游走,游走出快乐和幸福的心境,游走出美丽而温暖的梦想。她绣出的人物逼真、山水流动、动物活灵,很快成了众多女工中的佼佼者,常常得到师傅的赞许,其作品《江南水乡》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評。刺绣成全了李露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塑造了她今后的人生轨迹。2005 年,她的刺绣作品《太平鸟》在市残疾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07 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家在外地的小伙子,并结婚生子。但好景不长,刺绣厂搬迁到了外地,而已经成家立业的李露不能前往。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刺绣的她今后该何去何从?李露一时陷入了沉思当中。但坚强的她很快便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跟着视频自学刺绣。现在的她不仅可以双面绣(正反两面为同一图案),而且还可以双面双色绣(正反两面虽为同一图案,但颜色却不同)。在各级残联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她常常外出参加刺绣比赛。2010 年,她在上海世博会上为残疾人士设立的“生命阳光馆”江西活动周进行残疾人才艺展示,其作品《江西馆》博得专家的好评。2011 年,她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刺绣大赛,其作品《蝴蝶》获得第六名。2012 年,她参加江西省首届791 艺术大展,其作品《向日葵》获工艺类优秀奖。
残障人士的生活不易,对李露而言,尤其苛刻。2016 年,李露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女儿长到一岁多时,李露发现她同样有听障问题,此刻的她心急如焚,爱人和妹妹在外打工,母亲年事已高,她独自带着孩子去省城南昌儿童医院检查。即使一个正常人独自去陌生的城市都要事先准备一番,更何况是一个带着幼小孩子的听障者。母亲发现后急坏了,她打电话给女婿,女婿不知道这事;打电话给小女儿夫妇,他们也不知这事。还好,第二天,她带着女儿做完检查回来了。遵医嘱,第二年可以为女儿安装人工耳蜗,为此她又独自带着女儿和儿子上路,去了趟邻近的吉安市。凭着小小的人工耳蜗,女儿可以和外界交流。现在四岁的女儿,没有重蹈自己的覆辙,跟正常人一样上了幼儿园。令母亲感到欣慰的是,历经生活磨炼的李露,现在和正常人一样不仅可以照顾好自己,还可以照顾好家庭。
在那间简陋的工作室,看到她精美的绣品,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遗憾的是,我们始终无法用语言交流,但她的双眼似乎知道我的疑问,她用手势同时辅助以笔写字告诉我答案。比如说,如何双面绣?自学,一边看视频,一边开动脑子想,绣了拆,拆了绣,反反复复地练习。再比如说,绣品如何显现立体感?她拿起绣架上的一根丝线,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捻,眼前呈现无数根细小丝线,这里用的是二十分之一,那里用的是十六分之一。还有,刺绣的手法不同,这里使用的是平绣,针与针紧密相连,并且呈同一方向排列;那里使用的是乱针绣,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相互交叉,她在本子上一一画图示意。
乱针绣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刺绣在现代的最新技术突破,并通过分层加色的手法,使作品在色彩上更为丰富。技艺的纯熟意味着创、变的自由,李露不断地摸索,终于掌握了这一刺绣最新技能。她的作品,水可以看见波光,山可以看到远近,鸟可以看到蓬松的羽毛,花朵可以闻到香味,人物可以看到目光的流转,可以说每一幅绣品都独具特色,从中可以听到她情意绵绵、娓娓动听的心语。
2018 年,她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9 年,她耗时三年绣出的作品《国宝大熊猫》荣获江西省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工艺品类一等奖。
更为遗憾的是,县城和市区都没有一所聋哑学校,眼看到了学龄,小伙伴们一个个都去离家不到百米远的琴亭小学上学了,李露只能眼睁睁羡慕地看着,自个儿跟着爷爷在家,手里握着铅笔在纸上涂鸦。有时趁家人不注意,她一个人偷偷地跑到学校的某个教室,趴在窗台上痴迷地看着学生们坐在教室听老师讲课。母亲发现孩子不见了,一路找来,每每看到辛酸的这一幕,只能无可奈何地含泪将她拉扯回家。
一直长到十二岁,那年,在成都工作的姑姑和姑父春节回家了,看到聪明伶俐不能开口说话的李露,便提议带她到成都去上聋哑学校。尽管母亲有万般不舍,也只有含着热泪让她跟着爱人的姐姐姐夫上了前往萍乡的客车,然后辗转到了离家千里之遥的成都,由姑姑和姑父出面将她送进了成都市聋哑学校。
上学后,老天爷为她打开了心灵的那扇窗。聪慧的她很快学会了手语,接着,又学会了识字和写字。她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不仅语文、数学成绩好,而且有着良好的组织能力,在校十三年,她完成了小学至初中全部文化课的学习,屡次获得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并先后三次获得香港华新福利奖学金。与此同时,她对绘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同学们都去外面玩耍,她依然待在教室里认认真真地画画,这种常态成了她贫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美妙享受。凭着自己的兴趣以及执着的意志力和良好的领悟力,她的绘画技能不断地提升,1993 年,其工笔画《芙蓉花》荣获第六届“双龙杯”全国少年儿童书画大赛优秀作品奖。之后经过学校所在省份的推荐,被哈尔滨美术专修学院录取为首届残疾人绘画高研班学员。
由于父亲生病,家里无力承担其昂贵的学费,最后她不得不放弃难得的学习机会。2001 年,父亲病危,在她回家后的第二天去世了。从此她离开了成都,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为了生活,她曾去本地的制衣厂打工,赚点微薄的工资补贴家用。由于有良好的绘画基础,之后经县民政局的介绍,她进入了某刺绣厂学习刺绣。厂方从苏州请来了专业师傅进行培训。一两个月之后,极有悟性的李露通过绣针和丝线,获得与心感应的机巧灵动,一针一线如同一尾鱼儿在她眼前自由自在地游走,游走出快乐和幸福的心境,游走出美丽而温暖的梦想。她绣出的人物逼真、山水流动、动物活灵,很快成了众多女工中的佼佼者,常常得到师傅的赞许,其作品《江南水乡》受到业界的一致好評。刺绣成全了李露自我价值的实现,也塑造了她今后的人生轨迹。2005 年,她的刺绣作品《太平鸟》在市残疾人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大赛中荣获二等奖。
2007 年,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家在外地的小伙子,并结婚生子。但好景不长,刺绣厂搬迁到了外地,而已经成家立业的李露不能前往。已经深深地爱上了刺绣的她今后该何去何从?李露一时陷入了沉思当中。但坚强的她很快便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和方向,跟着视频自学刺绣。现在的她不仅可以双面绣(正反两面为同一图案),而且还可以双面双色绣(正反两面虽为同一图案,但颜色却不同)。在各级残联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她常常外出参加刺绣比赛。2010 年,她在上海世博会上为残疾人士设立的“生命阳光馆”江西活动周进行残疾人才艺展示,其作品《江西馆》博得专家的好评。2011 年,她参加第四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刺绣大赛,其作品《蝴蝶》获得第六名。2012 年,她参加江西省首届791 艺术大展,其作品《向日葵》获工艺类优秀奖。
残障人士的生活不易,对李露而言,尤其苛刻。2016 年,李露生下了一个女儿,当女儿长到一岁多时,李露发现她同样有听障问题,此刻的她心急如焚,爱人和妹妹在外打工,母亲年事已高,她独自带着孩子去省城南昌儿童医院检查。即使一个正常人独自去陌生的城市都要事先准备一番,更何况是一个带着幼小孩子的听障者。母亲发现后急坏了,她打电话给女婿,女婿不知道这事;打电话给小女儿夫妇,他们也不知这事。还好,第二天,她带着女儿做完检查回来了。遵医嘱,第二年可以为女儿安装人工耳蜗,为此她又独自带着女儿和儿子上路,去了趟邻近的吉安市。凭着小小的人工耳蜗,女儿可以和外界交流。现在四岁的女儿,没有重蹈自己的覆辙,跟正常人一样上了幼儿园。令母亲感到欣慰的是,历经生活磨炼的李露,现在和正常人一样不仅可以照顾好自己,还可以照顾好家庭。
在那间简陋的工作室,看到她精美的绣品,我对她竖起了大拇指。遗憾的是,我们始终无法用语言交流,但她的双眼似乎知道我的疑问,她用手势同时辅助以笔写字告诉我答案。比如说,如何双面绣?自学,一边看视频,一边开动脑子想,绣了拆,拆了绣,反反复复地练习。再比如说,绣品如何显现立体感?她拿起绣架上的一根丝线,用大拇指和食指轻轻一捻,眼前呈现无数根细小丝线,这里用的是二十分之一,那里用的是十六分之一。还有,刺绣的手法不同,这里使用的是平绣,针与针紧密相连,并且呈同一方向排列;那里使用的是乱针绣,针法长短不一,方向不同且相互交叉,她在本子上一一画图示意。
乱针绣是中国几千年传统刺绣在现代的最新技术突破,并通过分层加色的手法,使作品在色彩上更为丰富。技艺的纯熟意味着创、变的自由,李露不断地摸索,终于掌握了这一刺绣最新技能。她的作品,水可以看见波光,山可以看到远近,鸟可以看到蓬松的羽毛,花朵可以闻到香味,人物可以看到目光的流转,可以说每一幅绣品都独具特色,从中可以听到她情意绵绵、娓娓动听的心语。
2018 年,她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19 年,她耗时三年绣出的作品《国宝大熊猫》荣获江西省届残疾人文化艺术节工艺品类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