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语感的几点做法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px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视语感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益。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语感呢?下面,结合自己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几点做法。
  一.盘活生活内存,感悟语言内蕴
  教材中的许多课文所描绘的景象,学生并未亲眼见,所叙述的事件,所抒发的情感,并未亲身经历、体验。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这些并未经历过的内容,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唤醒学生的相关生活积累,加以运用,使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将语言文字还原为语言形象,将语言形象升华为自我感受。
  《月光曲》中有一个片断:贝多芬走近茅屋,听到屋子里一对兄妹的对话。这段话中包含着穷兄妹俩互相理解、互相体贴的深厚情意。盲姑娘并非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只是安慰哥哥,让他不要难过。我在教学这一片断时,就采取了师生讲述自己生活中的类似情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盲姑娘“随便说说罢了”这一细节深入体味,达到于无心处见真情的效果。
  二.展开丰富联想,捕捉语言形象
  要体验蕴含在语言文字中的感情,必须让学生将抽象的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的立体画面。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需要,运用形象的语言或图片、多媒体技术、实物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把作者描绘的景象、事项、意象活化在眼前,让他们去体验、感受。
  在《记金华双龙洞》一课中“孔隙”一段,教师可让学生写一则进入“孔隙”时的《游客须知》,并以导游的身份结合课文说说理由,中间还可以穿插游客的疑难解答。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景中解读文本。将课文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转换阅读角色,体会语言情感
  阅读的本质就是对话,打破时空界限,与作者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交流和撞击。所谓对话,首先是要‘进入’作品世界,要与作者和作品中的人物同喜同悲,同哭同笑,产生感情共振。教学中引导学生转换阅读角色,是体味作者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语感的好方法。
  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多次运用这种方法取得的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在阅读“卖火柴”一段时,我要求大家设想自己为目击者和小女孩自己(假如你看到这个小女孩,你会对她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女孩你最需要什么?)感受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味作者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在体会“她敢从成把的火柴中抽出一根来……”时,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小女孩去读,体味小女孩“抽出火柴”时的矛盾心理。阅读小女孩第五次擦燃火柴,看到唯一疼爱她的奶奶在呼唤她时,让大家转换到小女孩奶奶的角度去阅读,感受小女孩的无助与渴望。
  四.反复品读赏析,体悟言语匠心
  作者完成一篇文章,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总要寻求一种表达情意的形式,使这种形式与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之间相统一,并成为促进作者与读者“心灵共振”的最佳形式。“品读赏析”就是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领悟课文语句的意义之后,引导学生返观全文,品读赏析,看看作者是如何把意思表达出来的,从而领会表达的技巧。
  品读赏析的重点主要是语言的运用风格。对比揣摩,探究目的,调换比较等是品赏语言最常用的方法。《林海》一文中对大兴安岭的描写细腻入微,令人百读不厌,我引导学生将文中的“点儿”去掉后与原句比较朗读,要求大家结合“岭”的特点思考作者对儿化音的巧妙应用。结果,学生发现这里的“点儿”说明大兴安岭的“岭”与“岭”的差别并不大,加上“儿”后,不仅突出了这一表达效果,而且与下文中的“每一条岭都是那么温柔”相照应。达到了“少一字不可”的境界。
  五.吟诵形象载体,表达语言感受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也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感情、训练思维的多种功能,即通过有声语言再现作品的艺术形象,对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时,一位老师以动情的话语,拨动了孩子们的心弦,引导孩子在吟诵后两句中体会李白的内心想法。在学生们滔滔不绝,渐入意境之时,教师又设计了一段导语,激发学生反复诵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学生越读越轻,越读越慢,到最后几个字,只有微弱的但还清晰的气息。那种难舍难分的情感表达的淋漓尽致。
  既然语感是一种对言语的感觉,那么语感的发展只能由学生自己来实现,由学生自己的各种言语实践来获得、积淀。在教学中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加强语感训练,都应重视学生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起一个个语感训练的坚实平台。
  张正华,教师,现居江西赣州。
其他文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一直在思考:教授语文课的最终目标到底是什么?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十分经典的话——“教是为了不教”。也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阅读的能力。日常教学中,我总是有意地改变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新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张通过教师传授实现学生接受知识、完成教学任务。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