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实际出发,介绍了直观教学等有效的、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启发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空间想象力,从而达到帮助学生运用简单、正确的方法学好机械制图的目的。
关键词:直观教学 启发式教学 作图法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训练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和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而读图与画图能力又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本技术能力。谈到学习机械制图,大部分学生都是面露难色,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机械零件和机械加工,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较难形成空间概念。所以一上机械制图课,很多学生会觉得茫然,不得要领,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学好制图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好该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详细阐述如何让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课的方法。
一、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因材施教
直观教学就是利用直观模型、演示教具、立体图形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学机械制图课程的“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时,学生感觉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三投影体系,即三面投影架,由V面、H面及W面构成,每个面上可事先贴上要讲解的零件投影图。通过演示展开并讲解,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零件三面投影的形成及位置分布情况,较容易理解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视图间的方位关系。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的表情,发现问题,根据反馈信息,灵活调整教学节奏、演示的次数、例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少数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单独辅导,或指定掌握快的同学帮助他们,还可以提供几个模型,让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对照实体慢慢画出视图,鼓励他们多看、多学、多画,从而提高作图能力。
2.作图法
作图法即教师使用作图仪器直接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授的教学方法。掌握投影规律是学生初学制图的难点之一,作图不仅要符合尺寸关系即“三等关系”,而且要同时满足方位对应关系。教师在黑板上作图讲解时,可以故意画出错误的图线,供学生去发现、判别、指正。学生通过反复观察教师作图,可以逐步理解三视图的基本作图和投影规律,达到提高作图速度和质量的目的。
要以直观教具、模型、轴测图为先导,以作图讲解为手段,加强学生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作图,是学生作图、读图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老师在黑板上作图时必须做到线型准确而清晰,并注意在黑板上的作图速度,速度太慢,学生可能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读图是画图的反过程,与作图相辅相成。作图准确程度和速度的提高是以读图能力提高为基础的,而读图能力又是通过作图而得到加强的。
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学生习题较多,而学校的模型数量毕竟又有限,不可能所有的习题与木模一一对应,因而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用纸板或橡皮泥制作模型,或自己画立体图。通过动脑想、动手制作相结合的方法去完成视图作业,从中体会读图与作图两个相反过程,通过这种逆反过程的反复实践,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采用启发式教学
制图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读图和画图。在读图和画图的教学中,应以启发学生想象作为总指导思想。演示挂图中的三视图时,应把各个立体图先盖住,启发、引导学生去想象,然后揭开,验证想象的正确性。也可以让学生画立体草图,避免读图时视图与立体图对照,而失去读图意义。在学生想象出立体图后,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立体草图,让学生验证想象的正确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启迪学生想象力,拓宽学生思维,建议用一视图形状不变、变动另一视图的形状(由教师板画)的方法,供学生讨论形体的变化。
读图时常用的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投影图上每一个封闭线框代表一个体或一个面,将立体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投影规律进行形体分析。而当形体不很规则或某些形体的投影关系相重合时,应用形体分析法看图往往难以奏效。这时,应采用线面分析来想象物体各表面形状和相对位置,对视图进行分析时,应用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投影特性进行启发,在启发时可使用直观与作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讲解。教师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特点进行归纳,从而使学生懂得较规则物体的视图采用形体分析法,不规则形体利用线面分析法去看图,懂得前一方法是从“体”的角度去分析、看图,后一方法是从“面”和“线”的角度去分析、看图,从而启发学生弄清楚点、线、面的空间含义。例如,对于一个平面图形,运用“三等关系”先找“类似形”,若无“类似形”,则必有“积聚性”线段与之对应。读图过程中,一般采用形体分析法做粗略分析,然后对于图中的难点,再利用线面分析法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读图是一个分析、想象、判断,再分析、想象、判断的过程。
画图时同样可运用形体分析法,且物体往往既有叠加又有挖切时,则启发学生将叠加的先画,先画主体部分,再画次要部分,从大到小画,最后逐个去挖切,先切大的,再切去小的部分。无论是叠加还是挖切,启发学生从视图中找出加上或挖切结构的形状特征图,学会从特征图画起。通过演示、启发、作图、归纳总结的教学过程,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画图方法及步骤,并逐渐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提高自学能力。
二、正确对待技术基础课
制图课是专业技术基础课,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它反映了图样与生产的密切关系。显然,掌握了驾驭“技术语言”的能力,方能顺利地进行学习并从事科研、设计和制图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由此看来认真学好制图课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要想掌握制图这种驾驭技术的“语言”,首先就要认真地对待每一堂制图课教师所讲的内容,仔细观察教师板画图形。学生看教材仅看表面,而教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相互间的经验交流,对教材理解得更深更透,知道教材中学生难懂、模糊的概念,及易犯错、易混淆的地方。教师通过正误对比加以说明,还能把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和连贯起来,使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另外,学生必须注重如何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及仪器等,这在本课程的第一章就做了图文并茂的介绍。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图样中线型的粗、细之分,就是通过铅笔削磨形状的不同而达到的。因此,为了保证作图的质量,提高绘图速度,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制图工具、用品及仪器等。
三、培养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某科学习成绩好,多半是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所致,兴趣是激励的源泉。对于初学者来说,制图课确实不如其他基础课易学。为了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首先从历届学生的作业中挑选一部分做得较好的图样给初学的学生观看。他们看着实实在在的作品时,肯定会赞叹不已,此刻教师抓住良机及时鼓励学生,告诉他们:“这些作品也是当年一年级学生所画,入校前谁也没学过,大家都从零开始,等我们认真学完也同样可以画出这样的图来,甚至更漂亮!”通过展示,不知不觉中便消除了学生对制图课的恐惧及迷茫,逐渐地产生了学习制图的兴趣。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还要考虑如何使自己所教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螺纹的旋向判别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进行讲解,当螺杆顺时针方向旋进螺孔的,称为右旋螺纹,这样大家易学易记。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在班上建立兴趣小组,以点带面,并且教师在课余时对各小组给予辅导,经常拿一些木模分发给各小组的学生对照练习作图,这样即可以降低作业的难度,又使他们信心倍增,学生的兴趣无形当中就提高了。
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只要教师正确引导,采用适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学习,就能化难为易,提高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学好该课程的最终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它来源于生产,又服务于生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以致用。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大胆设想、质疑,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知识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参与师生双边活动,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经常提供一些一题多解、归纳总结式的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和独创性。一方面,教师要抓住良机,设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要以满腔的热情和学生共同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证明,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能取得一定成效。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也会进一步提高。只有教师会导,学生会学,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质量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其昌.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关键词:直观教学 启发式教学 作图法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工程训练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读图和画图能力、空间想象和空间思维能力,而读图与画图能力又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基本技术能力。谈到学习机械制图,大部分学生都是面露难色,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机械零件和机械加工,空间想象能力较差,较难形成空间概念。所以一上机械制图课,很多学生会觉得茫然,不得要领,学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在这种情况下,要保证教学质量,就必须从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教师如何去引导学生学好制图显得尤为重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对学好该课程具有重要意义,下面详细阐述如何让学生学好机械制图课的方法。
一、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因材施教
直观教学就是利用直观模型、演示教具、立体图形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学机械制图课程的“三视图的形成及投影关系”时,学生感觉较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三投影体系,即三面投影架,由V面、H面及W面构成,每个面上可事先贴上要讲解的零件投影图。通过演示展开并讲解,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零件三面投影的形成及位置分布情况,较容易理解各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及视图间的方位关系。教师可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的表情,发现问题,根据反馈信息,灵活调整教学节奏、演示的次数、例题的难易程度。对于少数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可以单独辅导,或指定掌握快的同学帮助他们,还可以提供几个模型,让接受能力较差的同学对照实体慢慢画出视图,鼓励他们多看、多学、多画,从而提高作图能力。
2.作图法
作图法即教师使用作图仪器直接在黑板上边画边讲授的教学方法。掌握投影规律是学生初学制图的难点之一,作图不仅要符合尺寸关系即“三等关系”,而且要同时满足方位对应关系。教师在黑板上作图讲解时,可以故意画出错误的图线,供学生去发现、判别、指正。学生通过反复观察教师作图,可以逐步理解三视图的基本作图和投影规律,达到提高作图速度和质量的目的。
要以直观教具、模型、轴测图为先导,以作图讲解为手段,加强学生的基本训练。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跟随教师作图,是学生作图、读图训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老师在黑板上作图时必须做到线型准确而清晰,并注意在黑板上的作图速度,速度太慢,学生可能就难以集中注意力。读图是画图的反过程,与作图相辅相成。作图准确程度和速度的提高是以读图能力提高为基础的,而读图能力又是通过作图而得到加强的。
3.鼓励学生自己动手
学生习题较多,而学校的模型数量毕竟又有限,不可能所有的习题与木模一一对应,因而可以鼓励学生自己用纸板或橡皮泥制作模型,或自己画立体图。通过动脑想、动手制作相结合的方法去完成视图作业,从中体会读图与作图两个相反过程,通过这种逆反过程的反复实践,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4.采用启发式教学
制图课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学会读图和画图。在读图和画图的教学中,应以启发学生想象作为总指导思想。演示挂图中的三视图时,应把各个立体图先盖住,启发、引导学生去想象,然后揭开,验证想象的正确性。也可以让学生画立体草图,避免读图时视图与立体图对照,而失去读图意义。在学生想象出立体图后,由老师在黑板上画出立体草图,让学生验证想象的正确性,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了启迪学生想象力,拓宽学生思维,建议用一视图形状不变、变动另一视图的形状(由教师板画)的方法,供学生讨论形体的变化。
读图时常用的方法有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投影图上每一个封闭线框代表一个体或一个面,将立体分解为若干个部分,引导学生学会应用投影规律进行形体分析。而当形体不很规则或某些形体的投影关系相重合时,应用形体分析法看图往往难以奏效。这时,应采用线面分析来想象物体各表面形状和相对位置,对视图进行分析时,应用点、线、面的投影规律、投影特性进行启发,在启发时可使用直观与作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讲解。教师还可采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的特点进行归纳,从而使学生懂得较规则物体的视图采用形体分析法,不规则形体利用线面分析法去看图,懂得前一方法是从“体”的角度去分析、看图,后一方法是从“面”和“线”的角度去分析、看图,从而启发学生弄清楚点、线、面的空间含义。例如,对于一个平面图形,运用“三等关系”先找“类似形”,若无“类似形”,则必有“积聚性”线段与之对应。读图过程中,一般采用形体分析法做粗略分析,然后对于图中的难点,再利用线面分析法进行下一步的分析。读图是一个分析、想象、判断,再分析、想象、判断的过程。
画图时同样可运用形体分析法,且物体往往既有叠加又有挖切时,则启发学生将叠加的先画,先画主体部分,再画次要部分,从大到小画,最后逐个去挖切,先切大的,再切去小的部分。无论是叠加还是挖切,启发学生从视图中找出加上或挖切结构的形状特征图,学会从特征图画起。通过演示、启发、作图、归纳总结的教学过程,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画图方法及步骤,并逐渐达到灵活应用的程度,提高自学能力。
二、正确对待技术基础课
制图课是专业技术基础课,学习效果将直接影响后面专业课的学习。图样被喻为工程界的“技术语言”,它反映了图样与生产的密切关系。显然,掌握了驾驭“技术语言”的能力,方能顺利地进行学习并从事科研、设计和制图等方面的技术性工作,由此看来认真学好制图课是很有必要的。
学生要想掌握制图这种驾驭技术的“语言”,首先就要认真地对待每一堂制图课教师所讲的内容,仔细观察教师板画图形。学生看教材仅看表面,而教师经过多年教学实践和相互间的经验交流,对教材理解得更深更透,知道教材中学生难懂、模糊的概念,及易犯错、易混淆的地方。教师通过正误对比加以说明,还能把前后内容紧密联系和连贯起来,使之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另外,学生必须注重如何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及仪器等,这在本课程的第一章就做了图文并茂的介绍。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图样中线型的粗、细之分,就是通过铅笔削磨形状的不同而达到的。因此,为了保证作图的质量,提高绘图速度,学生必须学会正确地使用制图工具、用品及仪器等。
三、培养学生学习制图课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某科学习成绩好,多半是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所致,兴趣是激励的源泉。对于初学者来说,制图课确实不如其他基础课易学。为了培养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可以首先从历届学生的作业中挑选一部分做得较好的图样给初学的学生观看。他们看着实实在在的作品时,肯定会赞叹不已,此刻教师抓住良机及时鼓励学生,告诉他们:“这些作品也是当年一年级学生所画,入校前谁也没学过,大家都从零开始,等我们认真学完也同样可以画出这样的图来,甚至更漂亮!”通过展示,不知不觉中便消除了学生对制图课的恐惧及迷茫,逐渐地产生了学习制图的兴趣。
作为一名任课教师,还要考虑如何使自己所教的课程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螺纹的旋向判别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进行讲解,当螺杆顺时针方向旋进螺孔的,称为右旋螺纹,这样大家易学易记。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在班上建立兴趣小组,以点带面,并且教师在课余时对各小组给予辅导,经常拿一些木模分发给各小组的学生对照练习作图,这样即可以降低作业的难度,又使他们信心倍增,学生的兴趣无形当中就提高了。
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只要教师正确引导,采用适当、合理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想学、爱学,在兴趣盎然的气氛中学习,就能化难为易,提高学习成绩,从而达到学好该课程的最终目的。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机械制图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它来源于生产,又服务于生产,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学以致用。而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大胆设想、质疑,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发现、体验,学会对知识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参与师生双边活动,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可经常提供一些一题多解、归纳总结式的问题,以提高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应变性、发散性和独创性。一方面,教师要抓住良机,设法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另一方面,要以满腔的热情和学生共同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不断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实践证明,运用以上几种方法在机械制图课程教学中能取得一定成效。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与学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提高,学生的成绩也会进一步提高。只有教师会导,学生会学,机械制图的课堂教学质量才会真正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其昌.机械制图[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江西省机械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