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组讨论是当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其主要形式是学生以两到六人为一组,针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展开讨论。组员间各抒己见,沟通想法,并通过研讨、论证得到属于自己小组的见解。老师们普遍认为,采用这样的方式展开学习,有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能够充分表述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情况却并不如人意。笔者作为一线老师,也经历了从推崇小组讨论,到心灰意冷,进而理性思考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自己在实践中的感受几个阶段。下面,笔者简略从问题与解决途径两方面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一、存在问题分析
1.小组讨论缺乏广度。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各个小组之间能力相当,往往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形式展开,也就是说,每个小组成员都由优良差三部分组成。这样的分组导致学生小组讨论时,往往优等生或性格外向的学生成了小组讨论的主力军。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快速提升,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落后或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表达的学生则成了“观众”,甚至沦为“听众”。对这一部分学生而言,小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2.小组讨论缺少深度。笔者听过很多的课,发现尤其是公开课,很多老师都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但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组讨论都是假讨论,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自说自话,缺少倾听与思考。因此,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仅是其中某一位学生的个人观点,不全面且缺少理解的深度。
3.小组讨论缺失适度。在课堂教学中,为小组讨论而小组讨论的形式普遍存在,我们的老师往往成为了一个个跟风者,在教学设计中挖空心思,精心准备小组讨论环节。尤其是在低段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而对知识点挖空心思设计,如,老师在教学二年级《认识线段》一课时,通过拉、找等环节发现生活中的线段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线段的特征”。就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而言,学生讨论后对线段有一定的认识,也能较好地表达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点”等,但仔细推敲后,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线段的认识尚处于感知阶段,未能真正理解领悟。因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很多生活化语言表述的情况,对其特征的理解同樣片面。那么,这一环节是否有必要,是否有部分学生通过讨论导致学生一些对线段不正确的理解被强化了呢?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开展小组讨论,提升学生小组讨论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提升低段学生小组讨论实效性的思考。
二、思考与实践
1.健全小组讨论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功能。①小组讨论模式的建立。小组讨论应有固定模式。一个小组的组长,应该由一个有领导力的孩子担任。他能够领导全组成员,展开小组讨论活动。小组讨论应当是有序的、安静的。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小组讨论很热闹,小组成员自己热热闹闹地交流探讨,可是小组讨论成果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组讨论缺失了安静有序。有序与安静是倾听与思考的前提。在小组讨论中,要求从能力较弱的孩子开始交流,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最后的总结与归纳,这样一个一个有序的表达才能使得个人的观点充分地呈现。安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热热闹闹的课堂往往缺乏深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无法通过交流探讨而深刻理解,这样的小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②评价促进小组讨论实效性。老师们普遍认为低年级的孩子乐于被老师、他人评价。因为,在他评的过程中是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低段的孩子,即使是组长也缺少一定的领导力。笔者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组长上来告状:“某某同学不听我的话。”“某某同学提醒他不要做小动作,他还是在做小动作。”等。这样的情况说明同学之间缺乏同一的目标价值。那么,如何实现呢?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剂。我们应建立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孩子注重个人评价,同样实现个人评价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我们通过平时的测验、小练习等可以以等第的形式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课堂奖励小红花的方式鼓励课堂表現良好的学生,但小组评价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忽视的环节。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50% 个人课堂评价×30% 个人成绩评价×20%”的形式进行个人评价。这样促使学生相互监督与督促,形成组组之间互争共进的学习氛围。
2.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环节,提升讨论的实效性。①理性把握小组讨论的时机。正如本文中提到的老师们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往往为了小组讨论而设计小组讨论。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小组讨论形式化。笔者认为,小组讨论应满足两个条件:“在遇到教学重难点时”和“小组讨论效果优于独立思考时”,才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②明确讨论的目标。笔者认为,学生小组讨论实效性主要取决于教师针对知识点设计是否目标明确。例如,在问题设计方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可操作性强并且开放的、有探究性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时,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
学生在观察物体是,较容易找到从物体的前方和后方观察物体。而从飞机的左边和右边观察图,学生感到非常的困难。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辨析观察的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发现了许多他们容易接受的观察判断方法,进而掌握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结语
此外,我们在观察低年级学生小组讨论实效性时,也要关注学生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尽量避免学生小组讨论积极性很高,讨论充分展开,却出现大量“节外生枝”的偶发现象,以至于无法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
一、存在问题分析
1.小组讨论缺乏广度。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各个小组之间能力相当,往往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分组形式展开,也就是说,每个小组成员都由优良差三部分组成。这样的分组导致学生小组讨论时,往往优等生或性格外向的学生成了小组讨论的主力军。他们之间相互交流,快速提升,而对于那些学习成绩落后或性格较为内向不愿意表达的学生则成了“观众”,甚至沦为“听众”。对这一部分学生而言,小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
2.小组讨论缺少深度。笔者听过很多的课,发现尤其是公开课,很多老师都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课堂教学中的某一知识点。但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小组讨论都是假讨论,学生在探讨过程中,自说自话,缺少倾听与思考。因此,学生小组讨论的成果仅是其中某一位学生的个人观点,不全面且缺少理解的深度。
3.小组讨论缺失适度。在课堂教学中,为小组讨论而小组讨论的形式普遍存在,我们的老师往往成为了一个个跟风者,在教学设计中挖空心思,精心准备小组讨论环节。尤其是在低段教学中,很多老师为了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而对知识点挖空心思设计,如,老师在教学二年级《认识线段》一课时,通过拉、找等环节发现生活中的线段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线段的特征”。就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而言,学生讨论后对线段有一定的认识,也能较好地表达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的”“线段有两点”等,但仔细推敲后,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线段的认识尚处于感知阶段,未能真正理解领悟。因而,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出现了很多生活化语言表述的情况,对其特征的理解同樣片面。那么,这一环节是否有必要,是否有部分学生通过讨论导致学生一些对线段不正确的理解被强化了呢?
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开展小组讨论,提升学生小组讨论的实效性,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提升低段学生小组讨论实效性的思考。
二、思考与实践
1.健全小组讨论机制,发挥评价促进功能。①小组讨论模式的建立。小组讨论应有固定模式。一个小组的组长,应该由一个有领导力的孩子担任。他能够领导全组成员,展开小组讨论活动。小组讨论应当是有序的、安静的。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小组讨论很热闹,小组成员自己热热闹闹地交流探讨,可是小组讨论成果却不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组讨论缺失了安静有序。有序与安静是倾听与思考的前提。在小组讨论中,要求从能力较弱的孩子开始交流,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负责最后的总结与归纳,这样一个一个有序的表达才能使得个人的观点充分地呈现。安静是为了更好地思考,热热闹闹的课堂往往缺乏深度。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无法通过交流探讨而深刻理解,这样的小组讨论也就失去了意义。②评价促进小组讨论实效性。老师们普遍认为低年级的孩子乐于被老师、他人评价。因为,在他评的过程中是对学生自身价值的充分肯定。低段的孩子,即使是组长也缺少一定的领导力。笔者在组织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组长上来告状:“某某同学不听我的话。”“某某同学提醒他不要做小动作,他还是在做小动作。”等。这样的情况说明同学之间缺乏同一的目标价值。那么,如何实现呢?评价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良剂。我们应建立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孩子注重个人评价,同样实现个人评价的方式也多种多样。我们通过平时的测验、小练习等可以以等第的形式进行评价;也可以通过课堂奖励小红花的方式鼓励课堂表現良好的学生,但小组评价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忽视的环节。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个人评价=小组评价×50% 个人课堂评价×30% 个人成绩评价×20%”的形式进行个人评价。这样促使学生相互监督与督促,形成组组之间互争共进的学习氛围。
2.精心设计小组讨论环节,提升讨论的实效性。①理性把握小组讨论的时机。正如本文中提到的老师们在低段数学教学中,往往为了小组讨论而设计小组讨论。这样的做法直接导致小组讨论形式化。笔者认为,小组讨论应满足两个条件:“在遇到教学重难点时”和“小组讨论效果优于独立思考时”,才能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②明确讨论的目标。笔者认为,学生小组讨论实效性主要取决于教师针对知识点设计是否目标明确。例如,在问题设计方面,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可操作性强并且开放的、有探究性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二年级《观察物体》一课时,针对学生学习的难点设计了小组讨论环节。
学生在观察物体是,较容易找到从物体的前方和后方观察物体。而从飞机的左边和右边观察图,学生感到非常的困难。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辨析观察的方法。通过交流学生发现了许多他们容易接受的观察判断方法,进而掌握了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的方法。
三、结语
此外,我们在观察低年级学生小组讨论实效性时,也要关注学生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尽量避免学生小组讨论积极性很高,讨论充分展开,却出现大量“节外生枝”的偶发现象,以至于无法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