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高等师范院校育人实验基地和教育科学研究基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建校近70年来,始终以“坚持实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为办学方针,开展基于实践改进、立足本土需要的原生态的教育实践性研究,形成了独有的学校品牌,孕育了研究型的学校文化和发展范式。
关键词小学教育研究;本土研究;率性教育;儿童哲学;开放式学校;东北师大附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7)01-0054-03
作为东北师范大学创建的育人实验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东师附小”)在建校之初即确定了“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方向,并逐步确立了“坚持实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的16字办学方针。回顾学校近70年的历史,在初创时期,王祝辰先生进行了“动的教学法”的尝试;教育体制改革时期,学校先后进行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验”“九年一贯制学制实验”等;整体改革实验时期,学校逐步推进学校管理的整体变革。进入新世纪,学校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为战略,开启了全面构建“开放式学校”的改革历程。2014年,学校在继承已有的办学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庸》中得到启发,提出“率性教育”的办学理念。
抚今追昔,我们看到,正是立足于本土需要的原生态的教育实践研究,不断孕育与强化着东师附小的内生力和发展活力,使学校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学术品牌和文化特色。研究,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生长的主要范式。
1. 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办学之“根”
中国传统哲学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与“魂”。陈元晖先生提出,中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如《中庸》。《中庸》开篇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非常凝练地表达了中国人关于天命、人性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看法。
东师附小提出的“率性教育”中的“率性”,即源于“率性之谓道”。“率”即遵循之意,“率性”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率性教育”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育,就是“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教育。
保护天性,就是保护儿童愿意探究、愿意想象、好问好动等天性;尊重个性,就是尊重儿童的差异,不搞“一刀切”,严而有度,不尚苛求;培养社会性,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态度、规则意识和责任观念,为他们成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价值基础。
2. 在传承本校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校本化办学理念
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大力倡导“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其核心目的是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教育中的主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关爱。而“率性教育”正是体现了儿童本位的教育,它的提出,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
“率性教育”的提出,也是对东师附小近70年来优良的办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首任校长王祝辰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顺应儿童天性的观点。1936年,他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写了《动的教学法之尝试》《小学各科新教学法》等著作,提出了“儿童有动的本能,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辈从事教育者,便应当顺应或利用儿童这种自动力”等思想。纵观历史,东师附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验探索中,都是围绕如何促进儿童发展、以儿童的视角开展实验研究的。可以说,“率性教育”所承载的正是学校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沉淀的潜心研究、大胆实验、示范引领的优良传统,是对学校“以人为本,尊重儿童”的儿童观的总结与提炼,彰显了历史性、时代性和本土性的鲜明特点。
东师附小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现实背景。它一直跟随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保持着研究的前瞻性和时代性,起着引领前沿、示范一方的作用。
1. 聚焦教育发展需要,确定全局性的实践课题
东师附小的教育研究一般以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依托学校课题研究,引领带动学校各领域的协同改革。学校始终保持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密切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实践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选择和挑战我国基础教育的前瞻性课题。
从20世纪70年代进行单科单项课堂教学改革,到80年代进行整体教育改革,再到90年代初进行“小主人教育实验研究”和“小学生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再到本世纪初,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突破口,全学科联动式开发校本课程,实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重构,东师附小的改革探索展现出一所小学对于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话题的实践性回应,体现出一所小学在教育改革与研究中的前瞻性与时代性。
伴随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常态,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速成的教育”“功利的教育”,学校在“率性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率性教学”的主张,倡导教学要体现“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三个关键词。“有根源”,强调要挖掘知识的“根源”,依循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让教学有据可依;“有过程”,强调让学生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经历人类知识再发现的过程,重视归纳性思维的发展;“有个性”,强调基于儿童的差异展开教学,不搞“一刀切”,不追求完美。我们认为,学校提出的“率性教学”的三个关键词是颇具问题指向、时代价值和生态意义的教学观念,也是对现有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传承、发展和创新意义的教学观念。
正是坚持了综合协同改革的思路,东师附小在以科研引领学校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創新的内在生长力,并始终保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2. 积极开展“儿童哲学”研究,开创“第三条道路” 就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儿童哲学”教育实践而言,“儿童哲学”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以美国的马修·李普曼为代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儿童哲学教育,重点关注儿童对哲学的探寻过程。第二种以加雷斯·B·马修斯为代表,主张成人应该与儿童展开平等的对话,儿童可以帮助成人对有趣的甚至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他自己作为大学教授,也会到中小学亲自与儿童展开对话交流。
我校基于“儿童是哲学家”的研判,做了大量有关儿童哲学研究的理论储备,如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马修斯哲学三部曲”,反思“优越感”;鼓励教师向儿童学习,并结合教育教学,以关于“同一性”“自由”“伦理”等问题的儿童哲学田野研究,深度刻画“儿童之学、之思、之问”;将“儿童哲学”与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式融合,培养儿童的基本思维能力,形成较为独特的“儿童哲学”实践风格,我们称之为“第三条道路”。
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儿童哲学与率性教育”高峰论坛。在我国“儿童哲学”研究的初始阶段,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晚、底子薄、作品少、移植多的状态下,东师附小以先行实践者的姿态,努力在该领域持续发声,使中国儿童哲学研究更具有实践情怀。
3. 努力破解实践难题,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
学校依托教师青年基金制度等,设立小课题,组建研究团队,鼓励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瓶颈问题,开展原生态的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学校倡导教师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的微观领域,发现“真问题”,将研究“做小、做微、做细”,做真正接地气的、实证性的研究,如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笔记在教学中的应用、儿童好奇心的研究等。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强调教育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相互融合与借鉴,如儿童课堂提问的原生态收集、合群性敘事研究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通过深度的课堂观察、作品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收集证据,如基于作品分析的儿童想象力研究、一年级学生入学识字量调查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研究等。
目前,该项制度已成功运行八年,共批复了课题130多项,70%以上的教师具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完整经历了选题、研究、中期汇报、结题汇报的全过程,历练了进行科研“实战”的能力。这也为教师深度参与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变革储备了能力和经验,真正使他们走上了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
行动研究是实现本土教育研究的基本路径。比如:学校基于单元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不是为任何“校外研究者”提供研究证据,而是为了改进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面貌。因此,教学改革的目的与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合二为一的。学校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从宏观上对单元教学开发与实施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三年周期内学校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方向、整体目标、具体举措及保障条件。在此基础上,各学科委员会组织学科成员进行多轮的充分讨论,详细规划本学科在课程教材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培养方面的发展目标,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路径及预期产出的成果。第三个层面的规划由每个学科下的研究团队制定。学科委员会根据学科成员的研发力量,将其划分成相应数量的小研究团队,每个团队专门负责一个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路线,完成教材比较研究、设计单元内容及开发相关资源、进行教学实施的系列准备,最后进入到教学现场实施并开展跟踪研究等。
东师附小的行动研究始终伴随着研究者有意识的、自省式的、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将问题直指教学内容的改进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关注来自教学现场的第一手素材的收集与分析;力图在“规范、学术”的理论研究与“自发、随性”的经验总结之间,探求基于问题解决、改善教育实践、深化理性思考的一条中间路线。
中小学教师若想通过教育研究成果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要修炼研究内功,有过得硬的实践性研究成果,更要有自己的研究平台。为此,东师附小创建了一系列研究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同时,努力为教师搭建研究平台,致力于建立中国小学教育实践研究的基地。
学校将原有的校刊《东师附小》升级为《东师附小教育研究》,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每年一辑,集结了东师附小多方面的教育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和研究能力。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为这本校刊亲笔题写刊名。与此同时,学校开通了“率性教育”公众号,面向海内外学者、教师及时发布学校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小学教育研究的持续推进需要一系列科研机制和制度的保障。为此,学校组建了学科委员会,作为研究和决定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机构。学校吸纳了全校1/3的教师,组建改革发展的生力军。这支队伍在探索中成长,逐渐成为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团队。学校先后创立了教育研究发表会制、教师科研基金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其目的是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总结、提升,将零散的、粗浅的研究与思考,逐步提升为可以公开发表的、理性的、深刻的研究成果。这些制度和机制大大激发了教师的研究动机,提升了其研究的价值感与成就感。
(编辑 毛 竹)
关键词小学教育研究;本土研究;率性教育;儿童哲学;开放式学校;东北师大附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17)01-0054-03
作为东北师范大学创建的育人实验基地和教育科研基地,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以下简称“东师附小”)在建校之初即确定了“实验性、示范性”的办学方向,并逐步确立了“坚持实验、探索规律、科学施教、全面育人”的16字办学方针。回顾学校近70年的历史,在初创时期,王祝辰先生进行了“动的教学法”的尝试;教育体制改革时期,学校先后进行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实验”“九年一贯制学制实验”等;整体改革实验时期,学校逐步推进学校管理的整体变革。进入新世纪,学校以“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科研强校”为战略,开启了全面构建“开放式学校”的改革历程。2014年,学校在继承已有的办学成果的基础上,从《中庸》中得到启发,提出“率性教育”的办学理念。
抚今追昔,我们看到,正是立足于本土需要的原生态的教育实践研究,不断孕育与强化着东师附小的内生力和发展活力,使学校逐渐形成了独有的学术品牌和文化特色。研究,已经成为这所学校生长的主要范式。
一、办学理念本土化:追溯传统哲学,承继办学传统
1. 从中国传统哲学中寻找办学之“根”
中国传统哲学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与“魂”。陈元晖先生提出,中国有自己的教育哲学,如《中庸》。《中庸》开篇的三句话—“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非常凝练地表达了中国人关于天命、人性和教育之间关系的看法。
东师附小提出的“率性教育”中的“率性”,即源于“率性之谓道”。“率”即遵循之意,“率性”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率性教育”就是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教育,就是“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的教育。
保护天性,就是保护儿童愿意探究、愿意想象、好问好动等天性;尊重个性,就是尊重儿童的差异,不搞“一刀切”,严而有度,不尚苛求;培养社会性,即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合作态度、规则意识和责任观念,为他们成为未来的合格公民奠定价值基础。
2. 在传承本校文化的基础上提出校本化办学理念
近年来,东北师范大学大力倡导“尊重的教育”“创造的教育”,其核心目的是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教育中的主人、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关爱。而“率性教育”正是体现了儿童本位的教育,它的提出,是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中的继承和发展。
“率性教育”的提出,也是对东师附小近70年来优良的办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首任校长王祝辰在建校之初就提出了顺应儿童天性的观点。1936年,他在实验探索的基础上写了《动的教学法之尝试》《小学各科新教学法》等著作,提出了“儿童有动的本能,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我辈从事教育者,便应当顺应或利用儿童这种自动力”等思想。纵观历史,东师附小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实验探索中,都是围绕如何促进儿童发展、以儿童的视角开展实验研究的。可以说,“率性教育”所承载的正是学校在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中所沉淀的潜心研究、大胆实验、示范引领的优良传统,是对学校“以人为本,尊重儿童”的儿童观的总结与提炼,彰显了历史性、时代性和本土性的鲜明特点。
二、研究问题本土化:顺应时代发展,立足学校需要
东师附小的教育教学改革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和现实背景。它一直跟随国家教育教学改革的步伐,保持着研究的前瞻性和时代性,起着引领前沿、示范一方的作用。
1. 聚焦教育发展需要,确定全局性的实践课题
东师附小的教育研究一般以三至五年为一个周期,依托学校课题研究,引领带动学校各领域的协同改革。学校始终保持着教育科学研究的敏感性,密切关注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探索教育实践领域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选择和挑战我国基础教育的前瞻性课题。
从20世纪70年代进行单科单项课堂教学改革,到80年代进行整体教育改革,再到90年代初进行“小主人教育实验研究”和“小学生主体性教育实验研究”,再到本世纪初,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突破口,全学科联动式开发校本课程,实现了学校课程体系的重构,东师附小的改革探索展现出一所小学对于教育改革发展中重大话题的实践性回应,体现出一所小学在教育改革与研究中的前瞻性与时代性。
伴随学校改革发展的新常态,针对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速成的教育”“功利的教育”,学校在“率性教育”的基础上,提出“率性教学”的主张,倡导教学要体现“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三个关键词。“有根源”,强调要挖掘知识的“根源”,依循儿童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让教学有据可依;“有过程”,强调让学生经历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经历人类知识再发现的过程,重视归纳性思维的发展;“有个性”,强调基于儿童的差异展开教学,不搞“一刀切”,不追求完美。我们认为,学校提出的“率性教学”的三个关键词是颇具问题指向、时代价值和生态意义的教学观念,也是对现有课堂教学改革具有传承、发展和创新意义的教学观念。
正是坚持了综合协同改革的思路,东师附小在以科研引领学校发展的道路上,形成了創新的内在生长力,并始终保有持续发展的动力。
2. 积极开展“儿童哲学”研究,开创“第三条道路” 就目前世界上几个主要国家的“儿童哲学”教育实践而言,“儿童哲学”研究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以美国的马修·李普曼为代表,对学生进行专门的儿童哲学教育,重点关注儿童对哲学的探寻过程。第二种以加雷斯·B·马修斯为代表,主张成人应该与儿童展开平等的对话,儿童可以帮助成人对有趣的甚至重要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他自己作为大学教授,也会到中小学亲自与儿童展开对话交流。
我校基于“儿童是哲学家”的研判,做了大量有关儿童哲学研究的理论储备,如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读“马修斯哲学三部曲”,反思“优越感”;鼓励教师向儿童学习,并结合教育教学,以关于“同一性”“自由”“伦理”等问题的儿童哲学田野研究,深度刻画“儿童之学、之思、之问”;将“儿童哲学”与学科教学进行渗透式融合,培养儿童的基本思维能力,形成较为独特的“儿童哲学”实践风格,我们称之为“第三条道路”。
学校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儿童哲学与率性教育”高峰论坛。在我国“儿童哲学”研究的初始阶段,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晚、底子薄、作品少、移植多的状态下,东师附小以先行实践者的姿态,努力在该领域持续发声,使中国儿童哲学研究更具有实践情怀。
3. 努力破解实践难题,开展教师小课题研究
学校依托教师青年基金制度等,设立小课题,组建研究团队,鼓励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瓶颈问题,开展原生态的行动研究和实验研究。学校倡导教师立足于日常教育教学的微观领域,发现“真问题”,将研究“做小、做微、做细”,做真正接地气的、实证性的研究,如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学习笔记在教学中的应用、儿童好奇心的研究等。
在研究方法上,我们强调教育学、人类学、心理学的相互融合与借鉴,如儿童课堂提问的原生态收集、合群性敘事研究等。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注重通过深度的课堂观察、作品分析、调查研究等方法收集证据,如基于作品分析的儿童想象力研究、一年级学生入学识字量调查研究、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研究等。
目前,该项制度已成功运行八年,共批复了课题130多项,70%以上的教师具有参与课题研究的经历。小课题研究让教师完整经历了选题、研究、中期汇报、结题汇报的全过程,历练了进行科研“实战”的能力。这也为教师深度参与学校课程教学的整体变革储备了能力和经验,真正使他们走上了专家型、研究型教师的发展之路。
三、研究方法本土化:基于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是实现本土教育研究的基本路径。比如:学校基于单元教学改进的行动研究不是为任何“校外研究者”提供研究证据,而是为了改进学校课堂教学的基本面貌。因此,教学改革的目的与行动研究的目的是合二为一的。学校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双向互动的工作机制,从宏观上对单元教学开发与实施进行了顶层设计,确定了三年周期内学校教学改革实验的基本方向、整体目标、具体举措及保障条件。在此基础上,各学科委员会组织学科成员进行多轮的充分讨论,详细规划本学科在课程教材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培养方面的发展目标,改革的具体措施、推进路径及预期产出的成果。第三个层面的规划由每个学科下的研究团队制定。学科委员会根据学科成员的研发力量,将其划分成相应数量的小研究团队,每个团队专门负责一个单元的设计与实施,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再计划……”的行动研究路线,完成教材比较研究、设计单元内容及开发相关资源、进行教学实施的系列准备,最后进入到教学现场实施并开展跟踪研究等。
东师附小的行动研究始终伴随着研究者有意识的、自省式的、深层次的思考。我们将问题直指教学内容的改进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关注来自教学现场的第一手素材的收集与分析;力图在“规范、学术”的理论研究与“自发、随性”的经验总结之间,探求基于问题解决、改善教育实践、深化理性思考的一条中间路线。
四、研究机制规范化:建设研究基地,保障本土研究持续推进
中小学教师若想通过教育研究成果发出自己的声音,不仅要修炼研究内功,有过得硬的实践性研究成果,更要有自己的研究平台。为此,东师附小创建了一系列研究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新力;同时,努力为教师搭建研究平台,致力于建立中国小学教育实践研究的基地。
学校将原有的校刊《东师附小》升级为《东师附小教育研究》,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每年一辑,集结了东师附小多方面的教育研究成果,充分展示了教师的实践智慧和研究能力。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为这本校刊亲笔题写刊名。与此同时,学校开通了“率性教育”公众号,面向海内外学者、教师及时发布学校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发了广泛的共鸣。
小学教育研究的持续推进需要一系列科研机制和制度的保障。为此,学校组建了学科委员会,作为研究和决定学校课程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机构。学校吸纳了全校1/3的教师,组建改革发展的生力军。这支队伍在探索中成长,逐渐成为具有较强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团队。学校先后创立了教育研究发表会制、教师科研基金制度、成果奖励制度等,其目的是鼓励教师深入研究,对研究过程进行梳理、总结、提升,将零散的、粗浅的研究与思考,逐步提升为可以公开发表的、理性的、深刻的研究成果。这些制度和机制大大激发了教师的研究动机,提升了其研究的价值感与成就感。
(编辑 毛 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