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提问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教学活动。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培养学生勤思维、勤动口;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但不恰当的提问也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如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面子,引起学生对老师的不满;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损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破坏师生情谊,不利于课程教学的顺利开展。因此为了提高高职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教师在准备课堂提问的时候可以采用以下策略。
一、计划策略
在备课时,教师应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做好相应的准备,确定提问的目的,选择提问内容,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解决方案等。在提问前,教师应确定提问的目的,即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还是要求学生概括大意,还是寻找细节信息?是锻炼口语表达,还是快速的阅读能力等?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材目标,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比如:教师在讲授新课文时,为了培养学生快读阅读能力和概括大意的能力,可以做如下处理:(1)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如要求学生概括文章大意,可提示学生从标题,关键词,主题句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不仅顺利地找到了文章的主要观点,还掌握了方法。(2)老师提出几个不同答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中选择。(3)老师提出主要观点,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总之,基于不同的学生水平,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现有水平下思考后就可以找到答案。
二、提问策略
教师如何提问制约着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简化、调节、启发、挑战、诱导等策略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即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文章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提问方式,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分析学生拒绝回答问题的原因,重新阐述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或给予提示,告知寻求答案的办法;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时,教师可以用图片、教具等辅助学生需求答案;或通过讲故事、播放教学视频等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应反问或追问相关的缺失信息,启发学生完善自己的答案;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提问,深化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比如在讲授外研社希望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 “debts on Campus”,在处理正文时教师可以运用简化和启发原则,先问“: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学生根据课文标题很容易得到答案 “It is mainly about the debts on campus”教师可以接着问“How many kinds of debts are there on campus? What are they?”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学生快速阅读完第二、三自然段后就轻松得到答案,two kinds of debts, they are cell phone bill and credit cards. 接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追问更多信息,“Why do 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se two debts?”如果学生的答案不准确,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反思上大学后电话账单增多的原因。这样不仅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而且通过提这些小问题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运用挑战原则,问一些发散性强的问题,如:“do you have any debts? How do you deal with your debts? How do you plan your budgets”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三、控制策略
为了确保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有效的控制提问过程。常用的控制策略有:渐进性:即教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流程,重视学生思维的层次连续性,遵循由浅入深、由已知向未知逐渐推移的规律。若一开始就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影响其水平的正常发挥。全体性:即教师提问应该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不能将回答问题的潜在对象设定于某个或某些学生。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教师偏见”的不良心理,还可以增加全体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多样性:教师在提问时应经常变化提问的方式、提名的顺序、问题的种类,给学生以新鲜感。同时,教师的提问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按座位、按小组或随机提问。采取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保证教学的效果。
以外研社希望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 “The Eden Project”为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应理解伊甸园工程创建的目的以及三大生物群落的特点。教师可以遵循渐进性和全面性原则,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然后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教师可以针对全体学生抛出以下问题:“Have you heard of the Eden? Can you use some words to describe the Eden?” 这个提问激活了学生对伊甸园的背景知识,刺激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伊甸园工程的三大生物群落,让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生物群落各自的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就比较愉快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四、反馈策略
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反馈阶段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中肯的反馈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消除犯错误学生的顾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表扬、鼓励、引用、使用身势语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正面反馈,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直接表扬“:Well done.” “ excellent!” ;教师还可以具体点评学生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思考方法、推理过程等,具体的点评有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教师还可以使用不同的身势语鼓励学生,如鼓掌、翘起大拇指或作出惊讶的表情来表达对学生的赞赏。如果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或答案有偏差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 :“Not bad!”;或者将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逐步分析问题;或给一些提示,帮助其找到正确的答案。尤其注意的是,在课堂上,不能给予学生极端的否定,
总之、在高职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计划策略,提问策略、控制策略和反馈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安静.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初探. 教学与管理. 2010(5).
[2] 黄瑛瑛. 国内英语教师话语研究10年述评.四川外语学院学
报.2009(3).
[3] 李月. 浅谈互动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与管理.
2011(1).
[4] 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蒋春容,女,1980.11-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一、计划策略
在备课时,教师应针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做好相应的准备,确定提问的目的,选择提问内容,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拟订解决方案等。在提问前,教师应确定提问的目的,即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还是为了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习英语的热情?还是要求学生概括大意,还是寻找细节信息?是锻炼口语表达,还是快速的阅读能力等?为了达到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教材目标,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比如:教师在讲授新课文时,为了培养学生快读阅读能力和概括大意的能力,可以做如下处理:(1)提出问题,要求学生阅读课文寻找答案。如要求学生概括文章大意,可提示学生从标题,关键词,主题句等三个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答案。这样学生不仅顺利地找到了文章的主要观点,还掌握了方法。(2)老师提出几个不同答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中选择。(3)老师提出主要观点,让学生判断正确与否。总之,基于不同的学生水平,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让学生在现有水平下思考后就可以找到答案。
二、提问策略
教师如何提问制约着问题的有效性。教师在提问过程中可以综合运用简化、调节、启发、挑战、诱导等策略来提高问题的有效性。即教师在讲授课文内容时采用不同类型的提问方式,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杂的文章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目的。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提问方式,当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分析学生拒绝回答问题的原因,重新阐述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或给予提示,告知寻求答案的办法;当学生回答不准确时,教师可以用图片、教具等辅助学生需求答案;或通过讲故事、播放教学视频等创设情境,启发学生思维;当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应反问或追问相关的缺失信息,启发学生完善自己的答案;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也可以进一步提问,深化问题的难度和深度。
比如在讲授外研社希望英语第一册第一单元 “debts on Campus”,在处理正文时教师可以运用简化和启发原则,先问“: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学生根据课文标题很容易得到答案 “It is mainly about the debts on campus”教师可以接着问“How many kinds of debts are there on campus? What are they?”如果学生一时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给予提示,学生快速阅读完第二、三自然段后就轻松得到答案,two kinds of debts, they are cell phone bill and credit cards. 接下来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答案追问更多信息,“Why do the college students have these two debts?”如果学生的答案不准确,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让学生自己反思上大学后电话账单增多的原因。这样不仅降低了问题的难度,增强了学生的信心,而且通过提这些小问题促进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学生对课文大意有所了解之后,教师还可以运用挑战原则,问一些发散性强的问题,如:“do you have any debts? How do you deal with your debts? How do you plan your budgets”等。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保证每个学生都有话想说,有话可说。
三、控制策略
为了确保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提问时应当有效的控制提问过程。常用的控制策略有:渐进性:即教师提问要关注学生的思维流程,重视学生思维的层次连续性,遵循由浅入深、由已知向未知逐渐推移的规律。若一开始就提问难度较大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影响其水平的正常发挥。全体性:即教师提问应该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不能将回答问题的潜在对象设定于某个或某些学生。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产生“教师偏见”的不良心理,还可以增加全体学生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课堂听课效率。多样性:教师在提问时应经常变化提问的方式、提名的顺序、问题的种类,给学生以新鲜感。同时,教师的提问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按座位、按小组或随机提问。采取多样化的提问方式可以有效地调节课堂气氛,保证教学的效果。
以外研社希望英语第一册第二单元 “The Eden Project”为例,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应理解伊甸园工程创建的目的以及三大生物群落的特点。教师可以遵循渐进性和全面性原则,先从简单问题入手,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然后逐步提高问题的难度。教师可以针对全体学生抛出以下问题:“Have you heard of the Eden? Can you use some words to describe the Eden?” 这个提问激活了学生对伊甸园的背景知识,刺激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再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找出伊甸园工程的三大生物群落,让学生分组讨论三大生物群落各自的特点,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样学生就比较愉快地理解了文章的内容。
四、反馈策略
在整个提问过程中,反馈阶段至关重要,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做出适当中肯的反馈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消除犯错误学生的顾虑、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表扬、鼓励、引用、使用身势语等多种形式给予学生正面反馈,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可以直接表扬“:Well done.” “ excellent!” ;教师还可以具体点评学生思考问题的切入点、思考方法、推理过程等,具体的点评有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教师还可以使用不同的身势语鼓励学生,如鼓掌、翘起大拇指或作出惊讶的表情来表达对学生的赞赏。如果学生不能回答问题或答案有偏差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说 :“Not bad!”;或者将问题分成几个小问题逐步分析问题;或给一些提示,帮助其找到正确的答案。尤其注意的是,在课堂上,不能给予学生极端的否定,
总之、在高职英语课堂提问过程中,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计划策略,提问策略、控制策略和反馈策略,可以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安静.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初探. 教学与管理. 2010(5).
[2] 黄瑛瑛. 国内英语教师话语研究10年述评.四川外语学院学
报.2009(3).
[3] 李月. 浅谈互动式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与管理.
2011(1).
[4] 施良方.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上海: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蒋春容,女,1980.11-今,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