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是时代提出的重大理论命题,也是一项艰巨的现实任务,更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实践过程。结合几年来在企业中推进企业党建科学化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科学发展和提升竞争力为首要目的
国有企业党建与其他基层党组织建设相比,其显著特征是:国有企业党建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展开,企业党建要为企业所欢迎,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符合企业的这一特性,离开了这一点,企业党建就会虚化或定位不准,干扰甚至阻碍企业发展,因此,要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提升竞争力为首要目的。
二、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思路
“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建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就是:把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在一起,党委与行政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经营状况的整体提升。
只有融入企业中心工作、进入管理决策,才能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统一、合二为一,形成党委与行政二位一体,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和企业经济组织赢利性的统一,保持企业党建工作健康、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讲,“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实践效果看,“融入中心、进入管理”的党建工作思路,有利于改变企业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管理“两张皮”的状况,摆脱党建工作的“自我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脱节的问题,是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体现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三、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协调利益和促进和谐为主要责任
国有企业的和谐稳定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把协调内部利益关系、建设和谐企业作为主要责任,放在重要位置。
企业是一个多种利益的集合体,利益总有差异,不协调就会有冲突,特别是老牌国有企业,经历多次机制改革,企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并呈现出趋利性、多样性、复杂性和群体性的特点。这些矛盾和利益关系能否得到协调,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党的组织虽然不能直接调整利益分配,但作为一种政治保证和监督机构及协调中心,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使命。一是企业党组织由于在企业中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追求,易于搭建利益表达平台。二是党组织具有引领、推动和保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企业作用的职能。三是党组织具有及时化解企业内部利益矛盾,宣传教育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总之,在企业内部利益格局发生复杂变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党组织把协调企业内部利益关系、维护企业和谐作为重要职责,对于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制度建设和方法创新为根本保证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建立和完善企业各方都能够自觉遵守的党建工作规章制度,保证企业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使之不因企业领导人员的改变而改变,不因企业领导人员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是国有企业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以科学方法推动党建,是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的题中之意。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既要继承我们党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有益经验,又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企业变革,不断有所创新。一要加快信息化。二要推行定量化。三要体现人本化。
五、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培养造就优秀企业人才队伍为基础工程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搞好国有企业,关键在人。国有企业党建,要以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人才队伍为基础程。
一是要培养造就一支善于引领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具体来说,一要打造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二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的领导水平和治企能力。三要创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四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约束。
二是要培养造就一支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队伍和高技能的技工人才队伍。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放在突出优先位置,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技工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创造条件。要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服务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能的生动局面。
三是要培养造就高素质复合型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也决定了国有企业中的党务工作者既要懂党务,又要懂生产经营,要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其标准就是中央强调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肯奉献。国有企业建设高素质复合型的党务工作者队伍,首先,要明确党务工作者的任用标准。其次,要建立健全党务工作者选拔任用机制。再次,要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力度,保障党务工作者的合理待遇。
一、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科学发展和提升竞争力为首要目的
国有企业党建与其他基层党组织建设相比,其显著特征是:国有企业党建必须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来展开,企业党建要为企业所欢迎,真正发挥作用,必须符合企业的这一特性,离开了这一点,企业党建就会虚化或定位不准,干扰甚至阻碍企业发展,因此,要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以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和提升竞争力为首要目的。
二、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融入中心、服务大局”为基本思路
“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党建工作思路,概括起来就是:把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把党的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融合在一起,党委与行政相互配合,共同推进企业发展,实现企业经营状况的整体提升。
只有融入企业中心工作、进入管理决策,才能把党建工作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有机统一、合二为一,形成党委与行政二位一体,和谐发展;才能实现企业党组织的先进性和企业经济组织赢利性的统一,保持企业党建工作健康、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这一意义上讲,“融入中心、服务大局”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从实践效果看,“融入中心、进入管理”的党建工作思路,有利于改变企业党建工作与国有企业管理“两张皮”的状况,摆脱党建工作的“自我循环”。从根本上解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相脱节的问题,是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有效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体现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三、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协调利益和促进和谐为主要责任
国有企业的和谐稳定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国有企业党组织把协调内部利益关系、建设和谐企业作为主要责任,放在重要位置。
企业是一个多种利益的集合体,利益总有差异,不协调就会有冲突,特别是老牌国有企业,经历多次机制改革,企业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日益显现,并呈现出趋利性、多样性、复杂性和群体性的特点。这些矛盾和利益关系能否得到协调,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在实践中,党的组织虽然不能直接调整利益分配,但作为一种政治保证和监督机构及协调中心,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和政治使命。一是企业党组织由于在企业中没有自身的特殊利益追求,易于搭建利益表达平台。二是党组织具有引领、推动和保证发挥职工代表大会民主管理企业作用的职能。三是党组织具有及时化解企业内部利益矛盾,宣传教育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总之,在企业内部利益格局发生复杂变动的过程中,国有企业党组织把协调企业内部利益关系、维护企业和谐作为重要职责,对于企业实现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制度建设和方法创新为根本保证
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长期性。建立和完善企业各方都能够自觉遵守的党建工作规章制度,保证企业党建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可依,使之不因企业领导人员的改变而改变,不因企业领导人员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是国有企业党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充分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
以科学方法推动党建,是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的题中之意。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既要继承我们党长期以来积累形成的有益经验,又要结合新的形势和企业变革,不断有所创新。一要加快信息化。二要推行定量化。三要体现人本化。
五、提高国有企业党建科学化水平要以培养造就优秀企业人才队伍为基础工程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搞好国有企业,关键在人。国有企业党建,要以培养造就一大批优秀企业人才队伍为基础程。
一是要培养造就一支善于引领科学发展、促进企业和谐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具体来说,一要打造学习型的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二要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的领导水平和治企能力。三要创建“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四好”班子,提高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四要加强对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约束。
二是要培养造就一支创新型的科技人才队伍和高技能的技工人才队伍。企业党组织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放在突出优先位置,为创新型科技人才和高技能技工人才的培养、选拔、使用创造条件。要创新人才选拔机制、人才引进机制、人才服务机制、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能的生动局面。
三是要培养造就高素质复合型的党务工作者队伍。国有企业作为经济组织也决定了国有企业中的党务工作者既要懂党务,又要懂生产经营,要成为高素质复合型的人才。其标准就是中央强调的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肯奉献。国有企业建设高素质复合型的党务工作者队伍,首先,要明确党务工作者的任用标准。其次,要建立健全党务工作者选拔任用机制。再次,要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教育培训力度,保障党务工作者的合理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