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企业与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生产经营风险也越来越大,企业内部控制问题被广为重视和关注,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标志,对企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不过总的看来,我国企业整体内部控制水平与世界先进企业还有较大差距。本文根据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和企业内部控制特点,就如何提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看法。
【关键词】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控制水平 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在带来更大的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如何从企业内部控制入手,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被整个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共同关注。当前,内部控制管理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业机制越来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被广为重视,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同国际先进企业还有着极大的差距,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同国际先进企业竞争时先天不足。下面,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和企业内部控制特点,结合国际先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经验,就如何提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对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有所帮助。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维护行业发展秩序,调整企业经济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全面推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已经有了一些年头,尤其是2008年和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更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推向了规范化进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过总的看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阶层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管理阶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意识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管理阶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都有所不足,对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不明确,对内部控制的方法手段不了解。实际上,不少企业甚至还只是将内部控制认为是内部牵制、内部监督、成本控制等,将内部控制简单的地表现为各种规章制度和文件条款,做表面文章而不能完全落实,在具体应用中经常出现不按规定办事的现象,出现有章不循、有规不依,大事小事都由厂长经理说了算,而不是由制度规定说了算,致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形同虚设,完全失效。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内控制度等,但我国很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都不够健全,或多或少的存在组织机构不够合理完善、内控制度存在缺陷等现象。比如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总经理班子进行日常事务管理,但实际上董事会、监事会的监控作用极为薄弱。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上来看,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经理人员兼任董事会成员现象十分普遍,董事会根本难以发挥监督经理人员的实际作用,只是一种形同虚设的形式化外壳,结果人事政策、财务管理、薪资设定、职位升牵、绩效评价、权力约束等都受个人影响而非受制度约束,内部控制数据失真一团混乱。
(三)企业内控人员素质过低诚信缺失
在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人员素质的影响都极为重要,直接决定着企业内控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善度,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能力。在企业内部控制实践中,除了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以外,还存在内控人员业务水平不足影响执行效果的现象,使得制度与实际内控工作分离,内部管理处理失控状态。企业内部控制需要相应素质的管理人员,而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都缺乏专业的教育,既便想要全心全意地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由于能力原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会计人员、管理人员诚信缺失现象,也给企业内控造成极大的影响,比如虚列成本、虚报盈余、计量混乱、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等,甚至出现私设小金库、私自对外投资、私开银行账户等现象,给企业资金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四)企业缺少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为激烈,不论是从竞争机制还是竞争环境来讲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多个方面的经营风险,简单来说就包括了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团队风险五个方面。然后由于我国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竞争范畴内,对新时期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认识远远不足,严重缺少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一点在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疯狂膨胀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违法违规行为成为习惯,急功近利思想让众多企业置风险于不顾,将企业推入了高风险状态而不以为意。盲目扩张、盲目投资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上,企业陷入失控的泥潭难以自拔。
(五)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流通不畅
企业内部控制需要大量信息的整理、流通、汇总与运用,但由于传统管理意识以及权力思想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企业相关信息的流通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被严密控制,很多信息都被管理者作为秘密不让员工知晓,既便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也藏头藏尾的。信息流通的缺失使得企业组织体系中,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特定职务与责任,不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只是纯粹的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工作而不过问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说是否合理,或者既便有疑问也没有发言权。企业成本信息、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资金运用情况等信息,都被管理层完全垄断,真实信息根本不透明,违法违规行为很难暴露。
三、国外先进企业内部控制经验的启示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最初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既缺乏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又缺乏丰富的内部控制实践经验,对内部控制认识模糊不清,企业经营管理结构缺陷众多。在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基本构建出了一套融合了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企业特色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太好。相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和实践较早,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远比国内企业充足。国外先进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是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经营效果和效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符合法律法规。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审计监控五个部分。五个部分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细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其覆盖面极为广泛,在员工品质、管理层结构、经营理念、权责体系、人力资源、风险识别与分析、业绩评价、信息处理、资产安全、职责分离、信息沟通、团体交流等方面都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四、提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策略
(一) 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入手进行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是我国不少企业内部控制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形同虚设,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者权力行使不受监控,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应当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将企业权力的行使作为内部控制的监控重点,实现对责任、权限的管理和限定,避免出现权力膨胀失控现象。同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的监督效力必须保证,这样才能对经营管理者形成制约,获取客观真实的运营管理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这就需要包括岗位设定、权限划分、控制程序等组织结构方面的多项具体工作。在企业内部要有职责明晰责权到位的内控领导小组、内控联络员、内控部门,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职能组织,达到岗位分离权利明确,避免出现权利重叠、权力真空等现象。让权力的分配、权力的行使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都在受约束的范围内。
(二)强化企业内控意识与内控氛围
从现有情况来看,不少企业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都不够。企业应当通过各类培训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来强化企业内控意识,增强企业内控氛围。对管理人员来说,其内部控制的态度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内控态度和内控行为,只有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带头执行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才能增强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而实际上有不少企业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很多管理人员单纯将内部控制作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甚至担心害怕尽一切可能回避员工的监督,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权力失控、内部控制失控的表现。相反,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内部控制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度,并通过媒体宣传、日常会议等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激励员工认识自己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激励员工履行自己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职责,让人人主动参与内部控制,人人主动执行内部控制。
(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人的行为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来约束人、制约人、规范人,包括采购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产权管理、预处管理、岗位管理等各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科学、合理、有效,应当便于理解、执行和操作,只有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被顺利实施取得效果。条款再多再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不能有效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际效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风险,在作业要求、岗位分离、授权机制等方面进行明确的指导,并通过具体实施细则对相关流程、审批制度等进行规范,让具体工作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项职能部门和岗位在设定时,应当进行责权分离,构建出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岗位关系,让各项信息能及时得到公布,让意见和建议能及时被收集,这样才能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企业内部控制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也不是只针对普通职员的事,而是需要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共同参与切实执行,需要对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是有效的管控,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脱离内部控制之外,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不折不扣切切实实落到实处。如会计控制活动,就需要将财会部门作为主体,对财务预算、会计作业、资金运作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督促会计部门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权限划分进行工作。再如内部审计部门,就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审计制度和评价方法,对企业内部的各单位、各部门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准确到位。再如内部绩效考核,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细则和标准,在完善的考核机制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
五、结束语
内部控制并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也不只是涉及企业的一部分工作,而是包含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事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必须提高企业全员内部控制意识和内部控制能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氛围,杜绝权力真空、权力失控等现象,杜绝部门或个人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之上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邓进源.对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16).
[2]范伟娜,冯巍.如何让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走上稳健之路[J].知识经济,2010(02).
[3]辛莉莉.浅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09).
[4]杨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J].企业研究,2007(05).
[5]陈磊.强化内控制规避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10).
[6]强岱民.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05).
作者简介:陈文群(1971-),女,重庆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责任编辑:刘晶晶)
【关键词】内部控制 企业管理 控制水平 管理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事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快,在带来更大的机遇的同时,也形成了更为严峻的挑战,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如何从企业内部控制入手,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被整个理论界和实践界所共同关注。当前,内部控制管理已经成为衡量现代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产业机制越来越不稳定的情况下,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虽然企业内部控制管理被广为重视,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同国际先进企业还有着极大的差距,这使得我国企业在同国际先进企业竞争时先天不足。下面,本文立足于我国市场经济现状和企业内部控制特点,结合国际先进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经验,就如何提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进行一些探讨,以期能对提高我国企业整体竞争能力有所帮助。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对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维护行业发展秩序,调整企业经济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方式都有着重要作用。我国全面推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已经有了一些年头,尤其是2008年和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更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推向了规范化进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不过总的看来,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阶层内部控制认识不足
管理阶层的内部控制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由于长期以来传统意识根深蒂固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管理阶层对内部控制的认识程度都有所不足,对企业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不明确,对内部控制的方法手段不了解。实际上,不少企业甚至还只是将内部控制认为是内部牵制、内部监督、成本控制等,将内部控制简单的地表现为各种规章制度和文件条款,做表面文章而不能完全落实,在具体应用中经常出现不按规定办事的现象,出现有章不循、有规不依,大事小事都由厂长经理说了算,而不是由制度规定说了算,致使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形同虚设,完全失效。
(二)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够健全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机构、内控制度等,但我国很多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都不够健全,或多或少的存在组织机构不够合理完善、内控制度存在缺陷等现象。比如我国很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总经理班子进行日常事务管理,但实际上董事会、监事会的监控作用极为薄弱。从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上来看,总经理兼任董事长、经理人员兼任董事会成员现象十分普遍,董事会根本难以发挥监督经理人员的实际作用,只是一种形同虚设的形式化外壳,结果人事政策、财务管理、薪资设定、职位升牵、绩效评价、权力约束等都受个人影响而非受制度约束,内部控制数据失真一团混乱。
(三)企业内控人员素质过低诚信缺失
在企业内控制度的建立和执行过程中,人员素质的影响都极为重要,直接决定着企业内控制度的合理性和完善度,以及企业内控制度的执行能力。在企业内部控制实践中,除了很多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以外,还存在内控人员业务水平不足影响执行效果的现象,使得制度与实际内控工作分离,内部管理处理失控状态。企业内部控制需要相应素质的管理人员,而目前不少企业的管理人员都缺乏专业的教育,既便想要全心全意地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由于能力原因也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会计人员、管理人员诚信缺失现象,也给企业内控造成极大的影响,比如虚列成本、虚报盈余、计量混乱、制造虚假会计信息等,甚至出现私设小金库、私自对外投资、私开银行账户等现象,给企业资金管理带来极大的风险。
(四)企业缺少应有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市场竞争越来越为激烈,不论是从竞争机制还是竞争环境来讲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多个方面的经营风险,简单来说就包括了政策风险、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团队风险五个方面。然后由于我国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竞争范畴内,对新时期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认识远远不足,严重缺少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这一点在近几年房地产市场疯狂膨胀的情况下更为明显,违法违规行为成为习惯,急功近利思想让众多企业置风险于不顾,将企业推入了高风险状态而不以为意。盲目扩张、盲目投资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之上,企业陷入失控的泥潭难以自拔。
(五)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流通不畅
企业内部控制需要大量信息的整理、流通、汇总与运用,但由于传统管理意识以及权力思想的影响,我国很多企业存在一种很奇怪的现象,企业相关信息的流通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都被严密控制,很多信息都被管理者作为秘密不让员工知晓,既便是部门与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也藏头藏尾的。信息流通的缺失使得企业组织体系中,很多人不清楚自己的特定职务与责任,不清楚自己在企业中究竟扮演的是什么角色,只是纯粹的按照管理者的要求工作而不过问对企业经营管理来说是否合理,或者既便有疑问也没有发言权。企业成本信息、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资金运用情况等信息,都被管理层完全垄断,真实信息根本不透明,违法违规行为很难暴露。
三、国外先进企业内部控制经验的启示 我国的企业内部控制理论,最初则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既缺乏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又缺乏丰富的内部控制实践经验,对内部控制认识模糊不清,企业经营管理结构缺陷众多。在2008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2010年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中,基本构建出了一套融合了国际先进经验和我国企业特色的内部控制规范体系,但由于企业治理结构、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并不太好。相对于国内企业来说,国外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和实践较早,各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也远比国内企业充足。国外先进企业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长、管理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是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保证经营效果和效率,保证企业经营管理符合法律法规。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审计监控五个部分。五个部分涵盖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可以细化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其覆盖面极为广泛,在员工品质、管理层结构、经营理念、权责体系、人力资源、风险识别与分析、业绩评价、信息处理、资产安全、职责分离、信息沟通、团体交流等方面都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了大量有益的经验。
四、提升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水平的策略
(一) 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入手进行完善
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不健全是我国不少企业内部控制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法人治理结构的形同虚设,使得企业内部管理者权力行使不受监控,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形同虚设。要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首先应当从企业所有者的角度出发,将企业权力的行使作为内部控制的监控重点,实现对责任、权限的管理和限定,避免出现权力膨胀失控现象。同时,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的监督效力必须保证,这样才能对经营管理者形成制约,获取客观真实的运营管理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这就需要包括岗位设定、权限划分、控制程序等组织结构方面的多项具体工作。在企业内部要有职责明晰责权到位的内控领导小组、内控联络员、内控部门,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职能组织,达到岗位分离权利明确,避免出现权利重叠、权力真空等现象。让权力的分配、权力的行使都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都在受约束的范围内。
(二)强化企业内控意识与内控氛围
从现有情况来看,不少企业不论是管理人员还是普通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都不够。企业应当通过各类培训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来强化企业内控意识,增强企业内控氛围。对管理人员来说,其内部控制的态度基本上决定了整个企业的内控态度和内控行为,只有管理层重视内部控制、带头执行内部控制管理相关制度,才能增强全体员工的内控意识。而实际上有不少企业由于权力过于集中,很多管理人员单纯将内部控制作为对员工的监督管理,甚至担心害怕尽一切可能回避员工的监督,这实际上就是一种权力失控、内部控制失控的表现。相反,企业应当加强员工内部控制的培训教育,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度,并通过媒体宣传、日常会议等来推动企业内部控制,激励员工认识自己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职责,激励员工履行自己在企业内部控制中的职责,让人人主动参与内部控制,人人主动执行内部控制。
(三)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人的行为在企业内部控制中起着关键作用,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来约束人、制约人、规范人,包括采购管理、投资管理、资金管理、产权管理、预处管理、岗位管理等各个方面。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科学、合理、有效,应当便于理解、执行和操作,只有这样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被顺利实施取得效果。条款再多再细的内部控制制度,如果不能有效执行,那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际效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应当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风险,在作业要求、岗位分离、授权机制等方面进行明确的指导,并通过具体实施细则对相关流程、审批制度等进行规范,让具体工作能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各项职能部门和岗位在设定时,应当进行责权分离,构建出相互协作、相互制约的岗位关系,让各项信息能及时得到公布,让意见和建议能及时被收集,这样才能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
(四)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
企业内部控制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也不是只针对普通职员的事,而是需要管理人员、普通员工共同参与切实执行,需要对管理人员和普通员工都是有效的管控,任何部门和个人都不能脱离内部控制之外,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能不折不扣切切实实落到实处。如会计控制活动,就需要将财会部门作为主体,对财务预算、会计作业、资金运作等多方面进行控制,督促会计部门严格按照业务流程和权限划分进行工作。再如内部审计部门,就要严格按照相关的审计制度和评价方法,对企业内部的各单位、各部门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审计检查,确保内部控制工作能准确到位。再如内部绩效考核,就应该严格按照相关细则和标准,在完善的考核机制上进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考核。
五、结束语
内部控制并不只是管理人员的事,也不只是涉及企业的一部分工作,而是包含了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需要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事情,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提升企业内部控制水平,必须提高企业全员内部控制意识和内部控制能力,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构建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控制氛围,杜绝权力真空、权力失控等现象,杜绝部门或个人凌驾于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之上的现象。
参考文献
[1]邓进源.对提升供应商管理水平的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2(16).
[2]范伟娜,冯巍.如何让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走上稳健之路[J].知识经济,2010(02).
[3]辛莉莉.浅议企业财务内部控制[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1(09).
[4]杨悦.强化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经营管理水平[J].企业研究,2007(05).
[5]陈磊.强化内控制规避经营风险提升企业管理水平[J].铁路采购与物流,2008(10).
[6]强岱民.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J].当代经济,2008(05).
作者简介:陈文群(1971-),女,重庆人,本科,经济师,研究方向:工商管理。
(责任编辑: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