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选择。东莞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与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紧密相关。在该课程中,如能充分地运用这一丰富的历史资源,势必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历史的选择。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东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67-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课程的开设目的,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1]围绕着这一目的,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议题。本文将以东莞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为例,根据课堂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东莞的近代历史文化资源
东莞是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数千年以前便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濒海的环境,加之地处珠三角入海口,有明以来一直是沿海重要的关口,同时亦是受东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这样的环境孕育了东莞人敢于探索的优秀品质,东莞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前哨。据东莞市2010年的统计[2]显示,全市共有182处革命遗址,革命遗址建筑总面积(不包括无法测定总面积的战斗遗址及部分已损毁的遗址)140607.9平方米。其中与我党相关的革命遗址159处,其他革命遗址23处。与“纲要”课程密切相关的,有如下一些:
1.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清政府钦差大臣林则徐于东莞虎门镇口村用熟石灰销毁了从英美商人手中收缴的20283箱鸦片,共计2376254斤,从而引发了近代以来第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尽管关天培等爱国将士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战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今天仍可见到虎门销烟池、虎门炮台、沙角炮台、威远炮台、南山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等历史的遗迹。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鸦片战争博物馆,更是还原了历史的全貌。
2.东江纵队。本名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建立于1938年12月,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朱德在1945年的“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与琼崖纵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东江纵队发起的东莞榴花阻击战、百花洞大捷,成为了华南战场早期的典型战例。在1938年广州沦陷之后,东江纵队开始了7年之久的敌后抗战,不仅开辟了东莞大岭山革命根据地、宝安台山革命根据地,而且还在香港沦陷之时营救出了何香凝、柳亚子、茅盾等爱国人士以及英、荷、比等国际友人,对促进国际、国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了积极作用。硝烟已逝,历史仍留下了许多容后人瞻仰的遗迹,如东江纵队军械修理厂、粮站、会场、电台、《前进报》社、司令部后方医院等,并建有东江纵队纪念馆、纪念碑等。
3.重要的近代历史人物。东莞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才传承,在近代历史中其杰出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如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民国法政双杰王宠惠等。
王宠惠,字亮畴,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1902年留美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11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总长。后跟随孙中山参加了反袁护国运动,1921年出席华盛顿会议,1923年被国际联盟选为海牙常设国际法庭正法官,成为被推选的第一个中国人,1945年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召开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除了其辉煌的政治生涯外,他在宪法、刑法、民法、国际法等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外法学界享有盛誉。
蒋光鼐,字憬然,虎门人。早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26年参加北伐,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1月28日,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抗击侵华日军。凭着誓死牺牲的精神,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1933年参与发动了“福建事变”,主张联共抗日。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他回到东莞组建了东莞、宝安、增城各县抗日自卫团,继续与日军作战。周恩来曾致函于他,称:“先生以抗日前导而为华南和平民主之支柱,力挽狂澜,举国瞩望。”其故居荔荫园,坐落于虎门南栅村三蒋自然村中,革命英烈虽已远去,但其精神却仍然激励着后来人,奋勇向前。
二、东莞近代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中的运用
199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的《爱国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各类学校应“把历史事件、英烈事迹、建设成就编入党课、团课……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这就为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东莞丰富的历史资源深入运用到思政课的教育中,一方面将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丰富性,另一方面也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将对教学中摸索到的一些方法进行探讨。
1.转化本土资源为教学内容。由于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了解了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单纯地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容易让学生产生疲乏的状态。除了改变教学重点之外,将本土历史资源与“纲要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能给学生带来历史的直观感受,同时也能让枯燥的历史鲜活起来。如讲到淞沪会战时,可结合东莞本地的历史人物蒋光鼐来谈谈。自小生活在东莞的蒋光鼐,家庭和社会对他的教育以及革命经历,是如何让他成长为一名民族英雄。开明的眼界,让他早在“福建事变”中已表明了态度,主张联共抗日等,并结合视频等给学生进行鲜活的人格教育,从而感染到学生。当然,需提及的一点是,在课堂中带入地方资源时,亦不可生搬硬套,或者讲一些野史来博得学生的注意。 2.开展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实践教学是纲要课的重要改革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开设效果及目的。从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地方文化资源是进行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兴趣更浓,主动性更强,也能产生一定的后续性。主要的实践教育有三种:一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内实践;二是邀请地方名人名家进入课堂进行互动式教学;三是课外实践。
(1)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内实践。顾名思义,这种教学实践是让学生成为主导,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在其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近代地方文化资源中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通过网络、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最后制作10分钟左右的PPT,在课堂内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开拓眼界,锻炼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经意间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邀请地方名人名家进入课堂。所统计,东莞共有182处革命遗址,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71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7处,革命领导人和重要人物故居36处,烈士墓9处,纪念设施39处。如此众多的革命遗迹,说明了东莞市政府对于历史的认同和保护措施得当,这其中必然有熟悉东莞近代历史的学者献策献计。相信,他们乐于向下一辈传达革命的遗志。正是出于这样有利的条件,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将他们请进教室,谈谈他们眼中的近代历史,在教学效果上,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抗战后期的抗日斗争,可以邀请东江纵队纪念馆的研究人员,来讲讲东江纵队。他们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历史的真实,而且涵盖了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对革命遗迹的保护开发。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普通的课堂中听不到的,通过这样的一种对话,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认同。
(3)课外实践。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因而,在一段时间的学习过后,学生有必要将书本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周末或假期进行一场红色调研、考察。进行调研的方式,可以去参观考查革命遗址,也可以走访革命老人,听听他们的故事。最终制作出视频,或完成相关的论文。通过这种方式,将直接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在调研、考察的过程中,将历史还原到生活中;在结束实践后,再次总结历史、回归历史,这将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革命气概。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制作课外微课堂。随着网络的出现,当今的教学手段开始得到了极大地丰富。通过建立一个教学平台,教师将大量的近代史相关资料上传,给学生更全面的知识补充。除此以外,还可利用现今的多媒体手段,制作课外微课堂,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堂的形式,了解到更为丰富、直观的近代文化。如教师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去到革命遗迹,在那里进行现场教学。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手段重新编辑处理,用作教学素材。通过微课堂,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提升“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纲要”课中,将有效地改变老师上课“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更为灵活多样,间接和直接地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不容忽视的一点,教师必须深入到当地,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的调研,对相关的史料进行甄别、筛选,才能进行运用。合理适度地处理好本土文化资源与教材的关系,才能真正有利于“纲要”课程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东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东莞市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
关键词:地方历史文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东莞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67-0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本课程的开设目的,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1]围绕着这一目的,如何有效地提高课堂效果,是学界讨论的重要议题。本文将以东莞历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为例,根据课堂经验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东莞的近代历史文化资源
东莞是久负盛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早在数千年以前便有了人类活动的遗迹。濒海的环境,加之地处珠三角入海口,有明以来一直是沿海重要的关口,同时亦是受东西方文化影响较大的地区。这样的环境孕育了东莞人敢于探索的优秀品质,东莞也成为了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前哨。据东莞市2010年的统计[2]显示,全市共有182处革命遗址,革命遗址建筑总面积(不包括无法测定总面积的战斗遗址及部分已损毁的遗址)140607.9平方米。其中与我党相关的革命遗址159处,其他革命遗址23处。与“纲要”课程密切相关的,有如下一些:
1.虎门销烟。虎门销烟发生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清政府钦差大臣林则徐于东莞虎门镇口村用熟石灰销毁了从英美商人手中收缴的20283箱鸦片,共计2376254斤,从而引发了近代以来第一场大规模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尽管关天培等爱国将士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战争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中国开始逐渐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一百多年,但是今天仍可见到虎门销烟池、虎门炮台、沙角炮台、威远炮台、南山炮台、靖远炮台、镇远炮台等历史的遗迹。而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鸦片战争博物馆,更是还原了历史的全貌。
2.东江纵队。本名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建立于1938年12月,在曾生、林平、王作尧、杨康华等主要领导带领下发展起来的抗日武装力量,其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朱德在1945年的“七大”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将东江纵队与琼崖纵队、八路军和新四军并称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东江纵队发起的东莞榴花阻击战、百花洞大捷,成为了华南战场早期的典型战例。在1938年广州沦陷之后,东江纵队开始了7年之久的敌后抗战,不仅开辟了东莞大岭山革命根据地、宝安台山革命根据地,而且还在香港沦陷之时营救出了何香凝、柳亚子、茅盾等爱国人士以及英、荷、比等国际友人,对促进国际、国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起到了积极作用。硝烟已逝,历史仍留下了许多容后人瞻仰的遗迹,如东江纵队军械修理厂、粮站、会场、电台、《前进报》社、司令部后方医院等,并建有东江纵队纪念馆、纪念碑等。
3.重要的近代历史人物。东莞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人才传承,在近代历史中其杰出的人物更是层出不穷,如淞沪抗战总指挥蒋光鼐、民国法政双杰王宠惠等。
王宠惠,字亮畴,近现代中国法学的奠基者之一,曾任中华国民政府外交部长、代总理、国务总理。1902年留美获耶鲁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11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12年任命为南京临时政府外交部总长。后跟随孙中山参加了反袁护国运动,1921年出席华盛顿会议,1923年被国际联盟选为海牙常设国际法庭正法官,成为被推选的第一个中国人,1945年代表中国出席在美召开的《联合国宪章》制宪会议。除了其辉煌的政治生涯外,他在宪法、刑法、民法、国际法等领域均有较深的造诣,在国内外法学界享有盛誉。
蒋光鼐,字憬然,虎门人。早年加入了中国同盟会,1926年参加北伐,1930年任第十九路军总指挥。1932年1月28日,与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抗击侵华日军。凭着誓死牺牲的精神,沉重地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气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1933年参与发动了“福建事变”,主张联共抗日。抗战全面爆发之后,他回到东莞组建了东莞、宝安、增城各县抗日自卫团,继续与日军作战。周恩来曾致函于他,称:“先生以抗日前导而为华南和平民主之支柱,力挽狂澜,举国瞩望。”其故居荔荫园,坐落于虎门南栅村三蒋自然村中,革命英烈虽已远去,但其精神却仍然激励着后来人,奋勇向前。
二、东莞近代历史文化资源在纲要课中的运用
1994年中共中央宣传部颁布的《爱国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各类学校应“把历史事件、英烈事迹、建设成就编入党课、团课……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和课堂教学中去”。这就为地方文化资源融入纲要课的教学提供了依据。东莞丰富的历史资源深入运用到思政课的教育中,一方面将丰富教学手段,增强课堂的直观性、丰富性,另一方面也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下将对教学中摸索到的一些方法进行探讨。
1.转化本土资源为教学内容。由于在中学阶段,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内容,了解了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因而单纯地在课堂上照本宣科,容易让学生产生疲乏的状态。除了改变教学重点之外,将本土历史资源与“纲要课”有机地结合起来,能给学生带来历史的直观感受,同时也能让枯燥的历史鲜活起来。如讲到淞沪会战时,可结合东莞本地的历史人物蒋光鼐来谈谈。自小生活在东莞的蒋光鼐,家庭和社会对他的教育以及革命经历,是如何让他成长为一名民族英雄。开明的眼界,让他早在“福建事变”中已表明了态度,主张联共抗日等,并结合视频等给学生进行鲜活的人格教育,从而感染到学生。当然,需提及的一点是,在课堂中带入地方资源时,亦不可生搬硬套,或者讲一些野史来博得学生的注意。 2.开展课堂内外的教学实践。实践教学是纲要课的重要改革内容,如何有效地开展实践教学,将直接影响着课程的开设效果及目的。从实际的教学经验来看,地方文化资源是进行教学实践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生在进行教学实践时,兴趣更浓,主动性更强,也能产生一定的后续性。主要的实践教育有三种:一是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内实践;二是邀请地方名人名家进入课堂进行互动式教学;三是课外实践。
(1)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内实践。顾名思义,这种教学实践是让学生成为主导,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老师在其中主要起引导的作用。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地去发现近代地方文化资源中感兴趣的问题,然后通过网络、图书馆、档案馆等场所,搜集资料解决问题,最后制作10分钟左右的PPT,在课堂内与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开拓眼界,锻炼其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经意间积累了大量的历史知识,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认识。
(2)邀请地方名人名家进入课堂。所统计,东莞共有182处革命遗址,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71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地27处,革命领导人和重要人物故居36处,烈士墓9处,纪念设施39处。如此众多的革命遗迹,说明了东莞市政府对于历史的认同和保护措施得当,这其中必然有熟悉东莞近代历史的学者献策献计。相信,他们乐于向下一辈传达革命的遗志。正是出于这样有利的条件,在纲要课的教学中将他们请进教室,谈谈他们眼中的近代历史,在教学效果上,必定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抗战后期的抗日斗争,可以邀请东江纵队纪念馆的研究人员,来讲讲东江纵队。他们的内容不仅包含了历史的真实,而且涵盖了对革命精神的传承和对革命遗迹的保护开发。这些内容是学生在普通的课堂中听不到的,通过这样的一种对话,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认同。
(3)课外实践。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因而,在一段时间的学习过后,学生有必要将书本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利用周末或假期进行一场红色调研、考察。进行调研的方式,可以去参观考查革命遗址,也可以走访革命老人,听听他们的故事。最终制作出视频,或完成相关的论文。通过这种方式,将直接拉进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学生在调研、考察的过程中,将历史还原到生活中;在结束实践后,再次总结历史、回归历史,这将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爱国情怀,同时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革命气概。
3.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制作课外微课堂。随着网络的出现,当今的教学手段开始得到了极大地丰富。通过建立一个教学平台,教师将大量的近代史相关资料上传,给学生更全面的知识补充。除此以外,还可利用现今的多媒体手段,制作课外微课堂,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堂的形式,了解到更为丰富、直观的近代文化。如教师利用周末、假期等时间,去到革命遗迹,在那里进行现场教学。然后通过多媒体的手段重新编辑处理,用作教学素材。通过微课堂,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提升“纲要”课的教学效果。
三、小结
综上所述,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将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到“纲要”课中,将有效地改变老师上课“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更为灵活多样,间接和直接地从多种角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不容忽视的一点,教师必须深入到当地,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的调研,对相关的史料进行甄别、筛选,才能进行运用。合理适度地处理好本土文化资源与教材的关系,才能真正有利于“纲要”课程的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本书编写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东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东莞市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