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构成元素,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加强对对话教学的重视,并借助对话教学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地引导,能突出阅读教学的人文性、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促进学生思辨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提高教学实效。基于此,十分有必要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架构厚重对话的方法进行探究,“让语文阅读诗意安居”,突出语文教学实效。
关键词:语文阅读;诗意;小学;思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一文中指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中实施。换言之,就是“语言”的学习必须在“言语”中开展。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越来越细,人文感悟越来越深,拓展训练花样翻新,但唯独缺乏思辨的色彩,教学难免陷入平淡和浅薄。长此下去,必将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一、紧扣关键词,慢嚼细品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而言,词汇是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架构文本内容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将词汇的理解作为切入点,选取合适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加以解析,能使学生在慢嚼细品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实现对文本内容和词汇的融会贯通,进而使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如在对《小池》(杨万里)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对话的方式,能确保学生在品读诗词内容时紧扣关键词,感受诗词营造的意境。具体可以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中,你认为哪些字比较好?为什么?”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柔’比较好,富有诗情。”、“‘惜’更好,好像泉眼变成了人,因为珍惜才会有‘细流’”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答。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把握学生这一学习特点,紧扣“惜”和“爱”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品味拟人化手法的应用以及诗词所展现的富有生命感的景象,让阅读诗情画意。
在课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師紧扣关键词,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细化的分析和解读,能加深学生对文本表达情感的深刻理解,阅读效果也会明显地提升,并且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自身思维能力会得到良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二、关注表达手法,体会奥妙
阅读教学中表达手法的讲解是教学重点,教师要注意结合文本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思想性和情感价值,进而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全新认识,使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突出小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对《蜘蛛开店》课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对话教学让学生感受文本表达手法的奇妙性,加深对文本情感的认识,感受童话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在完成对基本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层次性的问题,即“课文中的蜘蛛都开了哪些商店?迎来了哪些顾客?蜘蛛对不同商店的开店体验是怎样的?”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故事内容进行明确,即蜘蛛开了三次商店,分别是口罩店、围巾店和袜子店,主要顾客有河马、长颈鹿和蜈蚣,蜘蛛觉得开店好难,每次都遇到了最难伺候的顾客。在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明确后,教师提出更加深入的启发性问题,即如果蜘蛛只开一次店,你会觉得蜘蛛开店困难吗?你从课文中哪些描写感受到了开店的困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逐步认识到在文本表达方面采用重复手法所产生的情感强调作用,进而在对话教学中理解文本表达手法的重要性,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相应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思路进行引导,使学生感受使用反复手法推动情节发展的奥妙,也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蜘蛛开店的困难以及遇到困难一味退缩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综合效果。
三、巧纠朗读错误,解读主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错误,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纠正,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使学生能更加客观、科学地看待相关问题,加深对文本主旨内容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质量。
如在对《静夜思》文本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往往无法准确把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所蕴含的思乡情感。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如“在清冷的秋月下,诗人先‘举头’后‘低头’,你能闭目模拟和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吗?现在闭目听教师的朗读,你觉得哪一种语气变化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聆听教师朗读,并尝试自己朗读,总结了相应的朗读经验,“第三句诗人视线拔高,感觉气息大幅度流动的朗读能强化情感。第四句诗人低头,情感也变得较为含蓄,所以可以使用低沉的声音朗读。”如此,借助对话教学,为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提供相应的辅助。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从纠正情感表达方面入手,通过对话引导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能使学生对文本主旨形成全新的认识,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教学文本中涉及的语言现象进行深入系统挖掘,借助架构厚重对话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实际应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相应的教育保障。
(责编
关键词:语文阅读;诗意;小学;思辨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语文课程性质界定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明确了语文课程的核心目标和内容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李维鼎先生在《语文言意论》一文中指出:学习运用语言文字只有在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中实施。换言之,就是“语言”的学习必须在“言语”中开展。然而审视当下的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越来越细,人文感悟越来越深,拓展训练花样翻新,但唯独缺乏思辨的色彩,教学难免陷入平淡和浅薄。长此下去,必将制约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
一、紧扣关键词,慢嚼细品
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活动而言,词汇是文本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架构文本内容的桥梁,教师在教学中将词汇的理解作为切入点,选取合适的关键词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加以解析,能使学生在慢嚼细品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实现对文本内容和词汇的融会贯通,进而使小学生阅读学习能力和思辨能力得到显著增强。
如在对《小池》(杨万里)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采用对话的方式,能确保学生在品读诗词内容时紧扣关键词,感受诗词营造的意境。具体可以向学生提出引导性问题,“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一句中,你认为哪些字比较好?为什么?”学生纷纷结合自己的阅读感受表达自己的看法,“‘柔’比较好,富有诗情。”、“‘惜’更好,好像泉眼变成了人,因为珍惜才会有‘细流’”等,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回答。教师在对话教学中,把握学生这一学习特点,紧扣“惜”和“爱”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品味拟人化手法的应用以及诗词所展现的富有生命感的景象,让阅读诗情画意。
在课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師紧扣关键词,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进行细化的分析和解读,能加深学生对文本表达情感的深刻理解,阅读效果也会明显地提升,并且学生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自身思维能力会得到良好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效果。
二、关注表达手法,体会奥妙
阅读教学中表达手法的讲解是教学重点,教师要注意结合文本表达手法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思想性和情感价值,进而形成对文本内容的全新认识,使小学生的文本阅读能力、思辨能力得到进一步培养,突出小学生阅读学习活动的整体效果。
例如在对《蜘蛛开店》课文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对话教学让学生感受文本表达手法的奇妙性,加深对文本情感的认识,感受童话故事所蕴含的哲理。在完成对基本知识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层次性的问题,即“课文中的蜘蛛都开了哪些商店?迎来了哪些顾客?蜘蛛对不同商店的开店体验是怎样的?”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对故事内容进行明确,即蜘蛛开了三次商店,分别是口罩店、围巾店和袜子店,主要顾客有河马、长颈鹿和蜈蚣,蜘蛛觉得开店好难,每次都遇到了最难伺候的顾客。在学生对故事内容进行明确后,教师提出更加深入的启发性问题,即如果蜘蛛只开一次店,你会觉得蜘蛛开店困难吗?你从课文中哪些描写感受到了开店的困难?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逐步认识到在文本表达方面采用重复手法所产生的情感强调作用,进而在对话教学中理解文本表达手法的重要性,产生良好的阅读体验。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使用相应的语言对学生的阅读思路进行引导,使学生感受使用反复手法推动情节发展的奥妙,也更加深刻地体会了蜘蛛开店的困难以及遇到困难一味退缩的弊端,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综合效果。
三、巧纠朗读错误,解读主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错误,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纠正,帮助学生对文本内容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使学生能更加客观、科学地看待相关问题,加深对文本主旨内容的理解,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质量。
如在对《静夜思》文本内容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发现学生在朗读方面往往无法准确把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中所蕴含的思乡情感。为此教师可以采用对话引导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其中蕴含的情感,如“在清冷的秋月下,诗人先‘举头’后‘低头’,你能闭目模拟和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吗?现在闭目听教师的朗读,你觉得哪一种语气变化可以更好地表达情感?”学生按照教师的引导聆听教师朗读,并尝试自己朗读,总结了相应的朗读经验,“第三句诗人视线拔高,感觉气息大幅度流动的朗读能强化情感。第四句诗人低头,情感也变得较为含蓄,所以可以使用低沉的声音朗读。”如此,借助对话教学,为学生阅读文本内容提供相应的辅助。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从纠正情感表达方面入手,通过对话引导加深学生对文本情感的理解,能使学生对文本主旨形成全新的认识,提高阅读教学实效。
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对教学文本中涉及的语言现象进行深入系统挖掘,借助架构厚重对话为学生创设语言文字实际应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深入解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促进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相应的教育保障。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