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美感,总是要以知觉的形式反映客观事物。也就是说,客观事物是作为整体反映在审美主体意识之中的。阅读过程也是主体审美过程。人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总是先从整体上获得一种大体感受,然后才会去细细把玩、推敲言语细节。因此,一节阅读课的教学“大抵上也要遵循整体——部分——再到整体的策略”(张志公语)。
一、直奔主题 寻“领”而读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时,读题导入新课后,整体把握环节就引领学生直奔主题,寻“领”而读:
师:课文讲谁送谁?
生:李白送孟浩然。
师:送别是一艘小小的船,载着浓浓的思念。是一杯白白的酒,盛着浓浓的思念,此时此刻,李白与孟浩然即将分离,此地此景,他们心情如何?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生:依依惜别。
师:学习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板书:依依惜别)
师:依依惜别是什么意思?
生:感情很深,不忍心分别。
师:是啊,感情很深。
师:把感情送进这个词,读这个词。
新课伊始,以“李白与孟浩然即将分离,此地此景,他们心情如何?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一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这是符合阅读教学基本规律的。这一环节教师对“依依惜别”的处理没有只停留在理解上,而是将理解与感情朗读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简洁明了,直指奠定课文情感基调的词语,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制造矛盾 蓄“势”而读
南京著名特级教师潘文斌老师在教学《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时,是这样导入教学的:
1.听写六个关键词语。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
2.指导读词,鼓励学生从词语发现问题。
3.启发学生质疑:假如此时此刻玄奘站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
4.教师梳理学生的质疑,突出课文的重点:玄奘开始为什么决定离开法门寺,后来为什么又留了下来?(师板书:走? 留?)
5.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边画。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进行同化和顺应,进而完成内部认知结构的重构。这个教学环节上端是学生第一课时的初读经验,通过听写、朗读六个描写法门寺的词语激活;下端就是在这个高僧济济的法门寺,玄奘为什么要走呢?后来为什么又留了下来呢?也是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所在。教学中,潘老师没有直接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而是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提问,梳理出课文的重点:走?留?这样,利用文本前后内容制造矛盾,在已有经验与新知之间制造矛盾,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书未读,势已蓄,大大提升了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
三、开放空间 缘“情”而读
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那么阅读的过程是不是可以逆序而返。
首先阅读本身该是轻松的,不必随众或者刻意追求品味意义。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关于这一环节的处理,教参上是这样建议的: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和‘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问题,默读课文进行圈划批注。
一位教师关于这一环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默读课文,体会:你感受到一位怎样的聂将军,完成填空:( )的聂将军。
反思上述教学设计,虽然在导读促悟上都有明确的指向。但也恰恰如此,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阅读中多元化感悟、个性化感悟的培养。
其次,先读进去,再走出来的归纳阅读法是阅读教学应遵循的规律之一。新课伊始,便让学生默读思考体会日本人民为什么说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由于学生对文本感悟不够深刻,体验不够真切,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笼统、模糊的。
据于以上的思考,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并教学的:
师(深情地):时光倒转,让我们一同回到68年前,回到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在一起的那段美好时光。战争无情人有情,在那段日子里,你都感受到些什么?自由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生默读,圈划批注)
生:从第2节聂将军的一番话中,我感受到了聂将军很和善,是个分清青红皂白再行事的人。
生:从第3节中我感受到了虽然日本人残忍地杀害了无数中国人,但在聂将军的眼中,小孩子没有国与国之分。对于美穗子姐妹俩,聂将军并没有虐待他们,而是悉心照料、百般呵护。
生:从“开饭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自己的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中,我体会到,中国虽与日本为仇敌,但是聂将军仍把这两个小姑娘当作自己的女儿,细心地照料他们,对他们疼爱有加。
……
反观上述教学片段,开放的感悟空间,带来的是言语表达空间的开放。学生用成段的块状话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较之用词语点状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来说,言语训练增值了许多。
总之,阅读教学第二课时通读感悟一环节教学的切入,要以快速启动阅读心理机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阅读效率,真正实现有效阅读为目的。
(责编 张亚莎)
一、直奔主题 寻“领”而读
一位教师在教学《黄鹤楼送别》第二课时时,读题导入新课后,整体把握环节就引领学生直奔主题,寻“领”而读:
师:课文讲谁送谁?
生:李白送孟浩然。
师:送别是一艘小小的船,载着浓浓的思念。是一杯白白的酒,盛着浓浓的思念,此时此刻,李白与孟浩然即将分离,此地此景,他们心情如何?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
生:依依惜别。
师:学习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板书:依依惜别)
师:依依惜别是什么意思?
生:感情很深,不忍心分别。
师:是啊,感情很深。
师:把感情送进这个词,读这个词。
新课伊始,以“李白与孟浩然即将分离,此地此景,他们心情如何?打开课文,快速浏览,哪个词最能表达他们的心情”一问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情感基调,这是符合阅读教学基本规律的。这一环节教师对“依依惜别”的处理没有只停留在理解上,而是将理解与感情朗读紧密结合起来,教学简洁明了,直指奠定课文情感基调的词语,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
二、制造矛盾 蓄“势”而读
南京著名特级教师潘文斌老师在教学《生命的林子》第二课时时,是这样导入教学的:
1.听写六个关键词语。
晨钟暮鼓 香客如流 名满天下
水深龙多 喧喧嚷嚷 高僧济济
2.指导读词,鼓励学生从词语发现问题。
3.启发学生质疑:假如此时此刻玄奘站在你面前,你想问他什么?
4.教师梳理学生的质疑,突出课文的重点:玄奘开始为什么决定离开法门寺,后来为什么又留了下来?(师板书:走? 留?)
5.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边画。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总是带着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进行同化和顺应,进而完成内部认知结构的重构。这个教学环节上端是学生第一课时的初读经验,通过听写、朗读六个描写法门寺的词语激活;下端就是在这个高僧济济的法门寺,玄奘为什么要走呢?后来为什么又留了下来呢?也是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所在。教学中,潘老师没有直接将这个问题抛给学生,而是通过角色体验,让学生在情境中提问,梳理出课文的重点:走?留?这样,利用文本前后内容制造矛盾,在已有经验与新知之间制造矛盾,充分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究欲望,形成阅读期待,书未读,势已蓄,大大提升了学生阅读探究的欲望。
三、开放空间 缘“情”而读
陆机说:“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那么阅读的过程是不是可以逆序而返。
首先阅读本身该是轻松的,不必随众或者刻意追求品味意义。如《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关于这一环节的处理,教参上是这样建议的:在初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和‘中日友谊的使者’”这一问题,默读课文进行圈划批注。
一位教师关于这一环节,教学中是这样处理的:默读课文,体会:你感受到一位怎样的聂将军,完成填空:( )的聂将军。
反思上述教学设计,虽然在导读促悟上都有明确的指向。但也恰恰如此,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阅读中多元化感悟、个性化感悟的培养。
其次,先读进去,再走出来的归纳阅读法是阅读教学应遵循的规律之一。新课伊始,便让学生默读思考体会日本人民为什么说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由于学生对文本感悟不够深刻,体验不够真切,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笼统、模糊的。
据于以上的思考,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设计并教学的:
师(深情地):时光倒转,让我们一同回到68年前,回到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在一起的那段美好时光。战争无情人有情,在那段日子里,你都感受到些什么?自由读课文,用心去体会,在书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受。(生默读,圈划批注)
生:从第2节聂将军的一番话中,我感受到了聂将军很和善,是个分清青红皂白再行事的人。
生:从第3节中我感受到了虽然日本人残忍地杀害了无数中国人,但在聂将军的眼中,小孩子没有国与国之分。对于美穗子姐妹俩,聂将军并没有虐待他们,而是悉心照料、百般呵护。
生:从“开饭时间到了,聂将军把美穗子拉到自己的怀里,用小勺一口一口地给她喂饭”中,我体会到,中国虽与日本为仇敌,但是聂将军仍把这两个小姑娘当作自己的女儿,细心地照料他们,对他们疼爱有加。
……
反观上述教学片段,开放的感悟空间,带来的是言语表达空间的开放。学生用成段的块状话语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较之用词语点状的话语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来说,言语训练增值了许多。
总之,阅读教学第二课时通读感悟一环节教学的切入,要以快速启动阅读心理机制,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提升阅读效率,真正实现有效阅读为目的。
(责编 张亚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