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羊传染性脓疱,又称烂嘴病、羊口疮,是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引起,以口唇等处黏膜和皮肤形成丘疹、水疱、脓疱和结成疣状厚痂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接触性的人畜共患病,主要危害羔羊。 一、发病特点 山羊传染性脓疱的传染源为病羊和带病毒动物,该病多发于秋季,主要危害1岁以内的山羊,成年羊多为散发。由于病毒的抵抗力较强,该病在羊群中可造成连续多年的危害,潜伏期为36~48h,病程可达2~3周。临床上分为外阴型、蹄型和唇型,或者混合型。外阴型公羊表现为阴茎肿胀并有溃疡和小脓疱;母羊多为阴道流出脓性或黏性分泌物,乳头和乳房上发生烂斑、脓疱和痂垢。蹄型病羊常表现为系部皮肤或蹄冠有脓疱或水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唇型病羊首先在鼻镜、上唇或口角上出现小红斑,继而形成小结节或丘疹,破溃后变为棕色或黄色的疣状硬痂,若为良性,一两周左右硬痂皮会自动脱落并恢复正常。若病重,患部继续形成丘疹、脓疱、水疱、痂垢以及生肉芽组织,嘴唇呈桑葚状突起,影响病羊进食,继而消瘦、死亡。若继发感染,则烂斑和脓疱可波及齿龈、舌、唇内面等整个口腔,或蔓延至内脏器官而死亡,或愈合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