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写结合,简单地说,主要是指讲读课不只是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具体地说,读写结合的概念应该界定为:在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又相互促进。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把“读写结合”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一种是“外在”的,即学完一篇课文后,摘抄其中的好词好句,学习作者的写作顺序,并在习作中运用这些好词,或仿写文中句子的写法;另一种是“内在”的,即学完一篇课文后,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和写作特点,逐渐理解、消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对日后的写作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读写结合,使学生切实从精彩的“范文”中受益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浅谈几点做法。
一、熟读品读精悟
“文不读熟不开讲。”学习课文首先要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把这当作“死”任务,要求人人做到。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然后才是读出感情。这就要“精读”——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在阅读课上,我们就力求扎扎实实做到这一点。
以重点词为突破口,在课文中提炼出的重点词,读透了,品出滋味了,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摘抄积累运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在他作品中所使用词语竞达一万六千多,没有这么多的词汇,恐怕他也难写出闻名世界的不朽之作。毕竟人类的知识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前人的经验,是书本上学来的。如果一切知识都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得来,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提倡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拿来为我所用。而且,每篇课文学完之后,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还会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背诵积累,再在日记、作文中有意识地运用。
三、诵读仿写内化
郭沫若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这就是我们提倡的仿写。仿写是写作的捷径,仿写是内化别人的内容为自己服务,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既然课文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需要指出的是,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它要在读懂值得模仿的他作,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我在教学中主要是依据课文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仿写句子
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句话给人的感觉这么美?从而引出“打比方”这种修辞手法。在明白了“打比方”这种手法之后,又让同学们用“打比方”的方法造句。
2、仿写段落
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们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五年级《变色龙》、《金蝉脱壳》这两篇课文里分别有描写变色龙和蝉的外形特点的句子,这些句子分散出现在不同的自然段里。学了课文后,我们让学生利用文本的句子进行构段训练,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变色龙和蝉的外形特点。当学生掌握方法后,再让他们用这种观察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3、仿写思路
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的迁移,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断定了基础。
四、想象补空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写结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对课文中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和发挥,可以给课文续写,或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进行写作,也可以填补课文的空白点。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不仅对作文极其重要,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十分的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去启迪、开发、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教材文本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这样的读写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写是由读物而生,写能有效地促进对读物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
六、改变文体
课文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等,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把它们改变为其它的文体。让学生加以丰富的想像,说明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诗歌也可以成为小故事。这样的训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學易懂,用词串句,文章好概括,阅读也容易突出重点,又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通常学生习作问题之一就是词汇贫乏,语言苍白。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往往也是文质兼美的好词,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容易进行积累;利用文本语言指导学生写作,大大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因为有了课文里现成的句子或片断供他们使用,他们既不用搜肠刮肚去找写作材料,也不用为肚里有话而不知怎么说而感到苦恼了,消除了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他们就乐意写,就认真写,连一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围绕一个中心写出语句通顺,层次清楚的片断或篇章。对学生的构段能力和布局谋篇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总之,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江苏】
一、熟读品读精悟
“文不读熟不开讲。”学习课文首先要学生读正确、读流利,把这当作“死”任务,要求人人做到。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然后才是读出感情。这就要“精读”——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把课文读出感情来。在阅读课上,我们就力求扎扎实实做到这一点。
以重点词为突破口,在课文中提炼出的重点词,读透了,品出滋味了,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摘抄积累运用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著名戏剧家莎士比亚在他作品中所使用词语竞达一万六千多,没有这么多的词汇,恐怕他也难写出闻名世界的不朽之作。毕竟人类的知识绝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前人的经验,是书本上学来的。如果一切知识都要从自己的实践中得来,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我们提倡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做摘抄,把书中的好词好句拿来为我所用。而且,每篇课文学完之后,给学生指出一些比较好的词语、句子和段落,要求学生背诵,并且有意识地在写话和作文中进行运用。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还会围绕这个单元的主题让学生把一个单元的优美词语、句段整理并背诵积累,再在日记、作文中有意识地运用。
三、诵读仿写内化
郭沫若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这就是我们提倡的仿写。仿写是写作的捷径,仿写是内化别人的内容为自己服务,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既然课文为学生们提供了很多仿写的资源,我们就应该充分利用它。需要指出的是,仿写不是抄袭,也不是生吞活剥式的搬用。它要在读懂值得模仿的他作,认清其超越自己的佳处,领会其精神和风格的基础上有选择地“拿来”。我在教学中主要是依据课文材料,从以下几方面去做:
1、仿写句子
如在教学《草原》一课时,在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一句后,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句话给人的感觉这么美?从而引出“打比方”这种修辞手法。在明白了“打比方”这种手法之后,又让同学们用“打比方”的方法造句。
2、仿写段落
在写好句子的基础上,随着积累的增加,我们也注重结合课文的特点,选择一些符合学生认识规律,与学生写作结合比较紧密的段落,让学生进行仿写。如五年级《变色龙》、《金蝉脱壳》这两篇课文里分别有描写变色龙和蝉的外形特点的句子,这些句子分散出现在不同的自然段里。学了课文后,我们让学生利用文本的句子进行构段训练,按照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写变色龙和蝉的外形特点。当学生掌握方法后,再让他们用这种观察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
3、仿写思路
课本中有很多文章,作者的写作思路非常清晰明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并能接受和运用。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就抓住了这一宝贵的资源。这样的训练可以促进学生举一反三,学习的迁移,培养读写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断定了基础。
四、想象补空
读写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读写结合的方法很多,可以对课文中一个简单的句子进行扩充和发挥,可以给课文续写,或假设另外一种情况进行写作,也可以填补课文的空白点。根据课文内容,对文中没有继续说下去或没有说出的部分展开想象,这是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写作方式。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世界的一切……而且是知识的源泉。”想象力不仅对作文极其重要,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也十分的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去启迪、开发、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利用教材文本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这样的读写结合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练笔的机会,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另一方面,因为写是由读物而生,写能有效地促进对读物的理解。通过读写结合,达到读写相长的目的。
五、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指引导学生把课文的内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做进一步的挖掘。这既是对课文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又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一种好形式。
六、改变文体
课文有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等,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把它们改变为其它的文体。让学生加以丰富的想像,说明文可以改为童话故事,诗歌也可以成为小故事。这样的训练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好學易懂,用词串句,文章好概括,阅读也容易突出重点,又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通常学生习作问题之一就是词汇贫乏,语言苍白。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往往也是文质兼美的好词,学生反复品读体会,容易进行积累;利用文本语言指导学生写作,大大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难度,因为有了课文里现成的句子或片断供他们使用,他们既不用搜肠刮肚去找写作材料,也不用为肚里有话而不知怎么说而感到苦恼了,消除了他们对写作的恐惧心理,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而兴趣又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他们就乐意写,就认真写,连一些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也能围绕一个中心写出语句通顺,层次清楚的片断或篇章。对学生的构段能力和布局谋篇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帮助。总之,长期这样训练,学生的作文一定会有质的飞跃。
【作者单位:武进区卢家巷实验学校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