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标指出体育与健康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当前,许多学校对小学体育教学流于表面形式,未能全面深入的对小学生开展德育方面培养,针对这一现状,本文将对其渗透路径进行研究,希望对相关工作的展开发挥出借鉴价值。
关键词:创新 体育课 渗透 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德育活动的开展也不是仅依靠德育课程就可以的,还要发挥各个方面的重要力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体育与德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思考如何在小学体育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根据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来展开对其渗透路径进行研究。
一、创新角度下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
1.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升华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从事哪些运动项目,都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也往往会产生一些不适的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和恐惧感等,从而引起怕苦、怕累、怕脏、怕失败、怕丢面子等一系列心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和激励学生鼓足勇气,振作精神,增强毅力,升华理念,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掌握和完成每项运动技术,并从中得到意志品质的升华。
2.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
体育教学是增强纪律观念的重要途径,每位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比如,集队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静、齐、快”,以达到既强身健体又提高纪律观念的目的,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的过程,正是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过程。在许多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中,离不开团结协作精神的支撑。以拔河、接力赛跑、多数球赛比赛为例,如果没有上场人员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统一行动,其局面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项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团队的协作好坏关系到团队的成功成功与失败,只有引导和要求学生自觉地成为集体中的一员,甘当配角,默默奉献,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珍视团结友爱,做到个人服从整体,在体育进行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自觉性。
二、创新角度下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敢、机智、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性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
2.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內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例如接力跑、拔河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的最好时机。在讲解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上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练意志品质。
3.利用教学中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必备条件,是体育课组织工作重点,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同时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的整个组织教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必须精心协调、严密组织,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踏踏实实、不畏艰难的作风和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4.利用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具有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干扰因素与偶发事件多的特点,因而教学难度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
5.重视教学中的短评和课后的小结
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短评,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表现,知道下次课自己应该怎么做,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后教学反思评价,为以后的教学策略做好准备。
总之,在新课改的深化和推动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主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冷落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渗透。虽然学生具备了较好的身体素质,但在课堂纪律、自觉性品质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却日益出现各种问题。这就对我们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如何充分利用40分钟体育课堂教学,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觉性、纪律性意识、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等等,都是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创新 体育课 渗透 德育教育
小学体育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而德育活动的开展也不是仅依靠德育课程就可以的,还要发挥各个方面的重要力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我们作为小学体育教师必须认识到体育与德育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并思考如何在小学体育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根据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本文尝试从以下两方面来展开对其渗透路径进行研究。
一、创新角度下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价值
1.学生的意志品质得到升华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无论从事哪些运动项目,都必须付出较大的体力,也往往会产生一些不适的反应,如疲劳感、疼痛感、酸胀感和恐惧感等,从而引起怕苦、怕累、怕脏、怕失败、怕丢面子等一系列心理障碍。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适时地引导和激励学生鼓足勇气,振作精神,增强毅力,升华理念,以百折不挠的精神掌握和完成每项运动技术,并从中得到意志品质的升华。
2.增强学生的纪律观念
体育教学是增强纪律观念的重要途径,每位从事体育教学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自己的职责,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比如,集队的时候要求学生做到“静、齐、快”,以达到既强身健体又提高纪律观念的目的,养成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体育教学的过程,正是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过程。在许多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中,离不开团结协作精神的支撑。以拔河、接力赛跑、多数球赛比赛为例,如果没有上场人员的团结协作、相互配合、统一行动,其局面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些项目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有的放矢地进行团结协作精神的教育,让他们明白团队的协作好坏关系到团队的成功成功与失败,只有引导和要求学生自觉地成为集体中的一员,甘当配角,默默奉献,忍辱负重,顾全大局,珍视团结友爱,做到个人服从整体,在体育进行中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自觉性。
二、创新角度下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1.利用体育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
课堂常规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径。课的开始要对学生进行动员,提出本次课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结束时要进行讲评总结。通过动员,对他们进行学习的目的性教育;通过竞赛和游戏,培养他们集体主义精神和果敢、机智、顽强的优良思想品质;通过队列队形练习,可以培养他们组织纪律性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提高他们反映速度、动作准确性和协调一致的能力;值日生借还器材和整理场地,可以培养他们热爱集体、热爱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质。
2.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中德育教育的內容是很丰富的。有些教材具有鲜明的教育性,教师要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潜移默化的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周围环境努力挖掘体育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例如接力跑、拔河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中长跑练习中的“极点”现象,是对学生进行意志品德教育的最好时机。在讲解时,把技术动作认真讲解、示范并提出要求,注重强调思想教育因素,克服紧张、畏惧和怕苦心理,运用心理暗示法,暗示自己体力好,感觉上也不错,以达到稳定情绪的目的,用注意力转移法,使其把注意力转移到调整呼吸节奏上来,这样既促进了他们充满信心地去完成任务也使他们在努力完成任务时进一步磨练意志品质。
3.利用教学中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
在体育教学中,组织教法起着主导作用,它是组织学生进行练习的必备条件,是体育课组织工作重点,课堂中选择合理、科学的组织教法,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体现,又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心理活动和身体活动、意志品质结合起来,利用课堂组织教法中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共同完成体育课的任务,同时也是贯彻教育因素的重要环节。在体育课的整个组织教法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必须精心协调、严密组织,教师应对学生严格要求悉心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踏踏实实、不畏艰难的作风和顽强拼搏、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
4.利用学生在课堂中表现进行德育渗透
体育课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具有活动范围大、组织工作复杂,干扰因素与偶发事件多的特点,因而教学难度大。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存在个性差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因势利导,及时点评,以达到育人的目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时常伴有偶发事件的发生,教师应及时、充分地利用偶发事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的良好思想行为和拼搏精神,教师要及时做出表扬,给予鼓励,以便树立模范榜样,激励学生奋发向上。如在篮球比赛中,有个别学生摔倒后,立即爬起来继续参加比赛的生动事例,及时给学生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这对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拼搏进取,为集体争光的精神是很有作用的。
5.重视教学中的短评和课后的小结
在一堂课结束时,教师要对本节课进行短评,让学生明白自己在这一节课中的表现,知道下次课自己应该怎么做,同时教师也要在课后教学反思评价,为以后的教学策略做好准备。
总之,在新课改的深化和推动下,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越来越显示出它的重要性。以往的体育课堂教学以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主,主导学生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冷落学生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渗透。虽然学生具备了较好的身体素质,但在课堂纪律、自觉性品质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却日益出现各种问题。这就对我们当前的小学体育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如何充分利用40分钟体育课堂教学,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自觉性、纪律性意识、提高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等等,都是我们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