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的发展总是日新月异,科技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加强。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高质量的人才,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教育,素质教学也自然而然成为宗旨。小学生的发展离不开素质教学,提高各个方面的学习能力更是需要它的帮助。所以各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尽全力推广素质教育,积极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用于课堂学习。所以,如何才能有效地将二者相结合,已成为当下一个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学习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其核心要素都是一致的,都要围绕“教学内容”这一要求开展。各位教师应该把书本中想要让学生领会的知识点讲的透彻明白,所以教学内容一定要清楚明了,也要让学生易于理解,充满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学的精准,也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1什么是核心素养
我们通常所说的素养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从大的方面来看,素养反映出一个人的举止言行、品质道德以及个人能力等。素养的定义很宽泛,它要求人们对于学习掌握能力、为人处世的态度、思维品行状态都有一个很好的认知与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学工作中要把语文的实际教学与学生的潜在能力很好地结合,善于发觉学生暗藏的优势,提高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学识修养方面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性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种素质教学摒弃了传统的书本式教育,打破墨守成规理念,不再只是注重单纯文字的学习,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实际应用中,全方位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拘泥不守旧,同时给学生的道德价值有了更多的修正。举例来讲,就学生识字方面,不再只是像以往那样单纯认字,而是把汉字与各种外界感情相融合,这样就提升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2核心素养具体实践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书本是根源,课堂内容是不变的学习中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课外学习生活融入其中,旨在将小学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我们将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分为一下三个方面探讨。
2.1将课堂延伸,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可以更加清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集思广益,通过交流沟通,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摊开,大家一起帮忙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自我的陈述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敢于展示自我的内心,促使大家一起成长进步。很多小学生内敛害羞,看起来并不善于表达,也缺乏一定的想象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潜在素养,勇于踏出第一步。一节沟通课结束以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敢于表现自我,对于以后的课堂学习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重视情感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这一学科本身是一门注重感情的学科,它没有其他工科学科的抽象性。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总是注重认字和书写,枯燥无味,老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就无心继续学习。但是在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需要情感的带入,把每一篇文章中的人物与自身生活联想,让学生更有带入感,学生感同身受,也愿意主动去理解去探讨。这样一来,学生掌握了文章内容,又扩宽了自己的思维,提升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无疑是一种教学良策。
3加强思维发展能力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学习语言的应用,学习基本的交际方式,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成长时期的思维模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思维发展与个人品质更是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方向。毫无疑问,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对于学生思维发展走向起着重大作用,五千年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着无数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在各种经典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解读。教师要始终铭记,先育人,后教书,在传授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和学生的品行才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东西,是他们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根基。从字到句,逐字逐句,都要让学生体会其内涵,而不是机械的背诵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遇到的难题,用心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日常学习中国,就要逐步渗透,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和品格的培养。
4注重审美与创造
学习一门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样不可以忽视。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用心感受文字的美,学会自己尝试组织语言,描述心中美的事物。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学赏析能力需要时间的沉淀,学生只有吸收的多,才能输出的多,所以日常读书交流、鉴赏活动就是必不可少的。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并把这种美用文字很好地诠释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也就明白了如何自己组织美的语言,创造美,添加内心的真情实感,真情流露。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是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它与学生的个人品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提高未来接班人的整体素质,就离不开核心素养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更卓越的思维能力。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加入目的性强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不再对语文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独立完善的思维模式,这就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晓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胡晓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20-21.
[3]罗航.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
杨琳,女,汉,重庆开州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课堂学习
在如今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但无论采取哪一种方式,其核心要素都是一致的,都要围绕“教学内容”这一要求开展。各位教师应该把书本中想要让学生领会的知识点讲的透彻明白,所以教学内容一定要清楚明了,也要让学生易于理解,充满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学生学的精准,也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1什么是核心素养
我们通常所说的素养是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从大的方面来看,素养反映出一个人的举止言行、品质道德以及个人能力等。素养的定义很宽泛,它要求人们对于学习掌握能力、为人处世的态度、思维品行状态都有一个很好的认知与理解。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核心素养,要求教学工作中要把语文的实际教学与学生的潜在能力很好地结合,善于发觉学生暗藏的优势,提高学生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学识修养方面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性优势,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这种素质教学摒弃了传统的书本式教育,打破墨守成规理念,不再只是注重单纯文字的学习,而是把更多精力投入实际应用中,全方位开阔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拘泥不守旧,同时给学生的道德价值有了更多的修正。举例来讲,就学生识字方面,不再只是像以往那样单纯认字,而是把汉字与各种外界感情相融合,这样就提升了学生的想象空间。这就是核心素养培养理念。
2核心素养具体实践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书本是根源,课堂内容是不变的学习中心。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课外学习生活融入其中,旨在将小学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此,我们将小学语文的核心素养分为一下三个方面探讨。
2.1将课堂延伸,交流互动
交流互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通过这样的方式,老师可以更加清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们集思广益,通过交流沟通,把自己不懂的知识点摊开,大家一起帮忙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自我的陈述表达能力,增强自信心,敢于展示自我的内心,促使大家一起成长进步。很多小学生内敛害羞,看起来并不善于表达,也缺乏一定的想象力,所以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工作,循序渐进,激发学生的潜在素养,勇于踏出第一步。一节沟通课结束以后,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同时敢于表现自我,对于以后的课堂学习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重视情感教学
众所周知,语文这一学科本身是一门注重感情的学科,它没有其他工科学科的抽象性。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老师总是注重认字和书写,枯燥无味,老师讲课没有激情,学生就无心继续学习。但是在核心素养教学过程中,需要情感的带入,把每一篇文章中的人物与自身生活联想,让学生更有带入感,学生感同身受,也愿意主动去理解去探讨。这样一来,学生掌握了文章内容,又扩宽了自己的思维,提升了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这无疑是一种教学良策。
3加强思维发展能力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学生除了要学习语言的应用,学习基本的交际方式,更要注重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成长时期的思维模式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思维发展与个人品质更是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方向。毫无疑问,在众多学科中,语文对于学生思维发展走向起着重大作用,五千年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积淀着无数传承下来的优良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在各种经典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解读。教师要始终铭记,先育人,后教书,在传授给学生书本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思维模式的培养,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优良的品质。从语文学科的角度出发,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会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和学生的品行才是让学生受益一生的东西,是他们成长成才不可缺少的根基。从字到句,逐字逐句,都要让学生体会其内涵,而不是机械的背诵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遇到的难题,用心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日常学习中国,就要逐步渗透,加强对学生思维训练和品格的培养。
4注重审美与创造
学习一门语言,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固然重要,但是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与创造能力同样不可以忽视。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用心感受文字的美,学会自己尝试组织语言,描述心中美的事物。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文学赏析能力需要时间的沉淀,学生只有吸收的多,才能输出的多,所以日常读书交流、鉴赏活动就是必不可少的。要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并把这种美用文字很好地诠释出来。如此一来,学生也就明白了如何自己组织美的语言,创造美,添加内心的真情实感,真情流露。
5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学是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它与学生的个人品行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要提高未来接班人的整体素质,就离不开核心素养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引导学生,旨在培养学生更卓越的思维能力。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加入目的性强的课外活动,提升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不再对语文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培养独立完善的思维模式,这就是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的。
参考文献:
[1]黄晓琴.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D].西南大学,2016.
[2]胡晓容.提高小学语文教师核心素养的对策[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01:20-21.
[3]罗航.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
作者简介:
杨琳,女,汉,重庆开州人,小学语文高级教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