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牛负重潜心教研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nh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活着,总要为后人留下点什么”。吴健,一个普通的数学教研员,长期致力于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研究,先后在海内外百余种数学专业杂志报刊发表了2600余篇上千万字的教科研论文,那成堆的证书奖章、书籍著作犹如一块块里程碑,记录着他潜心教研教改苦乐甘甜的心路历程。
  孜孜以求 风雨无悔教研路
  吴健自小的理想就是想当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学校毕业后,他毅然奔赴贫困落后、崎岖泥泞且条件极差的相虎中学任教,踏上了三尺讲台。他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需有一桶水。为了充实自己,在不到两年时间自学完成了大学的数学分析、高等代数等课程。为及时了解并掌握数学研究动态,他自费订阅了二十多种数学杂志,孜孜以求、认真研读,记写研读笔记达50多万字。
  吴健酷爱数学,他把工作以外95%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数学研究上。一年盛夏,他独自在室内进行数学研究,室内持续高温,他连续研究五、六个小时之后,突然感到头晕目眩,浑身发抖,无法站立,被家人发现及时送进医院。在病床上,吴健痴迷于数学研究,竟多次忘记了打针吃药,以至于不能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医院领导知道后感到很吃惊,对于他痴迷数学研究由衷地感到敬佩,对他说:“只有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身体才能早日康复,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等有了本钱再继续你辉煌的事业岂不更好?”
  在数学研究上,再大的困难吴健都能克服。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没有房住,更谈不上研究室、书桌等,搞数学研究的地方还是借别人四平方米的灶房,以砖当凳子坐,一张没腿的旧饭桌用砖支起来当书桌搞数学研究写论文。他每天晚上利用业余时间研究数学到深夜2点左右才休息,由于没有床,就睡在用旧纸箱铺着的地板上……
  多家杂志社向他约稿,多年来,他手写的纸质稿件已有上千篇好几百万字,需在电脑上操作完成。单位电脑年久失修无法正常使用,他就自费租赁电脑开展教研。年近花甲的他由于对电脑中的数学公式及图形操作困难,他就挤时间自学计算机网络技术知识,利用节假日及双休日去西安、咸阳制作电脑中的数学公式及图形,求教于数学群中全国各地熟练电脑操作的同行、朋友帮助编辑打印,克服重重困难,如期完成约稿任务,把教科研成果献给全国的师生。
  痴心一片 频受打击心不悔
  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生活的艰难他视若无睹,但是数学却是他梦牵魂绕的最爱,他对什么都可以马虎,唯独对数学却不能不认真。吴健将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到了钟爱的数学研究上,常常为了一个数学问题茶饭不思,彻夜难眠。曾几何时,一个个疑难问题让他从梦中惊醒,半夜起来又继续研究,直到问题解决为止。他对数学研究痴迷到常常误了事:给孩子做饭,时常把洗菜水当净水倒进锅里;吃饭时,把钢笔或铅笔当筷子放进口里;为完成一篇数学论文,把爱人叮嘱去幼儿园接孩子的事情忘得无踪无影。那次,妻子有事特意叮嘱让他下班后去接孩子。下班后,他的精力立即进入数学王国,把接孩子忘得一干二净。论文初稿写写成,才想起接孩子,一看钟,已经过去两个多小时。孩子走失了,可急坏了妻子和邻居,在找孩子的过程中大脑仍在思考数学问题,大家找遍了大街小巷,就是找不到孩子。妻子看他心不在焉的样子,更是生气,妻子真的伤透了心:你整天研究数学,到底有什么用?能当饭吃吗?能当钱使吗?家中什么事也管不上,当时火冒三丈,觉得他是书呆子,要房没房、要车没车,自己一无所有,连接孩子这点小事都顾不上。妻子一气之下将他的几十篇论文及获奖证书和正在研讨的稿件全部化为灰烬。说来还好,孩子被一位好心的大妈收留并送了回来。虽说孩子找到了,但被焚烧的书稿,对他来说是多么沉重地打击,那等于要了他的命,连日来他痴呆呆得像木偶人一般,伤心得眼泪往肚里流。
  长期加班超负荷工作,吴健患上了严重的高胃酸胃病,每天需吃药八次才能勉强维持病情。一次吴健在西安一家医院治疗,治疗间隙,吴健便去书店搜集研究资料,正当他沉醉于知识海洋之时,突然胃病发作,呕吐物弄脏了书籍。书店负责人被这位抱病在身却笔耕不辍痴迷于数学研究的老者的精神所感动,免去赔偿污毁书籍的损失,还无偿赠送相关研究资料,表达对他的尊敬和支持。
  对于吴健来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理想而奋斗。他没有娱乐、没有交际,不图安逸,过着一种极其简单的生活。用省吃俭用节省的钱,买些稿纸、邮票等。没钱时就去借或去书店以买书为名搜集一些研究资料。
  一次,他在一家数学杂志看到省上召开数学研讨会,他想参加数学研讨会,并向与会专家教授请教。于是就乘车找到召开数学研讨会的地方,门卫人员见他言不出众,貌不惊人,且衣衫褴褛,哪有点数学研究者的风度,死活不让进去,他再三恳求,也无济于事。无奈站在一旁又审阅起自己的研究论文,后来被一位热心的教授看见,他把自己的情况向教授谈后,得到教授的同情,才让他进去,当时教授看了他的论文后觉得很吃惊,并将他的论文推荐于会作重点交流,并得到于会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
  无欲无求 拳拳赤心显大爱
  多年来,吴健热衷于社会公益事业,最大心愿就是将发表的杂志、出版的教学用书奉献给所有的学生和数学爱好者以及同行教师,使他们从中有所受益。在治病负债累累的情况下,吴健还无偿将自己教科研论文的稿费和出版的教学用书、杂志5000余本捐赠给国家民政部、省民政厅救灾募捐中心、《陕西日报》救灾募捐中心、教科研机构、图书馆和学校以及贫困山区的学生等。
  近年来,吴健通过邮递及传媒集团网站多次向贫困山区学生、靳宝善图书馆及大、中小学校等捐赠自己研究数学编写的爱心书籍杂志不计其数。
  当人们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笑着说:“只是因为喜欢,研究数学时我体验到快乐,研究数学取得丰硕成果时我更体验到了欢乐,看到我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并应用于教学实践时,我便更快乐。”他的追求与众不同,用他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知识奉献给社会和国家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苦尽甘来 黄牛负重结硕果
  吴健拖着病痛的身躯与数学研究为伴走过了40年,需要长期服药治疗的吴健忍着病痛仍坚持工作,他执著于数学教学与研究,探索出一题多解、一题多思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相继在《数学通讯》、《中学数学》《中学生数理化》等百余种海内外专业期刊发表数学教科研文章2600余篇,著作多部,为各类数学竞赛编拟预赛和决赛题六百余道。
  他对数学教科研由原先的敬畏逐渐演变成向往,他尝试着将自己多年来的教学研究积累汇之成文,供数学爱好者和数学教师学习参考。在住院期间,完成了《“1”与“0”的对话》等多篇数学科研论文,1999年7月分别寄往杂志社。2000年6月6日就收到杂志社邮递给他的2000年第5期《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杂志,他随手翻开杂志,蓦然看到第63页刊发他写的论文,一种兴奋之情难以抑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他的文章终于得到编辑的认可,这对他是莫大的鼓舞,他也永远记住了《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0年第5期。一个月后,15元稿费汇至单位,这是他平生领取的第一笔稿费,并且还是国家级期刊社的,其意义非同寻常,他格外珍惜。《“1”与“0”的对话》还在一次数学研讨会上被评为全国优秀教研论文一等奖。2001年此文又被转发在国际教研专业学术刊物《香港现代教学论坛杂志》第10期上,并被评为华人教育国际优秀论文一等奖。论文在国家级杂志发表,令他信心大增,至今难忘。
  吴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乐于奉献,如“黄牛”似“春蚕”,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把最美好的年華献给了数学教育,为数学教研教改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心血。
  吴健,甘守清贫、躬身实干,传道授业、教书育人,爱岗敬业,挚爱教学研究,教科研成果显著,以黄牛负重的事业追求提升自身人格魅力,践行“四有”教师的时代要求;以满腔热情书写数学教育绚丽华章,彰显礼泉教育人的时代风采。
其他文献
[摘 要] 学生要读懂、明辨我国古代文化经典著作,就必须深入了解我國古代主要哲学思想流派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我国古代和现当代文学的思想流脉也大都该归源于这些哲学思想流派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等。当下的高中语文教材编写和课程安排无法保证学生比较系统地辨学这些古代圣贤的哲学思想,故需要为学生开设专题课程,教学生辨学古代圣贤的哲学思想及价值和意义,为学生夯实
[摘 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时时用我们的慧眼深刻剖析习作教学现状,不断更新作文教学新观念;统筹安排好训练内容,均衡架构习作体系;在教学中科学优化习作话题,不断提升学生习作兴趣,让学生乐写、愿写、主动写。  [关键词] 习作教学;现状;优化  要让学生写出一篇好的文章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选出“充实、丰富、有创新”的素材。因此,现在许多名师名家的习作教学,大都另辟蹊径——脱离教材,基本上是在教材之外研
为师从教,若没有带着“爱”来,那职业生涯注定会失败。  面对所教的学生,面对他们的个性,面对他们每天呈现在教师面前的行为,教师是如何对待的,直接决定教师的内心是否有爱长驻,因为教师的内心所想及教育行为就是一面镜子,它能照出教师的“爱”。  “爱”不停留于口头上,它真正体现于内心,外化于一举一动,以及你的神态。内心有“爱”,那么,就不会有“用眼睛骂人”的现象。在一个班上,总存在成绩特别好、表现好,完
[摘 要] 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引领学生“咀嚼”汉字,解读经典,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引导学生探寻美的真谛,品味美的内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有机结合教学主题,巧妙渗透传统文化,使教学活动演变为师生共同对优秀传统文化积淀中的道德之美产生赞美和愉悦的审美过程,构建道德与法治审美化课堂模式,使
[摘 要] 作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等进行全方位教育的一种方式,德育不仅是中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为核心素养培养的具体实践奠定了基础。德育教育课程的良好有序开展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更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电影作为当下独具优势的媒体形式,不论是从故事情节、情感导向、人物特征等方面还是从电影画面本身的趣味性而言,都对德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积极的辅助作用。本文旨在
班主任是班级学生的“领头羊”,在工作中需要管理学生,需要与学科教师沟通,需要与家长沟通,需要与领导沟通,还需要处理一些突发事件,手中确实有不小的“权力”,而支撑这些权力的则是能力,其中,协调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一、协调学生与学科教师的教学关系  当前,孩子进入初中之后,一个直接的感觉就是非常苦,这是由于初中应试压力较大的原因引起的。而其导致的结果之一,就是师生关系比较紧张,加之学生处于逆反
教育部2021年7月13日召开新闻通气会表示,暑期托管服务应遵循学校主动、社会参与、教师志愿、学生自愿、公益普惠等基本要求。要统筹合理安排教师志愿参与托管服务的时间,依法保障教师权益,既要保障教师暑假必要的休息时间,也要给教师参与暑期教研、培训留出时间。  在暑假还没有拉开大幕时,许多地方已经风传取消教师寒暑假了,这样的风传顿时引起强烈反响。现在,教育部的辟谣应该是给这样的风传,画上了一个句号。之
[摘 要] 乘法口诀教学看似简单,但学生却不容易记牢。本文从三个方面解析在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出现的错误,并谈一谈乘法口诀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乘法口诀;教学策略  乘法口诀教学是小学二年级的重要教学任务之一,也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学生在二年级乘法口诀学习不好,不能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及运用规则,那么就会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数学学习,所以乘法口诀教学引起了许多教师的重视。笔者结合当
[摘 要] 初中历史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識都是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可以说每一段历史都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故事,采用讲故事、听故事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历史学习质量的目的。基于此,本文从历史故事选取的原则入手,重点阐述了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运用的有效方法,促进历史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 初中历史;历史故事;原则;方法  一、历史故事选取的原则  1.真实性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是西方哲学的三大问题。这三个问题是对生活的拷问,拷问我们在这个世界,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我们的生活从哪里开始,我们要以怎样的姿态结束。如果站在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这三个问题,对自己做一个定位的话,首先,我是一名教师,我问自己的本位是什么,一名教育者要干什么,我的终极使命又是什么。古人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终极目的应该是向人传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