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是基础,超越是发展:文本是超越的根基,超越是文本的提升。超越文本是为了更好地立足文本。
超越的现状:无度、低效
目前语文课堂在超越文本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超越无度。有些语文课对文本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味拓展、超越。结果荒了自己的地,肥了别人的田。这种超越是无度的,甚至是泛滥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先生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二是超越低效。有些语文课拓展的内容很好,有助于文本的理解,但是教师使用不好,没有发挥超越的最大功效,效率低下,很是可惜。
超越的对策:巧设最佳路径
学习文本需要超越,但一定是有限度的,一定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文本服务的,绝不是赶时髦;超越必须是高效的。精心选择内容。巧妙设计路径。
超越文本的最佳路径应该是一条链,在这条链上有超越的切入点、超越的内容和超越的程序。
一、找准超越文本的切入点
1 在空白点超越——加深理解
课文留下的空白点,给学生提供了再造想象、填补和丰满的契机。利用得好,可以丰富课文的内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教版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在描述司马迁写《史记》时的情节十分简单,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司马迁顽强拼搏、忍辱负重的人格魅力。于是在教学时笔者就抓住这个空白点切入。让学生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
夜深人静,司马迁______;天色微明,司马迁______;三伏酷夏,司马迁______;数九寒天。司马迁______。
学生通过想象超越,再现了司马迁化悲愤为动力,发愤写《史记》的情景,感受到了他的坚强不屈,加深了对司马迁形象的认识。
2 在疑惑点超越——突破难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疑惑,而造成学生疑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缺少一些背景知识支撑,如果有背景知识和疑问的对接,问题会自然解决。
如学生在学习《江雪》这首古诗的时候质疑:这么寒冷的冬天老翁为什么要钓鱼呢?学生产生这一疑问主要是对诗人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不清楚。所以必须要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于是笔者就出示以下资料:
①唐朝中期政府腐败黑暗,柳宗元积极参与了“永贞革新”运动,可是革新运动很快就失败了,他被贬至人烟稀少的永州。此时他的妻子已去世。亲戚、朋友也不在他的身边,唯一的老母亲和他来到永州半年后也去世了,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②柳宗元被贬后,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四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还不停地诬蔑攻击他。因为生活的困苦。柳宗元还生了好几场大病,差点死去。但是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屈服,而是不屈不挠地与政敌斗争,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以上两段资料让学生体会到柳宗元当时虽内心孤独,但很坚强。学生很快把柳宗元和渔翁联系起来,体会到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学生的疑惑在超越中自然化解。
3 在回归点超越——促进体验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文本的学习要适时回归生活,在两者的交接处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培养学生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在学习《剪枝的学问》一课,学生明白了“剪枝的学问”所蕴含的道理是“减少是为了增加”,如果老师到此戛然而止,学生对于道理的认识就会只停留在文字表面,缺少深层次的感悟。于是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寻找身边是否有“减少是为了增加”这样的例子。一语激起千层浪,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有的说:“平时作业错了,我有时不能及时订正,现在我明白了及时订正,是为了减少错误。提高成绩。”
有的说:“我们跑步的时候。脱掉厚衣服。也是为了提高跑步的速度”。
文本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匹配了,学生的生活储备被激活了,所以回归生活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的体验,同时也受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4 在读写结合点超越——提升表达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文本里走个来回,而现实情况是有“来”无“回”。即阅读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本写了什么,但是很少关注到文本是怎么写的。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六年语文,作文水平还是没有长进。
阅读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在读与写的结合处设计练笔,实现对文本的超越,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和能力。
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读写环节:
这几种新型玻璃是怎么写的呢?(名称-结构-功能)请你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课文的写法,为人们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各种奇特的新型玻璃在学生的创意中逐个诞生:节水玻璃——制止水资源的浪费:语音智能玻璃——消除孤单寂寞:限速减震玻璃——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读写结合的超越,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一股活力,值得提倡。
二、巧设超越内容和程序
切入点找准了,也就是路径的起点找对了,但还得精心设计内容和程序,力求达到超越内容最优化,超越程序最佳化。超越效果最大化。
1 精选超越的内容
教师要精选超越的内容。超越的内容和文本一定要匹配,这样便于学生的联想,有助于突破难点,理解文本。扩大和提升文本的价值。
在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宋庆龄缺少必要的了解造成的,于是笔者就出示了两则资料:
①1922年的一天,孙中山接到密报,叛变的部队要攻打他的住地。
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孙中山只能忍痛和宋庆龄道别。面对强大的敌人,宋庆龄毫不畏惧,在危难时刻,她大义凛然。英勇战斗。等到确定孙中山安全后,才从容不迫地冲出了包围圈。
②面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她和鲁迅、蔡元培等于1932年12月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任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掩护和营救了许多被迫害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1938年6月,她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医药救济和战灾儿童福利工作。并把募集的钱款和医药物资运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亲赴抗战前线慰问伤员,激励士兵们的斗志。解放战争时期。她通过各种渠道,给解放区以巨大的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援。新中国成立后,她走上了国家领导岗位,致力于妇女、儿童的福利事业。在风云多变的斗争中她始终坚守信念,充满斗志,一身正气。永葆革命本色,被公认为20世纪的伟大女性。
学生读了这两段资料,认识到宋 庆龄是个充满斗志、一身正气、永葆革命本色的人。而樟树的特点是生机勃勃、永葆香气。学生把宋庆龄和樟树一联系。很快感悟到宋庆龄就像两棵樟树。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人格的象征,人们在樟树前留影是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心中的问题自然、轻松化解。
2 巧设超越程序
有些教师超越的内容选择的很恰当,但是处理过于粗糙。让学生读读,谈谈感受就结束了,没把超越的内容和文本有机地结合,使超越内容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留有遗憾。
教师教学时应该设计有效的超越程序,把超越的内容和文本内容、学生的疑问进行无缝对接,让超越的环节和课堂教学浑然天成。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叙述了刘备三次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统一大业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时总有一个疑问:刘备为什么要自降身价,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超越程序:
①自读课文第4节,提出疑问。
(“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具体是什么内容?刘备的“茅塞”指什么?“顿开”说明他明白了什么?)
②出示《隆中对》,学生自己阅读。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个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可那里的主人刘璋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分析到这儿,诸葛亮对刘备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打曹操。到那时你就可以功成名就。平定天下。”
③学生结合《隆中对》的内容,回答提出的疑问。
④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
⑤现在你知道了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吗?
从学生的疑难处着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层层铺垫,水到渠成。学生最终了解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心头的疑问迎刃而解,课内与课外的壁垒被打通,阅读的坦途被开辟。
总之,巧妙设计超越文本的最佳路径。语文课堂会因开放而灵动,因超越而精彩。
超越的现状:无度、低效
目前语文课堂在超越文本上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超越无度。有些语文课对文本的内容只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一味拓展、超越。结果荒了自己的地,肥了别人的田。这种超越是无度的,甚至是泛滥的。著名语文教育专家于漪先生说:“离开文本去过度发挥,语文课就会打水漂。”二是超越低效。有些语文课拓展的内容很好,有助于文本的理解,但是教师使用不好,没有发挥超越的最大功效,效率低下,很是可惜。
超越的对策:巧设最佳路径
学习文本需要超越,但一定是有限度的,一定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文本服务的,绝不是赶时髦;超越必须是高效的。精心选择内容。巧妙设计路径。
超越文本的最佳路径应该是一条链,在这条链上有超越的切入点、超越的内容和超越的程序。
一、找准超越文本的切入点
1 在空白点超越——加深理解
课文留下的空白点,给学生提供了再造想象、填补和丰满的契机。利用得好,可以丰富课文的内蕴,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苏教版第十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文在描述司马迁写《史记》时的情节十分简单,很难让学生感受到司马迁顽强拼搏、忍辱负重的人格魅力。于是在教学时笔者就抓住这个空白点切入。让学生想象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的情景:
夜深人静,司马迁______;天色微明,司马迁______;三伏酷夏,司马迁______;数九寒天。司马迁______。
学生通过想象超越,再现了司马迁化悲愤为动力,发愤写《史记》的情景,感受到了他的坚强不屈,加深了对司马迁形象的认识。
2 在疑惑点超越——突破难点
学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常常会遇到疑惑,而造成学生疑惑’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缺少一些背景知识支撑,如果有背景知识和疑问的对接,问题会自然解决。
如学生在学习《江雪》这首古诗的时候质疑:这么寒冷的冬天老翁为什么要钓鱼呢?学生产生这一疑问主要是对诗人柳宗元写这首诗的背景不清楚。所以必须要还原当时的社会背景。于是笔者就出示以下资料:
①唐朝中期政府腐败黑暗,柳宗元积极参与了“永贞革新”运动,可是革新运动很快就失败了,他被贬至人烟稀少的永州。此时他的妻子已去世。亲戚、朋友也不在他的身边,唯一的老母亲和他来到永州半年后也去世了,只有他孤零零的一个人。
②柳宗元被贬后,他的政敌仍不肯放过他,四次派人对他的住所放火,还不停地诬蔑攻击他。因为生活的困苦。柳宗元还生了好几场大病,差点死去。但是柳宗元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屈服,而是不屈不挠地与政敌斗争,写出了许多不朽的诗篇。
以上两段资料让学生体会到柳宗元当时虽内心孤独,但很坚强。学生很快把柳宗元和渔翁联系起来,体会到这位迎风抗雪、孤舟独钓的渔翁形象。正是诗人不屈精神和孤独情怀的人格化身。学生的疑惑在超越中自然化解。
3 在回归点超越——促进体验
语文源于生活,又广泛用于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文本的学习要适时回归生活,在两者的交接处实现对文本的超越。培养学生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创造生活的能力。
在学习《剪枝的学问》一课,学生明白了“剪枝的学问”所蕴含的道理是“减少是为了增加”,如果老师到此戛然而止,学生对于道理的认识就会只停留在文字表面,缺少深层次的感悟。于是笔者因势利导,让学生寻找身边是否有“减少是为了增加”这样的例子。一语激起千层浪,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
有的说:“平时作业错了,我有时不能及时订正,现在我明白了及时订正,是为了减少错误。提高成绩。”
有的说:“我们跑步的时候。脱掉厚衣服。也是为了提高跑步的速度”。
文本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匹配了,学生的生活储备被激活了,所以回归生活可以促进和加深学生的体验,同时也受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4 在读写结合点超越——提升表达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文本里走个来回,而现实情况是有“来”无“回”。即阅读教学教师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本写了什么,但是很少关注到文本是怎么写的。其结果是学生学了六年语文,作文水平还是没有长进。
阅读教学必须要进行改革,在读与写的结合处设计练笔,实现对文本的超越,提高学生的表达技巧和能力。
如教学《新型玻璃》一文时,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读写环节:
这几种新型玻璃是怎么写的呢?(名称-结构-功能)请你也展开想象的翅膀,仿照课文的写法,为人们设计一种新型玻璃。
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各种奇特的新型玻璃在学生的创意中逐个诞生:节水玻璃——制止水资源的浪费:语音智能玻璃——消除孤单寂寞:限速减震玻璃——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读写结合的超越,为阅读教学提供了一股活力,值得提倡。
二、巧设超越内容和程序
切入点找准了,也就是路径的起点找对了,但还得精心设计内容和程序,力求达到超越内容最优化,超越程序最佳化。超越效果最大化。
1 精选超越的内容
教师要精选超越的内容。超越的内容和文本一定要匹配,这样便于学生的联想,有助于突破难点,理解文本。扩大和提升文本的价值。
在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人们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这个问题。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学生对宋庆龄缺少必要的了解造成的,于是笔者就出示了两则资料:
①1922年的一天,孙中山接到密报,叛变的部队要攻打他的住地。
孙中山要宋庆龄跟他一起撤离,宋庆龄却坚定地说:“中国可以没有我,不可以没有先生。为了中国。你先走。”
孙中山只能忍痛和宋庆龄道别。面对强大的敌人,宋庆龄毫不畏惧,在危难时刻,她大义凛然。英勇战斗。等到确定孙中山安全后,才从容不迫地冲出了包围圈。
②面对国民党的恐怖统治,她和鲁迅、蔡元培等于1932年12月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任全国执行委员会主席,掩护和营救了许多被迫害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民主人士。1938年6月,她在香港发起组织保卫中国同盟,致力于战时医药救济和战灾儿童福利工作。并把募集的钱款和医药物资运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并亲赴抗战前线慰问伤员,激励士兵们的斗志。解放战争时期。她通过各种渠道,给解放区以巨大的物质和道义上的支援。新中国成立后,她走上了国家领导岗位,致力于妇女、儿童的福利事业。在风云多变的斗争中她始终坚守信念,充满斗志,一身正气。永葆革命本色,被公认为20世纪的伟大女性。
学生读了这两段资料,认识到宋 庆龄是个充满斗志、一身正气、永葆革命本色的人。而樟树的特点是生机勃勃、永葆香气。学生把宋庆龄和樟树一联系。很快感悟到宋庆龄就像两棵樟树。两棵樟树就是宋庆龄人格的象征,人们在樟树前留影是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尊敬和怀念之情。心中的问题自然、轻松化解。
2 巧设超越程序
有些教师超越的内容选择的很恰当,但是处理过于粗糙。让学生读读,谈谈感受就结束了,没把超越的内容和文本有机地结合,使超越内容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留有遗憾。
教师教学时应该设计有效的超越程序,把超越的内容和文本内容、学生的疑问进行无缝对接,让超越的环节和课堂教学浑然天成。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叙述了刘备三次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自己统一大业的故事。学生在阅读时总有一个疑问:刘备为什么要自降身价,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这个问题是课文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超越程序:
①自读课文第4节,提出疑问。
(“三分天下、最后取胜的策略”具体是什么内容?刘备的“茅塞”指什么?“顿开”说明他明白了什么?)
②出示《隆中对》,学生自己阅读。
诸葛亮看到刘备这样虚心请教。就推心置腹地跟刘备谈了自己的主张。他说:“现在曹操已经战胜袁绍,拥有一百万兵力。而且他又挟持天子发号施令,这就不能光凭武力和他争胜负了。孙权占据江东一带,已经三代。江东地势险要。现在百姓归附他,还有一批有才能的人为他效力。看来,也只能和他联合,不能打他的主意。”接着,诸葛亮分析了荆州和益州的形势,认为荆州是一个军事要地,可是刘表是守不住这个地方的。益州土地肥沃广阔,向来被称为“天府之国”,可那里的主人刘璋是个懦弱无能的人,大家都对他不满意。分析到这儿,诸葛亮对刘备说:“将军是皇室的后代,天下闻名,如果您能占领荆、益两州,对外联合孙权,对内整顿内政,一旦有机会,就可以从荆州、益州两路进军,攻打曹操。到那时你就可以功成名就。平定天下。”
③学生结合《隆中对》的内容,回答提出的疑问。
④从这段话中你知道了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三国演义》中有哪些表现诸葛亮足智多谋的故事?
⑤现在你知道了刘备为什么要三顾茅庐,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吗?
从学生的疑难处着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层层铺垫,水到渠成。学生最终了解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心头的疑问迎刃而解,课内与课外的壁垒被打通,阅读的坦途被开辟。
总之,巧妙设计超越文本的最佳路径。语文课堂会因开放而灵动,因超越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