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地中考诗歌鉴赏题定位在初步鉴赏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上。古诗词鉴赏是一项综合性强、能力层次高的创造性活动,要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需要具备古诗词鉴赏方面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鉴赏技能和相应的表达能力。
■一、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借代、双关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2.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如,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心。再如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借景抒情,写细雨如酥、细滑润泽,新生的嫩草芽似有若无,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借用典故、以动写静、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映衬烘托、渲染铺陈等。如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就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以身报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心愿。再如古诗很讲究用典,借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魏尚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二、掌握答题的基本模式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表达效果?
2.答题要领:鉴赏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 + 分析表达作用(句意 + 文意 + 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 叙(描写)什么 + 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 + 表达作用(句意 + 文意 + 主旨情感)。
3.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方式,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什么主旨,或揭示了什么道理。
4.解答格式: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即:这首(联、句)诗用____手法,写出了____,抒发(表达)了____情感。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这几句用麻丝比喻离愁(第一步),写出了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第二步),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苦闷心情(第三步)。(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天平中学)■
■一、解析诗歌的表达技巧
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诗歌的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偶、反问、设问、反复、借代、双关等。对修辞手法的鉴赏,就是要明确辨识和判断修辞手法是什么,掌握和了解各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分析和评价它们对于塑造形象、表现情感和体现主旨的作用。
2.表达方式: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等。表达方式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其中,抒情可分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手法常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如,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例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直抒胸臆,表明了自己誓死不屈、以身殉国的决心。再如借景抒情,即诗人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景物之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中“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借景抒情,写细雨如酥、细滑润泽,新生的嫩草芽似有若无,表达了作者对早春景色的喜爱之情。
3.表现手法:有虚实结合、借用典故、以动写静、托物言志、象征手法、映衬烘托、渲染铺陈等。如虚实结合,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在一起表达同样的情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中“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就是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了诗人日夜渴望以身报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原的心愿。再如古诗很讲究用典,借用典故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赅、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以魏尚自比,企盼有朝一日得到信任和重用,戍边杀敌,报效朝廷。
■二、掌握答题的基本模式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表达效果?
2.答题要领:鉴赏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在鉴赏过程中的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赏析修辞手法:揭示手法 + 分析表达作用(句意 + 文意 + 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 叙(描写)什么 + 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 + 表达作用(句意 + 文意 + 主旨情感)。
3.答题步骤:第一步明方式,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第二步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说明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第三步析效果,指出此种手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或表达了什么主旨,或揭示了什么道理。
4.解答格式:是什么(叙)—为什么(析)—怎么样(评),即:这首(联、句)诗用____手法,写出了____,抒发(表达)了____情感。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这几句用麻丝比喻离愁(第一步),写出了愁思之纷繁和难以解开(第二步),表现了诗人难以排解的苦闷心情(第三步)。(作者单位:江苏省宝应县天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