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教育学生充分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和艰苦性,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引导他们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无论读或写,都要认真。课文要仔仔细细地读,字要规规矩矩地写,练习要踏踏实实地做,作文要认认真真地完成。”这些都是学好语文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认真扎实 综合能力 读过渡到写
学习要认真扎实,才能真有所获。语文学习更是非下苦功不可。
学习语文,从识字、辨词、析句一直到布局谋篇、构思立意,都应认真扎实。这样才能既学到形式,又学到内容。教者常常见到这样一些令人尴尬的情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对常见的字不会认读,对常用的词不会运用,这些字词又都是曾经学过了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读书的时候浮光掠影,学生“自己”的参与太少了,该认准的没认准,该记牢的没记牢。也正因为太不仔细,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的形式与内容,更不能从课文中得到方法的借鉴和思想的营养,以至不能提高阅读、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书,而且要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这一点很重要。
原来,从金圣叹批“才子文”到毛泽东读“二十四史”(他们没有不是自己批的,没有不是自己读的),我们的前贤圣达们早都总结出了一套科学致用的读书方法:或圈或点或抄或录或批或评……这样读书,既扎实又活泛,既通脱又富创见。我们的语文教学实在是应该认真借鉴啊。
在书上做符号,作标记或眉批,是读,而且是精读的一种手段,可以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课文内容,便于理清层次;也可以划出名言警句,便于学习文章语言;还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便于质疑解惑。在标注、眉批的基础上做好笔记,是写,而且是写的最佳途径。笔记的内容尽可能的宽泛灵活:可以全面记录教师对课文自身的多种分析,可以独立自主地寻章摘句、发表见解,总之,“人的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要互相兼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顺读与写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朗读、熟读、背诵,虽是古老的笨拙手段,但它又是传统的科学方法。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它是牢固掌握课文内容、学习语言的有效措施。对有些需要精读的课文,诵读之时,必须琅琅其声、铮铮其字,然后才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特别是思想感情的理解和领会。心中存玑珠,笔底见文章。只有走好这条辩证唯物主义的道路,指导学生自己多读多背多见多闻,才能透过课文掌握为文之道。
高中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驾驭语言的黄金时期,错过此时对语言的锻炼,将是莫大的甚至终身的遗憾。我经常用周总理的座右铭“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来勉励大家,指导同学们直面人生、正视现实,教导他们只有首先读好了眼前的有字之书,并以此为起点、为根据地,才能进一步“读好”无字之书,攀登社会人生的高、大、全境界。所以,我要求学生全册性地读、抄、背,争取篇篇过关,不留后患。通过读、抄、背,有序列系统地培养学生正确、端庄的书写水平,整齐、规范的行文美感,积极、自觉的批评意识。再通过范读、领读、自己朗读,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接触频率。待熟悉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背诵就轻松自如水到渠成。这样,文章的精髓、作品的主旨才能“其义自见”。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地把书“读”懂了,才能为其写作指津导航。
让学生“学会”手脑并用——边阅读边写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办法,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大法”。我认为,教师的这种“主导”才是真正“导”在点子上了。当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摘抄、萃取之后,对“写”就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在相关的语文活动中,老师再适时而巧妙地给予他们启发诱导,学生一瞬的“非非之想”,就会变成永恒的“道德文章”。
在这方面,我尝试性地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每天语文百千万”活动要求。其原理是:如果你要想写一百字,必须要记一千字,要记一千字,必须要读一万字。利用思维的可逆性,倒过来可以这样操作:每天要求学生读一万字左右的好材料,读的同时摘录一千字左右的要点,最后写一百字左右的心得。实践证明,此法效果真妙。
因为从读过渡到写,是把书读活的必然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真正过程(古今中外凡有学识建树的名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读为写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广博的信息,摘录提升了概括归纳能力,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为写准备了加工分析材料、排列组合信息的操作前提,最后决胜于“写”这一创造性活动之中。这,才是对读书之“读”的真正破解,才是“读书”的真途所在。
要让学生读,必须要给学生以大量的报刊、杂志、课外书。学生有了阅读面,思路就开阔了,文法就灵动神气了。这样做了之后,我们看到的恐怕再也不是学生们对一些经典大作、鸿文巨著只有顶礼膜拜而已、可望而不可即吧?相反地,我们看到的将是语文教学中希望看到的——学生们的纵横恣肆地“指点江山”和忽发奇想地“激扬文字”。
我想,这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了。因为“圣贤之书”是靠学生自己“读”出来的,“道德文章”是靠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为生者岂不快哉?为师者不亦乐乎。
关键词:认真扎实 综合能力 读过渡到写
学习要认真扎实,才能真有所获。语文学习更是非下苦功不可。
学习语文,从识字、辨词、析句一直到布局谋篇、构思立意,都应认真扎实。这样才能既学到形式,又学到内容。教者常常见到这样一些令人尴尬的情景: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对常见的字不会认读,对常用的词不会运用,这些字词又都是曾经学过了的。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读书的时候浮光掠影,学生“自己”的参与太少了,该认准的没认准,该记牢的没记牢。也正因为太不仔细,就不能深入钻研课文的形式与内容,更不能从课文中得到方法的借鉴和思想的营养,以至不能提高阅读、表达能力。
因此,我们教学中引导学生读书,而且要教会学生“自己”读书,这一点很重要。
原来,从金圣叹批“才子文”到毛泽东读“二十四史”(他们没有不是自己批的,没有不是自己读的),我们的前贤圣达们早都总结出了一套科学致用的读书方法:或圈或点或抄或录或批或评……这样读书,既扎实又活泛,既通脱又富创见。我们的语文教学实在是应该认真借鉴啊。
在书上做符号,作标记或眉批,是读,而且是精读的一种手段,可以用简要的文字概括课文内容,便于理清层次;也可以划出名言警句,便于学习文章语言;还可以提出问题和意见,便于质疑解惑。在标注、眉批的基础上做好笔记,是写,而且是写的最佳途径。笔记的内容尽可能的宽泛灵活:可以全面记录教师对课文自身的多种分析,可以独立自主地寻章摘句、发表见解,总之,“人的两件宝:双手和大脑”要互相兼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理顺读与写的关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理解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朗读、熟读、背诵,虽是古老的笨拙手段,但它又是传统的科学方法。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它是牢固掌握课文内容、学习语言的有效措施。对有些需要精读的课文,诵读之时,必须琅琅其声、铮铮其字,然后才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特别是思想感情的理解和领会。心中存玑珠,笔底见文章。只有走好这条辩证唯物主义的道路,指导学生自己多读多背多见多闻,才能透过课文掌握为文之道。
高中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驾驭语言的黄金时期,错过此时对语言的锻炼,将是莫大的甚至终身的遗憾。我经常用周总理的座右铭“与有肝胆人共事,于无字处读书”来勉励大家,指导同学们直面人生、正视现实,教导他们只有首先读好了眼前的有字之书,并以此为起点、为根据地,才能进一步“读好”无字之书,攀登社会人生的高、大、全境界。所以,我要求学生全册性地读、抄、背,争取篇篇过关,不留后患。通过读、抄、背,有序列系统地培养学生正确、端庄的书写水平,整齐、规范的行文美感,积极、自觉的批评意识。再通过范读、领读、自己朗读,增加学生对课文的接触频率。待熟悉到一定的程度之后,背诵就轻松自如水到渠成。这样,文章的精髓、作品的主旨才能“其义自见”。只有学生自己真正地把书“读”懂了,才能为其写作指津导航。
让学生“学会”手脑并用——边阅读边写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办法,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大法”。我认为,教师的这种“主导”才是真正“导”在点子上了。当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背诵、摘抄、萃取之后,对“写”就会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冲动。在相关的语文活动中,老师再适时而巧妙地给予他们启发诱导,学生一瞬的“非非之想”,就会变成永恒的“道德文章”。
在这方面,我尝试性地对学生提出了一个“每天语文百千万”活动要求。其原理是:如果你要想写一百字,必须要记一千字,要记一千字,必须要读一万字。利用思维的可逆性,倒过来可以这样操作:每天要求学生读一万字左右的好材料,读的同时摘录一千字左右的要点,最后写一百字左右的心得。实践证明,此法效果真妙。
因为从读过渡到写,是把书读活的必然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真正过程(古今中外凡有学识建树的名人大家都是这样做的)。读为写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广博的信息,摘录提升了概括归纳能力,锻炼了逻辑思维能力,为写准备了加工分析材料、排列组合信息的操作前提,最后决胜于“写”这一创造性活动之中。这,才是对读书之“读”的真正破解,才是“读书”的真途所在。
要让学生读,必须要给学生以大量的报刊、杂志、课外书。学生有了阅读面,思路就开阔了,文法就灵动神气了。这样做了之后,我们看到的恐怕再也不是学生们对一些经典大作、鸿文巨著只有顶礼膜拜而已、可望而不可即吧?相反地,我们看到的将是语文教学中希望看到的——学生们的纵横恣肆地“指点江山”和忽发奇想地“激扬文字”。
我想,这应该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语文学习的终极目标了。因为“圣贤之书”是靠学生自己“读”出来的,“道德文章”是靠学生自己“写”出来的。为生者岂不快哉?为师者不亦乐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