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策略刍议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已受到我国各大高校前所未有的重视。人文素养的教育“强调文化价值的传递,是一个人综合实力的表现。”在面对传统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模式化、形式化、表面化等诸多问题,如何改革现有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丰富课程体系、引入新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方式增强学生的人文意识,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已成为当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
  气象专业的科学性极强,相对于经济类、电子类专业,似乎研究方向过于细化、就业圈子窄,故而显得有些许的冷僻。其实不尽然,在现代气象科学蓬勃发展的背景之下,气象专业不只是局限于天气预报、预测与评估,还被广泛地运用到航空、航海、农业、军事等各个领域,气象专业毕业生就业也不只是局限于气象局等相关部门,而是拥有了多样化的选择渠道。气象专业设置在全国集中于少部分高校,培养人数与质量都有一定的优势,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一直以来其就业状况都呈现出较好的态势。但不能忽视的是从上个世纪末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与之随行的便是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日益凸显。始自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同时也给原本就异常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带来了更大的压力。提升大学生自身素养,增强就业创业竞争力,因之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重要课题。故而,气象专业虽因其专业特殊性、涉及该专业的院校及培养机构较少,学生就业情况保持了较好的态势,但不管是从提升气象专业学生素养、更好服务于气象事业的角度,还是从应对气象专业学生逐渐面临的岗位饱和、就业难度增加的问题,关注气象专业学生人才培养状况,采用有效措施提升其人文综合素质,提高其核心竞争力都显得尤为重要。现今,这一问题虽得到诸多关注,但视角是片面的、论述是零散的,并未能有全面调查、收集信息基础之上的切实论断。高校气象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究竟如何,这需要对切实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之后再下论断。本文从实际问题人手,展开调查,并试图在对高校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立足于教学实践经验,提出一些可资借鉴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一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2011年4月至6月,研究者在南京两所设有气象类专业的高校中,就气象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及教育现状展开了书面调查与见面访谈:其中重点跟踪调查气象专业学生21名,发放人文素质调查及测试试卷150份,回收有效问卷138份,有效回收率为92%;并与5名气象院系资深教师、2名气象专业辅导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访谈。
  就人文素质类课程的重要性问题选择上,被调查者中,认为其不重要的仅占18.1%,认同在大学里必须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的学生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64.5%,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大部分气象专业学生基本认同人文素质教育开展的重要性。在其后的访谈中,曾就此问题与接受调查的气象专业学生进行探讨,选择“无需开设”的学生所陈述原因大多集中在专业课程学习压力大、无暇顾及等方面,如大气科学专业学生A即如是道:“平时专业课的学习压力很大,修够学校人文素质课程积分就不错了,不想再学其他。”但刚刚经历了找工作的气候学专业的学生B却指出:“其实提升自己个人的人文素养,比如加强文字写作能力、学点礼仪等还是很重要的,只是在学校里感觉不到,找工作的时候就会有体会。”
  随调查而进行的人文素质常识测试,学生平均得分为75,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数值,大多数学生对于一些基本的文字逻辑理解、礼仪素养常识的选择都判断错误。气象专业基础课教师c,对此并不感到惊讶,他认为气象专业的专业课程学习难度本来就大,专业性又强,学生通常忙于专业学习,而人文素养教育相对而言要薄弱一些,而就实际情况而言,有些学生诸如文字和语言表达素养确实有待提高。其实,即便是在高校教育管理者及气象专业学生最为关注的求职过程中,人文素养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辅导员D从事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有6年时间,在查看了调查数据以及与学生的访谈记录后,她指出,其实现在气象专业学生也不是都从事与专业相关工作,以她所在学校为例,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会有别的选择,这时求职要求就不只局限于专业了。而且即便是专业相关的职位,面试者也往往会有一些测试,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总会能先被选中。既如此,那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状况究竟如何呢?就被调查高校而言,我们发现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课程除大学语文必修课程之外,仅有学校规定的通选课程中有极少数的人文学分要求;至于学生之间的与之相关的教育则更少,大多是以学生个人兴趣决定和左右。
  如此,种种数据和调查结果都指向了一个事实: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现状并不乐观,而该专业学生人文综合素质的提高需要通过系统的行之有效、灵活多样的方式来实施!
  二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所存在问题的原因
  1专业知识为核心内容、就业为主导的工具化教育思想
  气象专业学生对于专业素养的重视和关注相对而言要超出其他专业学生,但这其实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其所培养的专业人才的专业性为社会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也保证了学生的就业率,但也在一定程度造成了气象专业学生学习的工具化思想:学好专业,一切为了就业。与之而来的,便是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间接忽视。
  2渠道狭窄
  缺乏人文素养教育的渠道是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不足的重要原因。缺乏有效渠道,学生则无从接受与了解,故而无法提升。
  3环境缺失
  缺乏良好人文环境的熏陶,学生也就少了提高和发展的空间;缺乏有效环境,则无法开展长期、可持续的人文素质教育。
  此外,人文素养教育过程中手段的单一,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都是问题形成的原因之一。
  三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1注重宣传,提升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的积极性
  人文素养教育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需,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强烈要求。而就实施现状而言,对于人文素质,从小学阶段至大学阶段的相关教育单调而概念化,流于外在形式的强调,忽略了其本质与重要作用。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为什么要进行、怎样进行理解不深;而学生也只是片面的将人文素质教育理解为文字水平或语文修养。因此,要加强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就必须大力进行宣传工作,强调人文素养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对于学生,要强调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让他们自觉自愿的努力提升自我修养。在具体实施上,不能流于口号,要将其细化,注重从大学生品德修养和文化素质教育人手,摒弃概念化的宣扬,切实通过课程设置、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
  在具体实施上,可以加强榜样的号召作用,比如可以邀请历届毕业的优秀学生来校作讲座,以实际经验加强学生对于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作为人文素养教育主要实施者 的教师,更应该强调为人师表的示范性与教育实施的技巧性。同时,学校和教师都不应一味地强调专业成绩,应该把人文素质考核等纳入气象专业学生奖学金等表彰评定中。
  2丰富人文素养课程,与专业教育形成良好互动
  人文素养教育需要相关课程的支撑,课堂学习对于身处校园的大学生来说意义非同寻常。目前的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课程教育局限于大学语文及少数的通修课程,单调而且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缺乏系统性。故而,在课程设置时应考虑专业学生的需求,设置一些与气象专业相关的人文素质课程。比如,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对于气象历史方面的了解学生有兴趣却苦于无渠道接触,可以就此为其开设气象史类课程,丰富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亦可以使其提升历史素养。再如,诚如学生所云,现行开设的人文通选课程相对较为单调,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故而,应丰富专业选修以及人文通修课程的涵盖面,设置社交礼仪、民俗学、中国传统思想与文化、演讲与口才、实用写作等课程,让学生自由选修,加深学生对人文素养课程的理解,与专业课程形成良好的互动。
  3开展多项活动,创设良好校园人文氛围,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校园良好人文氛围的创设也是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建构学生亚文化群的自我教育的实践体系”。对此,应该加强校园良好人文氛围的培育,多组织一些人文讲座、活动,诸如可由团委组织开展礼仪竞赛、诵读比赛、征文等活动,让气象专业学生切实感受人文素养的真实性与重要性。同时,积极支持相关人文社团的创建和发展,为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构造出和谐、明快的人文氛围,提升其综合素养。
  此外,气象专业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育工作者,其实际工作中也应加强对于人文素养的重视程度,以身作则的同时也需多予以宣传,以此促进学生对于提升综合素养的重视程度。
  对气象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关注、应对及系统的策略研究必将成为该专业培养的关注重点,也只有真正重视人文素养教育,才能真正提高气象专业学生综合素养,拓宽就业面,增强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吴春彦,李素娟,王东.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刍议D]_当代教育论坛,2009,(10).
  [2]黄进.校园文化的实践性和创新性[J].江苏高教,2002,(6).
其他文献
本研究采用定性的实地研究方法,通过对恩施州L乡的调查,从两个层次来分析该乡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后的乡村关系的变化和现状。第一个层次是纵向比较:站在税费改革的分水岭,通过比较
一什么样的大学改革才会成功  1大学改革普遍存在的问题  过去很多的大学教育改革,都是参照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办学理念与大学制度。本文认为改革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不能保证教育走上良性发展道路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改革者并未真正理解大学的理念与学术运作机制。许多人认为只要有足够的政策和文件就能办好大学,有完整的计划和教案就能教好学生。二是没有充分考虑自己已有的学术传统与中国特殊的人文政治环境。三是在改革目
近年来,随着高考制度的恢复和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对教育领域的管理权力放松,社会人逐渐参与到教育领域中,私立学校数量急剧增多,出现了公办学校和私立学校相互竞争的局面
如果把时间和空间看作是社会的两个基本要素的话,人总是习惯于从时间的角度来看待这个社会,这在社会学研究中也是如此。自芝加哥人文生态学派没落之后,空间研究的视角更趋于式微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西方福利国家纷纷陷入经济滞涨期,经济长期处于低迷状态,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状况不断加剧,阶级之间冲突扩大,税收和开支系统入不敷出,福利国家显示出巨大危机
村落文化是规范农村妇女的观念行为和塑造她们性格特质的重要力量,村落文化的变迁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农村妇女地位以及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角色的变化。本文研究方法主要采用
本文以一个村庄历史上发生的两次征地事件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两次征地事件的过程和具体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农民在两次征地事件中的不同反应;以此为背景,文章又结合中国
古代中医对食物中毒病患者,对症下药服饮灵芝主料的汤药,即强身补益的血清剂,救活了不少生命,因此灵芝得名“救命草”及“长生不老草”。多数的真菌含有独特的疗效,全部的食
现代社会,购物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例行化的一部分,成为人们联系于社会的重要纽带。购物总是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空间之中,如杂货铺、小卖部、集市、百货商店、超市、购物中心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