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呀呀学语的孩子,到耄耋之年的老人,一首首诗词连缀起了叶嘉莹先生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她才情纵横,却命运多舛,是诗词的力量,让她始终保持着生命内在的完整,一生专注于丰沛的精神世界。她致力于古典诗词的教学,诲人不倦渡人无数,获得了使古典诗词于当代“再生”的赞誉。90岁生日时,国务院前总理温家宝向她发来贺信,称赞她心灵纯净、志向高尚,诗作给人以力量,“多难、真实和审美的一生将教育后人。”
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但她却说:我个人平生离乱经过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我希望把中国文化传统美好的种子留下来。
“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与诗词的渊源结于少女时期。她家里是中国的诗礼传家,叶嘉莹开蒙的第一本课本就是《论语》。当叶嘉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其震撼:“道”究竟是什么,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这些书塑造了她的性格,当人生困厄开始降临的时候,让她多了一股应对的力量。
叶嘉莹的一生,历经多次大起大落。1941年,母亲的离开,让17岁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彼时父亲杳无音信,她身为家里的长女,还带着两个幼弟……面对人生的窘迫和悲苦,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字字泣血。幸运的是,当时还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大二那年,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开始担任他们“唐宋诗”的老师。他对诗歌全无规范可依的讲授,令叶嘉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后来辗转台湾、美国、加拿大,她把什么都丢了,唯有顾先生的听课笔记始终带在身边。
1948年,她随家人去往台湾,自此远离故土,台湾、美国、加拿大……漂泊数十载。她说:“这就是命运,我没有办法,命运把我抛向哪里我就落在哪里。”能归结为命运的还不止这些,蒙冤入狱、大女儿及女婿因车祸早逝……备尝大悲大苦,诗词或许是她惟一直抒胸臆的出口,她写“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馀哀”,“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即便如此,叶嘉莹也不拿诗词作慰藉,她说,“诗词是理想。”
时空在变,惟有诗词是她不变的追求。因为深厚的学养,1966年,叶嘉莹受邀到美国讲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終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1979年起,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为当时百废待兴的古老的“诗的国度”注入诗意。2013年,由于年事已高,她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大学。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从少年时期,叶嘉莹就膜拜王国维,但在绝望之中,她并没有如静安先生一般“悲观孤绝”,而是选择了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她来说,“书生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她的手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三十多年来,她的身影出现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她把投身诗词教育当成是“一种极大的快乐”,最多时她曾同时在三所大学教书。台湾作家陈映真回忆:“她看来总是满有智慧,娴静优雅,总是全心全意地教书,谆谆善诱。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旧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
助手张静说,叶先生没有大学者高高在上的架子,只要对方喜欢古典诗词,她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尽心竭力去引导。她还亲自回复一些外地诗词爱好者的邮件。
叶嘉莹说自己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我觉得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曾有学生问她:“到底诗歌有什么用?”叶嘉莹这样回答:“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滋。”
“我觉得无以报答大家对我的这种厚爱,只有继续努力工作。”叶嘉莹说。
晚辈们惊讶于叶嘉莹的工作热情:她亲自修改他们整理过的材料;她凌晨两点半入睡、六点半起床。她的生活极为简单,午饭常常是一个三明治、一个水果、一杯开水。她对诗词投入了最多的情感,之外的事情她都不在乎。台湾的历史学家汪荣祖说,叶先生更像一位传教士,在东西方普及中国的古典诗词,连对幼稚园的小朋友都精心去讲。她做了很多“清高”的诗人或学者不愿去做的事情。“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有这么多美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不能够传输给下一代,是我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我的老师。”
晚年的叶嘉莹更是将传承中国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2010年,叶嘉莹领衔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从事“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2012年6月1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为叶嘉莹致送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那一年,叶嘉莹88岁。如今,90多岁的叶先生仍在为诗词奔走,希望把中国传统最宝贵的一部分——吟诵留下来。“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心中的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点燃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热爱古典诗词的一点星火,相信我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生命与智慧,必将在神州大地上展现出一片璀璨的光华。”叶嘉莹说。
2016年3月,叶嘉莹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写道:“从漂泊到归来,从传承到播种。有人说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她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多年前,叶嘉莹为莲叶田田的南开大学马蹄湖写下“莲实有心应不死”的诗句。她从考古学杂志得知,汉墓里千年的莲子居然能培育出花朵。她说,人生寒暑很容易就过去,但自己有一个“千春犹待发华滋”的“痴梦”——在千年以后,自己结下的莲子还能开出莲花。
(资料来源:中青在线、语文迷、《环球旅行》等)
备考提示:这是一则典型的人物素材,我们要运用它,就必须用“我心”去感受人物的精神和思想,要深入到人物的“内里”,用“我”的心去感知,而不要简单地用一种人云亦云的观念去“套作”“她”的精神和思想。在运用的同时还要根据特定要求作文,绝对不能生拉硬套,要想办法让素材与作文话题对接。而跳出单纯的素材运用之外,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的世界里,或许已经不会再有像叶嘉莹这样的人了。她身上延续着旧时代的文明和雅致,流淌着遥远的风韵和生命,她是同另外一种正在流逝的美好文明共同呼吸的人。我们卷入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不得不面对着日渐喧哗的地球,和日渐拥挤的人生。钢筋水泥的都市,炫目的现代生活,会改变日常的节奏,也改变着我们对生命的根本体验。即使眼前仍有清风朗月、碧玉桃花,也已经不复有当初的那份感知和情怀。想到此,我们内心难免生出一份对古典文化传承之路的沉重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正是这则素材蕴含的真正价值。(任秋祯)
素材运用:诗词的力量;先生;遥远的风韵;笑对人生;理想;坚韧;热情;责任和使命;传承传统文化……
编辑/关晓星
有人说:她站在那里,就是对古典诗歌最好的注解。但她却说:我个人平生离乱经过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我希望把中国文化传统美好的种子留下来。
“以无生之觉悟过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情过乐观之生活。”
叶嘉莹与诗词的渊源结于少女时期。她家里是中国的诗礼传家,叶嘉莹开蒙的第一本课本就是《论语》。当叶嘉莹读到“朝闻道,夕死可矣”,幼小的心灵极其震撼:“道”究竟是什么,为了它竟可以舍弃生命?这些书塑造了她的性格,当人生困厄开始降临的时候,让她多了一股应对的力量。
叶嘉莹的一生,历经多次大起大落。1941年,母亲的离开,让17岁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的无常。彼时父亲杳无音信,她身为家里的长女,还带着两个幼弟……面对人生的窘迫和悲苦,她写下了八首《哭母诗》,字字泣血。幸运的是,当时还有伯父伯母的关照,她如愿考上了辅仁大学。大二那年,古典诗词名家顾随开始担任他们“唐宋诗”的老师。他对诗歌全无规范可依的讲授,令叶嘉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直到后来辗转台湾、美国、加拿大,她把什么都丢了,唯有顾先生的听课笔记始终带在身边。
1948年,她随家人去往台湾,自此远离故土,台湾、美国、加拿大……漂泊数十载。她说:“这就是命运,我没有办法,命运把我抛向哪里我就落在哪里。”能归结为命运的还不止这些,蒙冤入狱、大女儿及女婿因车祸早逝……备尝大悲大苦,诗词或许是她惟一直抒胸臆的出口,她写“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馀哀”,“一世多艰,寸心如水。也曾局囿深杯里。”即便如此,叶嘉莹也不拿诗词作慰藉,她说,“诗词是理想。”
时空在变,惟有诗词是她不变的追求。因为深厚的学养,1966年,叶嘉莹受邀到美国讲学,1969年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受聘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終身教授,1991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学会首位中国古典文学院士。1979年起,她每年利用假期回国讲学,为当时百废待兴的古老的“诗的国度”注入诗意。2013年,由于年事已高,她决定正式回国,定居南开大学。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屈杜魂。”
从少年时期,叶嘉莹就膜拜王国维,但在绝望之中,她并没有如静安先生一般“悲观孤绝”,而是选择了更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她来说,“书生报国”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教书育人。
第一次回国教书,叶嘉莹特意买了一件蓝色中式上衣。站在祖国的讲台上,面对台下黑压压的学生,她仪态高贵,激情四溢,京腔婉转,满满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因为过敏,她的手会因接触太多粉笔而皮肤开裂,那时候她的手上经常贴着胶布。
三十多年来,她的身影出现在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等数十所高校里。她把投身诗词教育当成是“一种极大的快乐”,最多时她曾同时在三所大学教书。台湾作家陈映真回忆:“她看来总是满有智慧,娴静优雅,总是全心全意地教书,谆谆善诱。使学生在高度审美的语言境界中,忘我地随着叶教授在中国旧诗词巍峨光辉的殿阙中,发现艺术和文学之美。”
助手张静说,叶先生没有大学者高高在上的架子,只要对方喜欢古典诗词,她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都会尽心竭力去引导。她还亲自回复一些外地诗词爱好者的邮件。
叶嘉莹说自己这辈子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教书,“我觉得这真是我愿意去投入的一个工作。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我仍然要教古典诗词……”
曾有学生问她:“到底诗歌有什么用?”叶嘉莹这样回答:“诵读古典诗词,可以让你的心灵不死。”
“莲实有心应不死,千春犹待发华滋。”
“我觉得无以报答大家对我的这种厚爱,只有继续努力工作。”叶嘉莹说。
晚辈们惊讶于叶嘉莹的工作热情:她亲自修改他们整理过的材料;她凌晨两点半入睡、六点半起床。她的生活极为简单,午饭常常是一个三明治、一个水果、一杯开水。她对诗词投入了最多的情感,之外的事情她都不在乎。台湾的历史学家汪荣祖说,叶先生更像一位传教士,在东西方普及中国的古典诗词,连对幼稚园的小朋友都精心去讲。她做了很多“清高”的诗人或学者不愿去做的事情。“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有这么多美好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如果我不能够传输给下一代,是我对不起年轻人,对不起古人,也对不起我的老师。”
晚年的叶嘉莹更是将传承中国古典文化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2010年,叶嘉莹领衔申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从事“中华吟诵的抢救、整理与研究”工作。2012年6月15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亲自为叶嘉莹致送了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聘书。那一年,叶嘉莹88岁。如今,90多岁的叶先生仍在为诗词奔走,希望把中国传统最宝贵的一部分——吟诵留下来。“我的愿望只是想把我自己心中的对古典诗词的热爱作为一点星火,希望能借此点燃其他人,特别是年轻人心中热爱古典诗词的一点星火,相信我国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生命与智慧,必将在神州大地上展现出一片璀璨的光华。”叶嘉莹说。
2016年3月,叶嘉莹获颁“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颁奖词中写道:“从漂泊到归来,从传承到播种。有人说她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穿裙子的‘士’。她替未来传承古典诗词命脉,她为世界养护中华文明根系。千年传灯,日月成诗。”
多年前,叶嘉莹为莲叶田田的南开大学马蹄湖写下“莲实有心应不死”的诗句。她从考古学杂志得知,汉墓里千年的莲子居然能培育出花朵。她说,人生寒暑很容易就过去,但自己有一个“千春犹待发华滋”的“痴梦”——在千年以后,自己结下的莲子还能开出莲花。
(资料来源:中青在线、语文迷、《环球旅行》等)
备考提示:这是一则典型的人物素材,我们要运用它,就必须用“我心”去感受人物的精神和思想,要深入到人物的“内里”,用“我”的心去感知,而不要简单地用一种人云亦云的观念去“套作”“她”的精神和思想。在运用的同时还要根据特定要求作文,绝对不能生拉硬套,要想办法让素材与作文话题对接。而跳出单纯的素材运用之外,我们不得不承认,在如今这个越来越国际化、全球化的世界里,或许已经不会再有像叶嘉莹这样的人了。她身上延续着旧时代的文明和雅致,流淌着遥远的风韵和生命,她是同另外一种正在流逝的美好文明共同呼吸的人。我们卷入的世界已经不同了,不得不面对着日渐喧哗的地球,和日渐拥挤的人生。钢筋水泥的都市,炫目的现代生活,会改变日常的节奏,也改变着我们对生命的根本体验。即使眼前仍有清风朗月、碧玉桃花,也已经不复有当初的那份感知和情怀。想到此,我们内心难免生出一份对古典文化传承之路的沉重使命感,而这种使命感,正是这则素材蕴含的真正价值。(任秋祯)
素材运用:诗词的力量;先生;遥远的风韵;笑对人生;理想;坚韧;热情;责任和使命;传承传统文化……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