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体育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学会如何去完成某一个运动技术,而且要使学生懂得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只有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习对象及锻练方法,培养他们不间断的学习习惯,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才能为将来打好坚实的身体基础。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习惯;意识养成;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38-1
一、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向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作用。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每天的主要活动,每个学生都迫切地希望自己每次考试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获得积极的休息,同时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头脑保持清醒,工作、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课件等媒体,从视觉上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的重要性。要解决学生终身体育的认识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真正地懂得体育的人生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最后,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有时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灰心丧气,甚至会一撅不振。要加强他们的抗压性,就要让学生明确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体育在减轻压力影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机理为:压抑使能量抑制在体内,造成紧张和其他有害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这种被抑制的能量,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
二、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练的习惯
首先,我们要让体育课变得健康快乐。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需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相应的体育知识或某种体育技能;要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就算他做得不那么完美。老师都应该鼓励,要能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中逐渐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监督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尤显重要。体育教师的各项运动特长能深深吸引较多学生的追随,他们的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更是终身体育的榜样。因此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练的习惯。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可以通过选项、分层教学来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因为选项教学是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的,它能充分体现兴趣为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选项分层教学中学生可以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学习一项运动技能,所以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一项他们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快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更容易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其次,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练的习惯。
1.充分利用学校课间操时间,让学生在大空间、大环境下进行“阳光体育”。课间操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一种手段,通过做课间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缓解学习中的疲劳。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防止身体畸形,保护视力,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对学生、学校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课间操的作用,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通过课间操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来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利用丰富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竞赛活动是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广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能够满足他们丰富的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地参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传授科学的方法,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
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同样的运动能力,而不同的方法,所导致的效果也有不同。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的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把握好运动的量和强度,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对自己较合适的运动项目和时间。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着重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方法用到课外,从而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教学中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使之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仅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还能体现力与美的有机结合,达到精神上愉悦与艺术上享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钦昌等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光肃等.试论学校体育与终生体育.体育科学,1993(04).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
[4]李金龙,刘宗立.社会体育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7).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习惯;意识养成;终身体育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0-038-1
一、利用体育课堂教学,加强学生对体育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向学生明确体育锻炼对学习效率的提高作用。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也是学生每天的主要活动,每个学生都迫切地希望自己每次考试都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怎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成绩?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提高大脑的工作效率。适当的体育运动可以使大脑获得积极的休息,同时改善大脑的供血情况,改善和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工作能力,使头脑保持清醒,工作、学习效率得以提高。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体育课件等媒体,从视觉上让学生了解终身体育的重要性。要解决学生终身体育的认识问题,关键在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真正地懂得体育的人生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让终身体育的意识在学生心中根深蒂固。
最后,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有时遇到一点点挫折就灰心丧气,甚至会一撅不振。要加强他们的抗压性,就要让学生明确体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体育在减轻压力影响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机理为:压抑使能量抑制在体内,造成紧张和其他有害影响,体育运动有助于释放这种被抑制的能量,有助于头脑转向其他事情而忘掉郁积的失意和压抑。
二、利用学校体育教学,培养学生体育锻练的习惯
首先,我们要让体育课变得健康快乐。体育实践课的结构形式应根据课的任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人体的活动变化规律合理地安排,并在实际操作中灵活掌握和运用。一堂好的体育课,必需让每个学生都能学习到相应的体育知识或某种体育技能;要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去,就算他做得不那么完美。老师都应该鼓励,要能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和融洽的师生关系中逐渐养成学生的团队意识。体育教师是体育课和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监督者,他们的言传身教尤显重要。体育教师的各项运动特长能深深吸引较多学生的追随,他们的长期坚持体育运动更是终身体育的榜样。因此应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个人魅力和榜样作用,引导学生养成终身锻练的习惯。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可以通过选项、分层教学来促进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因为选项教学是符合学生的主体需要的,它能充分体现兴趣为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的原则,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特长,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选项分层教学中学生可以整个学期或整个学年学习一项运动技能,所以学生能更有效地学会一项他们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这样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的兴趣,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快学生运动水平的提高,使学生更容易形成运动爱好和专长。
其次,充分发挥学校体育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练的习惯。
1.充分利用学校课间操时间,让学生在大空间、大环境下进行“阳光体育”。课间操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一种手段,通过做课间操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形成良好的身体姿势,缓解学习中的疲劳。课间操有助于消除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疲劳,防止身体畸形,保护视力,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对学生、学校进行科学的调查分析,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发挥课间操的作用,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通过课间操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来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利用丰富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兴趣。竞赛活动是学生展示个人才华和能力的平台,其特有的趣味性和竞争性很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利用学生的竞争心理开展竞赛活动,是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思想的一种有效手段。它是广大学生力所能及的,能够满足他们丰富的课余生活、锻炼身体及自我表现的需要,因而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对体育活动持久的兴趣,吸引他们更广泛地参与,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终身体育意识。
三、传授科学的方法,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
不是任何一种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不仅会影响效果,还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同样的运动能力,而不同的方法,所导致的效果也有不同。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的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同时让学生了解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把握好运动的量和强度,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对自己较合适的运动项目和时间。在体育课的教学中,要着重教给学生体育锻炼的方法,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体育方法用到课外,从而有效地进行体育活动。在教学中教育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运动技能,使之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不仅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还能体现力与美的有机结合,达到精神上愉悦与艺术上享受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金钦昌等主编.学校体育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刘光肃等.试论学校体育与终生体育.体育科学,1993(04).
[3]卢元镇.体育社会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08).
[4]李金龙,刘宗立.社会体育概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