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多媒体“声、像、影”等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使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活跃课堂气氛,又提高教学效率。
一、让时间倒流,再现生活情境
小学生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呆板的文字、抽象的图像等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直观地展示出来,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下的《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学生对我国2003年发生的“非典”几乎是没有印象的,因为当时的他们才两岁左右。教学时,教师通过文字与数据先简单介绍一下在2003年中国发生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恶魔——“非典”摇撼着中华大地,让学生明白“非典”的传染性强,危害大,接下来,教师播放一段渲染情境的音乐,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全文,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到了当时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感人情境。再观看一段叶欣抢救“非典”病人的感人视频,学生在自读中回味,在欣赏中体悟,在音乐声中使得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最后再补充展示一段叶欣的资料:因为她的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此时此刻,学生们已经被叶欣等多位在抢救“非典”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伟大人物所吸引。此时,教师适时屏幕出示:孩子们,请用心读一读《护士长的日记》,你的收获会更多。
二、逼真模拟,创设阅读情境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各种生活的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能促使学生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消化和理解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五下《二泉映月》的一堂公开课,使用多媒体课件,画面精美,音乐婉转,无不契合课文的情境。当学生们闭上眼睛,边听边用心去感受那二胡声从悠扬到激荡,又转而舒缓,在场的学生、观摩的教师,仿佛伴随着课文主人公阿炳经历了他平凡而坎坷的一生,此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真如泉涌之水,争相诉说。随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5自然段乐曲变化的句子。学生随着曲调的变化,读出了文字感情的变化。那深邃而素淡的画面,大有古朴沧桑之美,让人经历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
三、多元触点,激发想象情境
放飞学生的思绪,让他们张开双翼自由翱翔,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可以对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行洗礼,完成“感染——打动——共鸣”的情感历程。如苏教版二上的《狼和小羊》一文,我先让学生观看《狼和小羊》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下面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打下基础。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再现课文内容的精彩,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配乐表演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边看、边听、边思,从而对课文多一层理解。最后,将画面定格在文章的结尾: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于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成续编故事训练,凭借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说:“狼把小羊吃了,这事引起了众羊的愤怒,便成立了一个和平组织来共同抵抗狼的侵害……”在这里,多媒体提供了引发想象的触点,提供了想象的方向,避免了盲目和无效发散。
四、间接转换,生成习作情境
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形象生动,直观可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例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雪景”时,我先让学生观察雪景,再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还有许许多多漂亮的雪景,不信你们瞧!”在屏幕上显示出更多雪景的美丽图片。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些美丽的雪景,欢呼雀跃:“呀!这么漂亮!”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刚才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幅最喜爱的雪景向大家介绍,看谁描述得最形象、最生动。”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如能巧妙使用多媒体,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情境教学绽放新的姿态。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镇中心小学)
一、让时间倒流,再现生活情境
小学生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呆板的文字、抽象的图像等变成赏心悦目的画面,直观地展示出来,对学生进行多重感官的刺激,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充分调动他们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把他们在语文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四下的《永远的白衣战士》一文时,学生对我国2003年发生的“非典”几乎是没有印象的,因为当时的他们才两岁左右。教学时,教师通过文字与数据先简单介绍一下在2003年中国发生的那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恶魔——“非典”摇撼着中华大地,让学生明白“非典”的传染性强,危害大,接下来,教师播放一段渲染情境的音乐,让学生深情地朗读全文,这样,学生自然而然地就进入到了当时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非典”的感人情境。再观看一段叶欣抢救“非典”病人的感人视频,学生在自读中回味,在欣赏中体悟,在音乐声中使得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最后再补充展示一段叶欣的资料:因为她的身先士卒、舍己为人,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此时此刻,学生们已经被叶欣等多位在抢救“非典”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伟大人物所吸引。此时,教师适时屏幕出示:孩子们,请用心读一读《护士长的日记》,你的收获会更多。
二、逼真模拟,创设阅读情境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各种生活的情景,创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场景氛围,能促使学生正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内容,消化和理解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五下《二泉映月》的一堂公开课,使用多媒体课件,画面精美,音乐婉转,无不契合课文的情境。当学生们闭上眼睛,边听边用心去感受那二胡声从悠扬到激荡,又转而舒缓,在场的学生、观摩的教师,仿佛伴随着课文主人公阿炳经历了他平凡而坎坷的一生,此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真如泉涌之水,争相诉说。随后,让学生配乐朗读第5自然段乐曲变化的句子。学生随着曲调的变化,读出了文字感情的变化。那深邃而素淡的画面,大有古朴沧桑之美,让人经历了一次跨越时空的旅行。
三、多元触点,激发想象情境
放飞学生的思绪,让他们张开双翼自由翱翔,这是多媒体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可以对学生的情感世界进行洗礼,完成“感染——打动——共鸣”的情感历程。如苏教版二上的《狼和小羊》一文,我先让学生观看《狼和小羊》的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下面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演打下基础。老师通过课件演示再现课文内容的精彩,帮助学生理解了课文中的语言文字。配乐表演便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边看、边听、边思,从而对课文多一层理解。最后,将画面定格在文章的结尾:狼不想再争辩了,大声喊道:“你这个小坏蛋!骂我的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样!”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这段话留给了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于是,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成续编故事训练,凭借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顺着课文的情节,展开丰富的想象。有的说:“狼把小羊吃了,这事引起了众羊的愤怒,便成立了一个和平组织来共同抵抗狼的侵害……”在这里,多媒体提供了引发想象的触点,提供了想象的方向,避免了盲目和无效发散。
四、间接转换,生成习作情境
多媒体教学的显著特点就是形象生动,直观可感。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可以选用视听媒体创设情景,强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习作欲望。例如,指导学生写“可爱的雪景”时,我先让学生观察雪景,再自然地用一句过渡句:“其实,还有许许多多漂亮的雪景,不信你们瞧!”在屏幕上显示出更多雪景的美丽图片。顿时,教室里沸腾起来,学生面对这些美丽的雪景,欢呼雀跃:“呀!这么漂亮!”教师紧接着问:“想不想给大家介绍?”“想!”学生的表现欲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教师再因势利导:“请你按刚才的观察方法加以观察,然后选一幅最喜爱的雪景向大家介绍,看谁描述得最形象、最生动。”学生的思维紧紧地凝聚在小小的屏幕上,想说的愿望被充分调动起来了。
实践证明,语文课堂如能巧妙使用多媒体,就会使我们的语文情境教学绽放新的姿态。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