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习者为中心,寻找最佳“整合点”

来源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 背景
  2014年8月7日至10日,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NOC)教师赛项全国决赛在山东大学举行。我与来自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红山分校的周丽花老师及来自南京市第五十四中学的胡彬老师组成的跨校团队参加了网络教研团队赛项的比赛。赛项规定在两天的时间里,完成信息化教学设计、评价兄弟参赛团队的教学设计、完善信息化教学设计、陈述与答辩四个环节。整个赛程安排时间紧凑、紧张,对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能力有很高要求。在信息化教学设计环节中有关“整合点”的分析,是赛项中的一个难点。优秀的信息化教学设计,通常是建立在入木三分的“整合点”分析基础之上的。想要在比赛中获得理想的成绩,必须有效地发掘教学设计中有价值的“整合点”,那么到底什么才是整合点呢?
  何克抗教授认为: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将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来营造一种新型教学环境,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的理念与《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是一致的,都是致力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本次网络教研团队赛项决赛初中历史学科公布的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的《繁盛一时的隋朝》。我们团队成员在充分研究了课标以及教材后,首先明确了本课设计秉承的教学理念,即“基于学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主要目标,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基于这一教学理念,我们从“问题预设、问题探究、问题预留”三个层面设计了教学流程。
  ● 赛场经历
  1.聚焦:教学设计的优化
  在初稿教学设计时,由于时间紧凑,我们虽然初步完成了任务,但是大家对作品都不太满意。到了下午互评时间,我们互相讨论、互相完善,同时在兄弟团队启发下,对教学设计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
  【周丽花】课题应该由《隋代历史风云博物馆之旅》写成《隋朝历史博物馆之旅》,这样既简洁又能够突出本课的重点——隋朝的历史发展。
  【华如容】隋朝经济发展数据表应该修改。虽然从数据的变化可以看出隋朝的垦田数量和人口增加了,但是不形象,不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如把数据表改成柱状图,这样更加清晰直观。
  【华如容】隋朝大运河是本课的重点,我们要想办法让学生记住大运河的方向、长度、沿途重要城市、四段河流,连接的大河等知识点,但这部分内容太杂了,怎么记住呢?不如我们简化为“一、二、三、四、五”,如何?
  【周丽花】我觉得隋炀帝展厅里学生活动太多了,不如把设计大运河示意图放到后面拓展延伸环节。
  【胡彬】我认为学生仅凭两首诗来讨论大运河的历史功过肯定是不够的。我们应当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历史资料。这样学生才能根据丰富的史料、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培养论从史出的能力。
  【华如容】考虑到初一学生的学情,我们提供的史料最好生动些,浅显易读。另外本课内容结束后,最好再加上
  一个线索图,让学生在整体上有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
  在队员们集思广益下,我们反复修改,精心设计,终于完成了本课的教学设计。
  (1)问题预设(情境创设,情感激励)
  以学生为中心,首先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从学情上看,初一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直观生动的学习方式。为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们把本课创设为“隋朝历史博物馆之旅”的学习情境,带领学生参观“文帝厅”和“炀帝厅”。在此情境下,我们又设计了四个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行前准备篇—参观学习篇—自我检测篇—拓展延伸篇,实际上就把教学环节中的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堂检测—课后延伸四个环节有效融入到情境当中。
  心理学研究认为,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强度维持20分钟以上,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使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引发学生的无意注意。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设计了“大声读”、“快抢答”,“巧记忆”、“我设计”等多种形式活泼的小栏目,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同时鼓励学生充分动起来,不仅动眼、动脑、动口,还要动嘴、动手、动腿。
  (2)问题探究(自主体验,合作互助)
  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为了反复加深学生的记忆,我们设计了几项活动:第一,学生观看视频资料,了解大运河开通的目的、路线、作用等基本内容;第二,学生在PPT上填写大运河的四段河流、经过的重要城市、沟通的水系等重要信息;第三,学生开动脑筋,提炼“1、2、3、4、5”口诀,设计记忆大运河路线的巧办法,并与同学交流分享;第四,学生根据材料,分组讨论大运河的历史作用。在整个活动设计中,我们均以学生为主体,为学生搭建平台,提供丰富的素材和学习的便利,着重于他们的自主学习。在自我感受,合作互助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学会方法,还感受到分享和成功的快乐。
  (3)问题预留(多元评价,提升能力)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我们在拓展延伸环节分类设计了几项任务,既有实地考察类,也有搜集资料类。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任选一项完成。学生的选择是开放的,而这几项任务的答案也是开放的,既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也体现了我们多元评价的教学理念。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发展和变化。
  2.精致:“整合点”的设计   完成教学流程设计后,如何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流程有效整合呢?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因地制宜,因生制宜,不一味追求高深的信息技术,而是致力于实用的原则,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历史学科的内在需求,服务于具体的任务。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把各种技术手段恰当地融入到日常课程的教学与学习中去。
  (1)彰显学科特点,培养历史思维
  地图是学习历史不可缺少的辅助材料。在传统课堂里,要么学生拿出地图册自行研究,要么教师在黑板挂出地图指点学习,单一又枯燥。在本课学习大运河地图时,我们借助了PPT中的画笔标记功能,学生在键盘上按住“CTRL P”,鼠标变为画笔,学生可以在PPT上填写关键内容,如果写错,学生可用PPT里的橡皮擦,擦去重写,多次反复。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学生既学到历史知识,也培养了历史时空观念(如图1)。
  (2)突出动静转换,增强环境交互
  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很强,特别是中国古代史,朝代更迭复杂,学生不易掌握。在本节课中,我们利用PPT技术中的自定义动画制作朝代动态更迭图,幻灯片从静态结构图转变为动态示意图,既形象直观,也便于学生理解(如图2)。
  动静转换不仅包括课件的转换,学习方式的转换,还包括了学习环境的转换。我们设计了“百度地图搜索,实地考察历史”的内容,将“博物馆之旅”的虚拟情境体验和“古胭脂井”的现实考察相结合,既实现了静态的室内学习与动态的实践活动相互转换。同时还结合我们南京地方的本土资源,将历史与现实有效结合。
  (3)营造图像直观,化解重点难点
  历史距离学生生活较远,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历史当中的一些古文、数据比较枯燥,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困难较大。例如,本课的一个重点是:隋朝经济的发展。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出示表格让学生比较。学生虽然可以得出经济获得发展的结论,但是却无法真切感受。我们利用Excel把数据前后对比做成变化图示插入PPT中,这样的直观图像不但把重点内容化繁为简,还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历史,从而拉近了学生和历史的距离。
  (4)开发网络资源,搭建学习平台
  信息技术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每一位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学习方式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个性化是很有帮助的。在课前预习阶段,我们为学生提供相关内容的网页,供学生自主预习。在拓展延伸部分,我们为学生提供了开放式的问题,并提供交流平台,如QQ群、讨论版等,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学生可以在交流平台上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同学的观点相互辩论或相互印证,大家在热烈讨论的过程中迸发出思维的火花,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3.高潮:陈述与答辩中的亮点综述
  完成教学设计以及团队互评后,最后一关就是每个团队对自己作品的陈述与答辩了。关于亮点的选择,我们反复讨论,力争把自己的亮点和特色展现在评委面前。
  【华如容】我觉得我们最大的特色就是我们的设计理念——以学习者为中心,致力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我们教学设计的所有内容和环节都是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的,必须突出这点。
  【周丽花】对,我们的课件里设计了很多学生活动的内容,学生既要动口动手,还要动脑动腿;活动的项目既有实地考察类,也有搜集资料类,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任选,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华如容】课件制作也是我们的特色:版面设计简洁、活泼;语言句式符合初一学生的认知和心理,所以我们一定要展示出来。
  【胡彬】我们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原则也是基于学生为核心的:我们不片面追求复杂的技术、花哨的演示,而是因地制宜,因生制宜,立足于普通的课堂以及常态教学。
  【周丽花】对,我们尽可能挖掘PPT的强大功能,最大限度地使用PPT的自带技术。
  最终我们把教学设计的亮点归纳为:以学为核心,贯彻任务驱动、问题导向的思路,从问题预设、问题探究、问题预留三个层面设计教学流程,从学科特点、环境互动、直观教学和平台搭建的角度,充分、有效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优势,设计制作教学资源。这一资源突出学生为主体,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感悟
  经历这次比赛后,我们受益匪浅,深切感受有两点必须坚持:
  ◇坚持教师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实践者和推行者的认识不动摇。在有限的比赛时间里,每个人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团队成员之间密切配合、分工协作,在给其他团队提出建议的同时,自己也吸取兄弟团队的意见,这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我们想,只有教师切实领悟什么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才可能把这一理念真正融入到日常的教学当中,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的人才。
  ◇坚持寻找最佳“整合点”的步骤不迷乱。从本次比赛我们感受到,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点,可以从四方面入手:第一,根据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教师的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第二,针对本课的每一个重点难点分别研究解决方法,即有效的教学策略或步骤。第三,设计本课的教学流程。第四,对所设计的教学过程,逐个分析是否存在“整合点”,然后研究信息技术应用的方式和方法。正如一位专家所说,如果“整合点”仅仅起到情境激趣,没有涉及课堂教学核心,那只能属于初级层次。如果能延伸到突破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之中,“整合”就上升到中级层次;如果能延伸到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使之感悟方法、发展能力,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达成教学目标,就上升到醉翁之意不在酒的艺术性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高级层次了。
  归根结底,无论什么样的教学设计、什么样的信息技术,都是基于“以学习者为中心”,这才是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所应当秉承的基本原则。
其他文献
第十一届NOC活动 网络教研团队 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小学语文  一、学习指南  1.课题名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  2.达成目标:  ①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会本课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②听录音朗读,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通过观看提供的学习资源,弄清为什么将大自然比作“绿色的课本”,并知道如何去打开大自然这本书。  ④
近几年,随着“思维可视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在各领域越来越广泛、深入,如商业领域所展现的“可视化思考”,科研领域展现的“思维可视化研究”,艺术领域展现的“发散的艺术思维”,等等。同样,在教育领域,“思维可视化教学”开辟了教学的新篇章,思维导图、概念图、鱼骨图等图示技术在各科教学中受到教师们的青睐。然而,如何将“思维可视化”真正地融于各学科教学,如何使其为教育教学模式带来切实的改变,仍需要教育者
目前,大部分职高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通病是:动手能力弱,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弱,无法“学会学习”。学生进入职高之后,不再面临高考的巨大压力,但就业问题却始终无法回避。目前,社会对计算机应用人才有不同的需求和侧重,所以课程也要以社会的需求为依据,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进行相应的设置。  ● 淡化师范步骤,增加课堂互动  案例1:在“插入对象”的课程教学中,一位教师以制作贺卡的形式进行呈现。他利用课件展示自己制
阅读是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做到:利用音像和网络资源等丰富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利用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软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合理开发和利用网络等多种资源,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同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也对相应等级(2~9级)学生的年阅读量作了明确规定。然而,调查发现,学生经过几年的在校学习,并未完成英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信息技术课提倡“任务驱动式”教学,从教材编写到课堂教学几乎都是任务驱动的影子。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实践活动。而“基于项目的学习”除了关注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学习和成果之外,还强调了项目分析、项目规划、
分层次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学生的差异性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们由于智力差异,学习速度的差异以及初中教学环境的差异等多方面的因素从而造成了他们信息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我任教的这一届学生在初入高一的时候信息技术能力水平两极分化特别明显。有的学生已能自己独立制作网站,动画等等,而有的学生连最基本的windows基本操作都模模糊糊。淮阴师院附中周南老师遇到的情况“有个别学生以为双击就是鼠标的左右
最近,观摩了两节多媒体思品课,想法颇多。这两位老师讲的都是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六课《师爱助我成长》中的第二节《我与老师交朋友》。从常规评价标准来说,第一位老师的教学环节非常齐全,环环相扣,一丝不苟,中规中矩,知识目标实现得很好,似乎让人找不出什么缺点;但又觉得这堂课无波无澜,体察不到师生双方的情感交流和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烁。而第二位老师正好与之相反,走的不是寻常路,似乎完全不讲什么章法,连知识点也隐
● 教材分析  PowerPoint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内容,它主要应用于信息的表达与交流。《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完整、准确地表达信息,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材中,有关PowerPoint的内容偏重单一技术操作,忽视表达信息的策略、方法和技巧,没有突出其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不符合学生的情感需求、表达意愿和表达能力,同时缺少知识的横向联系和学科整合,无法充分体现
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有着明显时代特色的工具性学科,它既是技术课,一样也是充满情趣和灵动的文化课。课程是建立在基本技术过程学习的基础上,既关注文化价值的提炼,又重视教育的重塑。那如何在强调技术的课堂中渗透文化内涵,从而构建小学信息技术活力课堂呢?我从教材、教师、学生三个维度,进行了一些思考和尝试。  于教材:求变,是当下更是未来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一种
摘要:文章以《摩擦起电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创设氛围、激发兴趣、放大演示实验现象、清晰展示演示实验过程,强化感性认识,及时反馈教学信息,优化了课堂教学,阐述了多媒体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并对此做出了思考。  关键词:物理教学多媒体手段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2-0-01  九年级物理教材中第四章第一节《摩擦起电 两种电